科学指发现、积累、应用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且成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科学的概念说明了科学本身有三个过程:发现过程、积累过程、应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系统化和公式化。因此,科学具有系统性、公认性、普遍性、真理性、精准性、可验证性等特点。因此可以说,科学是人类意识对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和现象尽可能客观正确的描述。简单说,科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类意识中的认知。注意到,客观世界中的客观规律和现象之间是融洽的,不会出现相互违背的现象。但是科学既然是尽可能的客观正确的描述,这说明科学本身因为现有的认知的局限性,所以现在科学必然存在不足。因此,现在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证伪的,但是不意味着科学本身是错误的,只不过是因为现有的认知不足而导致的错误。结合科学的系统性和普遍性,不难得出,科学本身应该是可以被验证的。马克思认识论就反映了这一过程。
技术是基于科学理论,结合客观条件,解决客观问题的一组方法的集合。从概念上来看,技术本质是解决的问题的集合。新技术形成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过程: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找寻方法、验证解决方法、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问题阶段、解决阶段、验证阶段。其中,问题阶段,主要是借助科学理论对于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描述。注意,这一阶段相当于认知过程中的认知阶段。其后,根据分析结果,遵循现有的科学理论,结合客观条件,构建解决方法。最后,需要将解决方法进行实践,来验证其有效性。注意,伴随这问题的不断理解,科学的不断发展,可能还会出现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实际上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而验证阶段,既是技术的验证阶段,也是指导构建解决方法的理论的验证阶段。因此,在验证阶段,除了分析其技术的有效性,还要分析指导理论的正确性。因此,技术本身就是科学理论或概念运用的产物。
自然,技术与产品也是不同。二者虽然都是人类意识的劳动结晶,技术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其独立于客观实体之外,而产品则一般必须要有客观实体的。但是技术的最终体现,还是需要通过客观实体进行表达的。换句话说,产品就是技术的体现,可以归纳为现象。对于直接将技术作为产品直接进行买卖。可以说是此时产品就是对于技术的精确表达,仍然是现象。因此,虽然二者不同的,但是技术对客观世界的作用,是通过产品实现的。这就是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作用。
前面已经粗略地梳理下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简单一句话,科学是认知,技术是运用。下面开始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在技术一节中,已经论述了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请不要混淆两者。另外,本文不会着重论述科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自然也不会论述技术对于技术的作用或其他关系。
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在分析问题时,只是对问题的浅显的认识是不够的,需要对于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而科学就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科学本身就是对于客观规律和现象的总结和描述,以及本身具有的系统性。所以,使用科学工具,对于问题进行分析,就是对于问题更加深刻的认知,有利于梳理其中的问题的根源、构成、发展,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因为问题解决最终要落实在客观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需要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如果在认知问题时,脱离了客观规律,那么在进行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即无法解决问题。同样,在后期验证阶段,科学也为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技术是应用科学得到的成果,是人类意识对于客观规律的运动,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伴随着系统论、仿生学等学科的发展,其科学理论为新技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指导。无论是在问题阶段,还是在方法找寻、验证阶段,都有一定的理论用于指导如何分析、如何找寻方法、验证方法。这和理论支撑是不一样的,这里是理论指导寻找方法。
因此,科学发展可以带动技术的发展。前面已经论证过了科学可以为技术提供支撑和指导。也就是说,当新的科学理论出现的时候,技术也会受益于其发展成果,也会出现一定的发展。即新的科学理论可以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与可能。
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工具。科学理论进行验证时候,就要面临着诸多问题。而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完成科学理论的验证,促进科学的发展。合理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更精确地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化,发现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的蛛丝马迹。在面对客观现象时候,技术就可以为描述现象提供更加精细的、准确的描述。注意,科学理论一般是将客观规律公式化,将客观关系系统化,通过不同的维度或概念来描述客观世界。 那么技术就是通过获取这些概念或维度对应的客观时间的信息,为发现、积累科学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科学还具有公认性这一特点,所以科学理论的传播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技术同样也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所以,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新的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客观世界,自然也就是可以帮助科学的发展。在技术的实践过程,人们又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发现了更多的客观现象和规律,同时也再一次更正了人类意识中的客观世界的模型,促使人们发展新的科学理论,以正确、系统、描述这个客观模型。
以上全部为简单的、利好的关系。下面论述不好的关系。
科学也在制约着技术的发展。这一关系,由前面已经存在的论述可以很容易地推导出来。科学为技术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这意味,技术的整个存在的基础就是科学。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系列科学理论或概念的运用的产物。那么可以说,技术就是科学理论或者概念组合的结果,借鉴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可以很明显发现,技术就是科学组合的一个子集,即技术受限于这个子集,而科学组合受限也受限于科学的发展,所以,技术收到科学的制约。在古代,技术的发展似乎没有受到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前确实科学理论没有像现在这么完善和正确,尤其是系统化和公式化。在这个阶段的人类通过实践已经掌握了一些客观规律和现象,并且能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对其进行应用。这就是说,这个阶段的科学理论不够完善,但是技术却相比较更加发达。这似乎是科学制约技术发展的这个关系的一个反例。这恰恰证明了科学对于技术的制约。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的,虽然科学理论不完善,注意这个阶段的科学理论虽然没有公式化,但是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概念和范式化,即虽然没有明确的定量的描述,但是却存在着定性的描述,甚至其中某些定性描述也已经定量化了。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科学是粗糙的,当然也存在着不少错误,但是科学的完善程度并不是明面上看到的那样。另外客观现象也是科学的组成部分。而当时的技术,也正是在这样的科学的支撑和指导下,技术才发展出来的。显然,这个阶段的技术也没有发展到超越人们认知的水平,自然也就没有超越当时科学水平。这个关系,使用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理论去解释,会更加清晰和方便。至于近代之后,技术的发展受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就体现着更加明显了。
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学的发展。科学本质是客观规律和现象,而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意识更好地认知。反过来说,技术发展水平,也就是意味着人类意识的认知水平。人类意识的认知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对于客观规律和现象的认知能力,自然,也就是限制这科学的发展。之所以是一定程度,是因为,科学本身具有系统性、自恰性。有些科学成果,是可以通过对于现有理论的综合推导的出来的,这个过程是纯意识劳动,不用借助技术的力量的或者借助很简单的技术就可以做到的。注意这些科学成果有些是需要进行验证的,有些是不用验证的。对于需要验证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猜想,对与这一部分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进行间接验证。因此,技术是一定程度上制约科学的发展,而不是技术完全制约科学的发展。
整体来看,从发展轨迹来看,两者相互促进和制约,使着两者的发展呈现渐进、连续的特征。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关系,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两者分别对应这人类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和实践过程。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摘要本文首先分别梳理下科学的概念和技术的概念,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学对于技术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也总结了技术的发展对于科学发展的促进和验证作用。中间,会简单论证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科学科学指发现、积累、应用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且成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科学的概念说明了科学本身有三个过程:发现过程、积累过程、应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系统化和...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发展,都与
自然
辩证法
休戚相关。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哲学渊源流长,人工智能本身就包含了哲学思想。在
自然
辩证法
的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
观、
科学
技术
方法论、以及
科学
技术
观的作用和反作用下,人们正在积极地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发展、应用和反思,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实现人与
自然
和谐发展。
【关键词】
自然
辩证法
、人工智能
NaturalDialectics' Thin
题 目: 计算机视觉下的情绪识别综述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
技术
和理论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来代替或帮助人们完成各种工作的一项新兴
技术
。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分支,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本文首先概述了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历史,然后从情绪、深度学习、存在问题这三个
技术
层面展开了分析与说明,同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行动计划。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情
自然
辩证法
是一种哲学思想, 它强调从事实出发, 通过辩证的思考过程来探究真理。
自然
辩证法
主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中国
科学
技术
哲学是一门研究
科学
技术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哲学问题的学科。它既包括对中国
科学
技术
发展史的研究, 也包括对中国
科学
技术
哲学问题的理论探讨。
自然
辩证法
和中国
科学
技术
哲学有联系, 因为
自然
辩证法
是一种思想方法, 它可以用来探究
科学
技术
问题。同时, 中国
科学
技术
哲学也受到
自然
辩证法
的影响。但是,
自然
辩证法
和中国
科学
技术
哲学也有区别。
自然
辩证法
是一种通用的思想方法, 可以用来探究各种问题, 而中国
科学
技术
哲学则专门研究
科学
技术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