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温暖的弓箭  ·  Dockerfile 中的 CMD 与 ...·  8 月前    · 
小眼睛的手套  ·  Lua vs tcl-掘金·  1 年前    · 
发呆的爆米花  ·  ListBox 类 ...·  2 年前    · 
Android 音视频缓存机制的系统性设计

Android 音视频缓存机制的系统性设计

背景

在自媒体的时代, 音视频播放 俨然已成为内容类型 APP 最基础的能力,对于 Android 开发者而言,无论是 Google 开源的 ExoPlayer ,还是 Bilibili 开源的 ijkplayer , 都是构建应用音视频播放能力时优秀的选择。

虽然上述的三方播放器都自带完善的缓存功能,但对于内容和形式都日新月异的一众互联网产品来说,想要打造完美契合自家产品的用户体验,播放器自身的缓存机制已逐渐无法满足需求。

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 抖音 。 在播放短视频内容时,保证浏览、上下切换时 无缝链接 般丝滑的用户体验,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性能要求,而这对于传统的播放器缓存机制而言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的。

因此, 构建自定义音视频缓存机制势在必行

本文将针对 Android 音视频缓存解决方案中,先驱级别的 AndroidVideoCache 库进行深入的剖析,读者不应关注具体的代码细节,而应关注整体的设计思想及流程实现。

文章整体结构如下:

现有方案对比

1、文件整体缓存

这是最简单的缓存方案,即 先下再播 ,只有文件完整下载完毕,才能进行播放。

严格来说,在某些特殊的业务场景,这种方案简单、粗暴但却 有效 ,比如微信聊天中的小视频,经过限制时长以及高效的压缩算法,视频整体被压缩的非常小,对于 4G 早已覆盖的用户群体而言,加载、播放视频整个流程中几乎不受影响。

在其他下载成本略高的场景,诸如短视频、播放音乐,这种方案就不太适合,更不论电视剧、电影这类更重的应用场景了。

2、基于源码修改

第二个方案,是基于播放器源码进行修改,优势在于简洁直接,能够以较低开发成本满足业务需求,但缺点有二:

首先,当播放器为三方SDK时,源码修改成本变高,同时,当需要替换播放器SDK时,需针对缓存机制重新开发。

其次,缓存机制不可避免会涉及实际业务,这会提升业务层与底层播放能力之间的耦合。

3、音视频缓存代理方案

由此可见,我们更期望能够在 业务层 播放器层 之间搭建一个中间商,由这个新的角色 代理 与业务层的通信,然后 分发 执行 播放器层的音视频缓存任务。

4、更多优势

从长远来看,针对现有的架构设计,额外定义一个 缓存层 是很有必要的,这意味着容易实现和扩展 更多细节性的需求 ;比如同时针对多个音视频进行缓存、针对不同优先级缓存任务速度的限制策略等等,对于月活千万或上亿的头部应用而言,这些都是保证极致用户体验的必要实现。

整体设计

如何构建音视频缓存的代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APP 音视频的常规缓存模式及其弊端:

如图所示,常规方式中,缓存相关逻辑是由播放器本身提供的,开发者仅需将视频地址的url交给播放器,播放器会自动进行加载播放。

这种方式下,想要自定义缓存就必须深入播放器源码,对于开源播放器而言,虽然源码上手成本较高,但至少是可针对源码进行定制,但对于部分非开源的播放器而言,开发者几乎无法直接触达内部缓存机制。

我们更希望,无论播放器本身是否开源,都能够在 不涉及理解和修改播放器源码 的情况下, 完全控制音视频的缓存机制 ——我们先将这个中间角色称为 CacheService,整体流程如下:

如图所示,播放器层的播放和加载流程都委托给 CacheService,后者内部实现了包括文件下载、文件读写等一系列的相关逻辑,最终转交给播放器进行播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CacheService 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监听到音视频文件的整个缓存流程,并直接回调通知给最上层的 APP(上图中onCacheStart()等回调),且整个过程完全是 响应式 的。

读者应该理解,之所以 直接回调通知最上层 ,是有这个前提——我们希望整个缓存流程都不会涉及到播放器层的改动,比如 Android 系统的 MediaPlayer,我们无法也不应该修改它。

【相关学习资料推荐,点击下方链接免费报名,先码住不迷路~】

音视频免费学习地址:FFmpeg/WebRTC/RTMP/NDK/Android音视频流媒体高级开发

【文章福利】免费领取 更多音视频学习资料包 、大厂面试题、技术视频和学习路线图,资料包括(C/C++,Linux,FFmpeg webRTC rtmp hls rtsp ffplay srs 等等)有需要的可以点击 994289133 加群领取哦~

具体实现

1、逻辑冲突

设计的伊始谈到,为了保证解耦, 我们希望缓存机制 不能修改播放器源码 ,但 MediaPlayer 如何在不改源码的情况下,将自身的缓存加载逻辑交给我们的 CacheService 呢?

如下述代码中所展示的,这种实现似乎无法避免:

public class MyMediaPlayer extends MediaPlayer {
  public final CacheService mProxy;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DataSource(String url) {
    // super.setDataSource(url);
    mProxy.setDataSource(url);
}

必须承认,这也是一种与播放器的耦合, 不能修改播放器源码 的设定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这里体现出了作者本身优秀的创造力,通过创建一个设备的本地代理服务 CacheService,在将视频资源的url交给播放器之前,先进行本地的一次转换,并将初始的url作为参数,拼接在本地代理的url上:

1.建立本地代理:比如 127.0.0.1:8090
2.拿到要缓存的视频地址,比如 xxx.mp4
3.拼接为新的地址: 127.0.0.1:8090/https://

拿到新的 url 并交给任意播放器后,播放器的加载都指向本地服务的新地址——即通过 Socket 连接建立的本地服务 CacheService,后者通过解析出请求中真正的 xxx.mp4 地址,创建对应的下载任务,并从下载的文件缓存中,读取 buffer 返回给播放器;同时,监控整个流程的 CacheService 响应式地回调过程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件。

经过这样设计,整个流程的调用变得非常简单: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public final MediaPlayer mPlayer;
  @Override
  public void playVideo(String url) {
    final String proxyUrl = VideoUtils.getProxyUrl(url);
    // url = https://xxx.mp4
    // proxyUrl = http://127.0.0.1:8090/https://xxx.mp4
    mPlayer.setDataSource(proxyUrl);
}

2、创建代理服务器

接下来,笔者通过伪代码的形式,简单阐述下创建本地代理连接的过程。

上文提到的本地服务 CacheService在创建时,会自动初始化一个本地代理服务器,配置ip和自动分配端口号,这之后,服务完成初步建立,并立即开启一个线程,等待接收客户端的后续连接。

// 实际类名 HttpProxyCacheServer.java
public final class CacheService {
  private CacheService(Config config) {
        // 初始化ip和端口号
        InetAddress inetAddress = InetAddress.getByName("127.0.0.1");
        this.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0, 8, inetAddress);
        this.port = serverSocket.getLocalPort();
        // 开启新的线程,等待后续接收客户端的连接
        this.waitConnectionThread = new Thread(new WaitRequestsRunnable());
        this.waitConnectionThread.start();
}

3、处理缓存请求

本地服务建立完毕,当用户尝试播放音视频时,播放器实际上访问类似 127.0.0.1:8009/https:// 的地址,这时我们的 CacheService 中接到了对应的消息。

针对每一次请求,我们都能解析到真实音视频文件的地址( xxx.mp4 ),为了提高复用性,我们声明一个HttpProxyCache类,为每一个音视频配置一个对应的 HttpProxyCache 以进行管理:

class HttpProxyCache extends ProxyCache {
    // 视频资源的url地址
    private final HttpUrlSource source;
    // 视频资源的本地文件信息
    private final FileCache cache;
}

实际上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针对每个音视频缓存过程的回调进行管理,因此,基于此再封装一层,使用 HttpProxyCacheServerClients 管理一个音视频资源:

final class HttpProxyCacheServerClients {
    private final String url;       // 视频资源url
    private volatile HttpProxyCache proxyCache;  // 缓存信息
    private final List<CacheListener> listeners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 缓存监听
}

简单概括一下,针对一次新的音视频资源加载,会构建一个新的 HttpProxyCacheServerClients,内部除了相关信息的成员,还包含了 HttpProxyCache 对象用于读取和加载缓存。

4、远程加载流程

抽象地看待音视频的源,分为 远程音视频资源 本地音视频资源 ,当不使用缓存时,必然会从远程进行下载,并不断将音视频的流通过 Socket 向播放器传输。

这里我们将 抽象为 Source:

public interface Source {
    // 建立打开资源
    void open(long offset) throws ProxyCacheException;
    // 获取音视频的长度
    long length() throws ProxyCacheException;
    // 不断读取音视频数据
    int read(byte[] buffer) throws ProxyCacheException;
    // 关闭释放资源
    void close() throws ProxyCacheException;
}

对于远程加载的完整流程,本质上就是建立、打开、读取和关闭一个远程连接 HttpURLConnection的过程,核心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HttpUrlSource implements Sour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n(long offset){
      HttpURLConnection connection = openConnection(offset, -1);
    @Override
    public int read(byte[] buffer){
      return inputStream.read(buffer, 0, buffer.length);
    // ...
}


5、缓存加载流程

更多的时候,无论音视频资源是否已下载,我们都希望通过缓存统一加载管理:

1、 文件已下载 :直接读取本地文件,将数据通过Socket不断传回给播放器;

2、 文件未下载 :新建一个本地文件,并开启远程下载任务,下载过程中,数据流不断涌入本地文件,本地文件大小、下载进度的变更都会响应式通知上层;除此之外,新的音视频流数据会通过Socket不断传回给播放器,播放器也会不断的推进播放进度。

由此可见,无论文件是否下载,缓存流程都是围绕 本地缓存文件 进行的,这也符合软件开发中的 唯一可信源 的概念。

接下来针对部分细节问题进行探讨。

6、自定义缓存策略

缓存所占用的空间往往会成为迫使用户卸载应用的最后一根稻草。

开发者不能无上限对音视频资源进行缓存,通常的维护手法是通过 限制空间大小 ,比如,用户通常可以接受视频类应用有 1G 左右的缓存空间,即时通信类应用也许会更大些。

因此我们的缓存库也需要提供这样的能力,可通过实现DiskUsage接口,实现不同的缓存策略。

// 缓存空间管理类
public interface DiskUsage {
    void touch(File file) throws IOEx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