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毕业生
曹旭东
创办了名为Momenta的自动驾驶公司。
“
Momenta是一个英文名,源自momentum,中文名称是“初速度
”
。
“
速度
”
前面加了一个
“
初
”
字,是希望公司不管是10年,还是100年,始终能保持初心,保持公司刚成立时阳光灿烂的样子。
”
他的创业故事,就此展开。
三次转折,最终创业
“
我做的人生选择,就是一旦感觉hungry就上
”
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曹旭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创业。
时间倒流到11年前的夏天,他在清华忙于本科毕设,使用一种格子玻尔兹曼的方法做流体模拟,并拿到了直博机会。
最初,曹旭东像大多数博士生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科研生活,每天早上8点多就到实验室,往往深夜12点才离开。
也就在这时,人工智能走进了他的生活。
11年后的今天,似乎还能回想起博一的时候是如何一心扎入人工智能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去计算机系上课、看书、查文献都乐不思蜀,甚至下定决心要出国深造Al。
但是,出国深造的念头,抵不上加入Al实践的吸引。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程中,他彻底扭转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当时,微软亚研正在攻克一个难题,不同于常规的解决思路,曹旭东提出来一个新的路径,并且做成功了,当时在人工智能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
团队
“
老板
”
非常欣赏他,得知他出国读博的计划后,说:
“
即使在美国读完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如果不做科研,去工业界的最好选择之一依然是微软亚洲研究院。
”
这句话点醒了他。
于是,曹旭东决定放弃深造,直接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机视觉组。
这一干,就是5年。
但曹旭东的血液里或许流淌着
“
不安分
”
的基因。
就像一开始从物理
“
强行转到
”
人工智能一样,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5年后,选择加入当时成立没多久的商汤科技。
这次,创业的想法在他脑海里盘旋不下,自动驾驶吸引了他。
一是因为看到了自动驾驶无限的可能性,二是个中挑战,近乎从1到1000倍的难度。
而一旦成功,也意味着巨大的创造和惊喜。
以自动驾驶为例,曹旭东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有可预期的三个10年:
以自动驾驶为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有可预期的三个10年:
第一个是10年挽救百万生命,第二个是10年解放百分百时间,最后一个是10年物流出行效率翻倍。
在这样的形势下,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预估在中国新增万亿级别的价值。
其次,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有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区分,目前市场对感知智能的解决方案相对成熟完善,尤其在特定任务的感知智能上,机器已经超过人类。
但与之相比,认知智能领域的技术才刚刚起步,而自动驾驶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探索认知技能的场景。
事实上,自动驾驶从来不是新兴的事物,它甚至可以回溯到上世纪的80年代。
至于为什么是现在,才迎来自动驾驶的大潮?
曹旭东提及,因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起,让技术有了落地的可能,让自动驾驶有了前行的核心动能。
在这个大潮里,众人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做系统、做芯片、做无人出租的运营,
“
而我们专注的事情是软件算法,定位是打造自动驾驶大脑。
”
这也是曹旭东给自己和团队的挑战。
如果你没有给自己设置挑战性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从一系列连续的小成功,走向平庸。
如果你给自己设置了挑战性的目标,就会很容易从一系列挫折,走向成功。
经过深刻的观察,2016年9月,一家名为Momenta的自动驾驶公司正式成立。
复杂的不是技术,而是人
“
在所有人都只看到黑暗的时候,你要看到黑暗背后的光明
”
创办一家高科技公司,对于曹旭东来说,技术并不是最大的挑战。
公司成立不久,他就带领团队完成了三个重要平台的搭建。
包括大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模型平台。
技术上高歌前行,但曹旭东说,
“
对于创业,复杂的不是技术,而是人
”
。
他必须经历一个由技术者向管理者的
“
过渡期
”
。
一开始,在领导团队时,
“
我总是习惯将观点施加给团队,久而久之,迫于‘压力’,团队表面附和认同,但工作成效并不突出。
”
处处
“
碰壁
”
后,曹旭东找到了一个曾经被自己忽略的因素,情商。
“往往做人的工作,智商高不够用,情商更重要。
”
作为CEO,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公司不同人的立场去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为他们带来价值。
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后,才能更好建立信任,把事情做成。
如果说情商是换位思考、了解团队成员需求的能力,那么领导力就是核心驱动力。
“
人不助我是无为,
”
曹旭东说,
“
当你不想做任何事情,就自然没有领导力。
真正的领导力,来源于想成事的强烈使命感
。
在所有人都只看到黑暗的时候,你能看到黑暗背后的光明,能感染大家,增加大家的凝聚力。
”
孟子有一句话是:
“
求之不得,反求诸己
”
。
在一次次反问、换位思考中,曹旭东从技术者、科学家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优秀创业者。
大时代下的机会
“
follow your dream,not your desire
”
如今,Momenta成立已近3年。
融资上,Momenta备受资本青睐。
2018年10月对外发布已融资额超过2亿美金,估值超过10亿美金,是中国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第一个独角兽。
团队也成长迅速,聚拢一批世界顶尖的深度学习专家、工程落地专家、产品及国际业务专家等。
2018年,曹旭东还荣获麻省理工评选的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Momenta的路仍然漫长。
面对未知的前景,满怀信心。
他坚信公司所做的事业很具挑战性,但是也是最有价值部分之一,这是对人类交通出行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回忆起清华的一节流体力学课。
授课老师讲道:
这个世界存在一种特殊的流体,管道越粗就流速越快,管道越细就流速越慢。
老师问,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流体?
”
当时同学们都懵住了。
“
是石油吗?
”
“
不是。
”
“
水吗?
”
“
不是。
”
“
是空气吗?
”
“
不是。
”
最后老师揭晓答案,说是
“
交通流
。
”
曹旭东一直把这个记在心上。
后来,他读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地球大炮》,书里的主人公被冬眠50年后复苏了,复苏之后看到道路上的车开得特别快,100多公里的时速。
这似乎和流体力学老师所讲的道理不太符合,反倒是管道越细,跑得越快。
思考了背后的原因,发现是因为在那个时间点,无人驾驶已经实现了。
科幻小说里的画面就是曹旭东最想要去实现的场景。
“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态度和方法,本质是假设检验。
”
科学是谦虚的,为了求真,不傲慢,不自负。
一个想法或理论,在未被检验之前都是假设,都可能是错的。
另一方面,科学又是自信的。
不像初出牛犊的自信或者自我暗示的自信,如沙滩上的城堡一样脆弱。
科学的自信来自于实践不断的检验,每经历一次检验,自信就增加一分。
科学的自信,知行合一,笃定坚韧。
在这个大时代,新的经济结构下,需要愿力也需要危心;
需要企业家精神,也需要科学精神。
三十而立,再回想起自己的种种选择,他从未后悔。
因为始终在遵循自己的内心,道路从未偏离。
“
Follow your dream,not your desire
”
15年前,曹旭东背着清华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如果一件事价值非常大,但是别人不能做,那么他就愿意去挑战。
不是挑战60分,是要做到120分。
如今,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有非常好的环境和机会,他内心有强烈的使命感,把自己融入这个时代,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
自强不息会给你带来一种方向感。
有了方向,就像航海者有了舵,尽管会遇见暴风海浪、一时迷雾,但永不放弃。
遇到失败后,从反思中学习经验。
”
“
Momenta是一个英文名,源自momentum,中文名称是
“
初速度
”
。
“
速度
”
前面加了一个
“
初
”
字,是希望
公司不管是10年,还是100年,始终能保持初心,保持公司刚成立时阳光灿烂的样子。
”
在5月9号清华星火论坛上,曹旭东被邀请为主讲嘉宾。
演讲最后,他用一张公司团队成员的合照结尾。
照片上所有人都身穿白色卫衣,左胸印着
“
Momenta
”
标志。
他们或坐或站在草坪上,对着远处的天空,微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
编辑:于腾凯
校对:林亦霖
2019
年
9月29日23点00分,我收到了
清华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待录取通知,也意味着我几个月的保研工作彻底结束,并且取得了我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绩。如今,全部的保研工作已全部结束,我也是时候要摆脱懒惰的借口,开始对我的保研历程做一个总结了。
在这里我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方便学弟学妹们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如果觉得没用就可以及时离开止损了(滑稽.jpg)。
本科...
输入一个任意长度的数字序列,如果将数字序列的每一位看做一个单独的数字,则每个序列都可以看做是由数字0~9组成的一个排列。输出比输入序列大的最小排列,如果这样的序列不存在,则输出输入序列。
Input
Output
Explanation
论文原文:SqueezeDet: Unified, Sm
al
l, Low Power Fully Convolution
al
Neur
al
Networks for Re
al
-Time Object Detec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
源代码:https://github.com/BichenWuUCB/squeezeDet
论文翻译:XJTU_Ironboy
《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是由
清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
自动驾驶
汽车技术的专业书籍。该书主要介绍了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
在
自动驾驶
汽车技术中,环境感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动驾驶
汽车需要通过感知汽车周围环境的传感器来获取必要的环境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操作。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它们可以实时地感知和监测汽车周围的道路状况、障碍物、人员行为等。
《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布置和配置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环境感知
算法
和模型,包括图像处理、目标检测与跟踪、障碍物预测与规避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和技术成果。通过实例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感知技术在
自动驾驶
汽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
清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是一本涵盖了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技术的综合性专业书籍。无论是对于学术
研究
还是工程应用,该书都能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指导和参考,对于
研究
者和从业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 回答2:
《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是
清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技术的专业书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不断发展,
自动驾驶
汽车成为了未来智能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环境感知是
自动驾驶
汽车实现安全、高效出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本书从感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环境感知的各种传感器、数据处理
算法
和决策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首先介绍了
自动驾驶
汽车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环境感知的基本概念和目标。然后详细讲解了各种传感器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接着,本书着重介绍了环境感知中的数据处理
算法
和模型,包括目标检测、跟踪、场景分割等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本书还介绍了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的应用,包括行人检测、车道保持、智能导航等方面的实例和案例。
本书的特点是系统全面地介绍了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的相关技术,内容丰富具体,适合作为相关专业
研究
生和工程师的参考书籍。该书借助
清华
大学在交通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优势,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深入学习
自动驾驶
汽车环境感知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