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临黄塔舍利寺仕于孝义市大孝堡乡大孝堡村东,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余年来曾为我国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及佛门胜地。 2004 年,临黄搭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黄塔又称释迹牟尼文佛舍利塔 , 前身称阿育王塔,阿育王名叫阿输边,是印度一个王子,晚年特别崇信佛教,建造了许多寺院和佛塔,对佛教的传播推广,起了很大作用,所以被人们称作佛教大护法,此塔系全国十九座山西省六座阿育王塔之一。其塔初创于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 ) ,后又于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 ) ,大元元统元年 (1333 ) ,明崇侦九年 (1636 ) ,清雍正十年 (1732 ) ,进行过四次大的修缮活动,民国 25 (1936) 《临黄塔舍利寺院知华戒坛冈戒录》 · 记,清雍正十年 (173 立年 ) 住持了禅惑司十二年因缘经义,童新慧训塔式,遂募款重建,即成今存造型。

临黄塔为楼阁式,实心砖塔,塔身平面八角,塔体分八级,其形制上细下粗,高 20 ,周长 10 ,一层塔身高 3 ,最下端为石砌基础,磨砖对缝,平整无隙,檐部各转角处,砌有垂莲图花柱,花板砖雕。二至七层槽部结构与第一层基本相同。檐下八面均为 16 朵蚂炸头斗拱,且无补间铺作,二至六层各面,均嵌镶砖雕边框与砖摊档书。共字样从一层始,逐层分别为 " 释边牟尼如来舍利支提 " 图永固、帝道退昌 佛日增辉 " " 法轮常转 " " 直冲霄汉 佛制底 宰诸波 。第八层砌乡球眼砖雕,塔顶调桶红色卷云纹琉璃脊瓦贴砌。中莲花绣柱上妄一珠状物。共造型与省内其它五处同类型塔有明显不同,其塔座落在地宫之上,塔身呈白色,显得宁静素雅,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塔底有舍利子。据原寺院石碑记称,塔下有地宫,宫中童莲花石,石下三底座伺有石匣一函,为景袖二年 (1035 ) 宋仁宗御赐,匣分棺樟两层,里层金棺、长二寸、宽一寸,贮存镇石五杖,舍利子一粒,外以银樟裹之,舍利大小如豆,呈白色。

因塔底有舍利子,临黄塔顶不走期放光,塔周百姓,古今见者,为数甚多。据清光绪六年县志栽,原中阳十景申没有舍利流光,后因多人见临黄塔舍利放光,原申阳十景增添为十四景,所增四景为 " 舍利流光 " " 尉河温泉 " " 卧龙古松 "“ 庞沟石泉 ,县志中并绘有舍利寺临黄塔全景图,图有解说 :“ 曰、在县东大村临黄塔底,其窑一孔,内藏舍利子,往往夜间放光,或灯、或火、或烟,明澈寺内如昼,移时始末,村人往往见之 " 。而现代人见过者亦有人在。

临黄塔建在舍利寺中。舍利寺座北面南,布局弃整。舍利寺亦称舍利律院,早有僧人在寺念经说法、传道。清乾隆三年 (1738) 并垣 ( 今太原市 ) 北十方禅院 ( 即千寿寺 ) ,律宗僧人卓锡该市后,三年上度开山受戒,遂成为晋申一代法苑名刹。

由于战火的洗劫和文革期间人为的破坏,故舍利寺院成为废墟一片,仅存千年古塔一座。加之风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塔身倾斜,残损。

1998 12 23 孝义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对恢复大孝堡临黄舍利寺为佛教活动场所报告的批复 :“ 鉴于我市大孝堡村临黄塔为释边牟尼文佛舍利宝塔、是山西省六座阿育王塔之二,历史悠久,在省内外佛教界影响较大,按照党的宗教政策,经研究,同意恢复犬孝堡村临黄塔舍利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积极创造条件,保护修缮临黄塔舍利寺。 " 同时依法进行了登记、发放了宗教活动场所证朽,完善了寺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有序地开展佛事活动。

2000 年初期开始修复工程,筑起南北长 30 ,东西宽 164 的围墙 ; 植松柏树 6000 余株,建 7 间佛堂、 7 间斋堂,面积计 7000 余平方米。佛堂内供缅甸玉佛一尊,佛像身高 1 ,体重 1 吨有余, 7 间斋堂可供 1000 余人就餐, 1000 余名居士居位。寺院由僧人释果禅主持寺院事务。

2001 年孝义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出台了关于临黄塔舍利寺院采取募捐集资方式修复临黄塔舍利寺的批复 :" 要求募捐活动和修建工程在寺管委会统一领导和管理了进行,坚持 修旧如旧 的原则、保证修复工程质量,严格管理和用好集资款,同时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争取省佛教协会的文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寺院间的灰好互助作用,以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2002 年,孝义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发 [1982]19 号文件《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和重大文物价值的著名寺观教堂,应当根据条件,尽可能地恢复 的精神和国发 [1980]188 号文件 " 文化大革命期间占用的教堂、寺观、道观及共附属房屋,应退还各教使用 " 的规定,经研究,同意将 文革 期间占用寺院的 74 亩土地归还临黄塔舍利寺。

2003 7 3 孝义市发展计划局作出关于大孝堡乡临黄抢修及旅游开发项目的批复,并审查通过可行性报告,结合市委、市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同意对临黄塔的抢修及旅游开发。项目名称 : 临黄塔抢修及旅游开发。同时聘请省有资的单位作出了《临黄塔地质勘察报告》、《临黄塔加固纠偏方案》初步提出了临黄塔修复加高方案和整个舍利寺院分期开发建设的设想和规划。建设规模及内容 : 项目占地 74 亩,分四期进行,建设期三年。项目设计及规划 : 临黄塔整个修复,尊崇历史,修旧如旧。开发和建设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引用现代先进科学原理声、光、电控制,融文化、教育、美学、艺术于一体,建设全国有吸引力,有佛教象征性,有旅游特色的临黄舍利宝塔。

2004 年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4 8 在大孝堡临黄塔舍利寺院内隆重举行了孝义市文佛舍利塔修复的启动仪式,参加人员有原省政协主席李修仁 ;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民宗委主任 ;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老和尚 ;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局局长武锦福 ;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李盘盛,陕西省佛协副会长、咸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佛学会会长、乾县佛光医院院长、慈爱学校校长释果 宣法师 ; 五台山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昌善法师,以及省、地市有关领导、相关人员。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梁来茂主持,会上,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保平作了重要讲话,大孝堡乡党委书记张由泉主持募捐倡议。募集捐款 476000 余元。至此,临黄塔修复、开发、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在市临黄塔修复委员会的具体指导、帮助协调下,由省文物技术中心筹建,整体抬高塔基,在旧塔基外筑保护塔基,修旧如旧,经过施工和技术人员的努力,抓进度,赶工期,保质量,修复和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5 7 19 ,临黄舍利塔的修复基本竣工,宝刹佛塔,焕然一新,昔日容颜重现,佛光普照四方,为境内胜景之冠。再现其珍贵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不久将成为辐射周边县市、连接晋中绵山风景区、影响省内外著名佛教旅游景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