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浙江新昌
- 出生日期
- 1918年
- 逝世日期
- 2012年7月17日
- 毕业院校
- 浙江大学
- 职 业
- 教育工作者
- 主要成就
-
亚太地区普教专家
获第二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
获“宋庆龄樟树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展开- 主要成就
-
亚太地区普教专家
获第二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
获“宋庆龄樟树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上海市教育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上海市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吕型伟1918年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羽林街道藕岸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早逝,靠母亲一人维持生计。8岁那年,母亲将他送到村旁一所私塾读书。小学毕业时,吕型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新昌中学,1935年初中毕业。在“教育救国”的口号影响下,17岁的吕型伟只身跑到东茗乡白岩村偏僻的山沟,在一座破庙里办起了当地有史以来第一所学校。他跑家串户动员学生上学,最终招到81名学生,小的六七岁,大的18岁,语文、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等都是他一个人教。1937年,吕型伟考上杭州师范学校公费生,后又考取浙江大学师范学院。他不断地求学,直到1946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省吾中学。
建国后,吕型伟历任上海市东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研究教育理论,著有《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等;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普教专家”称号;曾获得第二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宋庆龄樟树奖”、“上海市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和“上海市教育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吕型伟亲历了中国20世纪前半期的教育,参与了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在基础教育国家决策咨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特色。他敢说前瞻内行的真话,敢做前人未做的改革之事,乐做平易近人的智慧长者。纵观吕型伟的一生,是在各种力量的交织下成长和成熟的一生,其意涵丰富的经历展现了他开放、从容、刚毅和探索型的人格,可以说是教育之魂。
成就荟萃
1978年,针对凯洛夫教学论中不全面的“双基”观点,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能,提高素质”。
1983年,针对以往仅仅通过课堂教学与课本来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第一渠道,发展第二渠道,创建两个渠道并重的教学体系”,首次提出把信息技术的传递放在与课堂教学并重的地位,并引发了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后来“第二课堂”被普遍使用。
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村学校严重的流生率和农村发展迟缓问题,在上海的南汇等地开展农村教育改革,提出了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结合的观点。后在全国广为传播。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健身体育,反对单纯的竞技体育。
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提出了“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主张。后来,社区教育成为国家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有个性才有自主创造,不能在划一与规范中泯灭了学生创造的天性。”这是吕型伟一直奉行的教育理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