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海马布局中原,设立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自此,海马以上海为研发基地,海口和郑州为生产基地的汽车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郑州基地以“两微”汽车为主,规划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30家零部件厂(三个三)。郑州基地现有员工1100余人,总资产逾20亿。旗下有研发本部(上海研发)、海马商务汽车(第一工厂)、第二工厂、销售公司等子公司,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配套体系、销售体系和物流体系。
郑州基地的双微战略就是,立足城乡一体化市场,做精、做强、做大“两微”,努力成为国内微车市场的主流品牌。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整合海马的技术优势、整合海马的轿车经验以及成熟的配套体系、质量管控体系,整合地处中原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经营。
海马汽车拥有上海研发中心、海口技术中心和郑州技术中心三大研发基地,均是集汽车产品开发、汽车制造技术服务、产品质量管理及信息管理于一体的汽车研究开发中心。技术研发的范围涵盖整车总布置、造型设计、CAE分析、车身结构设计、底盘设计、动力设计、电气设计、附件设计、新能源汽车研究、样车试制试验、整车评价、项目管理、标准化、专利研究、市场与情报等技术领域。
从基础到整车试验设备,从发动机试验到动力总成测试,从造型设施、到理化试验,从整车道路试验场地到质量工程技术中心,海马投入巨资进行软硬件设备的建设。特别是JOBS五轴联动数控铣床、Imtech环境仓、六通道底盘零部件试验台架、四通道整车道路模拟试验等先进设备,在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中,领先或独有。
海马汽车拥有研发人员800余人。海马自主之路是“开放合作-学习创新-自主多赢”,按“开放、合作、学习、创新”的模式培养人才。近几年,通过派员前往日本参加AOTS研修、派往国内大专院校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海马汽车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和敬业精神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海马汽车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新产品开发、商品性改进以及新车型开发等工作中,保证研发资金的充足、有效。
海马在与马自达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型模块化配套体系和技术体系。一方面,利用企业即将投入生产的成熟发动机和底盘零部件,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汽车研发机构作为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整车,实现研发的“模块化、同步化、产权化、国际化、体系化”。已与全球范围内110多家利益共享的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配套体系。一批在国内有知名度、质量稳定、商务优惠的供应商已加盟公司配套体系,为打造海马精品奠定了基础。
2004年8月,海马工业园一期全部建成,为海马配套的8家零部件配套厂落户
海口保税区
,主要提供车身冲压件、全车座椅、保险杠、仪表板、前后轴总成、天窗、门饰板和方向盘等零部件。其中,有4家为台湾企业,也是台湾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如台湾
瑞利
公司。台湾瑞利公司是台湾汽车产业界当中在钣金冲压、熔接以及模、治具设计开发方面技术一流的公司,能够提供模、治具设计开发、机械加工、钳工作业一直到钣金成品制造所需的冲压生产线等生产设备。该公司主要生产车身的车门以及发动机盖及行李箱盖等车身零部件。
随着海马的不断壮大,海马工业园二期的建设成为进一步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步骤。海马工业园二期占地约1300亩,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包括18个生产项目,其中15个项目主要是零部件配套厂商,均为外来独立投资,拟在零部件园区内建厂,生产包括汽车钣金件、仪表板、保险杆、内饰件、密封件、减振器、排气管、汽车空调、电子转向系统、线束等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为海马整车配套。占地约550亩,总投资额约为8亿元人民币;另3个项目是海马在扩建地上建造物流中心、变速器工厂和铸造工厂(生产发动机缸盖及变速器壳体铸铝件毛坯),占地约650亩,总投资额为约为12亿元人民币。
海马工业园二期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整个海马产业链可创造200亿元工业产值,新增3000多个就业机会,新增税收达到10亿元人民币。对海南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