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社区互助,榆林多举措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和多层多样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与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广播共同推出系列节目《养老零距离》第二季——我为老人办实事。第二季节目将邀请各地市民政部门负责同志走进直播间,宣讲介绍养老服务政策,分享“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图片
本期《养老零距离》邀请榆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付钰通过电话连线,为大家介绍榆林市在加强养老服务方面的做法和亮点工作。
图片
榆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付钰
榆林市养老工作总体情况
截止2020年底,榆林市共建成公办养老机构30所;民办养老机构47所,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的养老床位占比基本达到了50%;农村互助幸福院2266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1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3所,街道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8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可达到76.2%、38.7%。榆林市共建成养老床位近250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了40张。
图片
榆林市发展养老服务具体举措
一、夯实养老服务政策基础。 2016年以来,榆林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20多项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以及土地支持、税费减免、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其中建立了9项社会化养老资金补助制度。
图片
二、推进机构养老提质增效。 持续开展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和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升级改造三年行动,启动了民办养老机构消防设施升级改造计划,有力提升了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供养服务能力和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
图片
三、提升城市社区养老能力。 围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城市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升至了37%。在城市街道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8所。加快推进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建设,共资助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3个。
图片
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 共资助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2266所,覆盖率76%。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补贴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村互助幸福院盲目布局、管理粗放、运营艰难等方面的问题。
图片
五、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榆阳区、神木市、横山区、绥德县、定边县、米脂县、府谷县等9县市区开展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医养结合 集中供养”工作,确保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全面推动社会化医养结合工作,榆林市共发展民办医养结合机构15家。
图片
六、加强智慧养老模式运用。 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开发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发展“互联网+”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通过为老年人配带智能手表、安装一键呼叫终端系统等,为广大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提供线上信息化、线下实体化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物品代购及其他个性化服务,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虚拟养老院”。
图片
七、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先后培训养老护理员1000多人,努力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输送专业人才。根据工作年限给予养老护理员每月发放50元、100元、150元的岗位补贴。
榆林市养老服务 发展规划思路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发展态势。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榆林市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图片
(一)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加强城乡特困人员供养,优先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需求,确保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以失能、重残、留守、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建立定期探访、关爱服务制度。
图片
(二)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以区域养老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养老设施为主体,构建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区县、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十四五”末,在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55%。推动养老机构消防改造与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达标工程,提升养老机构安全保障水平。
图片
(三)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设施和人员投入,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的规划建设,提高建设补贴标准,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80%的行政村。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提升改造工程,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支持建设、改造升级护理型床位,每个县(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半失能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护理型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
图片
(四)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专业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提升养老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榆林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加快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
图片
(五)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推动榆林市养老服务机构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加大护理型床位供给,提升养老机构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能力,在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55%。促进城乡社区的医养结合,持续推进乡镇敬老院、乡镇卫生院、农村互助幸福院和村卫生室医养融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市所有敬老院、有条件的农村互助幸福院要不同程度实现医养融合。
【图片来源:榆林市民政局】
【编辑:王实】
【责编:辛红】
【审核:摆卫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