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twitter line
研究生: 徐汎平
研究生(外文): Fan-ping Hsu
論文名稱: 閩西清流、寧化客家話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羅肇錦 羅肇錦引用關係 陳秀琪 陳秀琪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 博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班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74
中文關鍵詞: 閩西客家話 客家方言 清流 寧化 方言比較
外文關鍵詞: Minxi Hakka Hakka dialect Qingliu Ninghua comparative dialect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 被引用:0
  • 點閱 點閱:444
  • 評分 評分:
  • 下載 下載:4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 書目收藏:0
位於中國福建省的閩西客家方言區包含武平、上杭、永定、長汀、連城、寧化、清流七縣以及明溪縣之大半。因其地處閩、粵、贛三省之交界,又歷經人口遷徙變動及不同族群間的交融沖刷,形成複雜多樣的語言樣貌,引起研究者的興趣。
本研究即以閩西北部的清流、寧化二縣為研究對象,擇取清流城關、林畬、長校和寧化城關、石壁等地進行語言調查,並就所得的第一手資料對其音韻、詞彙、語法進行探討。論文第二章呈現各方言點的平面語音系統,理出各地的共時語音特色。第三、四章分別就聲母、韻母及聲調的古今變化進行微觀的描述與分析,同時嘗試解釋音變的動因和路徑,並於第五章綜整二縣方言的音韻特點。除了音韻的討論,本研究於第六章探討清流、寧化各地詞彙的異同及其與周邊方言的聯繫,另外也將主要句式和語法標記的基本用法呈現其中。
音韻方面,清流、寧化話除了保有客家方言共同的聲韻特點,也有其地域性特色,例如:泥來母洪混、細有別;部分船書禪母合口三等字聲母讀f-;輔音韻尾不全,元音韻尾亦趨於消失;假攝開口二等主要元音後高化;果、蟹攝開口一等發生元音破裂;遇攝部分字反映早期南方方言「魚、虞有別」的層次;咸攝一、二等部分有別,甚至保留古代「覃、談有別」的痕跡。五個方言點亦各自另有其他特異之處。
詞彙方面,透過比較可以發現,清流內部的詞彙歧異度較寧化高。另外,由於地緣上的影響,林畬的諸多詞彙具有明顯的閩語特徵,尤與閩中、閩北方言接近;長校有相當一部分和閩西中、南部縣份或是客家方言普遍的說法表現相同;清流城關及寧化二地則有不少與江西客、贛語趨近的情況。語法表現上,名詞的「AA」式構詞以及「l-疊韻語素」後加形式為二縣方言之特色。主要句式的基本結構與其他客家話大致相同,特色則在於語法詞的使用和意義上的差別。至於句中的各個語法成分如何搭配,則是未來需再進一步調查、探究的問題。
Minxi hakka dialect area, located in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includes 8 counties named Wuping, Shanghang, Changting, Liancheng, Ninghua, Qingliu, and Mingxi. Geographically, this area lies on the boarder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where people migrated in and out, causing drastic population change and ethical interactions.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dialect complexity that arouses the researcher’s interest.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over language facts of northern Minxi Hakka dialect spoken by people living in Qingliu and Ninghua. We have done language investigation on five locations in the two counties, including Chengguan of both counties, Linshe, Changxiao and Shibi. With first-hand materials, we take a close look at phonological,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parts of the language. Chapter 2 deals with synchronic phonological phenomenon, while Chapter 3-5 discuss about diachronic or historical ones. Chapter 6 compares word-using differences of the five locations, as well as sentence and grammatical markers.
Phonologically, dialects in Qingliu and Ninghua preserves common features of Hakka, while they also bear som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For example, initials Ni and Lai blend before rhyme grade I and II but differ before rhyme grade III and IV; part of consonants Chuan, Shu, and Chan are pronounced “f-” in front of closed grade III rhymes. Finals show ther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oo. For instance, both consonant and vowel endings are losing; vowels in some rhymes are changing to be back and high or undergoing the process of vowel breaking; some sounds today reflect ancient phonological features in rhymes Yu and Xian.
Comparing word application among the five locations, we find that dialects of Qingliu are lexically more complex and inconsistent than those in Ninghua. Besides, due to geographical relation, lexicon of each spot tend to assimilate with its neighboring dialects. “AA” reduplicative and “l-onset rhymed infix” are distinctive grammatical characters of both counties. Sentence structure is basically common with other Hakka dialects, but there is a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detailed usage of grammatical wor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閩西客家方言區史地概況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4
一、 客家、客家話的形成與閩西發展 5
二、 客家話的分布與分區 7
三、 清流、寧化客家話相關研究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5
一、 語言調查 15
二、 理論架構 16
第五節 主要研究對象及語料來源 21
第六節 章節安排 24
第二章 清流、寧化客家話語音系統 30
第一節 清流縣城關客家話語音系統 30
一、 聲母 30
二、 韻母 31
三、 聲調 34
四、 二字連讀變調 34
第二節 清流縣林畬客家話語音系統 37
一、 聲母 37
二、 韻母 38
三、 聲調 41
四、 二字連讀變調 41
第三節 清流縣長校客家話語音系統 44
一、 聲母 44
二、 韻母 45
三、 聲調 48
四、 二字連讀變調 49
第四節 寧化縣石壁鎮客家話語音系統 50
一、 聲母 50
二、 韻母 52
三、 聲調 54
四、 二字連讀變調 55
第五節 寧化縣城關客家話語音系統 57
一、 聲母 57
二、 韻母 58
三、 聲調 60
第六節 方言點間語音系統的異同與特點 61
第三章 歷史音韻(一):聲母的古今演變 63
第一節 幫、非組聲母 63
一、 幫組 63
二、 非組 64
第二節 端、泥組聲母與日母 66
一、 端組 66
二、 泥組 67
三、 日母 70
第三節 精、知、莊、章組聲母 71
一、 精、莊組 71
二、 知、章組 73
第四節 見、曉、影組聲母 79
一、 見組 79
二、 曉組 83
三、 影組 86
第四章 歷史音韻(二):韻母與聲調的古今演變 90
第一節 陰聲韻母 90
一、 果攝 90
二、 假攝 91
三、 遇攝 93
四、 蟹攝 97
五、 止攝 103
六、 效攝 107
七、 流攝 108
第二節 陽聲韻母與入聲韻母 111
一、 咸攝 111
二、 深攝 114
三、 山攝 115
四、 臻攝 121
五、 宕攝 124
六、 江攝 125
七、 曾攝 126
八、 梗攝 128
九、 通攝 132
第三節 聲調 134
一、 平聲 134
二、 上聲 136
三、 去聲 141
四、 入聲 142
第五章 清流、寧化客家話音韻特點 145
第一節 聲母特點 145
一、 各地一致之特點 145
二、 內部有別之特點 151
第二節 韻母特點 156
一、 各地一致之特點 157
二、 內部有別之特點 163
第三節 聲調特點 167
第六章 清流、寧化客家話的詞彙及語法 172
第一節 清流、寧化詞彙異同比較 172
一、 各地一致詞彙 172
二、 僅一地有別詞彙 176
三、 清流、寧化有別詞彙 186
四、 各地異同參差詞彙 190
第二節 構詞形式討論 216
一、 名詞的重疊形式 216
二、 複音節詞的語素「逆序」現象 221
第三節 語法詞與句式概況 224
一、 否定句 224
二、 比較句 226
三、 處置句 228
四、 給予、被動句 229
五、 語法標記 230
第七章 結論 239
第一節 研究成果 239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243
參考文獻 246
附錄一 清流、寧化話字音表 254
附錄二 清流、寧化話詞彙表 341
一、 單篇文章

William S-Y. Wang (王士元). 1969. Competing Changes as a Cause of Residue,收錄於《王士元語音學論文集》(王士元2010),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32-153。
丁邦新. 1982.〈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清華學報》14.1-2,257-273。
丁邦新. 2005.〈漢語方言層次的特點〉,何大安、曾志朗編《永遠的POLA:王士元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語言所,141-148。
王福堂. 2007.〈漢語方言語音中的層次〉,丁邦新主編《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10。
王洪君.2007.〈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從山西聞喜方言的聞白異讀談起〉,丁邦新主編《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6-80。
王遠新、劉玉屏. 2007.〈論語言接觸與語言的變化〉,薛才德主編《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上海:學林出版社,30-39。
江敏華. 2004.〈閩西客語音韻的保守與創新〉,《聲韻論叢》第十三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51-270。
江敏華. 2018.〈客家話臻攝字讀低元音的時間層次──三個客語本字的考證〉,《漢學研究》第36卷第3期,57-89。
吳中杰. 2007. 〈屏東市林仔內的揭陽河婆客家話:兼論海陸客語聲調類型的起源〉,高雄師大客家文化研究所編《2007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53-77。
李玉. 2017.〈閩西四堡馬屋客家話音韻研究〉,林清書主編《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方言論文集》,廣州:世界讀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60-70。
李如龍. 1998.〈閩西七縣客家方言語音的異同〉,李如龍、周日健主編《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99-117。
李如龍. 2001.〈閩西客家方言語音詞彙的異同〉,《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39-269。
李如龍. 2001.〈論漢語方音的區域特徵〉,《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30-44。
周長楫. 2002.〈閩南方言的基本特徵〉,丁邦新、張雙慶主編《閩語研究及其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37-243。
林清書. 1995.〈武平話的詞匯特點〉,《龍岩師專學報》13卷4期,47-49。
林寶卿. 1991.〈閩西客話區語音的共同點和內部差異〉,《語言研究》第2期,98-113。
林寶卿. 1993.〈閩西客話區詞匯、語法的共同點和內部差異〉,《語言研究》第2期,55-70。
徐汎平. 2010.〈客方言濁音清化與陽調不送氣音讀探析〉,羅肇錦、陳秀琪主編《客語千秋: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68-186。
馬若宏、張思瑤. 2015.〈淺析寧化客家方言名詞後綴「子」 〉,《現代語文》第13期,213-215。
張光宇. 2007.〈論「深攝結構」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第27卷第1期,1-11。
張光宇. 2008.〈梅縣音系的性質〉,《語言學論叢》第37輯,70-86。
張雙慶、萬波. 2002.〈知章莊組聲母在閩語及周邊方言裡的今讀類型考察〉,丁邦新、張雙慶 主編《閩語研究及其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05-114。
郭啟熹. 2008.〈福建省客家話的分布與特點〉,《龍岩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97-102。
陳秀琪. 2002.〈中古精莊知章母在客語的演變〉,謝棟元 主編《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85-101。
陳秀琪. 2012.〈客家話聲母的前化運動〉,《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93-115。
陳忠敏. 2007.〈語音層次的定義及其鑑定的方法〉,丁邦新主編《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35-165。
項夢冰. 1999.〈清流方言的代詞系統〉,李如龍、張雙慶主編《代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32。
黃雪貞. 1987.〈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第2期,81-96。
黃雪貞. 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第4期,241-246。
黃雪貞. 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續論〉,《方言》第2期,121-124。
黃雪貞. 1997.〈客家方言古入聲字的分化條件〉,《方言》第4期,258-262。
溫昌衍、溫美姬. 2007.〈梅縣方言的幾個語音變例──兼談幾個相關的本字〉,《語言研究》第27卷第1期,36-40。
溫昌衍. 2018.〈江西石城高田客家話同音字匯〉,《嘉應學院學報》第36卷第1期,26-36。
熊正輝、張振興、黃行. 2008.〈中國的語言〉,《方言》第3期,193-203。
劉勝權.2016.〈始興太平客家話語音特點〉,胡松柏主編《客家方言調查與研究──第十一屆客家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128-139。
劉綸鑫. 1998.〈客家方言的入聲〉,李如龍、周日健主編《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75-288。
練春招. 2005.〈從「(彌女)婭」、「依婭」、「(月能)(月能)」到「媽媽」——福建武平巖前方言母親稱謂的轉變〉,《修辭學習》第4期,28-31。
鄧享璋. 2009.〈閩中方言與客家方言的關係詞〉,李如龍、鄧曉華主編《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354-363。
鄧享璋. 2014.〈從詞彙看閩中方言和閩西客家方言的關係〉,《三明學院學報》第31卷第5期,45-53。
鄧曉華、李小芬. 2005.〈論客家話〉,何大安、曾志朗編《永遠的POLA:王士元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227-258。
鄧曉華. 1988.〈閩西客話韻母的音韻特點及其演變〉,《語言研究》第1期,75-97。
鄧曉華. 1997.〈論客家方言的斷代及相關音韻特徵〉,《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期,101-105。
鄧曉華. 2007.〈論客家話的來源──兼論客畬關係〉,薛才德主編《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上海:學林出版社,43-50。
鄭曉峰. 2012.〈連城四堡方言的幾個特點〉,《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86-194。
謝重光. 1999.〈客家普遍溯源於寧化石壁的文化意蘊〉,《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5卷第1期,79-84。
謝留文、黃雪貞. 2007.〈客家方言的分區(稿)〉,《方言》第3期,238-249。
謝留文. 2004.〈從等和攝來看客家方言韻母的總體格局〉,劉綸鑫主編《客贛方言研究:第五屆客方言暨首屆贛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靄明出版社,111-121。
謝棟元. 2004.〈客方言的借詞〉,劉綸鑫主編《客贛方言研究:第五屆客方言暨首屆贛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靄明出版社,141-148。
藍小玲. 1984.〈長汀客話動詞與形容詞構形法〉,《龍岩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78-84。
藍小玲. 1998.〈閩西客話語音系統〉,《龍岩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50-61。
魏宇文. 2012.〈三明寧化客家話與梅縣客家話日常詞匯特點比較〉,《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6期,68-71、81。
魏鴻鈞. 2012.〈析閩西客語「全濁聲母清化不送氣」字〉,《成大中文學報》第36期,107-142。
羅美珍. 2012.〈福建長汀客家話的特點〉,《龍岩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1-4。
羅肇錦. 2004.〈客語的非漢語成分說略〉,劉綸鑫主編《客贛方言研究:第五屆客方言暨首屆贛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靄明出版社,371-386。
羅肇錦. 2007.〈客家話 hu→f 的深層解讀〉,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智勝文化,289-303。
嚴修鴻. 2001.〈客家方言與周邊方言的關係詞〉,《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7卷第4期,99-106。
嚴修鴻. 2002.〈連城方言韻母與閩語相同的層次特徵〉,丁邦新、張雙慶主編《閩語研究及其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87-212。
嚴修鴻. 2004.〈客贛方言濁上字調類演變的歷史過程〉,劉綸鑫主編《客贛方言研究:第五屆客方言暨首屆贛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靄明出版社,227-249。
饒長溶. 1996.〈福建長汀方言動詞的體貌〉,《中國語文》第6期,433-439。
饒長溶. 2004.〈汀州客話幾個有點特色的詞語〉,劉綸鑫主編《客贛方言研究:第五屆客方言暨首屆贛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靄明出版社,157-173。
饒長溶. 2012.〈長汀客話XA式狀態形容詞的構成〉,《龍岩學院學報》第30卷第4期,1-8。

二、 學位論文

石佩玉. 2014.《福建沙溪流域閩中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江敏華. 2003.《客贛方言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純惠. 2014.《閩西中片客家話語混合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吳可珍. 2011.《江西石城方言研究》,(中國)蘇州大學碩士論文。
呂嵩雁. 1999.《閩西客語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珊玲. 2016.《閩西連城縣賴源客家話研究──以下村、黃地村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汎平. 2010.《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盛長富. 2007.《宋元時期閩西地方動亂與社會變遷》,(中國)南昌大學碩士論文。
陳秀琪. 2006.《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蒲有任. 2021.《福建省長汀縣城關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鄭曉峰. 2001.《福建光澤方言》,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漢林. 2007.《江西石城話語音分析》,(中國)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三、 專書

(法)梅耶(Antoine Meillet)著;岑麒祥譯. 2008.《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美)史皓元、顧黔、石汝杰編. 2006.《漢語方言詞彙調查手冊》,北京:中華書局。
Campbell, Lyle. 2004.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rowley, Terry.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x, Anthony. 1995. 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丁邦新 主編. 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丁邦新、張雙慶 主編. 2002.《閩語研究及其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19.《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福建》,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王士元. 2010.《王士元語音學論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王福堂. 2005.《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丘昌泰、蕭新煌 主編. 2007.《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智勝文化。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編. 2003.《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平山久雄. 2012.《漢語語音史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曉農. 2006.《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大安、曾志朗編. 2005.《永遠的POLA:王士元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語言所。
何大安. 1988.《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小華. 2014.《閩西永定客家方言虛詞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周日健 主編. 1998.《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主編. 1997.《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書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主編. 1999.《代詞》,廣州:暨南大學書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鄧曉華 主編. 2009.《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 1997.《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 2001.《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 2001.《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明溪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7.《明溪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林清書 主編. 2017.《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方言論文集》,廣州:世界讀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林清書、羅美珍、羅滔. 2020.《閩西客家方言語詞文化》,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林蔚文. 2002.《福建民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邱錫鳳. 2012.《上杭客家話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秋谷裕幸. 2008.《閩北區三縣市方言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唐作藩. 2002.《音韻學教程》(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通鏘. 1991, 2008.《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 1990.《切韻與方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2016增訂版),臺北:南天書局。
張光宇. 2019.《漢語語音發展史: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實踐》,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振興. 1997.《臺灣閩南方言記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桃. 2020.《寧化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張雙慶 主編. 1996.《動詞的體》,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曹志耘 主編. 2008.《漢語方言地圖集‧詞匯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曹志耘 主編. 2008.《漢語方言地圖集‧語法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曹志耘 主編. 2008.《漢語方言地圖集‧語音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曹志耘 主編. 2013.《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首屆中國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清流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4.《清流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莊初升、溫昌衍 主編. 2018.《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十二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陳保亞. 1999.《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2008重印版),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揣振宇 主編. 2012.《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項夢冰. 2004.《閩西方言調查研究(第一輯)》,韓國:新星出版社。
項夢冰. 2005.《漢語方言地理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溫昌衍. 2006.《客家方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溫昌衍. 2012.《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寧化縣志編纂委員會. 1992.《寧化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省製圖院. 2009.《新編福建省地圖冊》,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福建省製圖院. 2014.《三明市地圖冊》,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劉綸鑫 主編. 2004.《客贛方言研究:第五屆客方言暨首屆贛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藹明出版社。
劉澤民. 2005.《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潘悟云、吳安其、吳福祥 主編. 2013.《語言的演變與變異:首屆歷史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
潘悟云. 2012.《音韻論集》,上海:中西書局。
賴文英. 2015.《臺灣客語語法導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戴黎剛. 2012.《閩語的歷史層次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薛才德 主編. 2007.《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上海:學林出版社。
謝重光. 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謝重光. 2005.《福建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留文. 2003.《客家方言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棟元 主編. 2002.《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藍小玲. 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主編. 2004.《客家話通用詞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 1995.《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陳秀琪主編. 2010.《客語千秋: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饒長溶. 2016.《長汀客家話初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龔萬灶. 2007.《客話實用手冊》,苗栗:自行出版。

四、 參考網站

中國福建省明溪縣人民政府http://www.fjmx.gov.cn/
中國福建省清流縣人民政府http://www.fjql.gov.cn/
中國福建省寧化縣人民政府http://www.fjnh.gov.cn/
國立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小學堂資料庫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
教育部《新編客家語六腔辭典》https://newhakkadict.moe.edu.tw/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https://hakkadict.moe.edu.tw/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
教育部「客語知識庫」https://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hkknowledge/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