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广州恒大足球队夺得亚冠联赛冠军不久,恒大地产以51.35亿元总价夺得北京朝阳区东坝南区地块,刷新北京年内的总价地王纪录。业内人士推测,按照这个价格,“预计未来住宅售价将在7万元/平方米以上”。
在市场化的运行之下,高价拿地的恒大自然要盈亏自负。不过要知道,跟恒大地产竞争这个地块的对手是保利和首开联合体,对方也开出了51亿的价格,最终却不敌恒大。两家地产企业同时愿意高价拿地,至少说明开发商对于楼市的坚挺信心满满。
随后,资本市场开始讨论恒大豪取地王是否意味着土地市场“回暖”,这样的讨论有点“残忍”——在房地产的产业链上,位于终端的商品房价格高企,让无房者望而兴叹,这个时候位于源头的土地市场还在爆出地王。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三年前,两会闭幕的第二天,北京一天之内诞生了三个地王,连白岩松都在节目中发问,“房地产市场究竟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
27日,一个互动网站上有人提出一个话题,让大家聊聊自己把事情搞砸的经历,一个人回答“因为坚信一平米6000不能再贵了,所以08年以前没买房子”,被网友点赞顶到了首位。对于有购房需求的观望者来说,房地产之于他们而言的意义只在于两个时点:过去和未来,看着过去觉得房价原来曾经那么低,也只能期盼房价不要在未来继续高下去。
可是真的是所有人都讨厌高房价么?新华网11月16日的一篇报道显示,根据《2013连氏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指数》中所截取的调查数据,房价越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提高,尤其是针对富有的民众。这样的结果自然与公众“房价越高对政府越不满”的推测不同,因此这篇报道也招致一片骂声。
平心而论,有群体担忧房价下跌是可以理解的经济人心态:虽然房价高了,中低收入的人买不起,但是房价低了,有房阶层资产就会缩水贬值,这也是现实。况且房产价格高低同实体经济之间也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一旦楼市崩盘,将带来怎样的连锁效应也犹未可知。
房价走高走低都尴尬,这将我们引向了一个老问题。曾经有评论批评,政府一直希望通过调控手段让房价回归合理,可是如果连“什么样的房价是合理的房价”这个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调控也就成了伪命题,既缺少目标,也没有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我们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轮廓:调控回归市场化,完善土地供应,同时辅以房产税改革。
回到2010年那个“白岩松之问”,无论是“总理”还是“总经理”,政府和开发商之中哪一方都不应该具有通过一己之力决定房地产价格的能力,价格应该由市场供需来决定。不过,政府依然可以在土地供给、税收等手段上对房地产市场施加调控;开发商也可以选择进出市场、调整经营策略、自定利润空间等方式来保持自己的灵活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影响中国房价的关键在于供给。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交给市场来决定,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不一定会降下来——本文开篇提到的恒大高价拿下的那块地,地理位置已经在北京东五环之外了——一线城市之中还能供给出多少商业用地呢?也许在北上广深,高房价就是符合市场供需的“合理的价格”。
这样的结果会让很多人感到沮丧。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市场化的意义,市场是一种让所有人在一样规则之下进行商业活动的集体契约,经济越发展,我们就越需要所有人都在一个共有的规则下进行商业活动,这样的制度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做出自主选择,而不是被逼迫地接受他人的安排。
面对北京的高房价,转向国外置业、租房居住、逃离帝都等等都是可替代的选择,甚至当北京的房地产回报足够高时,北京“土著”选择卖房出走也是可行的。市场逻辑就如同自然规律,我们必然置身其中并且对它怀有尊重。(作者:刘浩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047123
京ICP证06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18号
京网文[2014]0383-083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新出网证(京)字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