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平楼。
位于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建筑坐北朝南,楼高五层,占地面积120平方米,楼周围一片空旷。雁平楼楼主黄沾春生于1880年,为清朝贡生黄升桂之嫡孙。1894年奉父命出洋留学,四年后回家结婚,三年后携妻妾移居加拿大,1922年举家归乡,1923年黄沾春为防止匪盗兴建了雁平楼,耗资三万双毫银。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
适庐。
位于开平市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建于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该楼坐北向南,首层面阔5.96米,进深5.58米,占地面积为33.26平方米。楼高四层半,夯土结构。穹隆顶,亭阁内部分两层。顶层四角设置“燕子窝”,并设有“⊥”形射击孔。第四层正面为柱廊式,设置五个连续拱。适庐是开平第一个农会——虾边农会及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据点,对研究开平碉楼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百岁流芳”牌坊。
明、清两代,每逢太平盛世,朝廷常派出官员到各地查访烈女节妇的事迹,予以旌表或载于志书。牌坊在百合区茅冈上洞义兴圩边,用花岗石砌成的四柱三间三牌楼的高大石质建筑。总宽6.5 米,中间宽1.9米,两侧门宽各为0.95米,坊中间高7.25米,两侧高5.5米。中门正面正中竖镌“圣旨”二字,下横匾刻有“百岁流芳”。正面两侧门横匾刻有楷书“福海”、“寿山”。柱石正面题刻对联。背面坊额正中竖刻“圣旨”二字,下横匾刻有“升平人瑞”。背面两侧门横匾刻“龙章”、“燕喜”。柱石刻对联。此坊是光绪十三年(1887)为茅冈老人周蕃槐(98岁)而建,曾被台风打毁,1914 年重修。
宾月、捲雨楼。
建于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位于百合茅冈南兴里,这个极具诗意的碉楼名字由本村诗人周燕五所书,其书法雄浑,苍劲有力。“彼此切磋最久,唱酬最多,数年之间,所为诗不下四五百首”。周燕五与台山洗布山诗人程坚甫因诗结缘,作诗酬和,惺惺相惜。
嵩云楼。
位于开平市百合镇儒西村委会旧村。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坐东北向西南,首层面阔8.98米,进深5.41米,碉楼与附楼组成,占地总面积为111.46平方米。楼高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顶层正面悬挑,正面设有五个连续拱式柱廊,顶层背面两角各设有一个六边形“燕子窝”贯穿整层,墙身设有“︱”形射击孔,外墙蓝色。水泥楼层、木楼梯,楼额“嵩云楼”,楼前是青砖附楼。主要用于居住兼具防匪功能。嵩云楼带有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对研究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侨乡文化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