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是
先秦时期
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
据《
汉书·艺文志
》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
隋书
·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
学派
。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
儒家
、
法家
、
道家
、
墨家
、
阴阳家
、
名家
、
杂家
、
农家
、
小说家
、
纵横家
、
兵家
、
医家
。中国先民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
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
古希腊文明
相辉映;以
孔子
、
老子
、
墨子
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几经周折以
孔子
、
孟子
为代表的
儒家思想
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诸子
:指的是中国
先秦
时期管子、
孔子
、
墨子
、
老子
、
庄子
、
孟子
、
荀子
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
百家
:指的是
儒家
、
道家
、
墨家
、
名家
、
法家
等各个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
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
百家争鸣
时期。
1、诸子:以前为称呼,指
孔子
、
老子
、
庄子
、
荀子
、
孟子
、
墨子
、鬼谷子等。
2、百家:各个学派。
3、诸子百家有
法家
、儒家、道家、
墨家
等流派,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各种学术流派。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我们决不拘泥统属,我们只以会全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不管它是三教九流,~。”
司马迁
、淮南子、
董仲舒
、
王充
。
“百家”按照“百家姓”的“姓”以“子”为称呼为代表的思想家。主要人物有
孔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韩非子
、
商鞅
、
申不害
、
许行
、
告子
、
杨子
、公孙龙、
惠子
、
孙武
、
孙膑
、
张仪
、
苏秦
、
田骈
、
慎子
、
尹文
、
邹衍
、
晏子
、
吕不韦
、管子、
鬼谷子
等。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
仁政
”、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也鉴借墨家的"
兼爱
"、"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
道法自然
”;法家的"
废私立公
",等等思想。“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
[1]
用“齐国法治文化”滋润法治建设土壤
.齐鲁网
[引用日期2014-11-12]
[2]
简析法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若干启示
.法律教育网
[引用日期2014-11-09]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4] 王葆玹.黄老与老庄(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3
[5]
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
.中国知网
[引用日期2012-12-26]
[6]
融入生活一知半解 道家思想火遍美国
.新浪
[引用日期2012-12-26]
[7] 《文史通义·诗教上》章学诚“不知古初无著述,而战国始以竹帛代口耳,实非有所伪托也。
[8]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战国秦汉的古书像气体,种类和卷篇构成同后世差距很大;隋唐古书好像液体,虽然还不太稳定,但种类和构成渐趋统一;宋以后的古书则是固体,一切定型,变化多属誊写或翻刻之误”。
[9] 熊铁基《刘向校书详析》
[10] 李茂盛,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山西通史 人物[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5.12:67(仅支持电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