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图5 实践团在紫山集团调研

在靖圆办沥阳村,实践团与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实地考察蔬菜大棚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大棚产业有效解决了村中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实践团还就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土地流转问题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并尝试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得到村干部赞赏。

图6 实践团向沥阳村负责人了解当地村情

在福建源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团参观了智慧型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温室大棚和智能化育苗温室,了解了绿色无公害蔬菜、航天蔬菜等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实践团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以传统的线下销售为主,线上的运营比较薄弱,为此实践团向公司负责人提出了关于电商人才队伍培养和用大数据助推供给侧端整体效益提升的建议。

图7 实践团在源兴生态园调研

在白云社区,实践团与社区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做了“关于社区治理与主导产业”的专题调研,了解到多数社区居民距离原住地太远,致使耕种不便,多数以外出务工为主,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和人才结构出现巨大断层,造成了“空心化”。社区下辖的洪塘村的冰荔枝产业由于种植成本较高、发展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发展出现严重瓶颈,为此实践团向社区干部提出了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建议,以期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图8 实践团与白云社区负责人座谈

在九湖镇百花村,实践团深入了解了花卉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还发现村民为了种植花卉导致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村干部在还田复耕的协调工作中难以开展等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特长与研究方向,为百花村实现经济效益和耕地保护的平衡统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9 百花村负责人为实践团介绍村情

在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实践团参观了水仙花海,深入了解了水仙花种植历史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感受非遗瑰宝——水仙花雕刻技艺。在与公司负责人的座谈中,实践团建议:要发挥区位优势,围绕水仙花主题,做精做细“乡村旅游+”。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将水仙花雕刻技艺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而实现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图10 实践团为水仙花海经营模式提出建议

实践团走村入户了解农户想法,与产业能手和致富能人座谈,不仅用心为情为他们排忧解难,还学习到有关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此外,实践团在调研期间也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园中村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白云社区缺乏产业支撑,青年和高学历人才外流严重,存在一定的“空心化”;荔枝海的荔枝文化和水仙花海的水仙花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对此,实践团在生态治理、人力资源开发、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意见,获得了村民和企业负责人的一致好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作为新时代的农大学子,漳州实践团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学校“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号召,把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作为理想信念的航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勇挑“强农兴农”的时代重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绽放信念之花! (供稿:李欣蔚 张起赫 供图:贤芮孜 潘逸群)

齐鲁晚报网202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