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产能或将限制电解铜的增长
来源:雪球App,作者: xiehh,(https://xueqiu.com/9648215511/239792573)
铜:冶炼产能或将限制电解铜的增长 (2023 -01-11)
本篇内容摘自2022 年12月25日已经发布的年度策 略报告《23年有色年度投资策略:被低估的供应链瓶颈——行至水深处,花开春暖时》
投资要点:
基本金属:底部确立,曲线之前。 衰退冲击叠加海外流动性收紧,铝、铜等大宗已于22年三季度纷纷触及成本,乃至出现相当程度亏损,价格底已现;更重要的是,1) 新能源 领域需求拉动已经完全可以冲抵传统需求领域的拖累,2023年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2)供给端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如铜的冶炼产能瓶颈、电解铝的电力和原料(石油焦)瓶颈。尤其是电解铝,供应瓶颈约束下,其本身就面临“需求增反而带来供给减”的尴尬处境,2023年或是其供需矛盾全面爆发的一年。
一、 2022 年铜价行情复盘
2022年,铜价年初开始先扬后抑,并于7月中旬触及今年最低值,之后铜价整体振荡上行。具体来看:
1)第一阶段:22年1月初-4月中旬,铜价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国内方面,1月,国内央行宣布下调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至3.7%、4.6%,实行货币宽松政策;3月,山东某冶炼厂停产导致国内电解铜供给端受到扰动;4月初,由于疫情因素导致国内部分城市开始全城静态管理,下游开工受限与市场对需求的担忧使得铜价有所承压。海外方面,秘鲁社区扰动事件频繁发生,影响Las Bambas等铜矿产量,而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 大宗商品 供应链中断的担忧情绪,LME铜于3月初达到10,719.50美元/吨,达到2022年最高值;3月美联储加息25bp,正式进入加息缩表周期,使得铜价整体呈现振荡的趋势。
2)第二阶段:4月中旬-6月上旬,铜价整体呈现V型回落。国内方面,国内央行宣布下调5年期LPR为4.45%,货币宽松政策持续,另外,国内铜冶炼厂集中进入检修期,并且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海外方面,美联储5月加息50bp并宣布缩表路径,国内与海外在货币政策上形成“背离”局面。
3)第三阶段:6月上旬-7月中旬,铜价深跌回落。国内方面,疫情间积压的订单释放的红利逐步消耗殆尽,叠加地产行业拖累了市场对铜的需求预期,铜管、铜杆等下游的开工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SHFE铜于7月15日触及54,600.00元/吨,为2022年SHFE铜价最低点。海外方面,美联储6月加息75bp,美联储与市场此前预期的通胀“自然回落”理想破灭,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并且美联储为控制通胀水平而 “鹰派”态度持续,7月15日,LME铜触及7,000.00美元/吨,为2022年LME铜价最低点。
4)第四阶段:7月中旬-10月下旬,铜价呈现振荡局面。国内方面,“保交楼、稳民生”写入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并且国内央行宣布下调1年期和5年期LPR为3.65%、4.3%,货币宽松与“稳经济”持续。海外方面,美联储于7月末与9月下旬分别加息75bp,美元指数持续处于高位,而欧央行于7月下旬和9月上旬分别加息50bp、75bp,整体来看,LME铜价呈现振荡局面。
5)第五阶段:10月下旬-至今,铜价振荡上行。国内方面,在国内二十大会议之后,进入11月份,疫情防控政策开始转向,国内先后发布“优化防疫二十条”与“防疫新十条”,市场对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预期逐步转好。海外方面,美联储11月初加息75bp,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后,市场认为,短期美联储加息仍将持续,但幅度或已见顶。
二、供给端:铜矿供应预期充足,但粗炼产能不足或将成为供应链瓶颈
铜矿供给短中期逐步放量,长期产量增速将放缓。 从历史来看,铜行业资本开支与铜价处于正相关关系。而铜矿从最初可研到最终投产放量,平均需要约5年的时间。2010年,铜价上涨正向刺激了矿企对矿山的投入与建设,2015-2020年,铜价较低,矿企投入资本的动力下降,铜矿资本开支处于低位。考虑到全球疫情、社区事件带来的频繁罢工以及部分矿山品位下降的因素,部分铜矿被动放缓投产节奏,我们预计原定于2020-2021年放量的产量或将在2023年逐步释放。但长期来看,由于2015年以后行业资本开支处于低位,铜矿增速或将放缓,产量增量有限。
社区抗议、环境等问题对铜矿短期形成扰动。 全球铜矿供给主要集中在秘鲁和智利,根据USGS,2021年智利与秘鲁的铜矿产量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7%与10%,因此秘鲁和智利在铜矿端的扰动将直接影响全球铜矿供给。2022年智利和秘鲁均出现新一轮疫情,对铜矿产量形成扰动。另外,铜价快速攀升的背景下,当地社区认为矿产的经济利益并没有流入到自己所在社区,以及环保诉求的影响下,导致秘鲁铜矿生产地出现抗议行为,停产事件激增。智利方面,铜月度平均产量不及去年同期,则主要受矿石品级下降、干旱缺水、设备检修等问题的干扰而影响生产。
我们预计23年铜矿供给将明显回升。 考虑到2020-2021年,部分铜矿由于疫情导致投产不及预期,2022年由于智利铜矿品位下降,以及秘鲁铜矿受到罢工等事件影响,预计2022年全球铜精矿产量1872万吨,同比增4.1%,假设2023年社区罢工等事件的影响削弱,预计全球铜精矿产量或将增长130万吨以上至2005万吨,同比增7.1%。
TC/RC反映23-24年铜精矿供应相对充裕,也将进一步走高。 截至12月2日,铜精矿TC达到90.06美元/吨, 江西铜业 、中国铜业、 铜陵有色 和金川集团与Freeport敲定2023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Benchmark为88美元/吨与8.8美分/磅,创2017年以来新高,2023年度的进口铜精矿长单加工费Benchmark较2022年的增加23美元/吨,交易双方对铜精矿的供需平衡预期较为一致,即2023年铜精矿供应相对充裕。
但粗炼产能增长有限,致使铜精矿无法有效转化为精炼铜。 由于国内近两年粗炼产能项目相对有限,2018年以来国内粗炼产能增量明显低于精炼产能增量。在冷料持续紧张的局面下,或将导致没有充足的粗炼产能将新增的铜精矿有效地转化为精炼铜,对于电解铜的供给端形成扰动。
三、库 存端:全球铜库存处于历史低位
2022年年初至今,全球库存不断走低,并创出历史新低。截至12月2日,LME与COMEX铜库存为12.06万吨,处于2016年以来的低位。国内库存方面,截至12月2日,上海、广东、江苏三地总库存10.84万吨,三省社会库存同比增加36.52%;保税区库存2.84万吨,保税区库存同比减少84.52%。国内铜库存亦处于历史底部。
四、需求端: 新能源车 、风电与光伏拉动全球用铜需求效果亦愈发显著
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与 新能源车 的行业景气度提升, 新能源 将转变铜金属下游消费结构。建筑、传统交通、传统电网的用铜需求由2019年的64%逐渐下降到2025年的53%;而新能源部分,2019年光伏、风电、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用铜需求占比约4%,预计2022年有望提升至8%,预计2025年或将提升至15%。
这里我们也从新兴领域做电解铜需求的具体测算:
能源转型背景下,风电与光伏用铜将不断上升
1)根据Navigant Research数据,单位GW海风和陆风装机耗铜分别为0.95万吨和0.35万吨。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23-2024年全球风电装机耗铜量分别为46.1万吨、52.1万吨。2023-2024年年全球风电装机耗铜量占铜总消费中的1%/1%,在铜消费边际增量中占比为6%/4%。
2)根据Navigant Research数据,单位GW光伏装机耗铜0.55万吨。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23-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耗铜量分别为171.6万吨、223.1万吨。我们预计2022-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耗铜量占铜总消费中的5%/6%,光伏装机耗铜边际增加39.6万吨/51.5万吨,在铜消费边际增量中占比41%/37%。
新能源车 也将继续拉动全球用铜需求。 根据Ducker Frontier,我们假设传统汽车、EV乘用车、PHEV乘用车与客车及专用车的单车用铜量分别为25.0、60.0、83.0、200.0千克,预计2023-2024年全球汽车对电解铜的需求量约为291.0万吨/315.0万吨,其中新能源车需求量94.7万吨/121.9万吨。
在2023-2024年全球用铜总需求中,全球汽车总用铜量占比为8.7%/9.1%, 新能源 车用铜量占比2.8%/3.5%。我们预计2023-2024年全球 新能源车 对电解铜需求拉动21.2万吨/27.2万吨,占到当年电解铜总消费增量的21.7%/19.7%。
五、供需平衡:预计2023年供需仍将偏紧
供给端,随着海外矿山产能逐步释放,我们预计2023年精铜产量为259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3.6%、5.6%,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冷料供应不足,以及矿山资源保护引发的罢工事件,或将对供给端形成的持续的扰动。需求端,我们认为2023年风电、光伏、 新能源 车用铜需求分别增长14.2%、30.0%、28.9%,预计2023年全球精铜需求量为2611万吨。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3年精铜仍有-15.8万吨的缺口,供需仍处于偏紧格局。
六、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新能源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链调研数据由于样本数量、质量等问题,存在与公司、行业实际情况有偏差的风险。
若需报告正文请与对口销售或中泰有色团队联系
近期历史报告内容如下:
1、《【大宗金属周报】美联储紧缩预期降温,国内稳增长政策频出,大宗金属走强趋势不改》2023-01-09
2、《【大宗金属周报】美联储松紧预期反复,不改金属价格方向》2022-12-27
3、《23年有色年度投资策略:被低估的供应链瓶颈》2022-12-25
4、《【大宗金属周报】宏观预期持续修复,美联储紧缩有望降速,重视大宗板块投资机会》2022-12-14
5、《【大宗金属周报】国内宏观预期修复支撑基本金属需求预期,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强化金价上行趋势》2022-12-05
6、《金属观察|数据测算——云南电力瓶颈影响电解铝产能释放几何?》2022-11-24
本报告摘自:2022年12月25日已经发布的《23年有色年度投资策略:被低估的供应链瓶颈》
谢鸿鹤 SAC职业证书编号:S074017080003
郭中伟 SAC职业证书编号:S0740521110004
安永超 SAC职业证书编号:S0740522090002
于柏寒:研究助理
陈沁一:研究助理
胡十尹:研究助理
请滑动以查看完整声明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 中泰证券 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中泰证券 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 中泰证券 有色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有色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 中泰证券 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 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