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索引号 公开方式 发布机构
12622301438662404L/2015-14399 主动公开 凉州区地震局
地震百科——地震之最
信息来源: 中国地震科普网 发布日期: 2014-05-06 浏览次数: 次

· 世界上最深的地震仪
·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 西方记载最早的地震灾难 -1755 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
·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 1556 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
· 中国大陆近海最大的地震- 1604 年中国福建省泉州近海地
· 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
· 我国最先用现代地震科学观测的第一个大地震
· 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
·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预报并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
· 二十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的发明人
· 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 中国历史上引起最大水灾的地震
· 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 世界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
· 世界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财产损失最大的地震
· 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 世界上引起最大泥石流的地震
·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啸
· 世界上震源最深的地震
· 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
·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 中国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遥测台网
·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
· 中国历史上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
世界上最深的地震仪
我国大陆第一台深井地球物理综合观测仪安装在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地下 5158 米深的“亚洲第一井”,井内温度高达 200 ℃,气压十多倍于正常大气压,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震仪。
深井地球物理观测仪可进行包括地震、地热、流体压力等多项观测,是一个综合性观测系统。它能够有效消除地表噪音(比地面观测灵敏度提高 1 2 个数量级),可以准确客观地掌握地球内部活动的信息。它能够观测到地面观测站观测不到的 0 级以下的地震。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记年》,书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帝指舜帝,夏后指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时间,在帝舜三十五年。通鉴外记注引随巢子汲冢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太平御鉴引此云:三苗欲灭时地震坼泉涌。帝舜时大约在公元前 23 世纪,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这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地震纪录。
西方记载最早的地震灾难 -1755 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
发震时刻: 1755 年当地时间 11 1 09 40
震中位置:葡萄牙里斯本特茹河河口海底
震 级: 8 8
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葡萄牙共和国,特别是该国西南沿海,处于欧亚地震带的西端附近,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位于特茹河入海口的里斯本地区, 1009 1344 1531 1755 1941 年都曾发生过大地震,其中 1755 11 1 日大地震造成的灾害最严重,这也是西方有较详细记载 - 的最早的一次地震灾难。
1755 年11 月1 是万圣节,上午9 40 分里斯本的几千名教徒正在教堂做第一次弥撒,全城对地震灾害毫无戒备,这时地下突然发出闷雷似的巨大恐怖的声音,旋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历时约 30 秒钟,顷刻间城市的大部分就被破坏了。几分钟后, 10 点钟再次强烈震动,建筑物继续大量倒毁,持续了约两分钟。没隔多久,中午第三次强烈震动,使里斯本及葡萄牙西南部的所有村镇彻底成为废墟。地震时由于炉灶翻倒起火,当时又刮起了大风,风助火势,焚烧了 6 昼夜。强烈震动时,特茹河河口的河底裂开大口,一开一合,把码头,居民和船只一起吞下。里斯本的 2 万多所房屋中有四分之三在地震中全部毁坏,在全城 20 25 万居民中死亡 5 6 万人,其中有 8 000 多人是坠入地裂缝中被夹死的。沿海岸和河谷到处都是山崩地裂。
震动远传至欧洲各国,数百公里外的西班牙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和摩洛哥非斯、梅克内斯等城市都遭到破坏。
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近 30 米,进退 10 余次洗劫里斯本沿岸地区,震害,火灾之后接踵而至的水患,使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堪其苦。海啸也使西班牙、摩洛哥、法国、英国、德国等国的沿海地区遭受灾祸,巨波还横扫大西洋到达美洲和西印度群岛。这次地震在世界地震灾害史上留下了恐怖的一章。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 1556 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
发震时刻: 1556 1 23 16 时左右
震中位置:中国陕西省华县附近( 34.5 ° N, 109.7 ° E
级: 8
震源深度: 20--40 公里
渭河流域的陕西省关中地区 , 平原沃野 , 人口稠密 , 农业发达 ,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也是中国历史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有文字可考的 3000 年来 , 已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40 余次 , 其中 5 级以上地震 26 次,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公元前 1189 年地震。
1556 1 23 北京时间 24 时左右 (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半夜子时 ) 正当人们入睡之际 , 古今中外地震史上最惨重的地震灾难发生了。据记载 , 地震时 ' 袤延干里 , 振撼荡摇 , 川原拆裂 , 郊墟迁移 , 壅为岗阜 , 陷作沟渠 , 山鸣谷响 , 水涌砂溢 , 城垣庙宇、官衙民庐 , 倾颓推圯 , 十居其半 ' 。以华县为中心 , 西起陕西渭南 , 东至山西永济蒲州镇 , 东西宽 90 公里 , 南北长约 30 公里 , 包括华县、华阴、大荔、潼关等县在内的 2000 平方公里 , 各类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华县 ' 堵无尺 ' ,城垣尽塌 , 州署与城墙俱圯 , 庙学倾覆成墟。渭南 ' 公私庐舍、城垣尽圯 ' ,县城楼橹墙堑 , 倾堙殆尽 , 鼓楼震毁 , 来化镇等地砖塔倒塌 , 县署破坏后 ' 莅治者咸席坐棚下 ' 。华阴 ' 垣屋尽倾 ', 县城遭 ' 覆隍之变 ' ,砖塔倒毁 , 儒学殿舍尽圯。历代对华山封禅、祭祠的西岳庙 ' 观宇倾颓 ' 。蒲州镇 ' 城郭宫室 , 倾覆殆尽 ', 州署、抚、按察院的行召、布政分司、文庙、书院及兵备道衙门等 , 全部倒塌。明代浦州是山西西南部重镇 , 住有山阴、衰垣二王的皇亲宗室 , 经过这次地震 ,' 堂堂钜镇 , 一望丘墟 ' 。创自隋唐以《西厢记》的轶事闻名的普救寺及寺内唐塔 , 也在这次地震中 ' 摧折无遗 '
在上述极震区内 , 地表大规模形变 , 山崩、滑坡、裂缝、地陷、地隆等现象随处可见。华县 ' 原阜旋移 , 地高不尽改故迹 ', 地裂缝 ' 裂之大者 , 水出火出 , 怪不可状 , 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 , 地复合 , 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 ' 。渭南县城内 ' 中街之南北 , 皆陷下一、二丈许 ',' 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 ' 的故址 , 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 , 毁削无存。距县城东南 9 公里的张岑滑坡 , 长、宽、高各 1 公里以上 , 滑坡体所过之处 ' 原移路凸 ' 。县东张家岭滑坡体南北长 2100 , 东西宽 1000 , 体积约 1000 多万立方米。郭家沟滑坡体南北长 1300 , 东西宽 550 , 体相约 300 多万立方米。华阴县城西驻马桥石桥摧裂 , 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 , 水涌数尺。大荔县甫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 ,' 经地震平芜 ', 湖水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提 ,' 下钉柏桩 , 上垒条石 , 中贯铁锭 ', 十分坚固 , 地震后 ' 提岸尽崩 ' 。永济至临潼之间出现近东西向长 100 多公里的地震断裂带 , 断裂带以北大面积下降 , 以南大面积上升 , 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 5 , 其华县地盘下降 5~10 , 赤水镇下降 4 , 渭南下降 2.5~4 , 华阴下降 2~3
遭受这次地震破坏有文字记载的共计 101 个县 , 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省区 , 面积约 28 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很广 , 有文字记载的有 11 个省区的 227 个县 , 北到山西北部 , 南达江西、湖南 , 西至甘肃 , 东抵山东、安徽 , 面积约 100 多万平方公里。
关于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口伤亡 , 在世界地震史上绝无仅有。据明史《嘉靖实录》记载 ' 二千里人烟几绝 ',' 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 , ……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 ' 。虽然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大之处 , 但从此亦不难吾出当时破坏程度的严重。
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朝官吏秦可大在震后的回忆文章《地震记》中写道: ' 受祸大数 , 潼、蒲之死者什七 , 同、华之死者什六 , 渭南之死者什五 , 临潼之死者什四 , 省城之死者什三 , 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说矣 ' 。这样高的死亡率和这样大的分布范围是极其罕见的。明世宗时每十年调查一次人口 , 但各县人口数字现在尚未查到一处是完整的 , 只能根据有关记载推算。蒲靖三十八年《蒲州志》载: ' 弘治五年,户:一千九百六十五 , 口:八万七千八百九十一。嘉靖二十五年:户:一万一千七 十三 , 乙卵冬地震大损 , 现在止有五万五百五十一 ' 。地震时估计有 14 万人左右 , 死亡 9 万人左右。渭南:清朝光绪《渭南县志》载 , 明弘治年间 ' 渭南人口有户: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四 , 口:十五万三干七百三十八 ' 。嘉靖年年间 ' 有户:八千四百八十四 , 口:七万五千六百六十五 ' 。估计地震死亡 13 万人左右。?阳:明朝天启四年《同州府志》载 , 嘉靖年间有人口六万三干四百四十一 , 隆庆年间有人口三万三千二百八十六人 , 估计地震死亡 3 万人以上。按类似情况推算 , 华阴、华县地震死亡 10~12 万人。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泾阳 , 东至安邑 , 死亡人口上千人的县西起平凉 , 北到庆阳 , 东至绛县。
明《嘉靖实录》所记载的死亡人数 , 是地震发生当月根据各州县报以姓名者统计的 ,' 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 , 复不可数计 ' 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清康熙五十二年以前一直以人丁计税 , 隐瞒人丁者各地均不少 , 偏僻山区无户口者更多;地震时全家覆没而漏报者不可能没有 , 至于隆冬地震 , 灾民冻饿而死和次年瘟疫及其他次生灾害而死者 , 尚未在统计之中。可见 1556 年大地震的人口死亡数字确实是十分巨大的。
一次大震造成如此惊人的高死亡率 , 除了地震强度大、震区人口稠密、地震发生在夜间等因素外 , 还因当时当地的一些局部因素加重了震害。极震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 , 松散沉积物较厚 , 地下水位较高 , 地震时砂土液化造成地基失效普遍,加重了建筑物的破坏 , 当时居民居住条件简陋 , 多居住黄土塬的窑洞 , 地震时黄土大量滑坡 , 窑洞坍塌造成巨大伤亡;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 , 地震前又没有明显的地震前兆 , 人们没有丝毫精神准备;地震前两年间 , 陕西地区大旱 , 岁荒粮歉 , 灾民 ' 天寒露处 ' ' 饥寒交迫 ', 完全失去抗御这种巨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些以数十万人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 ,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吸取。
中国大陆近海最大的地震- 1604 年中国福建省泉州近海地
发震时刻: 1604 12 29 10 时左右
震中位置:中国福建省泉州以东近海海域( 25.0 ° N, 119.5 ° E
级: 8.0
震源深度: 25 公里
福建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 , 但地震活动水平不高 , 大地震不多 , 1445 12 12 日在漳州附近发生过一次 6 级地震和 1604 年泉州近海的 8 级地震 ,6 级以下地震的频度也很低。在历史长河中 , 地震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 并不严重。因此福建沿海很早就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区域之一 , 特别是泉州 , 早在唐朝时期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城市 , 宋元时代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 1604 12 29 ( 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初九酉时 ) , 泉州古城的人们刚要进入梦乡 , 突然传来一阵阵闷雷似的巨响把人们惊醒 , 顷刻之间山摇地动 , 房倒屋塌 , 整座古城象大海中的小舟颠簸不止 , 距震中 1000 多公里外的广西遂溪、湖北钟祥、汉川和上海、苏州等地的人们都感到了震动 , 我国东南部 10 个省市自治区的 120 多个县记载了这次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和广泛 , 泉州府 ( 今晋江地区 ) 至兴化府 ( 今甫田地区 ) 受灾最重。山崩地裂普遍 , 涌沙冒水激烈 , 城楼崩塌厉害 , 民房倒毁无数 , 人畜伤亡众多。明、清有关的府志、县志和乡志等都记载有当时的灾情:顷刻间 , 泉州古城楼铺雉堞倾圯殆尽,城内外庐舍倾圯 , 地裂数处 , 郡城尤甚。建筑十分考究的开元寺东西镇国塔遭到破坏 , 东塔第一层尖石坠落 , 第二层和第三层扶栏碎裂 , 顶盖槟石从南倒落。历史上有名的横跨海湾的梁式石桥 ―― 洛阳桥 ( 建于唐朝 , 宋朝皇?年间加以修理 , 全长 834 , 共有 58 个桥墩 ), 大震时受到损伤 , 强余震时 ' 桥圯 , 大石梁折入于海 , 桥北故址塌 ' 。地震还使停泊在海边的许多船只沉没。
莆田、南安、同安等地城墙崩塌 , 城楼、垛堞倾圯 , 城乡房屋倒毁无数 , 平地裂缝 , 涌出黑沙水。漳浦民房倒塌很多 , 兴教寺金刚像损坏 , 忠节坊、仙云坊二坊顶坠落 , 南城门外田中陷一大穴 , 涌出黑沙水。福建省一半以上的州县房屋都有破坏。
尽管地震猛烈 , 灾情严重 , 仍有许多寺、庙、塔等古建筑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 , 留存至今。泉州著名的开元寺就是基本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之一 , 开元寺建于唐朝垂拱二年 (686 ), 屋架采用斗拱结构 , 犹如梁柱之间加斜撑 , 号称 ' 飞天乐伎 ', 既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 , 又增添了建筑物的美观 , 带有闽南艺术特色 , 今存开元寺为清代重修。此外 , 闽南留存至今的大量明代民房建筑 , 不仅顶住了 1604 年大地震的摇撼 , 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 亦未受到损毁 , 这些建筑物具有整体性好、连接牢、重心低等特点 , 墙壁一般都用砖、石交错砌筑 , 墙壁中的木柱或石柱均与屋梁紧密相加斜撑 , 十分稳定牢固。
增强房屋抗震性能 , 是抗御地震灾害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幅员辽阔 , 风俗民情各异 , 各地都有成功的建筑经验 , 全国统一的抗震规范不可能全部包罗进去。因此因地制宜 , 充分运用当地留传的宝贵经验 , 可以更有效、更经济地使建筑达到抗震要求,更经济地使建筑达到抗震要求,以减轻未来大地震可能带来的损失。
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
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是 1930 年建成的鹫峰地震台,距今已有 60 年了。
鹫峰地震台位于北京西山鹫峰,它是当年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一个下属机构。当时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很重视地震地质的研究。 1920 年甘肃发生大地震,翁文灏曾与王烈、谢家荣等奔赴现场,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过详细的调查。通过那次调查,翁文灏深切感到要加强中国的地震研究,必须建立地震台,并需要有物理学基础的人参加,才能取得更完善的资料。
鹫峰地震台的建台工作,始于 1928 年。当时北平的一位名律师林行规,同丁文江、翁文灏等地质界人士有很深的交情,且颇热心于科学事业。他得知地质调查所要建立地震台,便主动把他在鹫峰新建别墅旁的一块空地捐给地质调查所,做建地震台之用。与此同时,翁文灏还通过清华大学教授叶企孙的介绍,请了李善邦来担任这项研究工作的负责人。
李善邦 (1902--1980) 是广东兴宁人。 1925 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 1929 年他应聘之后,先去上海,在徐家汇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地震台考察和学习了一段时间,随后赴鹫峰地震台任职。 1930 年初,鹫峰地震台建成,并安装了德国的小型维歇尔式机械地震仪。以后,又从爱沙尼亚订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震仪 -- 伽利清 - 卫利普式电磁地震仪。
鹫峰地震台从 1930 9 20 日开始记录,每月把记录到的震相到达时间编成月报,与世界各地震台交换。到 1937 7 月,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共记录了 2472 次地震,中间未曾间断。对其中重要的地震,还参考和利用其它地震台交换来的资料,定出震中位置及震源深度等数据,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编成鹫峰地震研究室专报出版。鹫峰地震台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及记录质量等,都已达到了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平。加之鹫峰台地处在亚洲地震台站较少的地区,所以观测结果及研究报告很受世界同行的重视。
抗日战争爆发后,鹫峰地震台被迫停止工作。地震台的伽利清 - 卫利普式电磁地震仪拆卸后运到燕京大学存放,维歇尔式机械地震仪因不便拆运,留在鹫峰。抗战期间,李善邦、秦馨菱、贾连亨等鹫峰地震台的工作人员都相继离去,原鹫峰地震台的房屋则被抗日游击队作为指挥部之用。鹫峰地震台的历史,从此告终。
我国最先用现代地震科学观测的第一个大地震
我国著名的地震学家傅承义教授曾经说过:“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观测地震,在中国可以说是从一九二 0 年的甘肃大地震之后才开始的”。
一九二 0 年十二月十六日的海原 8.5 级地震,是一次中国地震史中有记载的最强烈的地震之一。因当时海原属甘肃管辖,所以许多学者称为甘肃大地震。在兰州市白塔山三台阁的一块匾上,称这次大震是“环球大震”。
为了研究本次地震发生的原因,调查地震所造成的人畜伤亡和经济损失,在一九二一年四月,内务部、教育部、农商部派遣的翁文灏、谢家荣等六委员赴灾区调查。他们调查的目的,正如他们说的:“此行目的,有注意科学之研究,故除调查震灾状况,勘探山崩地裂诸现象外,多从事于地质之考察,俾明此次地震之起源及地壳之关系焉”。周总理一九六六年五月在接见邢台地震科学讨论会代表时,对翁文灏、谢家荣等人的现场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周总理指出:“说旧社会有了地震不去实践,是否这样差?一九二 0 年六盘山大地震总有人去看过,不要否定一切,历史也要一分为二,批判吸收吆!”
一九二 0 年海原地震后,由当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正式开始负责地震工作。我国现代地震台开始建立,国内任何地方发生地震,中央地质调查所都要设法向政府报告,并作为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所以说,海原地震后,地震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在我国正式开展起来。
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地震博物馆始建于 1989 年。它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十里桃乡。兴建在一座长达 400 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内部占地面积 3500 平方米。博物馆洞门开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几百年前的地震断裂带上,洞门上面的山体层面和破碎带清晰可见,十分壮观。在不知不觉中将观众带进地震现场。
这个地震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博物馆的主展厅,布设在蜿蜒曲折的山洞里。如树枝状的各个洞道,配以迷离的灯光,显得格外幽静和神秘莫测。整个博物馆分为 6 个分馆:有地震知识避画馆,实物史料馆、地震泥塑馆、地震仪器馆、音像馆和地震字画馆。壁画馆设在主洞道,壁画长 104 米,高 1.3 米,上面绘制了 383 个真实的地震故事(囊括古今中外)和 1000 多个人物。实物史料馆陈列着 300 多件地震文物和史料,地震泥塑馆,以“报马送信”、“夜守孤灯”、“斩断恋情”等 8 组泥塑,再现了公元 138 年张衡地动仪测出的兰州地震时的情况,字画馆收藏有许多与地震有关的题字和画卷,名人墨宝。藏品中,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如万年以前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和碳化断层泥珍品,固原大地震铜币“沙板”,我国第一张地震烈度图—清代山西平陆大地震后钦差大臣手绘地震烈度御览图,宋代“天下地震第一碑”文献碑刻等等,令观光客流连忘返。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预报并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
1975 2 4 , 辽宁省海城 , 营口地区发生了 7.3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工矿企业、交通、电力和水利设施以及民房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国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该次地震,被世界科技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二十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二十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有三次。 1920 , 中国甘肃省发生 8.5 级地震, 20 万人死亡。 1923 9 1 日,日本关东发生 8.3 级大地震,致使 4 万人丧生。东京 36 万多户房屋遭到毁灭,死亡和失踪者达 14 万多。
1976 7 28 ,中国唐山 7.8 级大地震,是二十世纪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死亡 242769 人,重伤 164851 人。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的发明人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于公元 138 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张衡,字平子 ( 公元 78--139 ) ,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东汉时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于公元 132 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根据历史资料,张衡的一生正处在地震活动比较频繁的年代,从公元 96 年到 125 年的三十年中,就有 23 年发生过比较大的地震,特别是公元 l19 年,一年之内就发生了两次地震。张衡在总结劳动人民智慧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才创制了这一台地动仪。
地动仪系“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 , 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方向。
中国历史上引起最大水灾的地震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是 1933 年四川叠溪 7.5 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 45 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 2 万多,冲毁良田 5 万亩。
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在地震史上,地球的南、北极地区还从未发生过任何级别的地震,这一奇异的地质现象一直是地质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迷。美国的科学家经过 30 多年的观测研究认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过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据多年观测统计,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雪覆盖面分别达到 90 %和 80 %,且冰层厚度大。由于冰层的压力,其底部几乎处于“熔融”状态,同时由于冰层面积大且份量重,在垂直方向产生强烈的压缩,而这种冰层形成的巨大压力,与地层构造的挤压力达到了平衡,因而不会发生倾斜和弯曲,所以分散和减弱了地壳的形变,因而无地震发生。(摘《中原减灾》陈德玉)
世界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世界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美国加州帕克菲乐德。帕克菲乐德是一座古怪的小镇。它只有一栋仅一间的校舍,一所县图书馆和一条孤零零的大街。但在一家咖啡馆旁的水塔上却赫然呈现大幅“广告”:世界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过去的 150 年里,里氏震级约为 6 级的地震曾平均每隔 22 年就出现一次。因为该地恰巧坐落在岩质地壳的 1290 公里长裂缝带,即“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的上面,而该断层正是加州屡次发生地震的震源。由于这里是研究地震活动的理想场所,因而地震学家都来此进行研究,安置各种仪器、现场观测地面运动、水位、磁场及岩石形变等,以便获取地震的前兆现象。
1966 年,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袭击了帕镇,但至今还未再爆发,看来,上一世纪的 22 年周期并不等于固定模式。然而,戒备之心不敢放松。就当地的探测设备而论,各种手段依然坚测不撤,严密监视着该地区的地震情况。
帕克菲乐德镇上的居民,对经常活动的地震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包括地震演习在内的日常活动一律照常进行。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释放能量占百分之七十六。
世界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 . 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是 1976 年的我国唐山地震和 1995 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财产损失最大的地震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财产损失最大的地震是 1923 年日本关东发生的 8.3 级大地震。
1923 9 1 晨,江户市(今东京市)的工人和机关雇员,急匆匆赶往工厂、政府部门上班,一切井井有条。神奈川县等关东县、市、府,平静如常。人们对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还毫无察觉。 11 58 分,人们正在坚持午餐前最后两分钟的工作。突然,地动山摇, 8.3 级的关东大地震发生了,几分钟内,几乎整个日本都感受到了这次剧烈的震动。震后引起大火,火光冲天,蔓延整个东京。木屋居多的东京有 36.6 万户房屋被烧毁,死亡和下落不明者达 14 万人,其中多数人是被地震引发的大火烧死的;横须贺市有 3.5 万户房屋被烧毁;横滨市有 5.8 万户房屋被烧毁。估计财产损失 28 亿美元。当时,在附近的海湾中,有的海底下沉了 400 米。一时间,无家可归、无衣无食者到处都是。震灾之后,政府垮台,天皇只得另组新的政府。
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1970 5 31 秘鲁安卡休州近海发生一次 7.6 级地震,附近的法斯卡山峰因地震发生岩崩,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其体积约 1 亿立方米。雪水夹带泥石,以 100 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被泥石流冲埋的死亡人数至少有 1.8 万人,连同因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而死亡的人数达 7 万人,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世界上引起最大泥石流的地震
1970 5 31 秘鲁安卡休州近海发生一次 7.6 级地震,附近的法斯卡山峰因地震发生岩崩,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其体积约 1 亿立方米。雪水夹带泥石,以 100 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被泥石流冲埋的死亡人数至少有 1.8 万人,连同因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而死亡的人数达 7 万人,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啸
最大的一次由地震引起的海啸,或者称之为“海震”(常被错误地称作“海潮波”的记录),是 1971 4 24 日发生在日本琉球群岛中的石垣岛的那一次,估计当时巨大海浪的波峰高达 84.7 米,排山倒海的巨浪将重量达 850 吨的整珊瑚礁抛出 2.092 公里以上。这次海震所击起的海浪,据测它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 788.557 公里。
世界上震源最深的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 300 公里的,称为深源地震。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 1934 6 29 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 720 公里,震级为 6.9 级。深源地震常常发生在太平洋中的深海沟附近。在马里亚纳海沟、日本海沟附近,都多次发生了震源深度达五六百公里的大地震。我国吉林和黑龙江省东部也发生过深源地震,如 1969 4 10 日发生在吉林省晖春南的 J 5.5 级地震,震源深度达到 555 公里。
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
1960 5 22 19 11 分发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级达到 8.9 级,是目前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的地震。
1960 年的智利,从 5 21 日开始,一个月内发生的地震, 3 次超过 8 级, 10 次超过 7 级。震中区几十万幢房屋大多破坏,有的地方在几分钟内下沉两米。由地震掀起的巨大海啸,浪头高达 6 米,海浪还横扫太平洋,把夏威夷的建筑物摧毁,甚至冲击到远离震源 17000 公里的日本。其规模之大,释放能量之多,实为罕见。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1960 5 22 19 11 分发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级达到 8.9 级,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1960 5 22 日智利接连发生了 7 7 级、 7 8 级、 8 9 级三次大震。震中区几十万幢房屋大多破坏,有的地方在几分钟内下沉两米。在瑞尼赫湖区引起了 300 万方、 600 万方和 3000 万方的三次大滑坡;滑坡填人瑞尼赫湖后,致使湖水上涨 24 米,造成外溢,结果淹没了湖东 65 公里处的瓦尔的维亚 城,全城水深 2 米,使一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浪高达 30 米。海浪以每小时 600-700 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抵达日本时仍高达 3 4 米,结果使得 1000 多所住宅被冲走, 20000 多亩良田被淹没, 15 万人无家可归。
中国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遥测台网
1930 年我国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 1937 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停止观测。 1966 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 8 个子台。 1975 年海城地震后进行第一次扩充,子台 21 个,分布在京、津、唐、张地区。 1980 年进行第二次扩充,实施加密工程。 1990 年大同地震后,进行第三次扩充,实施“华北台网联网”工程。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 1500 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 8 级大地震。
中国历史上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
火灾是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次生灾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灾害。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银川。 1739 年银川 8 级地震引起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大火烧了 5 5 夜,损失惨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