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可病毒是
1951
年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从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能使培养细胞发生病变的非脊髓灰质炎病毒。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命名为人类肠道细胞病变孤儿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简称埃可病毒(
ECHO
)。埃可病毒分为
30
多个型,其中
11
型(
Echo-11
)为最常见的埃可病毒亚型,隶属于小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为无包膜病毒。
Echo-11
在酸性环境及一般溶剂中(氯仿、乙醇、乙醚)稳定,但对热、紫外线和干燥等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等可以灭活病毒。
Echo-11
引起的疾病谱较为广泛,部分人感染
Echo-11
后无任何临床表现,属于隐性感染;有临床症状患者大多症状较轻,如皮疹、发热、咳嗽等。少数人感染后可引起手足口病,极个别人可引起肠道病毒性葡萄膜炎(
Enterovious Uveitis
,
EU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
AFP
)等。新生儿感染
Echo-11
后,易累及消化、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可引起严重黄疸、肝功能衰竭、休克、多系统出血等病症,其较高的病死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我中心实验室对
Echo-11
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
RT-PRC
法。样本类型为患者的粪便、咽拭子、脑脊液等。检测步骤是先用肠道病毒通用型试剂对样品进行初筛,阳性样本再进一步用
Echo-11
亚型试剂分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