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万能青年旅店乐队发布的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

我觉得最后一首不错
关注者
1,140
被浏览
902,38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时代的创伤能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是因为对一代人的命运做出过彻底的改写。不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它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馈赠。

于是,“下岗”成了东北作家都要书写记忆的题材,加上寒冷和肃杀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双雪涛、郑执和班宇。东北作为下岗的“重灾区”,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缩影。其实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经济改革的阵痛中,这当然也包括河北。

而历史悠久的燕赵之地,因为环抱首都的原因,发展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石家庄也许可以成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之一。若不是曾经的《通俗音乐》、《我爱摇滚乐》和以万能青年旅店为代表的乐队,它的讨论度可能会再低一点。


“这歌讲的就是一家三口,日常生活的悲剧。冷漠的父亲,绝望的母亲,尚未被驯服的儿子。这样的家庭在我生活的家属院就有很多。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是对热情和自尊的蚕食。”


尽管姬赓本人并没有表明《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是在讲述下岗潮的时代阴影,但无数乐迷都做出了相同的猜测。这样的生存环境让十多年前的万青把握住了当代大众的精神世界,唱出了每个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代表了时代精神。


十年后带来的《冀西南林路行》,讲述的内容,时间跨度更大,着眼点更高。这可能是一些乐迷认为它没有《万青》更抓人的原因。十年的成长,青年也成了中年,从自我内心的挣扎变成了对世界进程中矛盾万象的反思。

每个人在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前进的过程中,可能都会困惑——我们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我们不这么做又能如何呢?

时代前进的洪流会推着我们走,大厦终将崩塌,这次万青要跟我们聊的是,崩塌以后我们怎么办。




《冀西南林路行》的整体概念非常统一,从姬赓的这篇文案里也可以看出激发他创作的动机——山脚是传统的秩序,而山腰是当代文明,神话握手现代化。

2017年万青就在演出时表演过“冀西南林路行”三部曲,专辑依旧采用这样的顺序:《泥河》、《采石》和《山雀》,意义不言自明。这是一个从传统变现代的过程。在山雀失去了家园以后,另一只神兽麒麟也无家可归。最后,《郊眠寺》这个颇具传统意义的建筑名称代表的却是现代人的不眠不休。

一幅文明征服、人心迷失的画完成。

「整轨专辑」在现代音乐领域也算是一种老掉牙的“传统”了。在这样一个单曲必须15秒就抓住情绪否则即被切换的加速世界里,万青敢带来一张整轨唱片,说明对这个时代还有信心。


以下解读纯为我个人臆想,你也可以理解为瞎扯,如果你还没听这张专辑或者还没有看歌词,请不要往下读避免被我误导!

纯瞎扯!纯瞎扯!纯瞎扯!


《早》

作为第一首歌,和最后《郊眠寺》的“眠”对应。

寻找一个合适的动机开始音乐创作对董二千来说如家常便饭,姬赓说他们手上曾有很多音乐动机,但之所以停滞是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直至去太行山那次,藏在体内的想法才长出来。

《早》就是整张专辑的音乐动机,它的和声是整张专辑的基石,

《泥河》

非常前摇的一首歌,全曲的律动在4/4拍的shuffle和6/8拍之间来回切换,布鲁斯依然存在于万青的血液里。

主角“太行山”登场了,而“乌云”是全曲的关键词。很有意思的是,4/4拍部分是主歌,主要都是在描绘场景——先是“骤雨重山、水鸟风帆”的美丽风景,再是“明日壮阔、明日难测”的奔流、接着是“开山拦河”的改造者,在shuffle的节奏里,看到了整个太行山的变化;副歌部分没有了鼓做为律动,从其他配器的律动上来听可以认为是6/8拍,不断地问你是否感到“怒潮来临”和“雷声滚滚”。

时间线也从清晨来到了上午,万物皆有生命周期,即便是岿然不动的太行山,即便是稳固的文明,它也是在不断地走向自我的“崩塌”,只是看你有没有预感到那一刻的来临。


《平等云雾》

姬赓在谈《冀西南林路行》时说:
“这首歌跟生态,不是那种关系,不是说你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批评。我特别不愿意让大家只是想到环保生态,太把自己当成一个城市里的人了。什么‘环保生态’,这就是你本人的世界,我们是一体的。你看见它被填回去,种上树,但是重要的珍贵的东西早就没有了。这和一个人被消耗的过程是一样的。”


姬赓的这句话令我想到作家郑执在作客《反向潮流》时提到的一个观点——作家应该有“平视感”。

“傲慢”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平视他人——当然,这是一个悖论。当你在自我提醒的时候,其实已经把自己放在高位了。

阶级越来越固化的时代,“伪善”会越来越盛行。环保生态太像一个城市人的口号了,我们应该注重的是世界本身。


《采石》

时间线来到了正午,采石描写的就是新文明巅峰时的一片热火朝天。

第一人称的来回转换非常有趣,形成一种对话感。“我”有时候是太行山,被开采了血肉;“我”有时候是人,此生再不归太行;“我”有时候是二者皆有,前进的文明发展也伴随着乌云,遮蔽了太行山,也遮蔽了人的心。

“乌云”从《泥河》来到了《采石》,关于为什么乌云这个词总是出现,姬赓回答道:

“就是故意的。可以把这些理解成一个舞台的布景,设定性的词汇。我就是要重复到你特别讨厌,或者读出我想说的信息来。不过现在看来是讨厌的(声音)多咯。”


这首布鲁斯元素极其浓烈的歌,倒是减缓了原词本身的悲凉。听起来更像一种平静的诉说,对于现实的冷静描述。

随着万青一起成长了十年的乐迷也一定知晓,万事都有变化,大厦不会让你“如此生活三十年”,不管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它终将倒塌。

最后的硬件噪音,就是采石后的建设,也是太行山这座大厦的崩塌。表露了文明的接替,进程的跳跃和历史的新篇章。


《山雀》

山雀是一种鸟,被自然所哺育。它有伴侣来一起对抗生命的冒险和前路茫茫。文明和山雀一样,有它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也同山雀一般,享受着世间赠予的美好和爱。

“不回的河流”就是无法退回的时间,山雀不像人类能成为这个星球暂时的主宰者,所以它们的家园会被破坏和改变。不一定是对此扼腕,倒像是一种必须接受的自然过程。

“时代喧哗造物忙”把时间线拉到了下午,大厦崩塌后的重建过程,山雀建巢,人类造房,皆为生息。而“火光忷忷,指引盗寇入太行”我更偏向于理解为“黑暗森林理论”——火,早晚会被某种生物所发现和利用,它的产生必然招致外族的注意。

太行山的火会引来盗寇,这一切在所难免,除非永远不用火。而人类的科技发展必然会在某一天接收到外星文明的信号,即便不做回应,自身的前进早晚也会被外族探知。


《绕越》

颇有上一张《狗尿馆》的激荡感。时间飞逝而过,太阳要落,夜幕来临。

也可以理解为越过时代的冲击,保守着曾经的自我。它可能是麒麟觉醒的召唤曲,也可能是让山雀变身麒麟的协奏乐。


《河北墨麒麟》

最气势恢宏的一曲,数摇、前卫的元素都在里边。制作成员也最庞大——小河、李增辉、文智湧都在其中。11分28秒的长度把专辑封面的这条麒麟彻底呼唤了出来。

麒麟是神兽,也是神仙的坐骑。神代表着一种永生感,不死的神可以看清整个世界进程的变化。这条黑色麒麟在神之下,在人之上,它是天地的一个连接。

神是否存在无法证明,起码它目前仅活在人们的设定中。人类从古至今的发展伴随着对神灵敬畏程度的逐渐弱化,因为人们以为掌握了科学,可以解释世界。

不禁想起《万青》被下架单曲里的那句“那些智力超常的人啊,认为已经熟悉了云和闪电的轨迹,就不再迷惑”。

失去了对神的敬畏心,就是神的大厦倒塌之时。人们面对大山不再跪地臣服而是开采利用,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麒麟也会面对它自己世界的倒塌,于是它“停止吟唱暮色与想念”。

副歌两句歌词用违背科学原理的“轻身术”和科学制造的仪器观察的“心电图”完成了古今文明的对比。“心电图”可以拥有各种身份的人的心脏跳跃曲线,可只靠心电图却看不出人真正的内心所想。而总有人会对传统和过去有所怀念和坚持,人性里也保有原始本质的情绪,所以即便知道人无法飞行,但入云涉水的轻身术是心灵的渴望,它在武侠小说里成为了一种既定文化。

这既是文明交叠,又是文化和科学的对立共存。


《郊眠寺》

现场版《冀西南林路行》的前奏衍生了这首《郊眠寺》,前奏的增11和弦很抓耳,我想当初听过live版本的都会记得很清楚。

专辑的英文名叫《Inside The Cable Temple》,意为“在郊眠寺里”。郊眠寺是这张专辑制作的录音室,三个字都和当代生活相反——郊,远离喧闹的城中心;眠,告别灿烂的不夜城;寺,诵经修行之地,不沾入世杂事。

然而歌词描绘的却是滚滚红尘,现代世俗中的代表事物一一罗列。科技打破了光存在的周期规律,即便神不再给光,人类也可以自己创造。不夜城就是不眠不休,一切传统的节奏被破坏后,传统道德消解以后,人间明暗闪烁交替。

曾经开采太行山而建起的“太行水泥”,也躲不过经济变革的命运。经济的繁荣和萧条也都是此消彼长,形势大好的时候玩“股票、贸易”,而低谷期又可能“失业、偷窃”。一句话总结就是“人间明暗”。

同时,我想说,万青新专辑发行当天,网易云下方就有很多人开始复制跟音乐本身毫无关系的热评文案,他们的行为就是歌里唱到的“电子荒原”。这真是当下时代的一个有趣画面。

“西郊有密林 助君出重围”,这是姬赓在最后给出的方法。




最后,看到有网友疑惑为什么万青的音乐本身很有魅力,但放眼望去的评论却都是讨论歌词的。

我想说,首先,概念专辑大部分是歌词的概念性更高,因为它具象且可以通行表达和讨论。《冀西南林路行》的编曲当然也是概念化的,《早》作为动机是贯穿始终的,但是这个概念还是要用文字来说,那就是以太行山的变化来象征人类文明的进程演化,所以,歌词里一定有很多答案藏着。

其次,图文形式也不适合讨论音乐,加之扒谱和视频制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视频来分析万青的器乐编配,一定非常丰富和有趣。

再次,董亚千和姬赓真的是黄金搭档,他们完成了美妙的平衡。举例来说,海朋森的《成长小说》也是概念专辑,但大家普遍都认为词的优秀高于编曲,反过来,大部分歌词随便写的电子乐,没有人在意它到底表达什么,大家追求的是情绪。

听万青的作品,你会觉得词曲都非常值得品味。音乐是情感,科学是理性,而文学是心灵。如果没有姬赓的歌词,万青的魅力会大打折扣。

《万能青年旅店》能被那么多人赞誉,一定是因为它整体的浑然天成。目前看来,《冀西南林路行》也做到了。

注:本文参考了《南方人物周刊》第545期(《出入太行 骤雨重山》)和第595期(《并肩莽莽原野荒》)关于万青的采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