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大家好,先得介绍乔志兵,油罐当代艺术中心老板。我从来不敢混当代艺术圈,但他很慷慨让我在这么好的大空间放映视频,以至我敢叫它是电影。

这位女士,大家知道,是谢梦茜,《局部》的导演。 在座 有多少人看过《局部》,能举手吗?(半数以上举手)对着灯光不太看得清,谢谢谢谢!

我要再说一遍:《局部》是 谢梦茜导演 的作品,不是我的。我只做两件事情,一个是提供文案,再一个就是站那儿说,弄成这个样子能给大家看,在手机上,或者在这么大的屏幕上,全是她干的活儿,她的剪辑,她配音乐。

《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壁画,是我到目前为止拍的最长的视频,分上下集,也是我第一次集中讲述中国古代的伟大艺术。 对我来说,这是爱国主义的教育,我希望对大家也是一样。

可是呢,因为只有两集, 不能像前面三季《局部》那样,被网站接受。 b站刚刚拒绝这部片子,爱奇艺也不要,腾讯也不要,我就这么放了算了,能看多少看多少。

所以今天是第一场,首映,非常感谢乔老板,让大家有机会在当代艺术空间里看中国古代艺术。我非常高兴,我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我把老父亲请来了,还请来小时候最要好的朋友,14岁的好朋友,都请来了,还有其他许多新朋友。

再次谢谢大家捧场, 播完后,我和梦茜再来跟大家聊聊,谢谢!

11 11 日第一场放映结束后发言

刚才大家在坟墓里呆了五十分钟,现在还阳了。

因为屏幕变形关系,我原来的身高变了。我年轻时 一米七八 ,现在老了,缩成 一米七六 ,然后在大屏幕上大概 只有 一米六九 的样子,哈哈。

很想知道大家的第一印象,因为今天是首映,特别珍贵,希望大家坦率的告诉我。

世界美术史有各种划分法,其中一个,很简单,我在书上看到过,就是整个人类艺术分四个阶段,四种类型,最早的,就是坟墓艺术,接着,是帝王艺术,再接着,是庙堂艺术,再接着,就是资产阶级的艺术,直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对东西方坟墓艺术,了解非常少,我们了解的是文艺复兴艺术,算是宗教艺术,也了解中国的唐宋艺术,算是帝王艺术,此后的所谓近现代艺术,都跟资产阶级兴起有关,跟资本有关。

梦茜,你该说几句。我要再说一遍,《 局部 》是她的作品。每次拍摄完成,我什么都不跟她说,让她 去剪。 等我拿到后看,每次都非常惊讶,非常享受。比方这两集,她说要比第三季全部十二集的讯息量加起来,还要大,我觉得给她出难题了。

但是她说剪得还是顺的,难的是音乐。而我觉得这两集最困难,最不可思议的,也是她的配乐。大家注意到吗,她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用到民族的音乐,一小点用到西域的,也就是中亚的音乐——大家进场时的背景音乐就是中亚音乐。北朝时代的山西等于一部分跟外国在一起——大约百分之六、七十,梦茜用的是西洋音乐。

可是她把上下集发给我看,我甚至没意识到那是西洋音乐,配在中国的画面上,非常舒服,非常奏效,( 对梦茜导演说 )你说说看吧。

我在剪辑时才发现北朝壁画的国际化程度。如果细心的观众,或者熟悉古典音乐的观众,会发现我用的音乐,跨度非常大,有文艺复兴早期的,然后用到了Vivaldi(安东尼奥 · 维瓦尔第),用到《四季》(在说到徐显秀墓的时候)。用到了拉威尔的音乐,更后面甚至还有德彪西的。

我同样用到阿拉伯音乐,当你在剪宋、元时代的壁画,配上阿拉伯和欧洲的音乐,格格不入,最多只能配古筝 古琴,但你会发现,北朝壁画,特别是那些人脸,那些马在奔跑,你配上欧洲古典音乐,配上鼓,包括 西的 绛鼓(他们本地打鼓的音乐),配上文艺复兴的交响乐,你会觉得契合度非常高。这种搭配的合适,我只有在敦煌和山西的壁画中才会发现,所以北朝壁画还是非常的国际化 那时,北朝的山西可能真像是一个纽约吧。

你们也许是我的粉丝, 五年来我是她的粉丝。可是她非常谦虚,你们看,片尾名字走半天,她就混在里头,不肯突出自己,《局部》开头应该标明“谢梦茜作品”,然后才开始。

告诉大家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下徐显秀墓拍摄那天,他们让我多睡会儿,团队一大早就去了,点了香、磕了头,保佑别出事儿。结果大概从9、10点钟开始拍,拍到黄昏收工上地面,回旅馆一看,全部芯片的影像都没有了。

那个墓有很强的磁场,我们站在下面大概到五点多,科学解释可能就是磁场吧,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一定影响,屏幕上会出现那种发蓝、发绿的光嘛。我是不相信灵异事件的,但的确是磁场会影响 SD 卡,结果第一天发现整张卡坏了。回去后,这张卡是空的,又好用了,只是素材全没了,觉得很神奇。我们找了很多的修复方法,复原 SD 卡内容 ,结果复原的全是更早的素材,没有复原这个墓地的任何素材。

所以我们第一天惊动了徐显秀, 不高兴了。第二天下去,我前一天装逼装了半天的讲述,全部重来。谢梦茜就很辛苦,个 小时就得上到地面把素材导到另一个电脑,然后再开始下一步,连着又 了两天,工作量增加一半。

再一个故事,很好玩,就是大家看到下集开头我坐在车上进墓园,回忆一月份来的时候怎么样,然后车开进徐显秀墓小院子——告诉大家,那是全部完成拍摄后补拍的,都是她叫我这样做的。

她说陈老师啊,全部拍完后你还要辛苦一下,补拍车子进院子的镜头。好吧,那就装逼呗,《局部》拍摄整个过程我都得听她。

我就在车上假装说,啊,第一次来时怎么样怎么样,其实( 当时 )我们( 已经 )全部拍完。车进了院子,我假装从车上下来,假装进入那个工棚,全是假的。所以我现在对拍电影的人必须尊重,( 这个过程 )非常麻烦,我以前信口批评哪个电影不好,现在不敢了。

好,希望大家坦率地告诉我,告诉梦茜,我旁边蹭着听,大家看了这两集的感觉,不好的也要说。

观众: 太好了

陈丹青: 怎么个太好了?

观众: 这片子看 很有收获,陈先生一贯的优势就是基于画家的直觉去解读画作本身,一个另类的艺术史。我相信他的心气之高, 可能 那些 学院派的艺术史,包括考古,他可能是不太看得上的。但山西的渠传福先生,还有一位张先生, 这两位专家,在里面还是有比较多的指导, 可见好的考古的成果跟艺术史、跟画作的直觉,其实可以形成支援和互动的。

我提两点稍微吹毛求疵的观感,这样子更尊重导演。

丹青 :吹吹吹!

观众 :一个是在墓室大穹顶下面,谢导团队拍你的仰视的视角,感觉会稍微有点造神的感觉,可能是我的直觉,没有别的意思。

还有一个,你批评现代人的功利,基于流量追求的势利,那种短视。但我觉得我们跟北朝师傅、跟 北朝人, 甚至 更久远的古典中国人,同享着同样一个月亮,心性的变化其实没那么大。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像北朝师傅那样,相信超越永生,今天仍然有来看这个片子的小众,他们可能在某些时刻没那么功利、没那么势利。每个时代都有超越时代的少数人的存在,所以不要大而化之的假想现代人是功利的,北朝师傅是超越的,谢谢。

谢谢,看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我自己就功利、很着急,很快想画完一张画,多多少少还是想给人看见,但是跟北朝师傅比,我算个屁啊,他们这么牛逼的画,画出来, 埋掉就埋掉。

你说的对,以后不要以偏概全,以小人之心度今人之腹。谢谢!

两位老师好,我不是说有什么瑕疵,而是有些疑问。《局部》我追了蛮久,觉得特别好。然后就是,古墓壁画的师傅可能就是享受完成的画,但是我可能想和我的小伙伴们分享,因为现在是大众传媒时代嘛,我还是会把这些内容都发出去,或者豆瓣啊,或者自己的日志啊,把它给传播分享( 出去 )。

但是,我在写的时候可能会写,跟着丹青老师阳间、地下这样去走,过了一个界 一个界。写的时候可能很爽,但发出去的那一瞬间,我就会有一种感觉,觉得是不是我作为现代人,其实和古代人有着一个距离。我们和他们之间的 追求是不是有了 不一样的转变,这是我心里的疑问。

还有一点想说,因为《局部》这几季基本上讲西方作品会比较多,然后今天看了这个特辑是国内的作品,以后如果还有《 局部 》的话,主题会不会偏向中华的内容。

谢谢。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集中谈中国主题,此前几季都是 着谈。谈点西方的, 谈一两个中国例子。这次是第一次集中谈。今年4月,敦煌一位宣发部女领导和我通过电话,她说你要是愿意到我们这儿讲,敦煌会给你开放。但此后再没有消息了。我当然愿意的。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亲眼见到陈老师。 我是收藏 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中年人 ,收藏了 20年的南北朝和中国早期雕塑,收藏 时候有一个 概念, 北朝的 线条。您今天说壁画也是在说线条。但我从没有真正 、很仔细 去看过壁画的线条 ,一般都是看雕塑 的线条。

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中国早期的,特别是魏晋南北朝的线条,无论是壁画还是雕塑,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否巨大?它对中国未来艺术的影响,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我一直在和很多现当代艺术朋友交流,当中有个鸿沟,非常大的鸿沟。他们对古代艺术有点不理解,或者说排斥。我去看当代艺术,也是不太理解,或者说,我无法理解它的艺术手法,但我想知道 对于现在、将来的中国艺术的影响价值点,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它 没有真正能够影响未来艺术 这些点,我想请陈老师解答。谢谢。

谢谢,这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我不知道哪位当代艺术家会说 ,当 我用线时,我受到了北朝的影响,这是需要去调查的事情。北朝壁画,我一上来就说,太年轻了,才被大家认识。在座告诉我, 有哪位 进入这个放映厅之前,看过北朝的壁画?哪位去敦煌看过?

西北朝壁画在美术界早已经出了一些画册。今年元月的原作特展, 是第一次, 开天辟地第一次。此前呢,只有美术界单位,画院啊、学院啊,或者专家学者才有资格到库房里,到墓底 下去看 。所以博物馆能在今年1月全部拿出来展,很大的进步!

今天在座有位苏笑柏先生,介绍给大家,笑柏你坐在哪里?苏 先生 80年代到德国留学,进入德国高层当代艺术的层面,做的是当代艺术。可是我去年跟他在德国见面,私下聊起来,他说丹青啊,我看遍欧洲艺术,最最了不起的,看到会震动的, 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

我听了,就拥抱他,我说,我看了这么多画,我也觉得你挪不了,你永远永远无法跟它叫板的艺术 ...... 英文叫unbe a table——正是十五世纪之前 意大利湿壁画。

结果呢,今年开春,苏笑柏 知道 山西有了这个展览,特地赶去看 ,而且 凭他个人的关系,下到徐显秀墓墓。然后说,丹青,我现在没法跟你描述我 惊艳,我不跟你讲,我没有办法讲。然后他回到上海的住地,不得安生。之后,不到一个月,苏先生第二次、第三次去到山西,下徐显秀墓。出于他的诚意,徐显秀墓的馆长,非常严格的不许人拍照的馆长,允许他 拍了 15张照片。

我说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在欧洲游历30 多年的人, 一辈子弄当代艺术的人,他 看了 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壁画,然后看了山西壁画,他是这样一个反应。

我也 是这样,当我做这两集时,有点想不起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热情去讲意大利文艺复兴,山西的震撼完全覆盖了意大利记忆。梦茜是我的见证者,她跟着我从第一季走到现在,她可以描述我的变化。

我记得 做第二 季的时候,陈老师就去了意大利,拍了非常非常多的十五世纪壁画 照片 传给我 ,当时意大利盖过一切,盖过他之前所讲述的第一季第二季的所有喜悦。然后我们到了意大利,拍了第三季。

今年一月份,其实是陈老师自己 去了一趟 徐显秀墓,给我发来他在墓里拍 的照片 。他说我们一定要拍这个。

但我想和大家说, 看片子 归看片子,你真的到了那个地方,站在墓室里,还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只有在墓室 的环境下看……当壁画被剥离了,拿到博物院, 是另一种感觉。所以下到实景亲眼看那个墓,完全不一样。

现在陈老师的手机屏保是北朝的人头,就是你们看到的那几个少年,那是最让他着迷的。

大家觉得那是男孩还是女孩?(观众:男孩) 真的吗? 不是 被我暗示?

太有意思了,1400年前,北方有这样的男孩,那是我所见过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觉)中国全部人物画中最精彩的几个头像,完全从美学上说。我在下集进 墓道时说:“好恐怖”,不是在说坟墓恐怖,我从小不怕进墓地的,我说的是这些画太厉害,太恐怖了。

苏笑柏你愿意说几句吗?你坐在哪里?不到一个月,他去了三次山西,下到徐显秀墓。

我听丹青说山西有壁画,我就去了,找到第一个进墓的考古研究所所长,他带我去的。你那个上集,我看了。今天我看的是下集,上集又看了一遍,跟我第一次看感觉一样好。下集我看了,丹青我跟你说,非常棒,非常好!

真的吗?谢谢,我希望是真的。时间差不多了,还有哪位愿意聊几句?

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什么呢?其实我没有去过山西,没看过,但是我被你这个节目给感动了,前面的《 局部 》我也看过好几季(陈 丹青老师 指向谢梦茜:“这是她的节目”)。

对,应该说是你们的节目。

我也 分享给周围的人看,他们都看,很多是给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初中生、高中生,这是美学的修养,然后慢慢开始熏陶。前天有朋友问我,如何提高博物馆对青少年的 教育。 我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就用了陈老师的一句话——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大学。

但今天这个《线条的盛宴》,这种感觉会更深刻。因为里面穿插了对 西方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些解读,然后根据中国的北齐绘画,你有一个空间和美学上的穿插。这种穿插,我很感动。我虽然是美院毕业的,但是很多知识不那么系统、不那么深刻,也不是所有博物馆都会去。这个节目呢就是让很多人会去思考,这是我的感动的地方。

我不 要大家思考, 不要 大家有修养,甚至不要大家觉得美。 北朝 师傅 根本不知道 “美”这个字,我就让大家看,用语言的催眠术骗大家去看,看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跟教养发生关系。

但我们会去看呀,愿意更多的去了解、去欣赏,谢谢陈老师。

谢谢大家来!谢谢梦茜!来,掌声给梦茜……

没有 梦茜的剪辑,没有她的配乐,这种沉闷的主题很难留得住大家,一直看下来。

刚才大家看到的那一幕,有个年轻人在刮墙皮,把墙皮连同壁画铲下来,记不记得?配乐是莫扎特的交响乐,工人按住上面,然后他把墙皮铲下来。他是谁呢?是 前面 那位学者,叫渠传福,是渠先生的弟弟。渠传福 山西农村自学成才的考古学学者,很有成就,跟我同龄。 问水泉梁墓这些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请教过他。那位把壁画铲下来的青年,就是他仍在村 的弟弟,参加他的考古发掘。

当我知道这层关系,非常感动。我以前在农村,每个村都有这样能干的家伙,遇到高难度的农活、工程,都请他来做。

对于考古学家,一辈子能拿到一、两个发掘项目,非常重要。他的生涯就有了价值,不然他永远没有( 人类学来说)田野考察的资历。据说他们有时会争,这个墓是我的,那个墓是你的。他们学术的 成就 靠发掘墓来设定。在下一集大家看到徐显秀 ,会明白这个道理。

再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辨认那十位清秀的孩子,到底是女孩还是男孩?

我感觉就像现在的小鲜肉。

对,小小鲜肉,才十三四岁左右。那是男小鲜肉还是女小鲜肉?

男的小鲜肉。

大家同意吗?(观众:同意)哎呀,我在问了学者渠传福之后,蛮挫败的。我凭直觉,是男孩,不是中国古画里的男童、书童、小仆人,不是的, 就是男 宠。 而且有可能是 戏班子,那时的豪门养戏班子(民国还留着这个风习),戏班子里有些小演员,无论男女,有这个功能,咱们不太能 追究 这件事,因为在汉代、魏晋,非常盛,到了北朝有变化。所以我把问题交给大家,我只是说了自己的感觉,就是,他们非常阴性,非性化。中国的男孩、 女孩在 13岁前后,尤其是清秀的孩子, 不太容易分 性别,西方人看了也会错位。

我要说的是,在能找到的中国古典绘画中,无论卷轴画还是墓室壁画, 我第一次看到 这样 一种美少年,非常现代、摩登,又非常古。在座很多男青年、女青年,精于时尚,哪位姑娘愿意试试看,梳一个飞鸟髻看看,我非常非常喜欢飞鸟髻,要是现代有人做出来, 走台,欧洲人看了会非常非常惊艳、我相信日本人会弄成时髦,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丹青老师,其实你在第一集有发感慨,也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说,画家明明知道壁画会被埋葬,仍然保持活力,在我看来您可能是一种经验性的感慨,在 下一集 中会有给出一个答案,或者您能够再解释一下。

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大家骗到这儿来 ,要弄上 下集。等一会下集播了,你们就跟着我一块儿下坟墓了,真的坟墓。到下集的 下半段 我花 了很久 很久功夫,试图回答这个难题,是什么,让他们不在乎这么 厉害 的画, 画完 全部 埋掉,永远不会再被 见。这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的,这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我这四场放映,跟观众见面,都讲这个事儿,这是真的事儿。

徐显秀墓主是谁呢?前面那个墓,叫娄睿墓(就是很多马在跑,很阳性的那个墓),是当时北朝的军区司令。他死了,就有了娄睿墓。接替他当司令的,就是徐显秀墓的主人,只做了一年,这位司令也死了,就有了徐显秀墓。

再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