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朋友老易(易速利)跟我说他在思考如何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到影评中去。大众传媒的介绍性影评往往寡淡无味,内容单薄,而学术性的细节扩张批评又大多架子太高,言语干瘪。老易问究竟怎么样的影评才是好影评?
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虽说我从2005年起写影评到现在,划拉一下差不多也积攒了二十五万余字,但我还是总结不出来究竟怎么样的影评才是好影评。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影评这个文学体裁(如果能算一种文学体裁的话)是主题性而非形式性的分类,可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各种文体去处理,包括诗歌,我看说不定现在最流行的咆哮体也照样可以用来写影评,有木有啊有木有?那么文学评论上所适用的“好文章”分类便也可适用于影评中的各种形式;但文学评论毕竟从形式出发,又未必能涵盖影评所针对的被评电影的主题性。正是这样复杂而又专注的文体形式,我觉得是难于为“好影评”清晰界定的主要原因。
尽管很难为“好影评”给出定义,但天下文章毕竟多有相通,梳理梳理好影评中较为共性的一些元素倒是可能的。起码可以从老易给出的角度出发,先看看为什么大众传媒跟小众学术的影评都没法成功讨好观众。
媒体的介绍性的影评在英文中叫作“movie review”,而学术类影评是“film criticism”,前者是“评判”,后者是“批评”。“评判”的目的比较单纯,就是为观影者提供一个选择的参考,它们往往短小精悍,一半以上的笔墨都在着重于介绍电影的情节梗概,剩下的是写作者个人“值得一看”或者“不值花时间”的总结判断。这样的评判性小文图的就是个短平快,时效性极强,影片下线,评论的意义也就基本作废。相对的,“批评”则有一个比较特定的业内读者群,文章专注的是电影作品的技术细节及历史意义,往往要求作者对导演的风格特色有较为综合的全面认识,除了围绕电影本身的语言细节抽丝剥茧般地详细论证,往往还联系影片出产时代的文化政治环境作谈,或与同类风格导演的作品进行横比,或与同一导演的前期作品进行纵比。这一类的批评文章常使用较多的技术术语及业内知识,比如镜头的推拉方式,演员的表演派别,导演的出身背景等。电影的方方面面都是批评的对象,全部剧透几乎是种必然,并不适用想借影评来挖掘可看电影的那部分观众;但因为批评的严肃性与学术性,这类文章常常考据严谨,观点深入,能与它们所评论的电影一起经历时间的考验。
我觉得可以把“review”与“criticism”当作影评的两种极端,一个极重时效性,一个与时间无关;一个完全从观众观感出发,一个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而对于大部分对影评的需求处于两极之间的观众来说,极端两头的极值都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就是老易说的要么内涵单薄,要么信息过量、言语无味。
既然如此,那么好影评似乎就应该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能做到观点鲜明的论文了?但这个结论也并不正确,因为连接“review”与“criticism”的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无数个具有各种形状长短薄厚的平面,每个平面都代表了一种语言风格的变化,一些观点侧重的不同。一个能够放之四海的好影评的单一标准并不存在。观影存在多少的维度,好影评就可以拥有多少的维度。
从文字的基本出发,一个最直观的好影评维度应该是文字表达的清晰与语言逻辑的通畅。不管是叙事抒情,还是对演员表演导演风格发表评论,文章前后不能自相矛盾是最基本的前提。以我个人的偏好来说,还必须加入的一个元素是文字的力度。William Strunk Jr.和E.B. White的写作圣典《风格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中提到要增加文字的力度,简洁精准是关键。有不少网络影评都是在观影完毕后情绪激动中所写作的,同一个观点或情绪常常被翻来覆去来回唠叨上好几回(并非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之需)。其实这跟“有理不在声高”是一样的,文字的拖拉与内容的重复,只是侧面暴露了写作者对自身所言的信心不足,有凑字数之嫌。若不是靠字数赚稿费的,同样的内容,写短的效果总是强于拖长。(当然,写短要比写长困难得多。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就曾经说过因为没时间,所以才只好写长信。)
好影评的另一个维度是对电影解读的精准。这里,“精准”并不是说对电影的解读只有一种正确方法,一个正确结论,而是观点与论据的严丝合缝。比如说,对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德国电影《铁皮鼓》的解读,就必须参考原著对主人公小奥斯卡不肯长大的历史背景描绘,而不能停留在魔幻现实手法的表面,仅仅去分析是不是这个孩子的孤单童年才造成了他的停止生长。这里,论据所隐含的深意显然超越了“孤单的孩子”这个表面化的论点,读得太浅将背离故事的原意,使电影降格。再比如西班牙导演布努艾尔与画家达利合作的第一部电影短片《一条安达鲁狗》,是二人受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影响后以电影这种当时的新艺术形式来探索、表达潜意识的一个尝试。电影从标题到各个细节并没什么内在的叙事逻辑,或者说,布努艾尔与达利的逻辑就是不遵循逻辑:他们刻意打破一切叙事性的解读,全凭直觉创作剧本及拍摄。在我看来,短片中所出现的一些视觉符号虽然的确可联系二人的出身背景政治主张来进行对照分析,但这种分析所对应的该是布努艾尔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起始与延续,而不是怎么使用所谓的寓意与引申来解释《一条安达鲁狗》的表征逻辑。在这种情况下,过度解读将使评论远离电影自身,完全成为作者的一厢情愿。当然,一厢情愿的文章未必不是好文章,但作为影评本身来说,那便太难为读者,是值得警惕的危险信号。
如果说“精准解读”是影评依托于客观电影而非作者主观意志的标准,那么好影评的第三个维度我觉得就该是作者观点的明确。换句话说,好影评不能完全依托于电影本身,必须要在某个角度、某种层次上超越原电影,实现二次创作。参考“精准” 要求,这个“二次创作”并不是要推翻电影的出发点完全自行发挥,它可以是在某个角度、某些细节上提出一些前人未关注或强调过的解读可能,可以提供影片所表达的某种情感的情境补充或意味升华,可以对影片的历史背景或导演的个人风格进行系统性说明,甚至还可以站到电影观点的对立面,逐步分析影片的各个缺陷与不足。在某些情况下,一篇好影评还可能成为从电影中升华而出的独立作品,拥有自行延长的生命线。而不管是增加可能,还是提供升华、说明或批评,作者都必须对自己的观点有过长足的思考与推理,不应该是拍脑袋或道听途说的陈腔滥调。当然,考虑到影评的读者群,创新的“新”未必一定要求作者对与影片相关的所有相关评论都进行过阅读分析,但学术电影研究的严谨态度却什么时候都值得借鉴。我喜欢美国影评人Rodger Ebert在他的影评著作《暗中清醒》(Awake in the Dark)中对待电影的温和态度:“每部电影都是人们用心血制作出来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个梦想…如果你觉得一部电影很糟 糕,或是浪得虚名,你可以用它来作为一个开头,但是你要记住,制作电影和看电影的人都花费了时间来制作,来观看,他们都希望这一切是值得的。(南桥译)”其实再糟糕的电影也都有值得分析的细节,再传奇的经典也未必有所有人都赞同的片段,二次创作并不是要让人在评论中刻意地标新立异,或干脆创造出一个离题万里的解读来标显自己言语不俗。一个严谨的态度出于对电影创作本身的尊重,出于对电影艺术本身的喜爱与激情。而激情的表达并不只有奋臂出袖慷慨激昂这一种方式,比起情绪高昂但言辞空洞,我更愿意读到逻辑严密,深思熟虑后娓娓道来的朴实坦诚。
好影评的另一个维度是语言的风格性。我曾经认为一篇好影评的语言风格气质感受应与其所评论的电影自身相吻合;但读了各种各样的影评之后,我越来越发现风格是必要的,但未必非要与电影本身的风格气质保持一致,有时候迥异的出发点倒能构成对一种对电影的别样补充,增加很多趣味性。比如南桥写过一篇对《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的评论《
当你找不着北时
》,其实是在借电影谈职业选择的问题。南桥的语言诙谐幽默,与电影本身爱情童话的唯美气质并不相符,也许严格说来那篇文章都不一定能算电影评论;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差,反而给一个略嫌程式化的言情故事增加了趣味价值观的参考点。更关键的,他的每一条“找北指南”都严格地取之于电影细节,正是“源自电影,高于电影”。尽管南桥的文章并没在对电影的好坏进行评论,但他的衍申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能让人看出这么多生活门道的故事,无论如何都必有动人之处吧。
另外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影评作者是意闲。她的影评写作并不频繁,主要以英法文艺电影见长。我极喜爱她评《花落花开》(Séraphine)的那篇《
翠荫晓梦
》。片中的穷苦女佣赛哈芬妮·路易痴迷作画,白天劳累,夜晚还要一点点研磨颜料,把全部的热情都献给了笔下那些饱涨了生命力的花与叶。而意闲的文字气质就与赛哈芬妮画笔下那些植物的天空一样,慢而温婉,打磨致密,却同时精辟有力,字字都是一笔一划凝炼出的精华,读完了,想要浮躁的心立时减去大半,舒畅、温暖,影中人字中情交相辉映,眼前也仿佛铺展出一片碧野苍木绿茵来,感慨万千。这是影评与电影融为一体的美妙体验。
最后一个我能想到的维度,是回到影评作者本身的创作态度。普遍说来,媒体约稿的影评往往写得不够从容,而网络上以赚点击跟眼球为目的的影评则言语惊人有余,深思熟虑不足,文笔的优美常常就更谈不上。以我个人的经验,写得最有生命力的影评常常都是作者写给自己的日记,也许是思路的总结,也许是对往事的回忆,或者是感触的记录。写给自己的文章最大的特色是真实,它不为作秀也不为掌声,有话说时就清楚表达,无话可说就保持沉默。这种持之以恒的真实,是我觉得天下所有文章赖以动人的第一要著。对一位严肃的写作者来说,“讨好观众”终归只是戏言,前提是必先“讨好自己”,必须永远保持真实记录心声的自由与自律,尊重读者的意见,但并不向读者低头。每一篇作品都应是在一个没有掌声的孤独境地中独立思考的成果,骨子里若没有一点孤高与决绝,文字的品格便不够硬。但与此同时,写作的心境却该是谦卑恭俭的,因为个人的真实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客观真实的一个注脚,坚持己见不等于封闭眼界,硬骨头不代表老顽固,拒绝接受世界上其他可能性的多元存在。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只对电影感兴趣的影迷往往成为不了一名好影迷,而一篇仅停留于电影本身的评论也几乎成为不了一篇好影评。作为多媒体艺术形式之一的电影,归根结底是探索人世终极奥秘的手段之一,想要更深入地理解、领悟并评论这种艺术形式,其背后的哲学思考、历史研究、文化体验一项都不能少。面对浩瀚的电影史、艺术史、文化史,电影永远都是手段,而非终点。如果一部好电影能让我们探索世界的角度更宽广些,视线更深邃些,那么一篇好影评也应起到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