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在唱和作品中,经常见到“步韵、次韵、依韵、用原韵”等字眼,同是和作,却有不同的含义,现将其概念和差别介绍如下:

步韵、次韵是一个意思,指与原作韵字相同,次序也不变。“步”可理解为“步骤、亦步亦趋”,“次”可理解为“次序”。这是一种比较严谨的唱和手法。

用韵指与原作韵字相同,但先后次序有变化。如原作用“东、通、红”,和作用“通、红、东”。这种手法常用于原韵字意较窄的时候,是一种变通办法。

依韵指与原作是一个韵部,但韵字与原作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如原作用“东、通、红”,和作用“丰、东、穷”。这种手法常用于形式与意境不好统一的时候,也是一种变通办法。



步韵是一种在诗词学习过程中,最能锻炼文字的驾驭能力的方法。下面这几首七律是步韵唐人许浑的习作,皆因学习诗词不能好高骛远,著名诗人的作品咱目前没有能力去学习与模仿。而中晚唐的许浑作品,正适合我们入门学习。

金陵怀古 唐 ·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七律 步韵许浑.金陵怀古

千古长江去不终,六朝烟水拍云空。

投鞭战气凋残树,沉井朱栏忆旧宫。

玄武湖深洗陈迹,景阳钟暮打潮风。

雨花台外山河泪,七十年间疑梦中。

许浑原作是写金陵,而我步韵的也是写金陵,亦即南京。本人对南京比较熟悉,去过多次,包括曾寓住在新模范马路那边大半年。



投鞭,前秦 苻坚 将攻 东晋 ,部下 石越 认为 晋 有 长江 之险,不可轻动。 苻坚 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 江 ,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见《晋书·苻坚载记下》。后以“投鞭断流”形容兵众势大。

凋残树,暗指南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 后主 每引宾客对 贵妃 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 张贵妃 、 孔贵嫔 之容色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诗:“天子龙沉 景阳井 ,谁歌《玉树后庭花》?”

沉井,南朝 陈 景阳殿 之井,又名 胭脂井 。 祯明 三年, 隋 兵南下过 江 ,攻占 台城 , 陈后主 闻兵至,与妃 张丽华 投此井。至夜,为 隋 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故址在今 南京市 玄武湖 侧。



玄武湖,湖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城东北 玄武门 外。古俗称 后湖 。又名 练湖 , 南朝 宋 元嘉 中改名 玄武湖 。 东晋 以来即为著名游览胜地。《宋书·文帝纪》:“( 元嘉 二十三年)是岁,大有年。筑 北堤 ,立 玄武湖 。” 唐 李商隐 《南朝》诗:“ 玄武湖 中玉漏催, 鸡鸣埭 口绣繻回。”

景阳钟, 南朝 齐武帝 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 景阳楼 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钟”。 唐 李贺 《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 景阳 钟。”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迤逦黄昏, 景阳 钟动,临风隐隐犹闻。”



雨花台,江苏 名胜,在 南京市 中华门 外。平顶低丘,原称 聚宝山 。多石英质卵石,晶莹圆润,并有 雨花泉 等。相传 梁武帝 时 云光法师 在此讲经,感动诸天雨花,花坠为石,故称。 宋 周应合 《建康志·台观》:“ 雨花台 在城南三里,据冈阜最高处,俯瞰城闉。考证旧传 梁武帝 时有 云光法师 讲经于此,感天雨花,故赐名。” 元 赵孟俯 《金陵雨花台遂至故人刘叔亮墓》诗:“ 雨花台 上看晴空,万里风烟入望中。”

尾联的“雨花台外山河泪,七十年间疑梦中。”借指七十多年前的中华门抵抗日军与南京大屠杀等事件。



姑苏怀古 唐 · 许浑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七律 步韵许浑.姑苏怀古

响屧廊空野客过,馆娃何事起悲歌。

浮云梦堕越溪水,悬眼身随吴沼莎。

落日荒台秋万古,前朝红粉恨何多。

楚臣麋鹿今谁劝,惟有五湖生碧波。

响屧廊,春秋 时 吴王 宫中的廊名。遗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 灵岩山 。 唐 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五:“ 响屧廊 中金玉步, 采苹山 上绮罗身。”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 响屧廊 ,在 灵岩山 寺。相传 吴王 令 西施 辈步屧,廊虚而响,故名。今寺中以 圆照塔 前小斜廊为之, 白乐天 亦名‘鸣屧廊’。

馆娃宫,古代 吴 宫名。 春秋 吴王 夫差 为 西施 所造。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灵岩山 上, 灵岩寺 即其旧址。 晋 左思 《吴都赋》:“幸乎 馆娃之宫 ,张女乐而娱群臣。” 唐 李白 《西施》诗:“提携 馆娃宫 ,杳渺不可攀!” 明 唐寅 《江南春·次倪元镇韵》词:“古人行处青苔冷, 馆娃宫 锁 西施井 。”



悬眼,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劝 吴王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 伍员 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亦省作“ 悬目 ”、“ 悬眼 ”、“ 悬眸 ”。 傅敷 《感事》诗之一:“忍见东门尚悬目,可怜中夜枉横戈。” 林百举 《过兴宁忆亡友刘节膺何公博》诗:“纵使 吴 门展悬眼,麟伤凤死恨犹深。”

楚臣麋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 子胥 谏 吴王 , 吴王 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 姑苏之台 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后因以“麋鹿游”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暗示国家沦亡。 明 徐复祚《投梭记·应聘》:“远害朝看麋鹿游,蒙筐篚亲相叩。” 清 林旭 《虎丘道上》诗:“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

五湖,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 ,辅佐 越王 勾践 ,灭亡 吴国 ,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于峻岭,寻渔父于沧浪。”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凌歊台(台在当涂县北,宋高祖所筑。) 唐 · 许浑

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

七律 步韵许浑.凌歊台

日落残云雁不回,西风碧树望高台。

层山横北穹涯隔,一水流东槎月来。

尘客终年行色壮,梦乡深处谢花开。

百年人事垂无计,忽觉鬓丝如点苔。

此首七律比较易懂,不需进行典故解释,读者自可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