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华灯初上的夜晚或空闲的周日,跨出门去,每走一步,都像是在给自己的心胸上弦,走到书店门前,整个心胸早已上得满满的了。
如果把书架里放满的精美书籍比作一批又一批智者的话,那么我漫步其中,便好似与之有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对话;如果把它比作一艘又一艘船儿的话,那么我置身此间,便如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漂泊。书店是奇妙的,从上架书籍的一溜书脊巡抚过去,就如玩钢琴,手指从一端抚到别一端,满屋子都会荡起高高低低的乐音,这样的书店,这样的情致,能不诱人?
逛书店之欲,始于孩提之时。然而,那时因为家境贫困,所谓逛书店,只是为了安抚一下躁动的眼球而已。以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日渐好转,总算可以偶尔购回几册,但这些书必须是实用的,能够体现自我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审美态度和心理走势的,对自我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就如《海上花列传》之于张爱玲,黑格尔《小逻辑》之于王元化,罗素的著作之于王小波。这样的逛店购书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在经济上有了保障,何以不多捧回一些书籍呢?是的,如果丰富了藏书,该是可以少逛几次书店的。然而,我终究未能,要知道,坐书房与逛书店各有情趣,且逛书店的情味远非坐书房堪比。步入书店,便有所斩获。新书每天增,心情百日好,何况而今书店一如超市,只要入得书店,便可在无遮无拦的书架中畅通无阻,什么书你都可以翻翻,什么书你都可以坐下来慢慢欣赏。假若你想找些资料,众多的工具书便成为你的守候和选择。
书店,亦成了最好的文化沙龙。书友相逢,难免会说上一些诸如最近看些什么书啦,写些什么东西啦,对有些流行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啦,等等。一问一答,你论我述,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信息的交换,就这样悄悄的自然的有时甚至是热烈的奔放的发生了。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书店,如果把书店从一座城市拿掉了,城市的灵魂也便被拿掉了,文化的记忆也便被拿掉了,生命的重心也便被拿掉了。一旦被拿掉了,就是高楼再多,马路再宽,风景再迷人,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有了书店,还须顾客盈门,并令顾客以为在自己的精神领域里,丢不下离不开舍不得剪不断理还乱的就是书店。否则,书店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