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首发于 沪事开讲
“上海人”无须“上海宁”

“上海人”无须“上海宁”

“上海宁”网红了。


“上海宁”就是“上海人”的沪语发音,原本只起注音的作用,帮助不会讲沪语的人学说上海话。


1860年,有一个旅沪的宁波商人编写过一本《英话注释》,帮助开埠初期的上海人学英语,就是用汉字注音的方式,譬如,“Father(父亲)”是“发茶”、“Mother(母亲)”是“卖茶”和“Father-inlaw (岳父)”是“发音落”等,因为是宁波人编写的,汉字的发音还带着些宁波口音。


英话注释


当年,这种洋泾浜英文的汉字注音方式,在一些洋行职员、洋商帮佣甚至摊贩车夫中普及英语交流,确实起过一些作用。一百多年以后,有些上海人故伎重演,在普及上海话时,又重操汉字同音字(或者近音字)注音的办法,虽然如今有了更加科学精准的国际音标、汉语拼音。




普及英语


“上海宁”这种洋泾浜式沪语的写法,可以帮助学上海话的人“速成”沪语发音,有人索性开班收徒,专教如何将规范的汉语文章写成上海方言的翻译技巧。


这种翻译技巧阉割了汉字表意与表音统一的本色特点,只取字音来拼写上海方言,譬如“邪气好(很好的意思)”、“邪气正派(非常正派的意思)”等,改写后的文章中听却不忍看,虽然可以读出上海方言的声音,却看不懂文字本义表达的意思,犹如看一页语焉不详的天书密码。



《创世纪》里有一则通天塔的故事:


古时候,人类都说同一种语言,大家联合起来建造通天塔,希望能够上天。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就施了法术使各地的人只说各地方言,彼此言语不通,产生矛盾,不能再合作了,通天塔也终于没有造成。


通天塔


公元前两百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书同文”的壮举,迫使中国八大方言区里的各种语言都使用统一的文字,也就是同一个中国字,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可有不同的发音,但是文字本义的一致性,可以凝聚各地的文化认同。


推行书同文


几千年来,中国之所以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历史绵延不断的国家,统一的汉字起了决定性的凝聚作用。


如果各地都为了推行方言而肢解汉字的形声,自行编出一套“方言汉语”的写法,同一篇规范的汉语文章,可以写出截然不同的沪语版、粤语版、客家话版等文章,必然会混杂许多地方音的写法,不仅损伤汉语的纯洁,也会撕裂汉语的统一。


推行上海话,只须明白“上海人”的“人”发“宁”音,而无须写作“上海宁”的,更无须鼓噪“上海洋泾浜”来写“方言汉语”的文章。



“上海宁”的网红,未必是好事情,如果因此流行起“洋泾浜”的书写潮流,国家语委也会干预的,讲究的上海人必然会把握好分寸的。


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件趣事,一点谈资。听知沪者说那些曾经的上海故事。如果想得到音频文字版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沪申故事。​​​​​​​​​​​​​​​​

发布于 2019-11-20 12:01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沪事开讲

    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件趣事,一点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