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红色记忆】中共中央进驻北戴河暑期办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书写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留下来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市委网信办与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挖掘与利用地方文献、档案资料,以“秦皇岛红色记忆”为主题开辟专栏,全面展现党领导下秦皇岛社会的百年历史巨变,生动鲜活地讲述、宣传秦皇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取得的丰功伟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学党史、感党恩、爱家园的热情,进一步投入到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建设中。

中共中央进驻北戴河暑期办公
北戴河海滨久负盛名。自1898年北戴河被清政府辟为避暑地以后,这里的休疗资源得到大面积开发,各式别墅星罗棋布,迅速成为享誉中外的避暑胜地。解放初期,国民党达官显要和外国驻华人员逃走时,丢下了一幢幢空别墅,当即被人民政府接收。经统计,共留有各式别墅723处, 加上附属的饭店、旅馆、舞厅和影院,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海边避暑建筑群。当时,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尚未结束,但接管工作已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1949年11月底,组建了中共北戴河海滨区委和海滨区公所,管理避暑区的房舍,使其没有受到破坏。同年12月,中共秦榆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海滨区归其所属。
解放之初的北戴河海滨,便受到进驻北平的中共中央的重视。1949年4月,解放军军管会接收铁路宾馆、莲蓬医院和交通株式会社社员休养所,一些对革命有过重大贡献的、患有慢性病的领导干部及伤残人士在此得到照顾。随后,中组部招待所负责人又在北戴河组建中组部疗养院。在为领导干部选择疗养胜地的同时,1949年6月,中国铁路总工会北戴河肺结核疗养院成立,成为北戴河第一所工人疗养院。1950年年初,经时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亲自审定,又批准在北戴河建立外交人员休养所。当年暑期,成立了“外交部驻北戴河联络组”。休养所接收了位于东经路、东一路、东二路、保二路、保三路和中海滩一带的别墅34幢,开始接待当时与我国建交的苏联、东欧等国的驻华使节。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趋于安定,到北戴河疗养的人开始增多。195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北戴河疗养院交中央办公厅管理局,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北戴河疗养院,规定中央干部一 年有一个星期左右的北戴河休假期。不过这时抗美援朝战争尚 未结束,中央领导人没有多少时间来此避暑。
中共中央确定在北戴河实行避暑和办公制度,启动筹办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1953年夏天。当时,北京天气炎热,又没有空调设备,连风扇都少有。中共中央派一个考察小组考察了大连、青岛等地,从环境、地址、路途等方面考虑,认为北戴河海滨沙子质量很好,海滩平缓,鲨鱼也很少,距离北京又比较近,因此决定将北戴河作为中央领导避暑办公地点,并随之成立筹备组。接着,中直北戴河海滨疗养院内便开始修建房屋、道路和水塔等基础设施,还在河东寨南买地盖了几幢楼房作为中直疗养院的办公和集中疗养地,莲蓬山南麓的别墅群交给中直疗养院作为中央领导的夏天办公用房。翌年,中直疗养院改名为中直干部休养所,党和国家领导人夏天办公的地方称一分院。
为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常办公,中央于1954年成立了北 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下设暑期工作办公室为中央机关服务。同 年11月,国务院正式确定北戴河休养区的使用方针是:为中央暑 期办公服务。夏季办公制度确定后,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专门组成 了暑期警卫、服务班子,奔赴北戴河工作。在北戴河也有一个暑期工作班子,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再加上警卫师四团 的人员,一同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浴场和外出活动的服务和警卫工作。中央警卫团的工作,都与北戴河当地公安警卫部门取得联系。双方共同商定了各项安全措施和相关的制度,对首长住地、启用浴场进行了安全检查,并在海中设置了防鲨网,确保中央领导的安全。在通信方面,邮电部门架设了海滨通往北京的专线直拨电话,使中央办公联络更为便捷。
中央选定北戴河作为暑期办公之地后,秦皇岛市委把确保中央领导人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随着筹备工作的开展,市委建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由市长武学文和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姚瑞生常驻北戴河,主持日常工作,负责配合中央有关部门进行暑期办公场所建设等相关服务工作。中共北戴河区委草拟了警卫工作方针:“全面控制,重点警卫和机动巡逻相结合。”经市委呈报公安部获批准。北戴河公安局充实了自身力量,进一步梳理了全区的治安底数,采取了严格而精细的综合治理。对散居在海滨东部单庄一带的数十名白俄罗斯流亡人员,市委通过中央主管部门,经苏联有关方面同意,将他们全部遣送回国。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在地面控制了制高点,布设了必要的哨所。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了雷达监视,加强了空中防卫和海上巡逻,实施了中央警卫部队的内层保卫和地方外层警卫的有机结合,有效保证了暑期安全。
从1954年至1966年,每逢暑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都来秦皇岛办公和休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秦皇岛办公,谋划祖国不断发展前进的宏伟蓝图,运筹经济建设方略,构思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重大国策,而且还在百忙之中多次抽出时间深入工厂、农村、机关、社区,对秦皇岛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种种动人情景,深深印刻在秦皇岛人民心中。他们那种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甘为人民公仆的优良作风,艰苦朴素、谦虚谨慎的品德,成为激励秦皇岛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来源:中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
原标题:《【秦皇岛红色记忆】中共中央进驻北戴河暑期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