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爽的烤红薯 · wpf ListBox拖动排序实现(转载) ...· 2 月前 · |
英俊的木耳 · Tripadvisor | ...· 4 月前 · |
飘逸的作业本 · webview加载处理超时以及404、500 ...· 1 年前 · |
热心肠的雪糕 · 水管漫步最新版v1.0,水管漫步游戏下载· 1 年前 · |
农村 三农 农村基础设施 乡村规划 |
http://www.wuxiang.gov.cn/zwgk/zfxxgk/zfxxgkml/wjgk/zbwj/202412/t20241217_2994870.html |
高大的麦片
3 周前 |
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武乡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武乡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乡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 公 厅 《 关 于 印 发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 通知》 ( 晋政办发 〔 2023 〕 80 号 ) 和 《 关于做好长治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 长城镇建办发 〔 2024 〕 1 号 )精神, 以 文旅赋能型 县城 为定位 , 以 城带乡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中 共武乡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 本 行动方案。
一 、 指 导思想和 总 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 山西 工作的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以“文 旅赋能型 县 城 ” 为 发展方向, 聚焦 产业聚集、基础支撑、服务保障、 环境 改善等要素,对标 10 万 人居住 需求 ,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结合学习践行 “ 千万工程 ” 经验, 以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 、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为引 领,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交换通道, 促进 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的新型工农关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武乡路径。
2024 年,制定行动方案,谋划基础骨干项目,在特定领域发力,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取得新进展,小城镇服务“三农”能力有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
到 2025 年,初步形成典型经验和成果,争创全省示范引领标杆。在县城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进一步补齐短板、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到或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在推动县域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县域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小城镇衔接县城、辐射乡村的作用持续增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融合水平显著提升。
到 2027 年,县城具备 10 万人居住生活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独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建设蓝图初显。县城带动县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县域经济跨上新台阶,各建制镇建设成为服务“三农”的区域中心,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县域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乡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 、 以 县城带县 域 , 扎实 开展 六项 行动
围绕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城乡并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思路,全面统筹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居住品质提质更新、环境卫生提速增效、产业培育提级扩能、智慧管理效能提升“六项行动”。
(一)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行动
1. 健全 灾害 风险防控体系 。 提升城乡防灾韧性水平。开展自然灾害调查与评价,建立健全灾害区域综合风险普查机制,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的早期识别和验证。采取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手段,防治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市政消火栓、蓄水池、消防站、救援站等配套设施,加强火灾处置能力。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强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应急避难功能,提升应急救灾和抢险救援能力。(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体局等相关单位)
实施县城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开展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普查,全面摸清基础设施数据底数。配建物联智能感知设备,织密监测感知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管平台,完善风险隐患应急处置体系,推动实现从监测、分析、预警、派单到处置的闭环管理。 (县 住建 局 、 县 应急 局)
加强“三区一村”风险防范。将“三区一村” ( 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 ) 改造范围纳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更新区域。针对“三区一村”建筑破损老旧、道路街巷狭窄、基础设施老化、外墙保温材料裸露以及私拉乱接、私搭乱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等引起的消防、疏散、卫生、抗震防灾等安全隐患,开展更新改造和风险治理,提升安全韧性水平。 (县 自然资源 局 、 县 住建 局 、 县 发改 科技 局 、 县 应急 局 、 县 工 信局、 县 能源 局)
防范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建立健全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强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深入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积极开展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有序推进城镇棚户区 ( 危旧房 ) 改造。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 (县 住建 局 、 县 应急 局)
2. 加强县城内涝治理 。 健全城市防洪体系。保护河湖水系空间和自然坑塘,严禁覆盖天然河渠、水系、湿地等。编制防洪排涝规划,确定防洪标准,明确防洪设施用地布局要求,提出重要控制节点的水位、流量、水质等关键技术指标,严禁随意调整防洪排涝设施用地。完善防洪设施,在县城河湖水系沿岸因地制宜布设旁侧湖、滞水塘、调蓄池、蓄水池等雨水径流调蓄设施,增加对雨洪径流的滞蓄和承泄能力,保障城 区 行洪安全。 (县 自然资源 局 、 县 水利 局)
推进县城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构建以分布式低影响开发设施和自然水系为主,“蓝绿灰”相结合的生态雨水系统。加强水利措施、城市管网及其他措施的衔接,保障县城雨水顺利排放。开展雨污分流源头治理及现状雨污管网混错接点排查整治 ,争 创海绵示范县城。 (县 住建 局 、 县 财政 局 、 县发 改 科技 局、 县 水利 局、 县行政审批 局)
3. 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强化各类水源地保护,提升供水水质。统筹配置供水水源,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因地制宜推动中心镇供水管网向周边村延伸。加快建设改造县域自来水厂,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更新和智慧化改造,兼顾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改造和局部分散供水工程保障,稳步提升县域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到 2025 年,基本完成县城供水老旧管网改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剔除上游来水、调水或天然背景值影响后达到或优于 Ⅲ 类水体;全 县 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 45% , 自来水普及率稳定 95% 以上,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县城供水水质水平;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 75% 。 到 2027 年,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达 92% , 漏损率控制在 9% 以内。 (县 水利 局 、 县 住建 局 、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分局 )
建设以城带乡污水处理系统。按照“适度超前、留有余量”的原则,对县城老旧污水管网进行更新修复,提高污水收集效能 ,推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应急设施建设,保障水环境安全。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与供水、改厕、水系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生产、文旅开发等有效衔接,一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将地域相邻的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逐步压减污泥填埋量,鼓励污泥能量资源回收利用,提升污泥及其他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处置水平。 (县 住建 局 、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分 局 、 县 农业农村 局)
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推进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标准化、配送统一化、监管智能化建设,建设县乡供应网点,方便农村居民用气。加快县城燃气老旧管道更新改造, 加大 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力度,基本补齐燃气设施设备安全薄弱环节和短板,建立健全燃气安全长效机制。 (县 住建 局 、 县 发改 科技 局)
完善县域公路基础设施。实施普通国省道县城过境改线工程和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 完善城 乡公交一体化 , 加快推进 县城 过境国 省 道 改线 ,进一步彰显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 (县 交通 局)
优化县城道路系统。加密县城支路,开展道路微循环改造,打通“断头路” , 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站点等建设改造,完善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体系,构建级配合理、适宜绿色出行的县城道路网络。到 2027 年, 县 建成区道路网密度达到 8 公里 / 平方公里以上。按照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为机动车保有量 1.1-1.5 倍的要求,补齐停车设施短板。 (县 住建 局 、 县 公安 局)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探索编制实施县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专项规划,推动城镇地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统筹、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科学高效”的城乡基础设施网。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投入机制,合理确定管护运行模式,鼓励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机构,提高管护水平,保障城乡基础设施持续高效运营。支持开展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一体化建设试点。 (县 住建 局 、 县 自然资源 局 、 县 财政 局 、 县 水利 局、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 分 局 )
(二)公共服务提标扩面行动
1. 构建高质量县域教育体系 。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要统筹资源配置和入园需求变化,制定 2023—2027 年县城公办园建设规划,用 5 年时间在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依托乡镇公办中心园办好生源稳定的乡村幼儿园,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县教育局)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加强县城公办寄宿制学校建设,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分步骤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工作。(县教育局)
推进县城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行动计划( 2023—2027 年)》,加快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健全县域普通高中教师补充激励政策,切实规范招生和办学行为,稳定县域普通高中生源。推动县域普通高中逐步补齐各类基本设施短板,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求。到 2027 年,全 县 普通高中布局、规模、公办民办结构全面优化,至少办好一所生源稳定、质量提升、群众满意的公办普通高中。(县教育局)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对接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课教师配备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参与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县教育局)
2 .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县级综合医院通过引进招聘人才、改善软硬件设施设备条件、三级医院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补齐专科能力短板。支持县级中医院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引领提升县域中医药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施设备,加强妇女儿童健康 服务能力建设,增加妇产、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县卫 体局 )
3 . 完善养老托育设施 。 提升县域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发挥县域公办养老机构兜底和示范作用,新建改造一批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标准配置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普惠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 科技 局 、 县委社会工作部 )
补齐 养老 托育服务设施短板。新建居住区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 养老 托育服务设施。结合老旧居住小区改造,完善公共活动区域设施,为 老人 婴幼儿照护服务创造安全、适宜的公共环境。(县卫体 局 、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 、 县住建局 、 县委社会工作部 )
4 . 健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 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乡镇就业服务站功能,推进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为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进“互联网 + 公共就业服务”向县以下地区延伸,加快全省统一公共 就业服务平台在县级以下机构推广应用。(县人社局、县民政局)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等培训主体积极性,针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项目制”“订单式”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 2025 年,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700 人以上。(县人社局)
健全多层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医保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做好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配合完成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各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力度,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到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实物住房和货币补贴并举,保障县城新增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加强县城人才住房保障,通过人才公寓、发放租房和购房补贴、支持团购商品住宅等途径,解决好各类人才安居问题。(县人社局、县卫体 局 、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 事务 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 县妇联)
5 . 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 依托 公共 文化 服务中心、群众文化服务中心 等建设 项目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均衡发展。依托 全民 体育 健身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 增强全民健身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全民健身服务资源布局,推动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开放共享,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开放力度,打造一批集健身、商贸、文体演艺和餐饮旅游于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体。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身组织、科学健身指导等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县文旅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 、县全民健身中心 )
6 . 完善社会福利设施 。 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残疾人补贴对象覆盖面。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推动精神障碍残疾人康复服务向社区延伸。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县民政局、县残联)
(三)居住品质提质更新行动
1. 营造城镇山水交融宜人空间 。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加强城市设计引导,构建城镇景观轴线和视线通廊,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格局和风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与人口密度匹配度。加强城镇空间尺度管控,合理设置街区单元规模和街道宽度,优化城镇建筑布局,科学控制建筑高度,加强重要建筑设计备案管理,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围合适宜的空间环境。(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分局 )
构建蓝绿空间系统。科学规划布局绿环绿廊绿楔等,加强县城内部水系、绿地同外围河湖、森林、耕地连通,形成城乡一体蓝绿生态网络。完善县城公园体系,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通道,构建级配合理、网状贯通的绿道网络。依托城市内河道、湿地等城市水系,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蓝道网络。(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
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对县城内重要的生活性街道,以及滨水空间、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品质,塑造“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美丽街道和公共空间。系统梳理街巷边角地、居住区空地、桥下空间等各类小微空间,创新配套土地利用政策,“插花式”植入休闲游乐、体育健身等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生活需求,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 、县园林环卫中心 )
2. 有序实施县城更新 。 坚持留改拆并举,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方式实施县城更新,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模式。重点针对“三区一村”,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更新改造老旧建筑,植入新功能新业态,增加公共和生态空间供给,带动周边片区品质提升,激发城市整体活力。加强存量资源统筹利用,鼓励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完善存量用地利用政策和既有建筑再利用规划审批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支持县城更新 改造 。(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 科技 局、县财政局)
3. 完善县城居住功能 。 加强《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在居住地块规划审批中的落实,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落实《宜居住宅建设标准》,打造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宜居住宅项目。鼓励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持续改善老旧小区居住条件。推动物业服务市场化,支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接管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工作,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落实乡镇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实现业委会(物管会)全覆盖。(县住建局、县发改 科技 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监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4.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提高小城镇服务“三农”能力。加快推进小城镇水、电、 气、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实现小城镇镇区功能与品质“一年一个样、三年小提升、五年大变样”。(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教育局、县卫体 局 、县文旅局、县民政局、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 分 局 、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国网武乡电力公司)
改善农村整体住房条件。开展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实施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加强农房设计指导,提升农房建设品质。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设一批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示范引领带动全 县 农房逐步提升现代化水平。(县住建局)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向自然村延伸覆盖。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强村庄特色风貌 引导,打造一批 、 特色明显的美丽宜居乡村。(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 市 生态环境武 乡分局 、县文旅局)
(四)环境卫生提速增效行动
1. 提升城乡 环卫一体化运行 水平 。 以完善 城乡环卫一体化 运 行机制为抓手, 以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处置为重点,全面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持续推进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工作模式。健全县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县园 林环卫中心、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分 局、县卫体 局)
2. 推行 绿 色低 碳生态修复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县城建设融入自然。修复破损山体、污染水体,完善县城生态系统,深化低碳县试点建设,提升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水平。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超限高层建筑执行三星级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公共建筑优先推广钢结构,稳步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持续推进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积极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加强地热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综合利用。(县住建局、县发改 科技 局 、县能源局)
3. 深化水土气环境污染防治 。 强化水资源的管控,统筹推进“五水同治” , 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化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受污染耕地及重点建设用地全利用。加强大气质量达标管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分局、 县 住建 局 、 县 农业农村 局 、 县 自然资源 局)
4. 持续推进清洁供暖工作 。 稳步推进煤改电,探索实施地热能替代燃煤、天然气供暖,大力支持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发展,加快多热源的互通及多类型热源补充使用。扩大清洁能源取暖覆盖面 , 持续推进热电联产 , 补齐供热管网短板,提高管网普及率,实现热源与管网的衔接配套。 (县 能源局、 市 生态环境 局 武 乡 分 局、 县 住建 局 及有关单位 )
5. 发展绿色低碳交通 。 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态化改造,完善公路服务区、城乡区域充电换电设施, 行政单位加设充电设施 , 扩大 县 乡村公共充电设施覆盖 面 。积极推进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城乡集中配送、共同配送。 (县 交通 局 、 县 发改 科技 局 、 县 能源局 、 县住建局 )
(五)产业培育提级扩能行动
1 . 深耕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武乡老区的根和魂,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与八路军研究会、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合作,深度挖掘整理红色档案、红色歌谣、红色标语、红色故事,提升太行精神的内涵价值。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软实力系统工程,着力打造具有武乡特色的红色标识,推出一批反映太行精神、八路军文化的文艺精品力作,让抗战历史更鲜活,让红色文化更“走心”。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精品工程,深入推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到武乡开展红色研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对红色文化 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县文旅局、县 文 旅中 心 、县商企中心 )
2 . 丰富旅游业态。 实施景区景点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八路军文化旅游区国家 5A 级景区创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 5G 、 VR 、 AR 等新技术新平台,让红色资源“动”起来。开发“红色 + 研学 + 民俗”“红色 + 历史 + 乡村”“红色 + 绿色 + 体育”“红色 + 文创”等精品文旅发展模式,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精心谋划夜经济、夏令营、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红色研学、节会研讨等活动,形成全季全时旅游“全景模式”,让四方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让红色旅游“红”起来、“火”起来。(县文旅局、县 文 旅中 心、 县商企 中心)
3 . 完善要素配套。 加快推进太行华府、武乡宾馆等 8 个酒店建成投用,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抓好沿线慢行道、旅游驿站、房车营地、观景台、 5G 基站、旅游厕所等配套建设。加强游客接待中心管理,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体系。健全八路军文化园休闲街区、宝塔步行街一体化运营体制机制,完善景区景点及周边自助服务、智慧购物等辅助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推动景区景点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全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游客在武乡玩得放心、舒心、开心,真正实现“旅游满意在武乡”。( 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工信局、 县文旅局、县 文 旅中 心 、 县 商企 中心)
4 . 做强旅游品牌。 找准武乡的特点定位和触动人心的兴奋点,抓紧研究突出武乡特色的主题宣传语。要高标准举办好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积极参加文博会、红博会、旅博会等活动,与国内知名旅游商务网站合作,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红色旅游传播格局。要抢抓与北京对口合作的机遇,拓展畅通北京市场。通过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营销,真正让武乡红色旅游“出新”“出圈”“出彩”,凸显旅游产业集聚要素、带动就业的作用,为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创造条件。(县文旅局、县 文 旅中 心、 县商企中心)
5.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等 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着力构建“煤一洗煤一大宗物流”“白云岩一金属镁—镁合金—压铸件”“石灰石一碳酸钙(水泥建材)”“石灰石一金属钙一锂电池新材料”“煤层气一管网输送一 LNG/CNG— 提碳制氢一碳基材料”“风光发电一绿电储能一电能综合利用”“电力一工业蒸汽一食品加工”“固废利用一新型建材”“新品种选育一科学种植—小米精深加工”“畜牧养殖—肉制品深加工”、梅杏、果品酿品等 12 条重点产业链。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紧扣 12 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梯度培育“链主 + 链核 + 专精特新”企业,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着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断点,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上下游企业高效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配套体系更加完备、要素支撑更加有效的产业生态,形成串珠成链、集链成群、聚群成势的规模效应,支撑新 型 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县 发改 科技 局、 县 农业农村局、 县 自然资源局、 县 工信局 、县 能源局、 县商企中心 、武乡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县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等 相关单位 )
(六)智慧管理效能提升行动
1. 提高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 构建县域数据资源体系 , 围绕城乡治理能力提升,依托加强政务数据资源的汇聚融合、共享应用,提高基层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强化基层数据统采共用。 (县工 信局 、 县 数据局、 县 数 治中心 )
以城市维护精细化项目为 目标 ,完善城市维护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制度,加强城市维护资金的统筹安排,健全城市维护标准定额,发挥好城市维护资金对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保障支撑和引导推动作用。 (县 财政 局 、 县 住建 局)
2. 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 持续完善网格化治理模式,推进全科网格工作,拓展“网格 +N” 服务功能,提升网格化系统实战能力,实现智能派单、依责承接、高效处置功能,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做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 提高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县 公安 局 、 县 住建局、 县 民政 局 、县 数治 中心 )
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县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加强与省、市平台对接,逐步拓展智慧化应用场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县 住建 局 、 县行政 审批局 、 县数 治 中心 )
创新智慧场景应用。在数据底座能力支撑下,以群众有获得感场景为突破口,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公安、智慧应急、智慧养老、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建设,全面提升智慧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发展智慧文旅、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争 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县。 ( 县 数据局、县数 治中心 及 相关单位 )
3. 深化基层综合执法改革 。 持续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构建完善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持续探索下放行政执法职权,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 , 建立健全乡镇与县直行政执法部门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机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 县委编办、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司法局、县财政局 , 各执法单位、各乡镇)
三 、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县委 、县政府 建立 新 型城 镇 化建设工作专班,由 县 住建局会同 县 发改 科技 局 共同牵头负责专班日常工作。 县 直各有关部门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围绕本领域重点工作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 切实推动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二)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设计引导。 构建部门联动、职责明确的专项规划协同落地机制。加强存量更新导向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和政策研究,指导县城转变开发建设方式,探索城市更新实施路径。探索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提出城市更新地块建设改造的设计条件,编制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设计方案,将主要内容纳入详细规划管控引导要求,规范引导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集成多方政策资源,保障乡村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建设需求,推动乡村振兴。
(三) 夯实项目支撑, 完善 要素配套 。 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建立健全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和乡村建设评价制度,用好反馈结果,科学谋划储备项目,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提升项目全方位全链条服务意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人地钱”等要素供给,以项目建设实际成效,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 加大政策供给,强化制度保障 。 用足用好国家、省级的各类优惠政策,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围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三区一村”更新改造等关键和难点问题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学习借鉴省外政策创新经验,建立政策反馈优化调整机制。健全政策落实制度机制,释放政策效应,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 五 ) 总结经验做法,做好宣传引导 。 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理念、政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站位。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提炼宣传工作亮点和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加强舆论引导,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群众积极性,广泛凝聚思想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件:武乡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专班和专班办公室
附件:
武乡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专班和专班办公室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 、 市委市政府 工作安排,统筹协调和组织 领导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和考核工作推进情况,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夯实县域城镇化发展基础。
组 长:王书文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史小兵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 王鹏举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房维斌 县发改科技局局长
李世萍 县教育局局长
刘 宏 县工信局局长
赵凌波 县公安局政委
成雪慧 县民政局局长
李翟青 县司法局局长
孙亚东 县财政局局长
史文跃 县人社局局长
李艳鹏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刘雪东 县 住建 局局长
张鸿儒 县交通局局长
刘卫斌 县水利局局长
石建勇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弓俊艳 县文旅局局长
张钰坤 县卫体局局长
陈晋平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曹俊斌 县应急局局长
魏晓红 县市监局局长
杨德鸿 县统计局 局长
赵爱芳 县行政审批局局长
张彬宏 县能源局局长
栗 鑫 市生态环境局武乡分局局长
李晓波 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梁晓波 县妇联主席
李国平 县残联理事长
崔红斌 县数治中心主任
石树军 县政府招商中心主任
张高峰 县园林环卫中心主任
杜 煜 县文旅中心主任
李晓飞 县商企中心主任
郭红兵 国网武乡县供电公司经理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刘雪东兼任。
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 4 年 12 月 5 日印发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乡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武乡县宝塔街7号 联系电话:0355-6387955 邮箱:[email protected]
晋ICP备19007019号-1 晋公网安备 140429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1404290013
热心肠的雪糕 · 水管漫步最新版v1.0,水管漫步游戏下载 1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