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文登“7.22”事件后,关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网络暴力从线上走到线下等一系列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与此同时,一个充斥着反华、暴力、媚日内容的百度贴吧“纳年纳兔纳些事吧”(以下简称“纳吧”)也进入网民视线。这个贴吧究竟有何与众不同?所谓的“纳吧”现象又是什么?对我国的网络生态会产生何种影响?为此,青微小站团队联合@独家网进行了深度调查。据悉百度官方已介入调查,结果暂未对外公布。

目前,纳吧对外暂不开放。

一、“纳吧”其吧

纳年纳兔纳些事吧,取自百度贴吧“那年那兔那些事吧” (以下简称“那吧”)的谐音,后者源于爱国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里面活跃着一批爱国爱党、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青年。如果说“那吧”代表光明向上,“纳吧”则是暗黑版的“那吧”,“纳”字取义“纳粹”,里面聚集着一批极度媚日、反党反社会的年轻人,他们蔑视法律、崇尚暴力、数典忘祖,并以人肉搜索、恶意骚扰、网上侮辱“那吧”及其他发表爱国言论、不入其法眼的青年为乐。文登7.22事件中,群殴山东青年侯聚森的几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指来自“纳吧”。可见,“纳吧”成员对爱国青年的线上侮辱已开始演变为线下暴力,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网民的重视。

充斥着大量反党反政府反社会的言论

​二、探秘“纳吧”

连日来,青微小站团队联合@独家网连续发布10条微博(见@独家网“疯狂的贴吧”第1季—第10季),对“纳吧”现象进行了系列解读。现根据调查掌握资料,进行了再整理和再归类,为您揭开“纳吧”的神秘面纱和丑恶嘴脸。

1、“纳吧”戒备森严、极度神秘。 众所周知,贴吧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网友聚集地,来去自由、相对松散。但“纳吧”不同,活跃在贴吧的都是一群带有浓厚媚日反中心理的极端青年人,他们狂热、暴虐、缺乏理性,但因为所谓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聚集在一起,构筑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同时,吧友在互相交流时常用一些彼此才明白的特定用语,这无可厚非,但这些语言在网络上基本上都能查到是什么意思。反观 “纳吧”,成员之间的交流均使用诸如“刘俊”、“出道”、“笋丝”、“送妈”、“大明星”等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的黑话,且在网上也查不到这些名词的含义,让外人看的不知所云。其实,以上每一句“黑话”都来自其攻击爱国网民的具体实践,各有明确的代指意义。由此可见,“纳吧”并非普通意义的贴吧,而是一个不愿见光的极端组织。

这里的“XXX”一般是被人肉网友的名字。他们很喜欢打着“我XXX”的旗号,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去攻击该网友,或者冒用他人姓名去攻击其他网友。比如梁盛皓的曾用名是梁文韬,于是打人者梁某便自称“我梁文韬”。

纳吧人肉其他网友具有很强的嘲讽性和侮辱性,“金灿灿演艺公司”就是他们人肉别人时套用的名头,“出道”即人肉出他人的身份

2、“纳吧”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对爱国网友而言,无论是在论坛、贴吧还是微博、QQ,只要被“纳吧”盯上,面临的都是一场噩梦。在“纳吧”长期侮辱、骚扰爱国网友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发现目标(在网络搜索爱国言论或不利美日言论,锁定发布言论者并@纳吧,引发纳吧成员围观)——爆料信息(潜入目标任务的贴吧资料页、QQ空间等窃取受害人及其亲友信息,并再次@纳吧进行公开,并@当事人对其进行侮辱)——出道包装(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受害人相关信息,采取电话、短信骚扰、P图谩骂等形式进行精神打击,并形成所谓的“高雅作品”)——宣传推广(“高雅作品”完成后,纳吧成员会把受害人信息及“高雅作品”扩散到其他社交网络,在打击受害人的同时吸引更多臭味相投的人关注)这样一套极具嘲讽性、侮辱性和恶趣味的工作流程。在这条所谓的“造星”生产线上,“纳吧”的每位成员都竭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并严格按照分工落实到位。堪称史上最恐怖的“造星”工厂。

3、“纳吧”蔑视法律,肆虐线下。 根据青微小站团队所了解情况,近年来,“纳吧”对爱国网友的攻击侮辱已逐步从线上走到线下,而一旦被外部干预,则以约架等名义浑水摸鱼。据网友透露,早在2014年3月,就有广东河源黄某,因持爱国立场遭到“纳兔”团伙疯狂围攻、线下殴打。黄某曾报警,施暴方同样声称系“约架”,黄家长因害怕逼黄某道歉,黄某一度精神崩溃。可见,侯聚森被“约架”并非“纳吧”定点拔除爱国网友的第一案例。

据打人者透露,黄某曾报警,但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黄被打时的照片,施暴者拍摄并发布贴吧,供继续嘲笑侮辱,威胁其他爱国青年

受害人黄某qq截图,签名已显示其精神紊乱

4、“纳吧”纪律严明,警惕性高。 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贴吧随多次遭网友投诉,@百度贴吧 也多次对封禁,但纳吧团伙却每次都能顺利逃生。青微小站团队认为,除了监管方面的原因外,“纳吧”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和高度的警觉性也是重要原因。据了解,在“文登7.22”事件中被公众广泛指责的“杨桃”并非@威海警方在线

的运营小编真名;泄露网友个人信息的警察也并非“陈天均”。“杨桃”“陈天均”和纳吧黑话中的“刘俊”一样,都是纳吧团伙故意搅浑舆论的“挡刀”工具,实际上只是两个持爱国立场的无辜青年。同时,该吧成员有一套系统完整的逃跑、规避、解封技巧,在面临相关部门调查时能迅速大量删帖洗地,毁灭证据,从而成功金蝉脱壳。

我们以号称类纳吗发源地,以“弘扬高雅文化,造就明日之星”为宗旨的罗玉凤吧为例。​

发帖者“逻辑斯坦”系当前罗玉凤吧吧主,发帖时间为7月30日,内容是“雾霾严重,不适合动刀动叉……食材可以继续收集备份,过几天慢慢吃”。这段黑话,看明白了吗?

总的来看,纳吧已非是单纯的网络贴吧,而是已经初步具备“网络黑社会”的相关特征,具体而言就是:组织严密,隐藏真身,化身他人,黑话联络,线上激化情绪,线下肉体消灭,狡兔三窟,一击不成,迅速散去,风声过后,易地集结,锁定新目标,故技重施。

三、警惕“纳吧”现象

之所以把“纳吧”称为现象,是因为“纳吧”并非个案。经过青微小站团队一段时间以来的调查,还发现了“焦作中学吧”、 “日本之家吧”、“太平洋战争吧”、“冈村宁次吧”等一系列仇视中国、极端媚日、宣扬暴力的贴吧,而这些贴吧的行为组织方式也与“纳吧”极其相似。

“焦作中学吧”,该帖吧建立于今年3月24日,短短3个月时间,已发展会员6950人,发帖45363篇。该贴吧内含有大量青少年身份信息和对爱国青少年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及p图侮辱、谩骂等信息。据粗略统计,单此贴吧就有受害青少年150名。​

焦作中学吧截图

屯门中学吧“明星出道”

对“纳吧”现象,学者王小东用“逆向种族主义”作出了精辟总结:“这是一种一种自我矮化、病态的、情绪体系,就是说其他种族才是优秀的种族,而自己种族却是劣等种族”。逆向种族主义者自轻自贱,卑屈奴颜。但逆向种族主义者也不乏有自尊心的,他们把潜意识的自虐,投射、迁怒到文化、体制和当政者身上——烂、错都是因为他(它)们,于己无关,因此,必须将之彻底打烂砸碎。

可以说,“纳吧”现象已成为当今网络一颗不得不除的毒瘤,如果任其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调查梳理,青微小站团队认为,“纳吧”现象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所引发的“群体恐慌”。 从本次文登事件和以往的案件看,受害人个人及家庭信息的泄露是导致“纳吧”成员对其进行任意凌辱谩骂的重要原因。除了在微博、QQ空间等公开场合的信息,令我们震惊的是,部分受害人的户籍信息也被纳吧成员掌握。作为只有公安机关才能掌握的户籍信息为何落入纳吧成员之手,这之中是否存在渎职行为,相信有关部门定会深入调查。青微小站团队想说明的是,如果相对安全的户籍信息都可能随意落入他人之手,作为公民又何来安全感?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二是对施暴者纵容引发的“爱国恐慌”。 综合文登事件和以往案件,相关部门对类似的施暴行为并未引起高度重视,甚至在爱国网友的善意提醒下仍旧装聋作哑。殊不知,看似公平的处理决定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比如,文登事件中的施暴者之一@风车下的郁金香 事后就在微博上继续挑衅侯聚森。青微小站团队认为,类似“纳吧”的线下暴力行为,有关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一个国家都不能保护自己的爱国青年时,试问谁今后还敢公开谈爱国?

三是逆向种族主义引发的“网络雾霾”。 根据调查,青微小站团队发现聚集在“纳吧”及相关贴吧的网友多为年轻人,在当今价值观和文化多元的社会,逆向种族主义这类有悖正常“三观”的言论依然在网络上很有市场,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有力的整治,这股逆流必然会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而以纳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一贯做法,也会极大压制爱国青年的正当发声。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构建清朗网络将变成一句空话。

四是境外势力资助引发的“网络暗战”。 从青微小站团队掌握的情况分析,一些年轻人想要组成如此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线上线下互动的组织并非易事。而从一些网友提供的信息看,纳吧成员似乎也有从境外接受资助的嫌疑。如果相关情况属实,那么纳吧现象就可解释为境外敌对优势对我国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渗透颠覆活动。而相关部门必须要拿出有力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查出幕后黑手,切实维护我国的网络主权。

“纳吧”现象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一种网络现象,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以文登事件为契机,彻底铲除纳吧现象的不良影响,真正构建和谐、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

所幸,公安及相关部门已采取相关措施,@公安部刑侦局发布微博“清除网上黑恶势力事关国家安全”,4日公安部副部长陈智敏在全国重点互联网站和服务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互联网安全管理,推进网络社会法治建设,共同营造健康有序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