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 大師專區
    1. 新聞報導
    2. 大師全集
  • 全球宗教
    1. 佛光新聞
    2. 宗教新聞
    3. 修持靜心
  • 國際兩岸
    1. 國際新聞
    2. 兩岸新聞
  • 社會萬象
    1. 地方采風
    2. 寰宇人物
    3. 參訪交流
  • 教育人文
    1. 教育線上
    2. 校園風光
    3. 體壇風雲
    4. 樂活閱讀
  • 生活休閒
    1. 旅遊美食
    2. 醫療保健
    3. 新奇科技
  • 文化藝術
    1. 美術展覽
    2. 出版訊息
    3. 藝文活動
  • 慈善公益
    1. 慈善關懷
    2. 監獄佈教
    3. 全球公益
  • 心靈補給
    1. 佛學講座
    2. 名人名言
    3. 弘法開示
    4. 其他
  • 新聞專題
    1. 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
    2. 法寶節系列活動
    3. 佛光盃大學籃球邀請賽
    4. 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5. 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專題報導
    6. 世界神明聯誼會
    7. 紙上博物館
    8. 寶島采風
    9. 人間菩薩
    10. 三好校園
    11. 其他
    12. 2022年世界理事會線上會議
    13. 線上三皈五戒
    14. 2021傳授萬佛沙彌戒會
    15. 2022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
  •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108

    【作者: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 2023-12-10

    ●行腳托鉢 《金剛經》開頭提到︰「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從中而知,佛教僧團的生活是以托鉢為開始。 在中國,比丘又稱乞士,所謂「上乞諸佛之理以養慧命,下乞眾生之食以資色身」;僧,代表福田,要播種才有收成;鉢,代表寶藏,將財物藏於其中,才不為他人所盜。 當初佛陀帶著弟子到處行腳托鉢,弘法度眾,足跡踏遍全印度,佛法也因此能傳播出去。後世佛弟子們也效法佛陀慈悲的精神,到處托鉢弘法,讓佛法普遍於社會人間,使佛弟子獲得正信,社會人間得到光明。因此,行腳托鉢不但繼承了佛教的傳統,還延續了現代傳教的步伐。 我在一九八七年,佛光山開山二十周年時,舉辦「台灣南北行腳托鉢」,有一○八位僧眾,以一個月的時間,從台北走到高雄為台灣祈福,並且訂下「走出國家富強的道路、走出人間光明的道路、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四大宗旨。也就是希望透過行腳托鉢,作為出家眾的修持,同時正心誠意的將佛法的光明遍布城市、鄉間的每個角落。 當時一○八位行腳僧,從北到南縱走十七個縣市,七百多公里,並且舉辦了十七場布教大會。在信徒奔相走告下,許多民眾不約而同在門口擺起香案,以鮮花素果迎接佛陀聖像及行腳僧到來,無形中提升了大眾信仰的層次,從而促進心靈的清淨、善美,也為社會增添了祥和之氣。 而那一次托鉢所得功德款,經向教育部申請通過,隔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多年來,基金會舉辦了多次學術交流、藝文活動、佛學會考、梵唄音樂會、雲水書車等淨化人心的活動,以此來回饋大眾,造福社會。 其實,托鉢的「托」,不在於錢的多少,而是在於「鉢」本身就是一塊「福田」,不管放多少在裡面,都能以一收百,以千收萬,長成無限的果實。 托鉢又叫化緣,「緣」字很寶貴,一般人不懂真正化緣的意義,化緣不是你跟我要,我給你,而是要化一分善緣、要化一分善心,要感謝出家人「讓我發心,給我布施結緣」,讓我參與佛法的功德,這是很榮幸、很寶貴的。此外,一塊錢、一個合掌、一個微笑、一點心意的布施,都可以為我們培植不可思議的福德因緣。 「福報」是學佛的人所重視的問題,如我有多少福報?他有多少福報?大家彼此有多少福報? 其實,「福報」不是只有學佛修行的人才關心,我們在春節過年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人家門口都喜歡張貼「五福臨門」的春聯,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福、祿、壽、財、喜這五福能齊降門庭,閤家大小都能平安吉祥。 福報,就像我們在糧倉裡有儲蓄糧食、在銀行裡有一定的存款,因此在生活中,糧倉、銀行就會不斷供應我們所需的報酬、利息、本金。假如說銀行、糧倉沒有存款,沒有儲糧了,是負債、借貸的情況,銀行就會追討,就會要你繳回借貸,這就是福報不足,存款用光了。 你在人間做多少善事,就會有多少功德福報;你不做善事,沒有勤於耕種,再好的心地、良田,也不能生長五穀。《金剛經》說,多做多得,少做少得,它和福德性不同。福德性是你有無量的財寶,那是屬於心性上的,其數量無量無邊,不可計數;但在有相的福報裡,福德性派不上用場,福報是需要你付出實際的行動,在日常生活裡去累積功德善事,你付出有多少,收穫就有多少。 福報也不是要用來比較的,主要是要自我耕耘心田,自我勤奮,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世俗上說,修橋鋪路、布施助人都是累積福報的方法。《普門品》也說,如果你救助他人的三災七難,如是因如是果,當然你也能吉星高照,時時逢凶化吉。 什麼是福報?簡單的說就是善、美的回報。譬如:從小出生在幸福的家庭、長相端正、聰明靈巧、身體健康、心地善良、喜樂開朗;長大後求學順利、事業如意、婚姻美滿、善友眾多;中老年後子女孝順、名節清廉、知足常樂、長壽無病、能得善終等,這些就是所謂的福報。 雖然大家喜歡求福報,可是每個人的福報卻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姊妹也都不會相同。這是為什麼呢?依佛教的立場來說,當然是脫離不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因果關係。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清楚說明了前世、今世、來世三世的福報厚薄是緊密相連的,就像串連的鎖鏈,彼此牽引,相互影響。 過去世的善惡行為我們已無法挽回,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為今生與來世的福報努力;不僅一個沒有福報的人當要如是,就是一個有福報的人,也要懂得惜福、培福。因為如果只知享福而不知惜福、培福,福報遲早會用盡;就如銀行存款只出不進,存款必定一天少於一天。又如一位學生,即使再聰明,如果不用功,最終也會落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下場。 當然,福報有福報的來處,福報不是偷來的,福報也不是搶來的,福報不是妄想就有,福報更不是怨恨就可以獲得;那麼,福報從哪裡來呢?其實,一個人的福報有多少,是可以由自己決定的。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很多的罪業;一念的慈悲,能夠增加很多的功德。有的人因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的人因為「不貪不義之財」有了善緣;有的人因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有的人因為布施明燈,而得以全家團圓。如「貧女阿照」,就是藉著施燈的因緣而遇到大富長者協助,所以能和父親團聚。 因此,平時看到人點頭微笑、親切問候,或是舉手之勞的服務,乃至見人有難熱心幫助等;能夠成就他人的善事,隨時多做好事,這些都是和人結緣的方法,如此自然會增加福報。因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相互依存成就,共存共榮的生命體,所以想要獲得福報,廣結善緣,勤修布施,必能為我們累積今生、來世無量的福報。

    詳全文
  •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佛學思想74-出家無家

    常有人說:「出家無家!」這句話如果沒有深入去了解他的真義,常會有所誤解。就如過去有一位僧人,出家之時,寫了一封信給家人說:「我和家庭從此斷絕來往,生死不相來往啦!」這是不對的。因為就是佛陀成道後,面對父王過世了,他也回去為父擔棺;為感念母親的生育之恩,他還上忉利天去為母說法;他甚至回到迦毗羅衛國,度化堂兄弟,多少的方便說法、示現,哪裡說出家是棄家不顧呢? 「出家無家」主要是指,出家後要安住在佛法上,要「出家無家處處家」;思想上要放下執著,出離煩惱之家,當然是不以家族、愛情為主。只不過出家後,雖然修的是出世法,但是還是要懂得以佛法引導家人學佛修行;如果一旦出了家,就連自己的家人都不度,還能度一切眾生嗎?所以,出家的兒女更應該對父母盡孝道,尤其老年的父母,你不能說我出家了,就不管、不顧了。 不過,面對家人,一邊是道情、一邊是親情,你怎麼來平衡?佛教的孝道,如蓮池大師所說,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一般的在家信徒,如果是「甘旨奉養」,這只是小孝;假如說自己能可以「光宗耀祖」,就為中孝;假如是能讓家裡的人「信仰入道」,就是大孝中之大孝。 前兩者是世間的孝道,利益僅止於一世,家庭即使和敬孝悌,最終難免有生離死別之苦;家業龐大,功業彪炳,再多的富貴,無常一來,也會毀於一旦。因此唯有引導父母正信,增長菩提智慧,永斷惡道,這才是最高的孝道。 記得我出家不久,家師志開上人為了感謝我的母親,送我去跟隨他出家,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母親,開頭就說「親家大人慧眼」,我才知道原來出家兒女的父母,跟佛門的師長,可以成為「親家」。而佛光山的親家,少部分最初因為不了解,不喜歡兒女出家,現在十之八九,都已經能認同兒女的志趣,更知道能在佛教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發揮所長,佛門中一樣有前途。 由此可知,現在出家的子弟們,你們父母的未來,就要看你在佛教的付出奉獻,他能得到你的庇蔭嗎?你要有出息、對佛法有貢獻,佛教就能幫助你來孝養父母;你自己都懶惰懈怠,佛門也要開除你了,他哪裡還照顧你的父母呢? 所以出家是可以孝親的,主要的關鍵,你要在佛門裡面有道、有貢獻、有成就,父母就能以你為榮,父母就是佛門、十方弟子的父母,當然就能享受到佛門的照顧。總而言之,在佛教的孝道關係,還是要自己本身有道,孝養父母一切都是自然的事。 不過,佛門裡面,出家子弟孝順父母雖是當然的,但也不能太多的攜家帶眷,讓這個道場和家庭不分。像現在很多的寺廟負責人,都把寺廟交給自己的親人、子弟,這一種佛門的敗類,只是長養個人私心,不以十方為利,真是令人良深慨嘆。 ●宗教三寶──各有各的爸爸 有一次,天主教的羅光主教在台北天主教公署舉辦「宗教聯誼會」,各宗教難得相聚在一起,為表示友好,就有人提出「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當場有不少人共鳴。 所謂「三教」,釋、儒、道。釋即指佛教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儒家是指重倫理、禮治的孔、孟思想;道教則以貴生為主旨,含括以丹鼎、齋醮、符籙、積善、經戒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而「五教同源」,則是延續「三教一家」之說,內容指「佛教的慈悲,道教的無為,儒教的忠恕,耶教的博愛,回教的清真」。 當時我就問羅光主教,「如果把釋迦牟尼佛、耶穌、孔子、穆罕默德、老子,供在一起,您願意拜嗎?」他說:「我拜不下去!」可見得宗教事實上是難以混合在一起的,但彼此間應該要和諧、尊重、包容、交流。 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佛、孔子,本來就是各自獨立,也就是說,你盡可信你的教主,但我不能信,因為那是你的爸爸,不是我的爸爸。如果我把你的爸爸當成是我的爸爸,那是行不通的。 再有,教義也不能混合,好比文學就是文學、科學就是科學、醫學就是醫學,天文、地理,彼此性質不一樣,根本不必合;但是教徒可以互相來往,可以做朋友。你信天主教,他信基督教,我信佛教、道教,我們可以互相來往、做朋友。各人的爸爸,各自去禮拜,不必一定要「同」,讓它們各自存在,各具特色更好。 我主張「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在「同」的裡面,宗教的目標一致,都是勸人向善;但是「同」中也有「不同」,各個宗教各有教義,彼此說法也有不同。如同你要到台北,可以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不論坐飛機、高鐵、火車、汽車,都能抵達,但功能性不同,宗教也是一樣。 現在的人很習慣將一切分作「二分法」;好的壞的,真的假的,善的惡的,喜歡不喜歡……但這樣的分法,容易導致分裂,不能和諧。像過去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講究「判教」,但我對各種宗教的看法,覺得不應該去分誰大、誰小、誰高、誰低,彼此各有所專。就像兒童文學、青年文學、婦女文學,不必去分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各有特色。最好就是建立「能分能合」的宗教觀,才合乎中道。

  •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㊿佛佛道同

    ●佛佛道同 我出家以來,主持過的藥師法會與彌陀佛七法會不計其數,對阿彌陀佛與藥師佛很有感情。在主持法會當中,有不少參與的信徒問我︰「我們一下子打佛七念佛,拜西方阿彌陀佛,一下子舉行藥師法會,拜東方 藥師佛,會不會有所衝突?會不會讓東方、西方的佛菩薩忙不過來?」 其實「佛佛道同」,東、西只是依人的思維習慣。佛的光明,無數無量無邊,光光無礙。你拜哪一尊佛,稱念哪一尊佛的名號,只要契合佛的慈悲,心意相通,感應道交,念一方佛即念十方佛。 《普門品》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藥師佛、阿彌陀佛,何嘗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藥師經》說︰「若有大眾能受持八分齋戒……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藥師佛也在幫助阿彌陀佛弘法。 甚至《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稱讚六方諸佛不可思議功德,並鼓勵大眾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六方諸佛也稱讚釋迦牟尼佛不可思議功德。由此可知,「光光無礙,佛佛道同」,阿彌陀佛有釋迦牟尼佛的悲願,釋迦牟尼佛也有阿彌陀佛救度世人的方便力。 人之所以會有張三、李四的不同,是因為眾生有分別,在佛的世界則沒有分別。也就是說,可依個人意願、性向、根機不同而入佛門,此即《楞嚴經》所說的「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所以十方三世佛中,只要以虔誠不二之心,禮敬其中的任何一尊佛,都能夠成就我們的道業,這也是佛法殊勝的地方。換句話說,禮藥師佛一樣可以往生西方淨土,拜阿彌陀佛也可以求得無量壽。 我從小禮拜觀世音菩薩,對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感受最深,我常在面對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時,心中禮拜觀世音菩薩,因為我深信觀世音菩薩隨類應化身的方便示現,更何況「佛佛道同,光光無礙」。 世間上喜歡分人相、我相,因此人我之間的鴻溝難以填平,假如我們都能視人如己,立場加以調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我、無人,眾生一體,世間上還會有鬥爭、暴亂的事情發生嗎? 佛殿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但是你把他當成阿彌陀佛,佛與佛之間會計較嗎?不會的。就好像燈光,一燈亮了,再有一燈、二燈,甚至三燈、四燈,彼此光光相照,此即所謂的「佛佛道同,光光無礙」。佛性的遍及一切,空性的自在無礙,都是在說明同體共生的道理。 ●同體共生 人在世間生存,不可能單獨存在,人與人之間都是「同體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彼此都需要仰賴眾多因緣才能存在。 例如,我們穿衣需要有工人織布,吃飯需要農夫種田,出門搭車要有司機幫忙駕駛。不但日常生活裡,時時刻刻都需要士、農、工、商,各行各業奉獻每一個人的力量,才能提供生活所需;就是人與萬物之間,也都是不可分割的,都是對方生命裡的一部分,所以佛教講「同體共生」,宇宙世界就是一個大我的生命。 所謂「同體」,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例如,人的身體有眼、耳、鼻、舌等諸根的差異,卻同為身體的一部分;地球雖有國家、民族、地域的不同,卻需共同仰賴地球而生存。所謂「共生」,具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有這麼一則故事:聾子、瞎子、瘸子遇到房子失火了,三個人靠著互相幫忙,因此得以逃出火災現場。 在佛教的《百喻經》裡,也有一則〈蛇頭蛇尾〉的故事:蛇尾巴討厭蛇頭總是走在前面,自己卻只能跟著後面跑,於是就跟蛇頭抗議:「怎麼老是你走在前面,我走在後面?如果不是靠我這個尾巴,你又怎麼能彎曲、向前?」說完,就把尾巴繞在樹上。 經過幾天,蛇頭都沒有東西吃,只好宣布投降:「我不要走在前面了,我願意追隨你,老大給你做,我來做老二。」這下蛇尾開心的走在前面。但是,蛇尾沒有眼睛,看不到前方,走著走著就掉到深坑裡面去,於是就這樣活活給摔死了。 宇宙間的一切,彼此都是互相依附、賴以生存的生命共同體,大家如能有這樣的共識、想法,則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自然不會有衝突;能在異中求同,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就能眾緣和合,共生共存。 不過,「異中求同」之外,也要懂得「同中存異」。例如,眼睛有眼睛的功用,耳朵有耳朵的功用;不同的功用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大家要各司其職,和諧運作,就能同體共生。如果耳朵嫉妒眼睛,眼睛看不到前方,走路就會危險;又好比一桌的菜餚,色香味皆不同,但隨大家歡喜,各取所需,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我常說,人是一個、命是一條、心是一點;我盡我的一點心、盡我的一條命,把生命擴大到全世界。就像一滴水融入到大海之中,隨著大海的水,慢慢就能擴大成無限;又好比一滴水澆在花草上,讓花草的生命得以多采多姿的發展。 這一點水看起來不多,卻是無限;把個人的一點生命融入到國家、民族、宇宙之間,彼此同體共生,社會就能和諧。

  •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㊾行佛

    ●行佛 過去一般佛教徒都說「我信佛」,若問他:「佛」是什麼?他卻說不出來。有些人遇到苦難時,就說「我求佛」、「我拜佛」;有的人平時覺得,自己有些行為需要規範,所以「我念佛」、「我學佛」,用以克制妄念、行為。但比拜佛、求佛、信佛更上一層的,那就是「行佛」。 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任何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所行是否清淨,並藉由佛心把自己本具的寶藏開發出來。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行者」,就是要去「修行」佛法,要如佛陀所說、所行去做,例如:行佛的慈悲、喜捨、無我、忍耐、平等。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想要有所成就,是要時時刻刻,每日地在生活中實踐,而不應是知道了訣竅卻束之高閣。 在佛教的經典裡,每部經都以「如是我聞」作為開頭,以「信受奉行」作為結束;能夠信受奉行佛法,就是行佛。所以,佛教講「解行並重」、「福慧共修」,都是說明學佛不能只在義理上鑽研,佛法要在生活中體驗、印證,唯有透過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己血液裡的養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記得四、五十年前,也記不得什麼因緣,我到了北投一間寺廟,許多的信徒在那裡拜拜。我才剛進去不久,就看到過去台灣代理澳洲 OAK 奶粉的董事長曹仲植先生也走了進來。 他的太太是虔誠的佛教徒,一看到我就趕緊跑過來說:「師父!我先生來了,你趕快叫他拜佛。」我一聽,在那個時候,像這樣穿著西裝革履的大老闆,要叫他拜佛,這是很為難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靈感,就說:「曹先生不必拜佛,行佛就好了。」曹仲植居士很聰明,他即刻說:「師父說得對,我不必拜佛,行佛就好。」 就這麼一句話,曹先生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不遺餘力,例如他創辦台灣生命線,援助無依無助的人走向光明之路;成立曹氏基金會,獎助清寒學生。直到現在捐助了百萬輛左右的輪椅給全世界需要的人,甚至每當世界各地遇有重大災害,他都捐助千百萬元賑災。當別人讚美他善名遠播時,他總是說:「念經不如聽經,聽經不如講經,講經不如實踐,我只是『行佛』而已。」 因此,為了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層次,我提倡「行佛」,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確切實踐佛法。例如佛要我們慈悲,則不可輕易傷害生命;佛要我們忍辱,則不可瞋心怒罵他人;佛要我們廣結善緣,則不可自私自利……唯有真正落實「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二六時中不論行住坐臥,都能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所行」,我們才能獲得佛法的受用,佛教也才能根植於人間。 「我是佛」這句話不是傲慢的話,也不是夜郎自大的狂妄之言,這是佛陀開示的言教。佛陀成道時說「人人都有佛性」,這句話是要我們直下承擔,要肯定自我,要我們相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性能。 在佛教裡求受過三壇大戒的比丘、比丘尼,應該都有誓願過:「我菩薩某某,今天在得戒某某菩薩座下求受具足戒……」所以,既然都已經成為菩薩了,如今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我們就應該要直下承擔「我是佛」。 有一個信徒問禪師:「什麼是佛?」 禪師看著他說:「我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 信徒說:「師父!您的話我怎敢不信。」 禪師說:「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訴你:『你就是佛』啊!」 信徒驚訝的說:「我是佛,我怎麼不知道呢?」 禪師說:「因為你不敢承擔啊!」 這個世間上,很多佛教徒不敢承認自己就是「佛」。像法融禪師不敢坐在寫有「佛」字的椅子上,道信禪師笑著說:「你還有『這個』在嗎?」慧忠國師有一次喊著:「佛啊!佛啊!」侍者一臉疑惑的問國師:「您在叫誰啊?」國師回答:「我在叫你啊!為什麼你不敢承擔呢?」 有一次,我在寫字,信徒來了看到,就向我索取一幅字,作為座右銘。我寫了「我是佛」送給他,這位信徒很驚訝的說:「師父,這我怎麼敢要啊!」 所以,後來我在各地主持皈依典禮,總要信徒說「我是佛!」起初大家都很小聲說:「我是佛。」我說:「太小聲了,不夠力量,再說一次。」第二次,聲音就變得宏亮了。我告訴他們:當我講「我是佛」時,我可以打人嗎?我可以罵人嗎?佛能喝酒嗎?能抽菸嗎?你敢承擔「我是佛」,你的人生就不一樣了。既然「我是佛」,就應該要慈悲,既然「我是佛」,就應該要普利天下。這句「我是佛」,對自我的勉勵,自我的肯定,自我的發心、成長、擴大,是有特別意義的。 我認識佛,甚至鼓勵大家承認「我是佛」,這是因為佛教講究平等。佛有過去的諸佛,有未來的諸佛,也有現在的諸佛。如《法華經》裡,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你知道我是個好人,我是個善人,過去也有稱讚是智人、哲人、超人、能人、仁人;可是我們卻遲遲的不敢說「我是佛」。我雖是人,但人能成佛,佛是人成,人成即佛成;既然佛是人成,而佛陀也明確告訴大家,人人都能成佛,為什麼我們不敢直下承認「我是佛」呢?

  • 【星雲大師全集16】 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㉒

    不二法門 常有人問我,佛光山有一座「不二門」,為什麼叫「不二」?其實,「不二」是取自《維摩詰經》中「維摩一默一聲雷」的典故。 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佛陀要文殊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前去探病,於是雙方就在維摩丈室裡,展開了一場「不二法門」的討論會。 首先,在場的三十餘位菩薩,各就所見,提出發言。最後文殊菩薩說:「依我見,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才是入不二法門。」說完以後,文殊菩薩就反問維摩詰居士:「菩薩如何進入不二法門?」 這時,維摩詰默然!眾人茫然,相視而對。只有文殊菩薩懂得此中奧祕,於是讚歎:「善哉!善哉!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 所謂「不二」,指的是佛法的出世法,佛法講「煩惱即菩提」,理上是不二的。例如,原本酸澀的水果,經過和風及太陽的吹拂照耀後,就能成熟,轉酸澀為甜美,可見酸即是甜,甜離不開酸;酸中有甜,甜中有酸,酸甜是不二的。 又如,人有生,也有死。太陽從東方升起,就像人之生;從西方落下,如人之死。生也未曾生,生了要死;死也未曾死,因為死了又會再生。可說,人生也是「生死不二」。 以出世法來看世間,是從理上來解悟;但是在還沒有覺悟之前,不可以理上廢事,還是需要用理來解事,才可以因事而明理,因理而顯事,才能夠「理事圓融」,那才是真正的「不二」。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年輕得志,意氣風發。有一次,他問智常禪師道:「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可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是騙人的吧?」 智常禪師聞言而笑,反問道:「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可有這回事?」 「當然!當然!我讀書豈止破萬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樣子。 「那麼你讀過的萬卷書,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著頭腦說:「都在這裡了!」 智常禪師道:「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一粒椰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莫非你也是騙人的?」 李渤聽後,腦中轟然一聲,當下深有省悟。 「須彌藏芥子」是事,「芥子納須彌」是理,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理事無礙,那麼就能把宇宙的本體和現象融和在一起,把人我融和在一起了。 禪者心中 淨穢不二 有一天,趙州禪師和弟子文遠禪師在論道,正巧一位信徒送來一塊餅。文遠馬上說:「請老師吃吧!」 「這不公平,這樣吧,我們來比賽,贏的人可以吃這塊餅。」趙州禪師說。 「怎麼比賽法呢?」文遠問。 「誰把自己說的最骯髒、最無用,那一個人就贏了。」趙州首先說:「我是一頭驢子。」 文遠說:「我是驢子的屁股。」 趙州禪師馬上接著說:「我是屁股裡解出來的大便。」 文遠一聽,這下我還比什麼呢?想了想就說:「我是大便裡的蛆。」 趙州聽了,知道自己輸了,就問:「你這隻蛆在大便裡面做什麼呢?」 文遠禪師說:「我在裡面乘涼。」 人常常有分別心,但在禪者的心中,卻是淨穢不二,毫無分別。在一位真正開悟的禪師心中,他肯定自己的見道,不管他是與非、有與無、好與壞,在他心中都是一個,這才是真正懂得「法無二法」真義的人。一般人若能將「不二法門」的哲學應用在生活上,就能「人我一如」、「自他不二」了。 在佛教裡,只要讀過佛經的人都知道,幾乎每一部經典的開頭,都有一句「如是我聞」。那是佛陀臨涅槃前,弟子阿難請問佛陀,您講的經藏,我們結集以後,未來要怎樣才能讓人生起信心呢?佛陀就說,我所有的言說,應該在一個專論之前,安上「如是我聞」。意思是說,這一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陀如是宣說,我把它如實記錄下來的。 因為有「如是我聞」,才有三藏十二部的佛法留傳後世。因此,佛法以音聲做佛事,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佛教的修行法門雖然很多,但是對於世間眾生來說,透過耳根來聽聞佛陀教法最深刻。像觀世音菩薩是「聞」聲救苦,以耳根來聽聞眾生求救的音聲,無論在哪個地方,觀音菩薩都能「千處祈求千處應」,了知眾生的心念,救度眾生的悲苦。 也有人問,為什麼是「如是我聞」,而不叫「如是我看」呢?因為聽聞比看更有價值。比方說,以前發生過的事,過去就看不到了,但是歷史可以回憶,可以重述;遠處的我看不到,但聲音大一點,甚至透過電台轉播,我可以聽得到;隔一道牆,你在那邊,我在這邊,看不到,但是你講話,我可以聽到。眼看耳聽,各有功用,但是耳根的功用超越眼看,因此經典裡都用「如是我聞」,不用「如是我看」。 佛教的修行法門也非常重視「多聞薰習」,何況佛陀的言教既然都是「如是我聞」,我們就應該要懂得「諦聽、善聽、全聽」。尤其在佛教裡,讚美修行的人,要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意思是聽聞了以後,還要懂得思想、思考,把所聽聞的從遠處、大處、好處去想,思考了以後,要去實踐修行;當聞、思、修皆具足了,他就能獲得證悟、證道、證覺,就叫作三摩地。 因此,一句「如是我聞」,在過去的解釋,只表示聽經,在現在的意思是聞法。其中還包含有恭敬、供養、思考、修持等等的內容;尤其最後要能夠「信受奉行」,能如是,才能稱作「如是我聞」。

  • 東禪寺短期出家修道會開啟智慧寶藏 圓滿捨戒

    2024-04-15
  • 中區佛光幹部成長營 學佛自在共創淨土

    2024-04-15
  • 大高雄佛教會浴佛慶聖誕 發弘願努力為佛教

    2024-04-15
  • 奥斯汀佛光青年二團與美國女童軍聯合開展防衛術培訓

    2024-04-15
  • 「菲律賓古典音樂之夜」演奏We Are One

    2024-04-15
  • 信仰傳承共創淨土 南屏金剛修持靜心

    2024-04-15
  • 東京佛光山寺再啟齋戒會 信眾珍惜持戒靜心

    2024-04-15
  • 馬來西亞佛光山三皈五戒典禮 千人歡喜受持戒法

    2024-04-15
  • 普門寺閱讀研討會 探討《禪學與淨土》

    2024-04-15
  • 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 青年學者立命佛教研究

    2024-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