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汇总(2021年)

2021-10月我要考古二,现已进入复习阶段,知识要点,关键字已经更新完毕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1. 柳开、穆修 :宋代古文运动【先驱】

2. 白体 :代表【王禹偁】,特点【平易晓畅】,王禹偁《小畜集》

3. 西昆体 :代表【杨亿、钱惟演、刘筠】,特点【讲究修辞,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西昆酬唱集》

4. 晚唐体 :代表【林逋】,特点【模仿贾岛、姚合诗风,清逸隐幽】

5. 晏殊 :《珠玉词》,特点【风流闲雅,温润秀洁】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6.欧阳修

文:【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诗:【重气格,散文化倾向,选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平易】

词:受冯延巳影响,【深婉缠绵,温润秀洁】

7. 梅尧臣 :《宛陵先生文集》,特点【古淡平淡】,追求【苦硬瘦劲】

8. 苏舜钦 :【豪犷激切,直抒胸臆】

9. 王安石

文:【重在致用;笔力雄健,文风峭刻;以议论说理见长】

诗:“半山诗”(王荆公体)【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

10. 王令 :《广陵先生文集》。诗【奇崛豪放,峭拔劲健】

11. 曾巩 :《元丰类稿》,文【古雅平正,雍容冲和】

12. 苏洵 :《嘉祐集》,散文【战国纵横家色彩,笔锋老辣,纵横博辨】

13. 苏辙 :《栾城集》,文风【淡泊平和,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成就

14.苏轼

文:议论文【气势充沛,雄辩恣肆】,记叙文价值最高,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山水游记《前赤壁赋》和亭台阁记为代表

诗:题材内容为社会政治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创作特色,擅长七言,以文为诗《百步洪二首》,以才学为诗,【清丽雄健,清旷闲逸】

词:【以诗为词,豪放旷达】,题材开拓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5. 江西诗派 :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

16. 黄庭坚 :《山谷集》

诗,山谷体,拗句;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用典;生新瘦硬;也有自然晓畅

词,雅词学东坡豪放词;俗词学柳永,词写艳情而流于狎亵;俚俗语言和僻字怩字

17. 陈师道 :《后山先生集》,后山体,【朴拙瘦硬】,“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18. 陈与义 :《简斋集》,简斋体,【雄浑沉郁,以直致语,浅语入诗,重意境,重白描】


第五章 柳永与北宋词坛

19. 柳永 :《乐章集》

扩大题材——下层市民、风尘女子、男女之情、羁旅行役、城市风光

词体贡献——创造慢词、铺叙手法、语言通俗、音韵声律,“曲祖”之称

20. 秦观 :【清新雅致】《淮海词》,婉约词,多写相思离别,融入身世之感

21. 晏几道 :【凄楚哀怨】《小山词》,多写感情经历

22. 贺铸 :《东山词》,【盛丽妖冶,悲壮激昂,“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23. 周邦彥 :《清真集》,清真词,羁旅行役,章法结构【开阖有致,不同感情相互衬托,景语结尾】;语言典雅,韵律精严

24. 李清照 :《漱玉词》《词论》

词——易安体,前期【清丽淡雅】,后期【沉郁哀痛】

词论——尚雅,语言韵律文雅,“词别是一家”,声律

25. 朱敦儒 :《樵歌》,樵歌体或朱希真体,【淡而静的空旷境界,自然飘逸】


第六章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26. 辛弃疾 :《稼轩长短句》

题材内容——爱国词(最突出),儿女缠绵之情,农家词,咏春词,艳情词

艺术成就——【柔中有刚,喜议论,善用典,以论为词,以文为词】

27. 辛派词人 :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刘过

28. 张元幹 :《芦川词》,南渡前【花间樽前】,南渡后【慷慨激昂】

29. 张孝祥 :《于湖词》,【豪迈飘逸】

30. 陈亮 :《龙川词》,【词风豪放,议论纵横】

31. 刘过 :《龙洲词》,【慷慨悲壮】


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32. 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33. 陆游

诗:早期【清新拔俗】,中期【豪放悲壮】,晚期【闲适淡泊、清淡秀逸】

词:【慷慨激昂,清淡秀逸】

文:记叙文成就突出,尤其题跋小品文,【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妙趣】

34. 杨万里 :《诚斋集》,诚斋体,活法诗,绝句最出色,日常生活小情趣,活泼自然,风趣诙谐

35. 范成大 :《石湖居士诗集》,古代田园诗集大成之作,《四时田园杂兴》

36. 朱熹 :北宋理学大家,诗歌以诗喻理,情趣、理趣相交织,散文细致周密,雅厚简当


第八章 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37. 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词

艺术——意境清幽空灵,使用虚字,健笔写柔情,韵律精严,以雅乐注入词体

词史贡献——首创清雅词风于婉丽、豪放之外别立一宗

38. 吴文英 :梦窗词【超逸沉博、浓艳密丽】,晦涩难懂,章法结构独特,语言常用冷僻、怪异的字词

39. 周密 :《蘋洲渔笛谱》,一名《草窗词》,风格【清丽,咏物词寄托遥深】

40. 王沂孙 :《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咏物词

41. 张炎 :《山中白云词》《词源》,前期雅丽,宋亡后多亡国哀音及身世零落之慨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42. 永嘉四灵 :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效法晚唐体,专攻五律,贾岛、姚合苦吟诗风,专为格律诗,意平语诡,诗歌冲淡平和,追求平淡简远韵调

43. 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诗派,陈起《江湖诗集》,尚晚唐体、苦吟,代表——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44. 刘克庄 :前期【清轻简淡,后悲愤慷慨】,后期【沉郁低回,悲凉疏放,融会众作而为一家】

45. 戴复古 :《石屏诗集》,工五律

46. 遗民作家 :汪元量、刘辰翁和郑思肖,文天祥【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一章 辽金文学

47. 耶律倍 :《海上诗》,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

48. 耶律洪基 :《清宁集》《题黄菊赋》

49. 萧观音 :《伏虎林》

50. 萧瑟瑟 :《讽谏歌》

51. 寺公大师 :《醉义歌》,辽诗中最长诗篇

52. 金代前期 :吴激、蔡松年、宇文虚中,由宋入金

53. 国朝文派 :蔡珪、党怀英、王庭筠、赵秉文

54. 金代后期 :赵秉文、王若虚等主平易,李纯甫、雷渊等主奇险

55. 元好问 :《中州集》《论诗三十首》,以风雅为宗,论诗推崇自然,标举清刚雄健。【深挚悲凉,伤乱诗苍凉沉郁,清雄顿挫而深婉明丽】

56.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根据唐传奇《莺莺传》再创作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56. 元杂剧的分期

前期——大都,悲剧、社会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

后期——杭州,爱情、文人事迹,神仙道化剧。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秦简夫

57. 元杂剧分类

爱情婚姻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陈州粜米》《灰阑记》《盆儿鬼》《魔合罗》

历史剧——五大历史剧《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

家庭伦理剧——《东堂老》《范张鸡黍》

58. 元杂剧体制 :折、楔子和题目、正名。四折一楔子,旦本戏和末本戏

59. 白朴 :创作16种,传世3种《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其中《梧桐雨》来源于白居易《长恨歌》,表达唐明皇患难后寂寞和衰残中孤愤,王国维评“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60. 马致远 :《东篱乐府》

历史剧《汉宫秋》——昭君出塞事,强烈批判意识和浓郁民族情绪。

神仙道话剧——劝出家归隐、寻世外仙境。《黄粱梦》《陈抟高卧》

61. 郑光祖 :《倩女离魂》,唐传奇《离魂记》,情节离奇,浪漫色彩,语言细腻,文辞秀美婉转

62. 宫天挺 :《范张鸡黍》《七里滩》

63. 乔吉 :《扬州梦》《金钱记》《两世姻缘》

64. 秦简夫 :《东堂老》肯定商人


第三章 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65. 关汉卿 :《窦娥冤》,戏剧冲突激烈,窦娥性格鲜明,妇女悲剧和反抗,揭露

公案剧——揭露社会黑暗,《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

妇女生活剧——坚强勇敢机智,《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

历史剧——歌颂英雄,表达现实感受,《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陈母教子》

66. 王实甫 :《西厢记》《丽堂春》《破窖记》,打破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例,戏剧冲突两条线索


第四章 元代散曲

67. 元代散曲 :前期在大都,风格豪放,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后期在杭州,风格清丽,代表作家张养浩、乔吉、张可久

68. 关汉卿 :《一枝花》【不服老】

69. 王和卿 :《醉中天》【咏大蝴蝶】

70. 马致远 :曲状元,《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隐居生活,自然景物和游子漂泊,愤世厌世思想,曲词老健、疏放、宏丽

71. 张养浩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沉郁,语言质朴豪放,《山坡羊·潼关怀古》

72. 乔吉 :清丽雅正,《水仙子》【寻梅】

73. 张可久 :《小山乐府》,《一枝花》【湖上晚归】


第五章 宋元南戏和话本

74. 南戏 :南曲戏文,早期中心在浙江温州一带,被称作温州杂剧,高明《琵琶记》

75. 四大传奇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拜月亭记》施惠,误会巧合,曲文本色自然

76. 高明《琵琶记》 :“南戏之祖”,赵五娘形象,结构“苦乐相错”,曲辞表现力

77. 宋元话本 :话本小说与讲史话本

78. 话本小说 :分四类——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体制分六个部分,连贯叙述,情节曲折,白话演说。代表作《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79. 讲史话本 :《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平话——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浅显文言和白话并用,情节连贯的故事


第六章 元代诗文

80. 元代诗文前期 :代表诗人——耶律楚材、郝经、刘因、赵孟頫、戴表元

81. 戴表元 :宗唐,文【清深雅洁】,代表作《剡源集》

82. 元代诗文中期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83. 虞集 :元诗四大家之首,论文【平易正大】,论诗【至清至和】,代表作《道园类稿》,

84. 揭傒斯: 长于五言诗,“五字长城”之誉

85. 元代诗文后期

杨维桢《铁崖古乐府》,铁崖体,着意学李贺,追求新奇。

萨都剌《芙蓉曲》清丽、宫词侬艳,直面现实,《鬻女谣》《黄河即事》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86. 《三国演义》 :长篇章回小说开山之作,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

87.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最早献身于通俗小说创作的作家

88. 《三国演义》思想 :“明君贤相”理想;尊刘贬曹倾向;义的价值;广阔历史和复杂人性

89. 《三国演义》艺术特色 :据史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艺术结构错综复杂;长于战争描写;情节展开中表现人物性格——层层皴染,传奇故事和生动细节,对比烘托;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90. 《水浒传》 :揭露社会黑暗,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题,描写人物——置于情节,倾注爱憎;单线发展,又相互连贯;继承“说话”艺术,运用白话,生动,准确


第二章 《西游记》和《金瓶梅》

91. 《西游记》 :中国神魔小说的最高成就,现存最早百回本是明万历年间【金陵世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92. 《西游记》思想 :深受心学影响;孙悟空象征“心猿”,自我价值,自我个性;揭露现实,统治者与黑暗势力间微妙关系

93. 《西游记》艺术 :最突出【奇幻色彩】;寓庄于谐;单线发展,每一回相对独立;语言,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轻松活泼,明快洗练

94. 《金瓶梅》: 唯一没经历过世代累积作品,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现存最早是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另有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95. 《金瓶梅》思想 :通过以西门庆为核心的活动和家庭兴衰,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96. 《金瓶梅》艺术 :题材——琐屑的家庭生活世俗情态;人物——摆脱类型化,表现复杂性;白描手法,直书其事;网状结构;语言——口语化、通俗化


第三章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97.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红白蜘蛛》——最早单篇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最早话本小说总集,《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98. 三言 :作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尚“真”重“情”;重视通俗文学;主张有益于社会教会

99. 三言内容 :赞扬商人;婚恋自主;市民阶层立场

100. 三言艺术 :贴近日常世俗生活,偶然巧合构成曲折情节;人物置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人物内心;语言雅俗共赏,生活气息浓郁

101. 二拍 :作者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文学史上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商人成了‘二拍’中的最主要的角色

102. 《今古奇观》 :“抱瓮老人”,流行最广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第四章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03. 明初杂剧 :朱权《太和正音谱》,朱有燉,明代杂剧史上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

104. 明中后期杂剧 :王九思、康海、徐复祚、冯惟敏、孟称舜

105. 徐渭 :《四声猿》——《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

106. 明传奇(主流)前期 :宣扬忠孝节义

107. 明中期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

108. 明后期传奇 :万历后繁荣期,汤沈之争,沈璟《南词全谱》,王骥德《曲律》,高濂《玉籫记》

109. 汤显祖“临川四梦” :《牡丹亭》《紫箫记》《南柯记》《邯郸记》

110. 《牡丹亭》 :杜丽娘,追求自由与爱情,为情而死,由死而生,至情;

艺术——浪漫柔情;情节离奇;大量唱词是主人公内心独白

111. 《紫箫记》 :取材唐蒋防传奇《霍小玉传》,后改为《紫钗记》

112. 《南柯记》 :取材唐李功佐传奇《南柯太守传》

113. 《邯郸记》 :取材唐沈既济传奇《枕中记》


第五章 明代散文

114. 明代散文初期台阁体 :杨士奇、杨荣、杨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115. 宋濂 :“开国文臣之首”,散文淳深典正、浑穆雍容;人物传记。

116. 刘基 :《郁离子》,寓言性杂文,托物寓讽,如《楚人养狙》

117. 明代散文中期唐宋派 :唐顺之、王慎中、茅坤、归有光,学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名家平易畅达文风

118. 王慎中 :《遵岩集》

119. 唐顺之 :《荆川先生文集》

120. 茅坤 :《白华楼藏稿》《唐宋八大家文钞》

121. 归有光 :《震川先生文集》,唐宋派中成就最高,主张文道合一

122. 明代散文晚期公安派 :“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123. 李贽 :“童心说”——“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124. 袁宏道 :“三袁”最突出,柳宗元之后游记散文又一高峰,《虎丘记》《初至西湖记》

125. 竟陵派 :钟惺、谭元春,幽深孤峭、幽情单绪

126 .张岱 :小品文,景与人、风俗民情结合;活泼生动而冷峻深曲;反思人生,遗民悲凉


第六章 明代诗歌

127. 明前期诗坛

刘基——沉郁苍凉

袁凯——《白燕诗》,“袁白燕”

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台阁体”——在朝者

“性理诗”——在野者

茶陵诗派——李东阳,杜甫诗风,脱离台阁体,向前七子过渡人物

128. 高启 :明代“诗人之翘楚”,诗歌【笔力矫健、气势纵肆】,七言歌行,内容——时代战乱、自我个性、咏史怀古

明中期诗坛盛况

129. “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130. 弘正四杰 :李梦阳、何景明【俊逸朗秀】、徐祯卿、边贡,复古,宗法盛唐

131. 李梦阳 :宣扬“真诗乃在民间”,学习杜甫,忧患意识,七言歌行

132. 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唐寅(六如居士)、文徵明和徐祯卿,真性情

133. “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徐中行、吴国伦、宗臣、梁有誉,明代嘉靖,重视诗歌艺术特征;李攀龙《沧溟先生集》、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谢榛《四溟山人集》

134. 明晚期诗歌

公案派——注重真情实感

竟陵派——注重锤炼字句

陈子龙——明末最后一位大诗人,效法汉魏盛唐,《秋日杂感》

夏完淳——忧伤国事、少年英气

135. 明代前期散曲

朱有燉——《诚斋乐府》,明前期散曲影响最大

康海、王九思——作品代表北方作家的典型风格

王磐——《王西楼乐府》

陈铎——散曲集《秋碧乐府》,数量为明代散曲之冠,“乐王”

136. 明代后期散曲

冯惟敏——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

梁辰鱼——散曲集《江东白苎》

137. 明代民歌 :冯梦龙《挂枝儿》和《山歌》,男女恋情,语言俏皮活泼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代诗歌

138. 清初“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139 .钱谦益 :诗学主张——重学问;重性灵,七律组诗《金陵秋兴》

140. 吴伟业 :《圆圆曲》七言歌行,梅村体,文词清丽,音协调谐,含蓄委婉,沉着痛快,人物命运为中心

141. “南施北宋” :施闰章、宋琬,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间多愁苦之思

142. 遗民诗-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屈大均擅五律,有【古直】之风,顾炎武【高古】,吴嘉纪【语言质朴】,钱澄之后期【闲适恬澹】

143. 王士禛 :《带经堂集》《渔洋诗话》“神韵说”七言绝句,诗尊唐,推崇王维、孟浩然

144. 赵执信 :思想劖刻

145. 宗宋 :查慎行、厉鹗

查慎行——《敬业堂集》反映社会民生,多学苏轼

厉鹗——《宋诗纪事》诗追求孤淡情调,选材喜爱清幽、闲适、冷僻情趣

146. 乾嘉诗风

沈德潜——“格调说”,创作——本于诗教;讲求蕴藉,推尊唐诗,尤重声音美

翁方纲——“肌理说”即“文理”“义理”,基于学问,以学济诗

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147. 袁枚 :《随园诗话》标举性灵,强调真性情,诗中有我


第二章 清代文章

148. 学者之文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149. 文人之文 :清初三大家,候方域、魏禧、汪琬

150. 候方域 :长于古文,尊唐宋八家,早期文绮丽,后学韩欧有奇气,《李姬传》《马伶传》《答田中丞书》

151. 魏禧 :论文强调“积理”“练识”,议论和叙事文,《大铁椎传》

152. 桐城派 :清中期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槐、姚鼐,程朱为基础,先秦两汉、唐宋八家古文为楷模,系统化散文理论

153. 方苞 :《望溪全集》,“艺术莫难于古文”,“义法”说,文字雅洁

154. 刘大櫆 :《海峰集》《论文偶记》,神气说,写底层人物,转折跌宕,诗化倾向

155. 姚鼐 :《古文辞类篡》,“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古文迂回荡漾,余味曲包,论学之文和考证之文

156. 阳湖派 :恽敬,张惠言

157. 乾嘉学者之文 :吴派,皖派,戴震、钱大昕、章学诚

158. 《骈体文钞 》:骈体文集,李兆洛编选,视骈文为正宗

159. 汪中 :清代骈文最有成就者,另有骈文八大家


第三章 清 词

160. 阳羡词派 :陈维崧,重“立意”,主张“拈大题目,出大意义”,推崇苏辛,代表人物——陈维崧少作【风华绮丽】,中晚年【深婉豪宕】

161. 浙西词派 :朱彝尊,适应大一统,醇正秀雅,重韵致,空灵含蓄。代表人物——朱彝尊,《词综》尊姜夔张炎,讲醇雅,偏重格律技巧

162. 纳兰性德 :《饮水词》,“国初第一词人”,小令,爱情词低徊悠渺,婉丽清凄,边塞词寥廓苍远,悼亡词凄婉

163. 京华三绝 :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

164. 顾贞观 :《弹指词》,《金缕曲二首》寄赠友人吴兆骞

165. 常州词派 :嘉庆年间,张惠言、周济倡《风》《骚》之旨,反对浙西词派徒为形式而为琐屑饾饤之病,讲“寄托”

166. 张惠言 :《茗柯词》,追求“中和”美学,《木兰花慢》[杨花]以物咏志,寄慨遥深

167. 周济 :常州词派理论集大成者,“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推尊词体

168. 《宋四家词选》 :周济编选,取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四家


第四章 清代小说

169.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水浒后传》《说岳全传》《祷杌闲评》——魏忠贤事迹,《隋唐演义》

170. 世情小说 :《醒世姻姻缘传》——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歧路灯》《蜃楼志》

171. 才子佳人小说 :世情小说的一种,《平山冷燕》《玉娇梨》《好逑传》

172 .才学小说 :考据学风盛行,《野叟曝言》《蟫史》《燕山外史》,影响最大——李汝珍《镜花缘》

173 .神怪小说 :代表作董说《西游补》,李百川《绿野仙踪》

174. 话本小说 :《清夜钟》《豆棚闲话》《西湖佳话》,成就最大的是——李渔《无声戏》《十二楼》

175. 讲唱文学 :鼓词——今传最早《大唐秦王词话》,弹词,子弟书——鼓词的一支

176. 蒲松龄《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思想——借鬼神反映现实,批判揭露;肯定自我,理想寄寓。艺术——兼众体;奇幻奇异、想象丰富;诗意蕴藉;文言与方言

177. 吴敬梓《儒林外史》 :科举讽刺,思想——否定功名富贵,批判科举制度,功名富贵与文行出处两组人物。艺术:人物丰富复杂;写实,淡化情节;鲁迅“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第五章 曹雪芹与《红楼梦》

178. 曹雪芹 :反礼教反传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79. 《红楼梦》版本 :80回抄本——脂砚斋评语,甲戊本、已卯本、庚辰本等;120回刻本——程伟元序,高鹗续写后40回,程甲本,程乙本,王希廉评本(流行最广),目前常见的是程乙本

180. 《红楼梦》思想内容 :中心线索是宝黛爱情,情的世界、礼的世界、理的世界

181. 《红楼梦》艺术成就 :人物形象——同阶层或同类人物对比写照,表现不同性格;人物置于广阔社会环境中,反复渲染,复杂性;善于处理小说情节,日常生活事件意味深长;心理描写深入而细腻。注重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性格。写实性,网状结构,诗化色彩


第六章 清代戏剧

182. 苏州派 :李玉,关注现实,政治剧和时事剧。

183. 李玉 :《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歌颂周顺昌,抨击魏忠贤

184. 文人派 :借历史发身世之苦或故国之思。意境接近诗歌,曲词雅致,抒情性强。案头之曲。代表作家:吴伟业,尤侗

185. 娱乐派 :游戏娱乐和形式技巧,李渔《笠翁传奇十种》《闲情偶寄》,剧情新奇,巧合情节,喜剧性,“立主脑”说,“词采第二”

186. 洪昇《长生殿》思想 :歌颂真情乃至理想化幻情;政治和爱情矛盾,表现个人命运之无常、人生之虚幻

187. 洪昇《长生殿》艺术 :“曲中巨擘”结构完整,头目紧合;语言清雅秀丽;曲辞韵律独步一时

188. 孔尚任《桃花扇》思想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南明王朝覆灭

189. 孔尚任《桃花扇》艺术 :结构严谨,桃花扇多层含义;语言典雅有余,本色不足

190. 清中期作家 :唐英、蒋士铨和杨观潮,其中蒋士铨乾隆时期最负盛名,颂扬纲常伦理,《冬青树》


第七章 清代弹词

191. 弹词 :明末清初江浙一带流行,实质是“韵文体”长篇小说,起源于陶真,伴奏——琵琶和三弦

192. 弹词题材 :儿女英雄类为主,儿女类、杂糅神仙类两种变化

193. 清代弹词分期 :早期——明末清初至嘉庆年间《玉钏缘》《天雨花》《安邦志》《三生石》《再生缘》;中期——道光初至同治末年《笔生花》《榴花梦》;晚期:光绪至清末民初《凤双飞》《精忠传》

194. 女性文学特征 :以女性为中心,“处处为女子张目”;表白自己写作时的心境和状态;反映妇女生活各个层面,表现女性的不幸命运;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和追求自由理想境界的奋斗精神;追求真正的爱情和自主的婚姻

195. 清代弹词代表作 :《天雨花》陶贞怀,以左维明为代表的忠臣义士为维护正义;《再生缘》弹词小说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作者陈端生,孟丽君反抗最激烈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第一章 近代诗词

196. 龚自珍 :主导近代诗风新变的著名诗人,诗感慨议论,理想世界,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197. 宋诗派 :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前期梅曾亮、程恩泽等,后期曾国藩,郑珍等

198. 同光体 :光绪中期后延续到民国,陈三立成就最显著,闽派——陈衍、郑孝胥;浙派——沈曾植;赣派——陈三立

199. 诗歌变革运动 :谭嗣同、夏曾佑和梁启超“新学之诗”(“新诗”);黄遵宪的新派诗;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

200. 南社 :清末民初革命派,陈去病、高旭、柳亚子,激扬悲慨,革命豪情,苏曼殊——革命和尚,张之洞——唐宋派首领,樊增祥、易顺鼎——学晚唐艳体

201. 词论 :刘熙载《艺概·词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冯煦《蒿庵论词》,谭献《复堂词话》,况调颐《蕙风词话》

202. 王国维 :《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词学思想和话语表述具现代意义


第二章 近代文的新生面

203. 龚自珍 :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散文——政治及学术论文,记传作品及杂文

204. 经世文派 :一是切合实用,有内容;二是文以达意,反对所谓“义法”

205. 后期桐城派 :姚门四弟子——梅曾亮、姚莹、方东树、管同,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高

206. 湘乡派 :咸同时期,曾国藩

207. 新文体 :梁启超首创,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文白夹杂,兼采众制


第三章 近代小说与戏剧

208. 近代小说 :最明显的特点是政治性与娱乐性

209. 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提出,中心意图是改良群治,使小说地位移向中心

210. 侠义小说 :《儿女英雄传》《荡寇志》《三侠五义》

211. 狭邪小说 :狎优狎妓,潦倒文士,格调不高。《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海上花列传》

212 .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213. 鸳鸯蝴蝶派 :礼拜六派,知识分子失望革命,沉溺个人趣味,讴歌爱情又逃避爱情,言情感伤,徐枕亚《玉梨魂》

214. 林纾 :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滑铁卢战血余腥录》《撒克逊劫后英雄录》

215. 花部新剧种 :豫剧、黄梅剧、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采调

216. 近代京剧剧目 :1280多种。三国戏、列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表达市民意愿,歌颂与反抗

217. 戏剧改革 :首先在理论上提出戏剧改革的是梁启超,汪笑侬是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术家

218. “春柳社” :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是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

219. “春阳社” :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创办了话剧团体“春阳社”


已经更新完了,大家一起加油哦!

编辑于 2021-08-20 10:30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