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大方的茴香  ·  numpy ...·  9 月前    · 
叛逆的马克杯  ·  python ...·  10 月前    ·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讲席学者、国家级和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卫星互联网、5G/6G软件定义网络、压缩感知与机器学习、软件无线电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空间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智能网络与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IEEE Fellow IET Fellow 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2002 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学士学位, 2003 2007 分别获得了英国伦敦玛 丽女王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萨里大学教授、讲席教授。主要 研究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和卫星互联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科技部政府间重点 专项和国际项目等 10 余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 100 余篇,会议论文 100 余篇,其中包括 著名 IEEE 期刊 JSAC、TWC、TVT、TSP、TAP 等。相关研究工作谷歌学术总引用 9800 余次, H 指数 4 8 。研究成果获得欧盟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地平线奖, JCIN、China Communications 等最佳期刊论文奖,IEEE VTS Distinguished Lecturer and Speaker。被选为英国工程和自 然科学研究委员会会士 (2017)、IEEE ComSoc 无线通信委员主席(2023-2024)和 IEEE Vehicle Technology Society 理事(2021-2026)。



教授、博导、 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 2001 年先后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4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2004-2006 年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基金、华为基金、复旦大学 卓识人才计划 等。 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Associate Editor; IEEE Journal on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Circuits and Systems Guest Editor 。 现任 IEEE 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和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和上海市图像图形学会理事。


教授、博导、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无线网络、强化学习&深度学习、信源信道编码、嵌入式系统


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150 余篇,论文被 SCI 收录 80 余篇,有全球高被引 ESI 论文和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目前已申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 60 多项。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重大项目课题 1 项、面上项目 2 项,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2 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 1 项。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担任国际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和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编委。担任 2019 年国际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程序委员会主席。

教授、博导、 国家青年特聘专家、上海市特聘专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 向: 通信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 5G/6G移动通信、 通信信号处理、 无线AI、 大规模 MIMO、 无人机通信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美国奥本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 2019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现担任 IEEE VTS 杰出讲师、 IEEE 信号处理汇刊 TSP 的高级领域编委及 IEEE 无线通信汇刊 TWC 的编委。在复旦大学讲授《信号与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与估计基础》、《通信系统优化》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




教授、博导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3)和跟踪计划(2017)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类脑智能和计算神经科学


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博士(2001)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神经科学博士后 (2004) ,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科学家 (2010)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 (2013 )和跟踪计划( 2017 )。上海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计算神经科学学会委员、自动化控制和生物工程协会委员,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副主编, Cognitive Neurodynamics 编委。研究方向包括大脑神经信号动力学特性和生物物理机制、神经信息处理和神经计算、神经元和神经网络计算模型,仿生智能等。近年来构建了哺乳动物和人脑能量连接图谱三维数学模型,揭示脑皮层普适性信号传导和基础代谢依赖的大脑耗能规律和机制。从离子通道层次到神经元、神经网络和神经环路等多个尺度,研究了高等动物大脑如何实现低功耗神经网络线路连接、和高效节能处理信息和神经计算机制。在 Nature, PNAS, Neur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J Neurosci, PLoS Comp Biol, J Cereb Blood Flow & Metabolism 等学术期刊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主持 / 承担国家基金项目 10 余项。


研究员、博导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天线、智能系统及算法研究


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经济学硕士和电气工程博士。于 2005-2015 任职英特尔公司美国英特尔研究院。 2015 年加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专注射频智能化技术和高性能无线 SoC 研究与产业化。 IEEE 高级会员,已发表包含 6 ISSCC 5 JSSC 在内的 50 余篇论文,拥有 13 项美国专利。担任多项国际学术会议重要职务 ,包括 IEEE ISSCC 国际固态电路会议技术委员 IEEE RFIC 国际射频集成电路会议指导委员和技术委员 IEEE JSSC 客座编辑 IEEE MWCL 副主编。

教授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功能虚拟化、分布式机器学习

个人主页: https://jinzhaofd.github.io/


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复旦大学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自然科学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多个知名企业项目,在网络领域的知名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IEEE JSAC, INFOCOM, ICNP等。担任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的编委,同时也服务过多个国际会议,包括IEEE INFOCOM 等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NoF 2022 Demo共同主席,CNSM 2022 Student Travel Grants共同主席等。

副研究员 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计划(青年)入选者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卫星互联网、边缘智能系统

个人主页: https://rabbitnick.github.io/


曾在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资深Research Fellow,广州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担任研究科学家,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实习研究员。因在博士阶段多天线网络与室内定位的研究贡献,荣获ACM SIGCOMM China 2019 优秀博士;另因在职业初期对于新型无线感知系统的研究与产品化贡献,获得 ACM SIGMOBILE China 2021 新星奖。共发表5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与期刊论文 50余篇 ,其中,中国计算机协会推荐、清华大学与中科院推荐A类论文30余篇,例如ACM MobiCom,IEEE ICCV, ACM CCS, IEEE S&P, ACM SenSys,IEEE INFOCOM,ACM CoNEXT,ACM UbiComp,IEEE JSAC,IEEE TMC,IEEE/ACM ToN 等。

青年研究员、博导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AIGC、智慧医疗

研究方向包括AIGC、智慧医疗,共计发表56篇学术论文,其中近5年发表SCI国际期刊和CCF A类会议论文40篇,作为第一/通讯作者22篇。包括Nature Methods、Engineering(全球工程综合期刊第一)和IEEE Transactions论文13篇,CCF A类学术会议24篇。获得了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二),2019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二),2018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上海超博)”、复旦卓学优秀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5年申请发明专利35项,已授权专利13项,其中1项专利得到成功转化,专利转化费达495万元。

副研究员

邮件: chaoqunyou @fudan.edu.cn

研究方向: 网络功能虚拟化、云计算、边缘计算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

个人主页: https://chaoqunyou.com/


2020-2023年于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新加坡科学院院士、 IEEE Fellow Tony. Q. S. Quek 院士。本科及博士阶段均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李乐民院士。长期从事着通信网络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为 NTN 中的接入网络。 已发表(含录用)领域内顶级期刊及国际会议 20 余篇,其中一作 11 篇,通讯作者 2 篇, CCF-A 类或者 JCR-1 区期刊论文及国际会议 7 篇。出版Wiley专著一部 。作为新加坡方负责人参与了 6G 国际合作项目 Sustainable-Energy-Driven Low-Carbon Green 6G Networks and Technologies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 新加坡国家基金会或新加坡教育部项目两项。曾在 IEEE/CIC ICCC 2023 国际会议上发表 Tutorial 主题报告。其他学术服务包括担任 IEEE SECON 2023 的研讨会联合主席,担任 IEEE ICCT 2023 TPC ,及担任 IEEE JSAC TWC TCOMM TMC INFOCOM IoTJ 等期刊的审稿人。

助理研究员

邮件: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5G/6G软件定义网络、机器学习、网络路由

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09-2013)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2013-2019),专攻路由算法设计。于2019年加入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并成为网络边缘团队的一员,专事于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优化及高效网络框架的构建。 于重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逾十篇研究论文,议题囊括计算机通信、算法、人工智能流量分析以及博士研究中之路由算法设计,引用量逾百次,研究成果在包括IEEE JSAC等知名期刊及IEEE INFOCOM等重要会议上广泛引用,与国际知名学者合作,参与过多个研究项目及专利申请。 为多个IEEE/ACM期刊及国际会议承担技术审稿人,并担任2023年IEEE NoF技术计划委员会成员。在 用于字符类匹配的编码和解码技术、AI基础恶意流量检测的灵活的确定性有限自动机(DFA)分词器、处理大规模多文字匹配算法的技术方面获得多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