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爱运动的大脸猫  ·  Select-String ...·  2 年前    · 
不开心的皮带  ·  typescript - ReactJs: ...·  2 年前    · 

每经记者 孙桐桐    每经编辑 裴健如

广汽三菱又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

日前,有消息称,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生产线产能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随后,有消息指向该品牌为广汽三菱,称其将出售长沙工厂,用于生产广汽埃安的电动汽车。

对此,广汽三菱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该消息不实,公司没有计划退出中国市场,经营一切正常,也没有听说出售工厂一事。”

尽管官方及时否认传闻,但却难掩广汽三菱的尴尬境遇。早在去年,就有传闻称广汽三菱将要退出中国市场。频繁“被退市”背后,是广汽三菱持续的销量低迷。

数据显示,今年2月,广汽三菱销量仅为330辆,同比减少90.91%,其中欧蓝德销量为311辆,劲炫ASX销量仅14辆,奕歌车型销量甚至低至5辆。今年1~2月,广汽三菱累计销量为1498辆,同比减少79.86%。

广州国际车展上的广汽三菱汽车展台 视觉中国图 广州国际车展上的广汽三菱汽车展台 视觉中国图

欧蓝德未能“单骑救主”

公开资料显示,广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由 广汽集团 和三菱汽车各出资50%。2016年,广汽三菱国产第三代欧蓝德,取得不错的市场销量。数据显示,2017~2019三年间,广汽三菱迎来“高光时刻”,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

业内分析认为,广汽三菱的良好势头,主要得益于欧蓝德的国产。彼时正值国内SUV市场增长迅猛,消费需求旺盛期,欧蓝德在性价比和产品力上有一定竞争力。

然而好景不长,在自主品牌不断上攻,行业电动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由于欧蓝德迭代缓慢,品牌车型单一,电动化产品缺位等问题,广汽三菱在中国市场开始“水土不服”。

自2020年起,广汽三菱销量急转直下。官方数据显示,2020~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43.62%、11.99%和49.13%。

广汽三菱官网显示,目前,该品牌旗下共有4款在售车型,燃油车包括全新欧蓝德、新劲炫、奕歌以及进口车L200,新能源车型则只有一款阿图柯。其中,欧蓝德长期以来都是广汽三菱的主力产品,但过于倚重单一产品也带来了积弱难题。

为了扭转颓势,广汽三菱在2022年11月推出了新一代车型——全新欧蓝德。广汽三菱总经理山本贤一朗曾称,“作为三菱汽车全球品牌战略的关键产品,它会为三菱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开创新纪元。”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2022年12月,全新欧蓝德的销量为2456辆,2023年1~2月销量仅为1926辆,未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主力产品欧蓝德不断陷入质量风波,也加剧了其下滑态势。此前,广汽三菱曾发起召回,涉及车型包括2021年11月4日至2022年9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欧蓝德汽车,共计1064辆;2017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欧蓝德汽车,共计55辆。

二线合资品牌淘汰赛加剧

销量腰斩的同时,广汽三菱的资金状况也陷入困境。广汽集团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汽三菱负债总额65.74亿元,资产总额81.3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

2022年9月,广汽集团曾向旗下合资企业紧急输血15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广汽三菱,以改善现金流,目前来看,巨额资金输入后收效甚微。

种种迹象不得不让外界猜测,广汽三菱可能会步东风雷诺、广汽菲克等合资企业的后尘,退出中国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眼下“价格战”正在席卷整个汽车市场,40多家品牌“参战”的背后,是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

中信建投 证券研报指出,需理性看待本轮车市降价,短期或加剧主机厂竞争及盈利压力,但背后反映的是二三线合资品牌在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及电动化持续渗透下被迫开启的去库存降价,品牌力或将进一步削弱。

近年来,自主品牌不断上攻,抢占了部分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自主品牌更是占据了主导优势,就连主流合资品牌都面露难色,像广汽三菱等二线合资品牌的生存境遇就更加糟糕。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38.9万辆,同比增长10.3%。其中,自主品牌零售71万辆,同比增长29%;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12%。从市场份额看,2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1.1%,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重压之下,不少二三线合资品牌经营难以为继。2018年以来,铃木、菲亚特、雷诺、DS、讴歌、Jeep等品牌相继退出中国市场,随着电动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国内车市淘汰赛无疑会更加残酷。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 01 / 中一签亏4400元!十年来首只主板"新"股罕见破发,躺赚时代过去...
  • 02 / 重磅!沙特批准,什么信号?120万股东沸腾,三巨头去年暴赚3500亿,中石油有大动作
  • 03 / 中一签亏4400元!十年来首只主板“新”股罕见破发 躺赚时代过去
  • 04 / 豪掷450亿!中国移动包揽邮储银行定增,跻身内资第二大股东
  • 05 / 博鳌直击丨张兰在博鳌许下新愿望,85岁之前一定要做这件事
  • 06 / 博鳌直击丨钟爱雪糕!继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会场吃茅台冰淇淋后,张兰这次又吃了另一个品牌
  • 07 / 博鳌直击丨张兰:现在再让我带三个世界五百强是没有问题的
  • 08 / 博鳌直击丨张兰说女性创业不可能跟男性一样晚上去KTV去泡澡,说到这里cue了一下蒋锡培…
  • 09 / 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首超1000万身份识别将受特别“关照”
  • 10 / 可转换债券、置换新票据…多家房企公布境外债务重组进展
  • 01 / 外交部重磅回应!科技股大爆发,3倍大牛股再创新高,阿里系集体拉升,啥情况?
  • 02 / 中国驻法国使领馆紧急提醒!
  • 03 / 立刻暂停!马斯克等上千名科学家紧急发声,什么情况?A股最火赛道跳水
  • 04 / 马斯克为什么呼吁暂停AI训练?ChatGPT回答...媒体:他反对的只是OpenAI和GPT
  • 05 / 午盘:美股维持涨势 科技股领涨
  • 06 / 3月29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07 / 泡沫还是机会?英伟达高估值劝退投资者 机构却建议继续买入
  • 08 / 美联储副主席:硅谷银行倒闭当天原本会发生1000亿美元挤兑
  • 09 / 美光科技公布史上最大季度亏损,称内存市场已触底
  • 10 / 李楚源治下的白云山:伟哥、王老吉等核心产品失守 管理混乱品牌受损严重
  • 01 / 欧美银行危机后,他们为什么选择回流香港?
  • 02 / 酒鬼酒1亿存款丢失案十年后又生变故?改判后农行责任减轻
  • 03 / A股银行净息差滑坡未止,民生银行两年下行54基点堪称“最惨”,常熟银行仍是“3”字头独苗
  • 04 / 更烂——民生银行2022年年报点评
  • 05 / 上海银行南京分行“阴阳合同”罗生门
  • 06 / 多家上市农商行交2022年“答卷” 净利润增速齐超20% 仍难掩资本压力
  • 07 / 民生银行业绩跌落:股东贷款暗藏雷区,大额减值风险犹存
  • 08 / 北银消金增资之路曲折,仍未跨过10亿大关
  • 09 / 银行理财“借道”保险资管配存款受限
  • 10 /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