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羽生结弦摔倒冲热搜第一!他的这些故事值得讲给孩子们听
今天,
在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备受关注的羽生结弦登场!然而,在开场的几个动作中,羽生结弦出现了两次摔倒,自由滑比赛获
188.06
分,在看到羽生结弦出现了失误之后,央视解说员陈滢用动人的解说完美诠释了羽生结弦的状态,令人动容!
比赛中,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结弦第21位出场。在看到羽生结弦出场的时候,央视解说员陈滢说:“天使的羽毛落在了人间,化作了冰结,成了那一枝高雅的玫瑰长在了高贵的枝头上。结弦是光,治愈了我。”这诠释了羽生结弦的一切美好。
随后,在看到羽生结弦两次摔倒之后,央视对他的解说词则是“守一场守不住的城,打一场打不赢的仗。与君同添青史几传,此生几番成败也当笑看。”
羽生结弦挑战了众人期待的阿克塞尔四周跳(4A),虽然因旋转未满1620度且落地不稳未能完成这个梦想中的动作,但他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
最终羽生结弦以总分283.21分位列第四。
其实,人们对羽生结弦的关注度非常高
从羽生宣布参加冬奥并且抵达北京,再到现在冲击三金,羽生的热度丝毫不减,可见人们对他的关注。
为什么羽生如此受国人关注
羽生结弦是个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多中国观众希望他夺冠,而且央视解说几乎把最唯美的解说词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他凭什么可以让国人如此关注?
羽生结弦,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成4A的人类,就是平地起跳6米的距离,并且在空中实现四周半的转体。
纵观他一路的历程,羽生结弦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他四岁开始练习滑冰,是因为有哮喘,父母希望他可以强身健体,然而他意外爱上了滑冰,开始了专业的训练。他是因为身体有病,在体能和耐力上就处于劣势,不断地通过吃药手术,以及高强度的训练提升心肺功能,来达到和别人一样的水准,甚至还要比别人付出几倍的努力。他不停地高强度训练,被同行称之为自杀式的训练,但他直言说:“我死也要死在冰场上”。
这样一个羸弱的小孩,最后可以成为最年轻的花滑奥运冠军,摘下基本所有国际大项的奖牌,我们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超越自己的力量,换句话说,
他突破人类记录,就是属于世界的,超越自己就是体育精神的典型代表,而这也是看奥运会最动人的地方。
在赛场上,最让人难忘的应该是羽生完美的四A跳,这是花式滑冰里最难的一个动作。
看完网上这段专业解释,惊到小编下巴都要掉了……
要知道,在四周跳时,人类需要违抗生存本能。在空中身体的转速达到每分钟400转,并始终要控制好身体,而一辆开到100公里/小时的车轮转速,也不过每分钟800转……
为了跳出完美的四周跳,羽生曾把自己几年所学通通砸碎,又重头来过。
17岁为了练习四周跳,远赴加拿大,教练奥瑟却对他实施“禁跳”原则,让他从最基础的滑行练起。
因为滑行步伐和力度的变化,导致他原本掌握的四周跳频频出错,相当于重新又学了一遍怎么跳。
除此之外,羽生结弦的闪光点还有很多——
他是天才神童:
4岁开始滑冰、6岁夺冠、10岁全国金牌、13岁全日青少年锦标赛初次夺冠、14岁全日青少年锦标赛二次夺冠、15岁世界青少年世锦赛夺冠、升入成年组、19岁索契冬奥会获奥运金牌,是亚洲首位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66年来最年轻的男单奥运会金牌得主、23岁平昌冬奥会卫冕冠军、至今—短节目112.72分、自由滑223.20分、总成绩330.43分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共12次打破世界纪录,集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的大满贯获得者。
他是学霸:
凭文化成绩考入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所修专业是人类科学部人类情报科学;并且自学能力很强,在受伤无法正常训练的时候,他开始自学解剖学,研究如何让调整自己的状态,制定适合自己的恢复计划,研究出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
他是“作家”:
出过四本书、11本写真集,发行过《羽生结弦觉醒时刻》等2部作品,日本全国邮局发行过羽生结弦纪念邮票。
“礼貌”“善良”“感恩”兼具:
不仅走到哪都不忘记90度鞠躬,而且在男单比赛开始前,日本的另一位花滑选手宇野昌磨训练后在媒体通道接受采访,羽生结弦为了不影响他人采访,于是
趴在地上,偷偷的从镜头下离开,期间还回头看了宇野昌磨一眼。
平昌冬奥会上,最后获得亚军的宇野昌磨成绩出来时,羽生结弦的第一反应不是庆祝自己的两连霸,而是拥抱了身边无法获得奖牌的中国选手金博洋,上场前他会用中文鼓励金博洋说加油,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后他会用中文说谢谢;多次夺冠后将金牌挂在教练脖子上,感谢教练对自己的栽培;
他的努力、善良、感恩,将花滑运动变成一项艺术行为,所以收获了全球各地粉丝的赞誉和喜欢。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一个近乎完美的天才神童
因为哮喘选择滑冰
羽生出身在日本仙台的一个普通家庭。并不是东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家里的位置离仙台车站也有约20分钟的车程,相当于小郊区了。
爸爸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导主任,妈妈全职在家照顾他和姐姐。
羽生4岁的时候,姐姐在附近一个溜冰场学习溜冰,他死活也要跟着去。
羽生2岁的时候就患了哮喘,家人一开始是抱着强身健体的心态让他去的。妈妈觉得,溜冰场是最不容易吸入灰尘的运动场地。
羽生却渐渐喜欢上了滑冰,于是家里就给他报了班,每天去锻炼身体,教练也发现了羽生非常有天赋,而且羽生有一种怎么摔都不怕的劲头,于是就想让他好好练习。
但是,每天坚持练习滑冰,对羽生来说,很累也很无聊。
每天一放学,羽生都会去练习室进行45分钟-1小时的单独训练,但每天基本上练不到10分钟他就烦了。
因为爸爸是学校的棒球队顾问,羽生还有另外一个兴趣,也是那个年纪的日本男孩的憧憬,就是打棒球。
为了躲避练习滑冰,他经常把冰场的传单团成纸球,和练习室的其他2 个男孩子一起在前台打纸棒球。
每次被父母知道了,他们就会问羽生一句话:你是真心地喜欢滑冰吗?
羽生回忆,那时候听这句话听得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关键时刻自己做决定
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羽生认真地跟爸爸说,自己有点讨厌练习滑冰了,不想要继续了。
爸爸是这么跟他说的:“棒球也不会花费很多钱的,如果讨厌滑冰的话放弃也可以的啊。”
然后给羽生自己去思考和做出决定的时间,并约好在想好后要答复大家。爸爸在接纳孩子气馁情绪的同时,把这个选择权还给了羽生。
羽生苦恼过一段时间,特别是滑冰是个比较费钱的运动,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富裕,还要同时让姐姐和自己都学的情况下。
但最后他给出的回答是:“我要继续滑冰。”
这个犹豫的过程,爸爸给出的多一个选择,对羽生来说,刚好是一次明确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契机,也是不可逆转的一次选择。
从那以后,羽生自己和家人对待滑冰这件事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爸爸不会再在羽生身边督促他,对他说:再坚持下吧,再多练习一会儿。
而是变成默默地守护的立场,陪在他旁边说:嗯,很努力哦!
更重要的是,因为是自主的选择,羽生不会再次在感到辛苦的时候,出现放弃的念头。
有人曾经问过羽生:
如果当时父母的态度,是督促你必须坚持滑冰,那你的选择会不一样吗?
羽生回答道:
“我想结果会不一样,如果不是自己想这样做,是别人让我这么做的时候,我会变得连比赛都不会喜欢,甚至再也不想滑冰了。”
背后站着“无坚不摧”的妈妈
这世上,比当世界冠军更难的,就是当世界冠军的亲妈。每一个功成名就的孩子背后,都必然必须必定屹立着一个无坚不摧的——妈妈。
羽生的妈妈曾经说过:“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让男孩子去学习花滑,之后的事情我们也没想到啊!”
嘴上说着不希望羽生学习花滑,但在至今为止的运动选手生涯中,妈妈是在背后给与羽生支持最多的人。
羽生结弦的妈妈叫羽生由美,她自从子女开始训练以来,基本上
每天都会亲自去接送孩子,风雨无阻。
当羽生结弦家附近的冰场关闭不得不去远处的冰场训练时,才换爸爸接送。
在夺冠奥运会之前,因为要考虑经费,为了节省开销,从最初开始的比赛到成年组的第一年,
这十年的时间,羽生结弦的比赛服装都是妈妈亲手缝做的,一个没有学过裁缝的人,从纸样开始学习做服装,支持着孩子一次次比赛的胜利。
一颗颗地将闪耀的宝石贴上去,图中这件华丽的比赛服,制作了3天也没做完。
因为花滑运动的特殊需求,这种衣服必须极为贴身,但又不能在剧烈运动中出现褶皱,上面的亮片也须钉牢,如果比赛时掉下来会被扣分。
彻夜缝制的身影,也许这一生都印在儿子心里。
2011年的3月11日,羽生的家乡仙台经历了9.0级大地震。家、学校和冰场全都没了。全家住进了临时避难所,每天只能领到两个饭团充饥。
就在这种境况下,妈妈四处奔走,向滑冰协会甚至是向教练多次求情,请他们解决训练场地问题。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她陪着羽生结弦奔波在全国各地,参加了60场赈灾演出,为的就是用商演的冰场坚持训练。即便天翻地覆,妈妈仍然为儿子撑起一片天。
认准了就要做到底,做到最好。这份坚韧如同血液一样从妈妈流淌进儿子的身体里。
从小到大,羽生大大小小所有的比赛,妈妈都会陪着羽生参加。一次也没有遗漏,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高中时,妈妈陪他一起奔赴加拿大,跟随指导金妍儿夺冠的教练布莱恩·奥瑟练习,留爸爸和姐姐在日本生活。
因为国外肉类占饮食的比例比较大,羽生吃了经常不消化,妈妈看到羽生不消化,于是每天在家想方设法准备日本的食物,让羽生达到最好的身体状态。
妈妈的一举一动都被羽生看在眼里,羽
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没有妈妈的支持,便没有今天的自己”。
不要忘记欣赏别处的风景
羽生能考上日本名校,爸爸对他的帮助很大,爸爸常对他说,“光顾着滑冰,不学习是不行的哦。”
这样说并不是希望孩子样样都优秀,而是不希望他一头钻进花滑的世界,忘记欣赏其他的风景。
于是,就连在国内进行的区比赛地,羽生也会带着教科书和参考书去,中学时期的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理科,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上了著名的早稻田大学。
这样懂得教养孩子的父母,却从不想借着他出风头,只是说,“儿子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在羽生的自传里,提到小时候一次比赛听到了一些嘘声,就问一旁的母亲: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不喜欢我?
母亲的答案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因为你还不够感恩”。
相识多年的好友评价这个家庭,说:“得了金牌的话,就算本人和父母都变成天狗(日本传说中的怪物,指自以为是的人)也不奇怪啊。但是羽生家,我已经交往10年之久了,和当初刚相识的时候丝毫未曾改变。”
不管是“全能少女”谷爱凌,还是“天才神童”羽生结弦,他们都用自身来向我们表达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孩子的天赋和努力,加上父母的付出和全力托举,这或许就是成功两个字最好的注解。
编辑|京教君
内容素材来源|新华社,有思教育,睿妈看教育等;京城教育圈进行内容补充和整理编辑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