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词定义
主要分类
产生原因
关联概念
依据
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
保罗·萨缪尔森
的表述,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
反通货膨胀
),前者的标志是
CPI
(居民
消费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增速转为负数,亦即
物价指数
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
后者的标志是CPI继续上升,但上升速度减慢。
[3]
应对方法
社会影响
主要理论
在经济学研究中,较早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马克思,他在《
资本论
》中,多次分析到
流通中货币
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经济的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
商品数量
、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
货币流通速度
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
技术因素
引起。但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对象是以金币为主的货币流通,由于
金属货币
本身具有价值,其过多过少都不会引起
币值
的变化,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
货币供给
的过多或过少才会引起币值的变动。因此,
马克思
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
信用货币
(纸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在讨论金币流通与替代金币流通的
价值符号
的关系,并非在讨论货币供给的多少与物价涨落的关系。
继马克思之后,联系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
凯恩斯
。他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英国
物价水平
的变动,指出:“从1914年到1923年间,所有国家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说,相对于可购买的物品而言,支出货币的供给出现了极大的扩张。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他认为,通货紧缩将使社会
生产活动
陷于低落。指出:“无论是
通货膨胀
还是通货紧缩,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两者对财富的生产也同样会产生影响,前者具有过度刺激的作用,而后者具有
阻碍作用
,在这一点上,通货紧缩更具
危害性
。”而通货紧缩之所以会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是因为通货紧缩的
再分配效应
不利于生产者。由于生产者的
生产资金
大部分是借来的,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生产者停止经营,减少借款,把自己的
实物资产
变为通货,比辛苦经营劳作更有益。
凯恩斯
在他的代表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中,对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更多使用的是
就业不足
和
有效需求
不足这样的术语,通过对30年代大危机的精辟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治理的对策自然就是扩张有效需求,而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
财政政策
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在通货紧缩时期,政府要做的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有机结合
,尽可能地扩张有效需求。
与凯恩斯的
有效需求理论
不同,费雪是从供给角度,联系
经济周期
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的,他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
世界经济危机
的研究,于1933年提出了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他认为企业的
过度负债
是导致30年代
大萧条
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的繁荣时期,
企业家
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
经济状况
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出现,又会使
企业利润
减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而失业的增加,会使人们情绪低落,产生悲观心理,对经济和生活丧失信心,更愿持有较多的货币,居民和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因物价下降出现的利润减少和实际利率的上升,意味着企业
真实债务
的扩大,会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愿借。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会相互作用,由于
过度负债
的存在,在
经济周期
的阶段转型时,会出现通货紧缩,反过来由债务所导致的通货紧缩又会反作用于债务,其结果会形成欠债越多越要低价变卖,越低价变卖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而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地恶性循环。最后,则必然出现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倒闭的危机。该理论实际上是将通货紧缩的过程看作是
商业信用
被破坏和
银行业
引发危机的过程。
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认为,美国1920年-1921年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在1919年4月到1920年6月期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经多次提高贴现率,使贴现率从4%提高到7%。作为货币主义者,他们认为,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所致,即货币供应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的乘积下降,导致货币供给侧通缩(Money Supply Side Deflation)。他们认为,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出现的通货紧缩也是同样的原因。因此,货币紧缩往往是货币政策从紧的结果。如果为追求价格稳定,中央银行把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胀,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样政策效果就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治理了通货膨胀却引起了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