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新时期在中俄合作框架下,旅俄华侨华人人数不断增多,遍布俄罗斯各大城市及村镇,他们逐渐发展壮大,组建华侨社团,开展经济文化活动,在俄罗斯的农业、商业、建筑业等各个领域挥洒着汗水,为俄罗斯的市场繁荣、经济振兴注入巨大活力,同时也为祖(籍)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赴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中苏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两国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新时期。80年代末,前苏联企业获权与中国合作伙伴直接建立联系,并从中国进口劳务,伴随中俄关系的开启,前往前苏联远东地区务工的中国劳务人员开始增加,在旅游和边贸的推动下,大量的中国人涌入前苏联。

新时期旅俄华侨大规模涌入俄罗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治因素。中俄两国政府恢复正常关系以来,进一步加强睦邻友好与双边合作。两国政府不断出台促进彼此开放的政策、措施,赴俄罗斯各地经商、旅游、求学的中国人数不断上升,形成了中俄历史上又一次华侨赴俄高峰期。二是人口因素。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稀少。1991年,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1.3人。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外流人口加剧,现有劳动力无法满足远东大开发的需要。中国人口稠密,劳动力过剩,为填补俄罗斯劳动力短缺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经济因素。苏联解体引发社会的激烈动荡和经济危机。2014年,俄罗斯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创下卢布汇率15年来的最大跌幅,卢布对美元的汇率暴跌了85%。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现长期、快速、持续发展,商品种类丰富,市场经济繁荣。巨大的反差推动了边境贸易、赴俄经商及旅游业的兴起。俄罗斯实现快速发展经济的目标,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地缘因素。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比邻而居,有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黑河、绥芬河、满洲里、东宁是赴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快捷。

二、赴俄人数及行业分布

(一)人数。

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经常看到中国人的身影。那么在远东地区到底有多少中国人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在俄罗斯的人数一直没有定论,由于华侨人口流动性大,中俄双方都缺少公认的准确统计数字,加上双方的统计方法存在差异,众说纷纭。1989年远东的中国常驻人口为1742人。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前,有华侨900余名,俄籍华人及后裔68万名。1993年12月16日 ,俄罗斯颁布了主席团“关于俄罗斯联邦吸收和使用外国劳工的命令”,规定了联邦移民局从其他国家吸收劳工的定额。1993年12月29日,签署了俄罗斯与中国两国政府间关于公民旅行签证的协议。受这些政策影响,赴俄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远东总人口为720万,常住的中国人口约为25万,约占远东总人口的3%。2001年,远东地区的中国常驻人口为23.7万人。2002年,远东地区的中国人有25万-30万人。2006年,据俄罗斯的官方统计,中国合法劳务人员201835人,其中20%在移民局合法登记,2007年下降到15.3%。有78%的中国人住在城市或小城镇。

中国工人在远东地区

1993199519971999200120052006

滨海区732983496964637496391557810386

阿穆尔区69369966397331236464529

哈巴边疆区27953251819973125436122483

ЕАО327542550684770

(二)行业分布。

华侨中除部分留学生和国内公务人员外,大多是个体商务和劳务人员。他们或经营日用商品,或从事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建筑施工等工作。华侨大多分布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赤塔、阿穆尔州等地,一些较小的城市和村镇也有他们的身影。

每年春节过后,中俄边境地区绥芬河、黑河、满洲里、东宁的口岸聚集大量中国劳工。他们像候鸟一样春去秋回,秋季过后,他们带着血汗钱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2000年中国劳务人员在俄罗斯外国劳务总数中所占比例下降为12.3%,表明旅俄华侨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不再仅仅是作为劳务人员出现。

中国人在远东从事行业的结构

行业20022005

经商7064

餐饮16.64

建筑4.88

工业1.24

2012年4月以来经黑龙江省各口岸前往俄罗斯的中国劳务人员数量持续增加。据口岸工作人员介绍,结合往年情况分析,赴俄劳务人员出境潮将持续到5月初结束。往年劳务人员主要以建筑和种植业为主,而今年赴俄劳务人员扩大了务工渠道,部分劳务人员向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拓展。近年来,出境从事劳务人员数量同比大幅减少,2014年,从绥芬河、黑河、满洲里口岸出境的劳务人员每天仅有几百人,不到往年的一半。这是因为俄罗斯卢布贬值,务工人员拿到手里的工资(卢布)不断缩水;俄罗斯经济萧条,购买力下降,加上俄罗斯逐年减少对外国劳务签证配额,对外国劳务人员的要求逐年升高,办理劳务签证费用逐年上升。

1.农业。

赴俄罗斯从事农业的华侨主要分布在俄远东地区。苏联解体至今,农产品玉米、大豆产量下降,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劳动力资源短缺难以满足经济与市场的开发需要,这为华农赴俄提供了发展空间。黑龙江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推动对俄农业开发合作。对俄合作劳务输出人员从事开垦荒地、农业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来自农业大国的中国人是种植业的行家里手,他们手脚勤快,采用耕种栽培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受到俄罗斯人的青睐。2011年,有2000多名中国人在克拉斯诺达尔斯克边疆区从事农业,他们总共租用大约1650公顷土地。第一批中国农民在“曙光”农场一炮打响,俄罗斯报纸为此发表了主标题为《怎样才能使蔬菜的产量提高三倍?》副标题为“用中国农民取代俄罗斯农民”的长篇文章。高额的利润,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中国人到俄罗斯淘金,如今中国人种植的蔬菜几乎覆盖了整个俄罗斯市场。

近几年中国农场在俄罗斯的范围越来越大,就连离边境几千里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郊外,都有中国的农场。仅黑龙江省黑河市北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黑河市远耕农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对俄合作企业在俄开发土地面积就达115万亩,带动境外劳务输出657人,年创劳务收入2401万元。黑龙江农垦北大荒集团正在俄罗斯滨海区援建“新友谊农场”,规划200万亩。2014年,黑龙江省境外农业经营主体160家,境外农业已遍布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等8个州(区、共和国)。境外农业合作带动了大批赴俄劳务人员。

2.建筑业。

中国工人在俄罗斯从事建筑工作应追溯到1986年,中俄双方签订协议,由中方派出8000名工人到西伯利亚承接建筑工程。华侨涉足建筑业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在俄罗斯从事建筑行业的华侨大多为福建人,他们头脑灵活、踏实肯干,在俄罗斯的建筑业中占领一席之地。他们大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踏入俄罗斯进行建筑市场开发,由包工头带领几十人或者百余人承建市场、医院等内部的装修工程。他们克服语言不通、环境不熟、信誉度不足等实际困难,保质保量并提前完工。他们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凭借中国人的诚信和优质的工程在俄罗斯扎下了根,建立当地知名的建筑企业。俄罗斯的写字楼、宾馆、商店、住宅、车站等工程项目都留下中国工人劳作的身影。华侨在远东地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投资建设了商业兼住宅楼、精品商贸城、四星级宾馆、写字楼等标志性建筑,成为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建筑行业的第一品牌。2007年,福建福清人何文安投资3.5亿元人民币建起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酒店“亚洲大酒店”,成为俄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标志性建筑。他成为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前五位纳税大户,被俄罗斯阿州和布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天成国际建筑集团公司,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市投资开发建设的天骄小区综合体开发项目主体竣工,布里亚特共和国把这一项目作为中国企业在俄投资的样板进行宣传推广。这也是中国建筑工人在俄罗斯取得的又一骄人业绩。

3.商业。

1993年,黑龙江省开放了21个边境口岸,方便了中俄两国商贸往来,拉动了边境地区的旅游贸易。据统计,在1988―1993年五年时间里,口岸出入境人员高达400多万人次。在俄罗斯经商的华人很多,尤以浙江、福建、广东和河北人为多。在俄远东地区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扎巴”“华府”“劳动大街47号”“友谊水果批发市场”,在哈巴罗夫斯克的“维拔”市场,在纳霍德卡的轩辕商业街以及乌苏里斯克中国大市场到处都可看见华商忙碌的身影和他们经营的中国产品。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又一个华商集中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10万名“中国倒爷”进入莫斯科,他们摆地摊、沿街叫卖出售商品或者租赁摊位,用旅游鞋、运动服、大大泡泡糖等俄罗斯民众喜爱的商品换取国内短缺的毛皮、望远镜、呢制品。在莫斯科市北“唐人楼”,莫斯科集装箱批发大市场、莫斯科市区南部的大环路旁边“艾米拉”大市场都是华商集中的地方。

距离莫斯科较远的新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华商的足迹,在新西伯利亚附近的阿尔泰边疆区巴尔瑙尔市宇航街59号大市场里,摆满了中国商人承租的摊位,服装鞋帽、电器、灯具品类齐全,鼎盛时期有600-700多名中国商人在那里经商。一些华商全家迁往俄罗斯,子女在俄罗斯学校上学,已经在那里购买了房屋、汽车,还有许多商人租住房屋。他们大多数人都从摆地摊,出售服装、小百货、食品等小本生意开始,积累财富后投资扩大产业或转型其他产业。

在俄罗斯各大城市都有华商经营档次不同的中餐馆,如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亚洲宾馆”和“五一饭店”,那里不仅是中国人钟情的地方,也是俄罗斯人住宿、餐饮的好去处,颇负盛名。在俄罗斯比较著名的有哈巴罗夫斯克市十月革命60周年大街的北京饭店、符拉迪沃斯托克海边山坡上的渤海大酒店。在远东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大约有1.8万中国移民,其中近三分之二从事餐饮、服务、房地产业等。在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市,中国人开的饭店占40%以上。

华商们不仅雇佣自己的同胞,还雇佣许多俄罗斯工人,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华商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围绕着餐饮业,又形成了许多配套的服务产业,如华侨在租赁地种粮食、蔬菜,做粉条、豆腐、生豆芽、养蘑菇等。华商还经营超市、房地产、中介公司、运输公司等。在海参崴到乌苏里斯克沿线有许多华商经营的大巴,从事运输工作。华商还涉足旅游服务业,如圣彼得堡华侨国际旅行社等。近年来,华商经营的种类也发生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服装鞋帽、蔬菜水果等扩大为农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小家电、厨卫用品等。新世纪以来,许多从事中俄贸易的华商一改创业之初的羸弱,开始走大企业、大商场、超市的发展路线,向着大规模、集约化、发展模式迈进。

4.留学。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最后一批赴俄留学生撤回国内后,中俄双方停止互派留学生工作。8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教育部开始恢复同前苏联互派进修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工作,赴俄留学人数不断增多。早在1989年,中俄边境地区的黑河学院就率先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高校进行互派学生、互派教师的工作。

随着中俄之间经贸快速发展,急需大量懂俄语及熟悉俄罗斯国情的翻译,促使大批中国人赴俄留学。由于俄罗斯有为数众多的名牌高校,加上低廉的留学费用,得到了中国工薪阶层的青睐,赴俄留学人数逐渐上升。2013年11月2日新华网报道,目前在俄中国留学生总数约为2.5万人。根据2012年12月签署的《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两国将扩大留学生交流规模,鼓励两国青年到对方国家教育机构学习。到2020年,两国互派留学生总人数将达到10万人次。其中中国派5万名学生到俄罗斯学习当地科学、技术、文化、语言和艺术。

三、旅俄华侨华人的文化活动

(一)华侨华人社团组织。

随着华侨人数的增多和经济作用的增强,华侨的地位逐渐提升,逐步形成华侨社区。华侨按照在国内的习俗过年过节,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华侨社区文化的形成,促进华侨社团的发展。华侨按照业缘、血缘、地缘等组建大大小小几十个华侨社团组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旅俄华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莫斯科华侨联合会、莫斯科中华总商会、俄罗斯远东中俄工商联合总会、俄罗斯沿海边区华侨商会、华侨妇女联合会、华侨艺术家协会、中国博士生联谊会,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哈巴罗夫斯克等地还建有各种分会。20年来,华侨社团在为华侨提供帮助,凝聚华侨力量,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华侨地位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华文媒体。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莫斯科就有中文寻呼台、中文手机、中文电话卡、中文卫星电视等。1992年俄罗斯出现最早的老华侨创办的中文报纸《中俄信息报》;1995年,留学生创办了俄罗斯第一家自负盈亏的中文报纸《路迅》; 1996年华侨创办《唐人街》。到2007年,全俄共有7家华侨报纸、2家华侨网站和2家华侨寻呼台。如今,俄罗斯侨报有许多,仅莫斯科就有十几种中文报纸,影响较大的有《世纪日报》、《龙报》、《莫斯科华侨报》、《莫斯科华商报》等,《路讯参考》、《莫斯科晚报》、《俄华时报》、《捷通时讯》和俄文侨报《中华消息报》,罗宾网和大大发商务咨询网等中文媒体陆续出现。

中文报纸已经在北起圣彼得堡,南至图拉、罗斯托夫,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北至乌克兰的基辅和白俄罗斯的明斯克等城市建立了发行点或通讯站,形成了一个覆盖俄罗斯主要城市并辐射到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发行网络。这些中文报纸在宣传中俄两国的政策方针、介绍国情、传递资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华文媒体是在俄华商了解我国国内及俄罗斯当地时政新闻、互相传递商务信息、增进民族认同的重要渠道之一。

(三)中俄通婚。

从沙俄时期至今中国人入俄籍者较少,绝大多数的旅俄华侨属短期居留,取得俄罗斯国籍及长期居留证的华侨很少。由于华侨加入俄籍的主观愿望不强烈,赚钱回家几乎是那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对俄罗斯社会缺乏安全感,加上俄方并未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接纳华侨入籍,从1992年到2003年莫斯科市获得俄罗斯国籍的华人只有36人,原因是中俄通婚。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06年的15年间共有1.7万名中国公民移居到俄罗斯永久居住。永久居住既包括加入俄籍者也包括获得长期居留权的人,平均每年仅千余人。在滨海边疆区,1995年年初取得长期居留证的华侨只有20余人,到1999年底,人数增加到40余人。在阿穆尔州,1991-1996年,有99名中国人取得长期居留证,15人取得俄罗斯国籍,还有28人与俄罗斯公民通婚。这期间,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170名中国人取得长期居留证。1992-1997年,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缔结了27桩跨国婚姻,在此基础上,有25位中国公民提出长期居留申请。在犹太自治州,1998年只有4位中国公民与俄罗斯姑娘缔结婚姻,并获得长期居留证。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学者关于华侨与俄罗斯人缔结婚姻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因与俄罗斯人缔结婚姻关系而加入俄籍的华人,在莫斯科有2.8%,在哈巴罗夫斯克有4.4%,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有3%。中俄通婚中大多是中国男性娶俄罗斯女子为妻,这是由于中国男人吃苦耐劳、家庭责任感强,常常获得俄罗斯姑娘的青睐。

最新的《俄罗斯联邦国籍法》草案对获得俄罗斯国籍的基本条件做了重大修改:与俄罗斯公民结婚时间超过3年,及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对俄罗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俄罗斯境内只要住满1年,就有权申请俄罗斯国籍。新国籍法进一步限制外国人申请入籍和长期居留。

四、旅俄华侨华人对住在国俄罗斯的贡献

华侨吃苦耐劳,在俄罗斯远东开发中付出辛勤的劳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补充俄罗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据专家估计,由于开发需要,每年俄罗斯需要大约70-80万外国劳动力。而中国每年大量前去俄罗斯的季节性华工正好填补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空缺,补充俄罗斯市场的劳动力。二是补充了俄罗斯商品短缺的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由于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纺织用品、蔬菜等民用产品严重短缺,加上卢布下跌,居民生活困难,消费水平下降。华商通过中俄贸易为俄罗斯居民提供货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缓解了俄罗斯人日常生活面临的困难。现在大部分俄罗斯人都认为,华侨为他们度过艰难岁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俄外交部驻赤塔州的代表曾说:“如果把这里的中国人都赶走,那么70%的老百姓都将穿不上裤子。”2003年,由于中国“非典”疫情,6月4日,俄方临时关闭11个中俄边境口岸,封锁边境,中国货物无法入境,俄罗斯自产的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引发远东地区物价飞涨,俄罗斯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老百姓怨声载道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允许中国货物进入俄国海关。“非典”让俄罗斯人明白中国人在远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是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远东地方政府来说,中国大市场每年上缴的各种费用,成为补充当地预算收入的重要来源。乌苏里斯克市政府仅从一个中国市场收取的摊位费每年就高达150万美元。该市副市长曾经说过,市政府之所以能够保证公务员开支,主要就是依靠从中国大市场得到的收入。华商的经济活动满足了俄国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填补了俄远东地区劳务市场的空白,为俄罗斯的市场繁荣、经济振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新时期,在中俄合作框架下,旅俄华侨华人人数不断上升,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他们心系祖(籍)国,情牵故土,不仅对住在国作出突出贡献,还为祖(籍)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中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作者系黑龙江省黑河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