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崇义上堡舞春牛”
常言道深山藏瑰宝,在崇义县上堡乡就有这么一块“宝”,它就是
2010
年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上堡舞春牛”。上堡乡地处边远山区,长久以来交通非常不便,当地居民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上堡舞春牛”这一客家民俗至今还保存完好。目前,“上堡舞春牛”的传承人就是现年
77
岁高龄的唐太益老人,也是“上堡舞春牛”的“牛头”掌头人。
近日,笔者乘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崇义县上堡乡有幸拜访了唐太益。老人精神矍铄、腿脚灵活,根本看不出是年近
80
岁的老人。
唐太益介绍说,“舞春牛”原名“春牛闹”,源于明末清初,是由他们的先人唐崇校从广东省珠玑巷传入上堡乡及周边地区的。唐氏在传入“春牛闹”后,将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本地的风俗民情进行了修改和加工,并赋予神奇的色彩。“春牛闹”传入上堡之后,其主题思想始终没变,即消一岁疾疹,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我们唐家子弟自小就有练习‘舞春牛’基本功的传统。”唐太益深情地回忆着童年的练习场景,“我们从
8
岁开始就要练习马步、站桩等基本功。我
12
岁那年在‘舞春牛’表演中扮演了学生角色,那时的‘牛头’掌头人发现我在表演中很机智灵活,所以就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来培养了。我们一直将‘春牛’作为神灵来供奉,是不容亵渎冒犯的,所以在整个表演中最难的不是各个角色的动作要领,而是仪式的礼数,这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的。‘牛头’掌头人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必须掌握活动中繁杂的礼数。我在
22
岁那年正式接过‘牛头’,成为‘舞春牛’的新任掌头人。”
唐太益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起了“上堡舞春牛”活动流程。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进行。立春那天一早,村民们便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扮成河神,河面上张灯结彩,“春牛”牛头掌头人组织舞牛队伍,将第一代掌头人流传至今的牛头框架扎成活灵活现的牛头。各家各户派人将河神请回家中,舞牛队伍便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活动场所前进行参拜,以保家禽家畜的平安。然后在家中的各个方向(即各门,通常是四门、八门、十二门)进行参拜、舞牛,祈求平安。
舞牛队伍一般为
30
人左右,阵容庞大。队伍最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牌坊,紧跟着牌坊的是分成两排排列的
4
只花灯,中间隔着春牛,也就是“舞春牛”活动的主要道具。春牛由两人举,一人举牛头,一人举牛身,两边各一个牧童对牛头进行指挥,牧童唱着《春牛歌》一路走来活跃气氛。接着是渔、樵、耕、读四个角色,最后是“舞春牛”的乐队。传统的乐队由锣鼓四面、笛子两支、胡琴两把、唢呐两支等乐器组成,舞牛乐队吹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曲牌跟在舞牛队伍中间,让整个舞牛队伍增添了热闹而又喜庆的气氛。逢圩的日子,牛队还到街市里献艺,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
“如果要说我对‘上堡舞春牛’有什么贡献的话,我只是将祖先传下来的‘牛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和对活动进行了稍微变动而已。”唐太益谦虚地说。老人对文革时期保护“牛头”的那一幕还记忆犹新。在那个年代,“牛头”差点被毁灭。老人牢记着上一任“牛头”掌头人在临终前要他保管好“牛头”的嘱托,将“牛头”藏在一个山洞里,这样才使“牛头”躲过一劫。
唐太益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多年的演出中,细心的他发现以前的花灯中间都是以点燃蜡烛来照明,这样容易造成花灯燃烧,所以他将原有的传统照明方式改用电池取电,这样既美观又安全。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古老的“春牛闹”仪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民的精神需求,唐太益就在传统的“春牛闹”仪式中添加了许多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如“断桥会”“八仙过海”“刘海砍樵”“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民间故事中人物的加入,使场面更加壮观、气氛更加热烈。由于上堡的“春牛闹”更富有上堡民间特色,且穿插了许多歌舞形式,遂改名为“舞春牛”。
目前,“非遗”项目都面临传承的困境,随着时代的进步,“舞春牛”这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习俗,同样也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找一个合适的传承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唐太益。
2011
年的那场“舞春牛”活动让他看到了希望。在他的儿子唐英洪的带领下,整场活动开展得有条有理,隆重而浩大。唐太益老人乐呵呵地告诉笔者:“看到后辈们在演出中有那么高的热情,过不了多久我这个老头子就可以安心‘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