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杜66块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开发年限最长、辖区面积最大、管理井数最多、维护工作量最重的稠油区块。近年来,属地管理的曙光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紧盯生产任务总目标,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靶向施策,深挖油藏潜力,在老区稳产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截至11底,完成产量12.24万吨。

新技术带来新突破 在“火”字上下功夫

近日,杜66块传来好消息,通过实施“增大注气强度,优化日注气量”后,地层压力上升、黏度下降、燃烧状况改善,产液量持续增加。这是今年该区加强动态调控取得的可喜成效。

近年来,科技人员改变过去“零打碎敲”的油藏治理模式,向“整体研究、立体开发”转变。不断总结经验,扩展思路,攻关火驱油藏工程设计,持续深化对火驱机理的认识,建立燃烧状态判识标准,精细火驱现场调控,开展伴生气综合利用,形成了油藏工程设计、钻采举升工艺、地面工程配套等火驱开发技术系列,掌握了辽河特色稠油火驱核心技术。截至目前,该区块累计转驱井组84个,较常规吞吐累计增产110万吨,较常规吞吐提高采收率30.8%。

今年,针对历年来洪潮期火驱井大面积关停造成的开发不连续、复产困难较大的问题,在洪潮期间实施了注空气井减量不停注试验,保障地下基本热量维持。洪潮退却后,进入复产阶段,注空气开井率没有受到影响,火驱产量快速恢复,整体复产时间由2022年的180天降至72天。



新探索带来新认识 在“汽”字上做文章

实现老区块稳产是一道难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找效益储量如同在海里捕鱼,开发初期都是用大网捕大鱼,此后,想再捕小鱼,就只能织密渔网。那么,如何才能织密“渔网”?

为此,广大科技术人员秉承“难点也是潜力点”的理念,加大措施增产力度,为该区块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一批低产低效井得以“脱贫致富”。

科技人员从地质特征描述入手,地毯式搜集动静态资料,摸排油藏“前世今生”,摸清地下油气脉络。在此基础上,从地质、工程、地面三方面,开展低产原因分析与研究,提出对高周期低产井采取“间歇吞吐”的思路,即油井到周期后不立即注汽,而是让油层通过“休整”一段时间,再恢复注汽,从而改善吞吐效果,达到用有限的注汽量获取最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剩余油研究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开展低产低效井间歇吞吐规律研究及套损套坏井潜力分析,确定复产技术界限,精准掌握吞吐时机,根据累产油制定复产方式,优化参数设计,提高开发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

曙1-36-642井于2007年投产,初期日产油13吨,进入高周期后,吞吐效果明显变差,采出程度20.5%。停产两年后,压力恢复至0.3兆帕,实施吞吐复产,周期生产238天,阶段产油681吨,对比上周期,日产油增加6吨。



新思路带来新成效 在“水”字上出真招

“曙1-43-K26井日产液达到16.7吨,日产油1.7吨,含水90%,堵水成功。”11月4日,站长刘光友兴奋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杜66块火驱区域出水井逐年增加,造成临井水淹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火驱开发的主要矛盾之一。为降服高含水“拦路虎”,科研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油藏认识和动态分析,创新治理思路,以“快速找水、高效堵水”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找堵水工作。

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水性化验,依据出水判别标准,筛查出水性异常井23口,并对这23口水性异常井进行精细分析,重新评价油藏,深化油藏认识。

在此基础上,根据出水井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堵水措施,即针对套管完好,有明确漏点的出水井实施机械堵水措施;对套管损坏的出水井实施大修堵水;针对底水上窜的出水井实施注灰封井;对固井质量差实施射孔挤灰措施……通过分类治理,进一步挖掘区块潜力,激发老井稳产新活力。

截至目前,该区块实施出水井治理14井次,对比治理前日产液量下降11吨,日产油量上升14吨,含水下降2.2%。

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数据对比,发现大修堵水、化学增油效果显著,挤灰堵水降水效果明显,机械堵水经济效益较好,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含水治理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