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解读
1—2
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1—2
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多数行业和产品生产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支撑有力,工业品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1—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9%
,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增速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别加快
0.2
个、
0.1
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
6.9%
,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
0.8
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
4.3%
,加快
1.2
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1%
,放缓
4.2
个百分点。
超八成行业、六成产品增长。
1—2
月份,在工业
41
个大类行业中,
36
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
87.8%
,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等
7
个行业两位数增长;在统计的
623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378
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
60.7%
。
装备制造业两位数增长,工业产业结构持续向好。
1—2
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6%
,较上年全年加快
2.9
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4.7
个百分点,已连续
19
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对
1—2
月份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
54.6%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32.0%
,已连续
24
个月保持在
30%
以上,工业产业结构持续向好。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引领工业经济向新发展。
1—2
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1%
,较上年全年加快
0.2
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3.2
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
12.4%
、
10.8%
。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智能产品不断赋能。大模型在电子、汽车、化工等重点工业领域开始实现规模化应用,带动算力产品需求激增和智能化产品订单大涨,相关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机器人减速器、服务器产量分别增长
95.8%
、
73.0%
,服务机器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
35.7%
、
29.9%
、
27.0%
,拉动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1%
。
“
新三样
”
持续成长壮大,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
47.7%
、
37.5%
、
5.9%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
51.5%
、
31.1%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相关行业和产品较快增长。
2025
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实施,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消费潜力释放,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
1—2
月份,规模以上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28.1%
、
23.7%
、
9.9%
;土壤耕整机械、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挖掘铲土运输机械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46.3%
、
19.4%
、
16.4%
、
13.5%
。以旧换新方面,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因素带动下,
1—2
月份,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0%
,连续
4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
13.9%
、
47.7%
,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充电桩产量增长
32.2%
。得益于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规模以上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
10.1%
,家用电冰箱、家用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家用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产量两位数增长。
工业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作用明显。
1—2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
22751
亿元,同比增长
6.2%
,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
1.1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
1—2
月份,在有出口的
39
个大类行业中,
25
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
64.1%
;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出口交货值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
20.0%
、
11.7%
、
10.1%
。
今年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经济向新向好发展。但也要看到,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较低,工业品出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下阶段,要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向新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