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看港片长大的我,这估计是我第一次给港片花钱了。
在北京生活好几年之后,越来越觉得能听到粤语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近期看的港剧估计就是《冲上云霄2》《使徒行者》,看的时候主要是找回那个熟悉感。相比之下,电影版没有看,个人还是一个对电影要求有点高的人,很多电影第一感觉是烂片的话,就不会花时间去了解。
最开始知道《幸运是我》这部电影是因为豆瓣看到惠英红的广告,其实那个时候一直不知道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终于在上映前一天的时候,看到豆瓣页面有人说北京Moma百老汇可以看到粤语版,看过预告之后就知道这会是一部值得花时间去看的好电影。
喜欢这些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要生存下来,不少年轻人得硬着头皮在忍气吞声。同样,也有不少年纪大的长者,在这个大都市中,逐渐变的渺小和无助。
男主是一个年轻人,经济能力尚不足,加上父亲的不相认,导致他变得很暴躁,绝望。所以他的表现都是异常急躁,会发脾气辞职、骂女友、跟芬姨急,可能看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脾气那么糟。但是想想,很多年轻人,包括自己在内,有时候就是这样冲动鲁莽,对身边的亲人总是那么缺乏内心。
芬姨是一个曾经风光的歌手,她其实经济条件是可以,只是老了也暗淡无光。她是会精致生活的人,听着留声机喝着威士忌,就算是一个人,也很会享受生活。至于她为什么一个人,我想,遇到一份真爱,真的很难吧。所以她说希望可以将她放到大海,让她可以与爱人在海里相遇。
有人说男主的心理转变太快,不自然。其实不然,当发现芬姨有老人痴呆的时候,男主扔掉医生给的手册,收拾行李走以及一直不接电话那一段,已经很充分地表现出他的挣扎。相信从心底里他是一个心软的人,只是表面上看来带刺。
电影每个人物其实都刻画得不错:
事头婆(老板娘)是一个茶餐厅的老板,主要表现出一个尖酸刻薄的“包租婆”形象,这种形象对于粤语文化的人太熟悉不过了
修车仔和女朋友,典型的港男和港女,比较自私比较任性,但是他们也是有温度的年轻人
花胶姐是那种小时候生活会看到那种精神有问题无依无靠的人,只能这样孤零零的自己过一生
中心主厨(张继聪) 是一个有爱心但是没啥新机和大志的普通青年人,很多时候就是为了简简单单过日子
很多人吐槽的小月,其实除了说表现出跟内地关系所以硬塞一个一半粤语一半国语的角色,也许这就是香港目前的现状,越来越多内地的年轻人到那边寻梦,操着一副不标准的粤语,尽力融入港民生活
看电影的时候,让我想最多的是:
1. 自己对父母真的还不够好,身在他乡的自己少了很多陪伴
2. 一个人的生活也要活的精致
3. 人与人之间真的需要多一点关注和帮助
4. 人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5. 老年痴呆真的是很残忍的一种疾病,基本上让人失去最珍贵的东西:记忆。也许真的没有天长地久,只要我们在都记得对方的时候,好好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