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说过很多有关迪士尼的布局和影响力,因为影视行业自带光环,可以很容易吸引大量眼球,所以即使有更强大的企业也很难在影响力上与之抗衡。人们可能不知道通用电气或者伯克希尔哈塞维,但绝对不可能不知道迪士尼,能在名气上一较长短估计也只有苹果这样在消费领域的巨无霸公司了,这样的公司也会焦虑吗?
其实从最近迪士尼收购福克斯事件中就能看到其深深的焦虑了。为了收购的成功,本来计划在2019年退休,已经66岁的CEO艾格延期退休到2021年,放弃了自己竞选2020年总统的打算。我们对此事既要钦佩艾格的魄力和敬业,也要感受到迪士尼对此事的重视,与重视背后的深层原因。
迪士尼和康卡斯特为了并购福克斯拼的火热,行动背后迪士尼的焦虑不可忽视。
也许很多人不太相信,在美国经商其实远比中国容易得多,竞争压力也小得多。在美国,所有的增量市场几乎已经耗尽,就拿电影银幕来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电影票房增长也陷入疲软期,2017年,亚太区的票房较2016年增长了6%,达到了160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票房增长了21%,而在全球普增的情况下,北美电影票房却比2016年下降了2%。其它市场也都类似,几乎能瓜分的都已经瓜分完了。想获得更高的增长要么通过并购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要么就是寻找增量市场。
数据显示,北美票房近年来持续疲软,2017年仅比2013年时期增长2%,远低于其他地区的18%。
现如今迪士尼急吼吼的收购福克斯,一方面是为了在传统领域实现资源整合后降低成本,实现更大利益,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福克斯手里的互联网视频台hulu的股份。
最近由于奈飞的崛起给了传统影视公司巨大压力,加上亚马逊的Prime Video也是持续扩张,不容小觑,所以就连康卡斯特也来抢购福克斯,以扩大自己在通信、娱乐、传媒、有线电视等产业的优势。
近期的频繁并购案正说明了美国几大影视公司都对未来十分担忧,所以就连曾参与过十分失败并购的时代华纳也再次走上了谋求合并的道路。因为这些巨型企业也都陷入了发展瓶颈,如果不通过这种收购的手段已经很难实现突破了。
Hulu是由NBC环球和新闻集团以及迪士尼合资成立的一家网络视频网站,其内容包括电视剧、电影和剪辑 ,主要来自于超过200个内容提供商,包括福克斯、NBC、迪斯尼、ABC、华纳兄弟、米高梅公司、狮门公司和索尼等。
在线视频流的竞争正在加剧,亚马逊的Prime会员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亿,而Prime会员的加入和维持主要由Prime Video驱动。亚马逊也正在大力布局内容产业。
过去由于美国在文化上的垄断地位,好莱坞向全球输送文化产品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在现有的体制下,美国想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传统的内容公司虽然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也都到了发展的瓶颈。美国的电子高科技在世界层面占有领先优势,石油矿产等资源则属于老天赏饭吃,非人力所及,但文化产品和这些都不同,就算美国不向全球输出文化了,想取而代之的国家有的是。
目前亚太地区电影市场发展蓬勃,只待产出优秀的文化类产品继续扩大市场。
过去的院线和现在的网络都是一样的,仅仅是个渠道罢了,在美国的制片公司眼中渠道并不是太重要,毕竟有能力做出好作品的公司就那么几家,每年也只有那么几部好作品,哪个影院脑子抽了不放映这些电影?所以制片公司反倒非常强势,以至于出现迪士尼要求院线要给自己更高比例的提成和更长时间、更高比例的拍片,否则就不让他们播星球大战。
这在目前的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制片方的命运全在院线手里掌控,上赶着巴结还来不及呢,哪敢这样嚣张?说白了国内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好作品撑腰,观众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有什么看什么,这时院线给哪部排片多点就很重要。但如果真的有很优秀、观众都想看的电影,那么影院要是不给排片,那么观众就会宁可选择其它影院去看他们想看的片子。
当年万达和华谊闹不和,所以华谊控股的企业华影天下发行《摔跤吧爸爸》的时候,万达首日只给排了3%,但片子凭借过硬品质和超好口碑,拿到最高的上座率,随着口碑票房持续双高,万达也只得改变策略,不断提高排片直到20%,甚至挤压了同期漫威大片《银河护卫队2》,这还是在《摔跤吧爸爸》和万达自家出品的《记忆大师》打擂台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的排片。说一千道一万,谁会和钱过不去啊?
很多人不知道,《摔跤吧爸爸》这部片是迪斯尼影业、阿米尔汗电影、UTV电影联合出品的,而UTV背后的boss还是迪士尼。
市值一度超过迪士尼的奈飞本来也只是渠道,按理说迪士尼应该还是一样的强势,逼着奈飞给出更多让步才对。就像YOUTUBE那么火,坐拥10亿用户,迪士尼也没感到很大危机。但奈飞却让迪士尼感到了阵阵寒意,因为奈飞拥有自己制作内容的能力,而且奈飞自制的口碑都不差,正儿八经的出过不少爆款,众所周知的《纸牌屋》就不多说了,自制的《怪奇物语2》以及《心灵猎人》也都位列去年最受欢迎电视剧榜单中。奈飞已经连续五次被评为顾客最满意的网站,用户增长迅速,而带来这一切的就是奈飞的原创内容。所以奈飞宣称未来将把85%的内容支出用在制作原创内容上。仅仅在今年三月,奈飞就发布了54部原创剧集及电影。
《怪奇物语》第二季依然保持了好口碑,两季豆瓣评分均高达8.8分。
一个渠道竟然自己可以制造优秀内容,这样观众就不再是选渠道,而是可以选内容了,这从根本上动摇了迪士尼的根基,所以迪士尼才慌了,从奈飞上撤走了所有自己的内容,也就是从2019年起,迪士尼将终止对奈飞的电影播放授权并开启自家旗下的流媒体服务,包括迪士尼影视库。
现在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迪士尼内部战略也在不断调整,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即时生效的战略重组。迪士尼创建了一个新的部门,直接面向消费者和国际市场,尤其是网络视频媒体。根据迪士尼的描述,新成立的消费者直接对接及国际部门将充当一个全球性的多平台媒体、技术和内容分发组织的角色,向消费者提供由迪士尼旗下影视娱乐和媒体网络集团创制的世界级内容,其中包括未来将会推出的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迪士尼品牌流媒体服务、公司所持Hulu的股份、以及不久之后将与ESPN联手推出的ESPN+流媒体服务。其中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迪士尼品牌流媒体服务将于2019年底上线,其名称尚未确定。可见迪士尼不仅要在美国市场对抗奈飞,还将在全球舞台展开竞争。除此之外迪士尼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改动和业务调整,几乎涉及到所有部门,归根结底就是要大力发展网络视频和展开更多直面消费者的业务。
看来为了对抗外部竞争,迪士尼也要开始自己建渠道了,但这个战略是否得当还待证实。奈飞现在全球用户增长很快,看起来很美好,但每年也不过几亿美元的利润罢了,很多钱还要投入到不断生产内容当中。未来如果想要将庞大的会员变成更多利润,奈飞也必须开展多项经营,现在奈飞市值一度超过迪士尼,很大原因并非奈飞自身造血能力足够,而是华尔街对科技股更有偏爱,所以奈飞其发展难度未必就比迪士尼想杀入网络媒体业务小。而奈飞之所以被迪士尼等视为对手,也不是因为他是网络播放,而是拥有了制作内容的能力,如果迪士尼不能在内容上打败奈飞的话,自建渠道的意义也没那么大。
奈飞制作的网剧普遍受到欢迎,但其电影层面制作目前还无法与迪士尼等相提并论。
奈飞自制的内容很多都和暴力色情沾边,也就是我们说的R级片,这无疑更受到成年人的喜欢,也容易出名,迪士尼的主要客户都是以家庭为主,过去坚持不做R级电影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形象,打造放心标签,让家长们觉得迪士尼是一个很安全的给孩子看的内容。但如果切入到网络媒体业务,客户群将完全改变,会有很多没有家庭的青年市场,他们更喜欢血腥暴力的内容,如果不开展这类型的内容,流媒体层面会很难和奈飞竞争,如果开展的话很可能会和过去客户群有冲突,这就到了考验决策者的时候了,迪士尼是否准备好了要开始制作这种内容呢?
[责任编辑:zyw]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