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制和授予学位:
1
、学制:四年
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强调强弱电并重与软硬件兼顾,主要培养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电气自动化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研究所、设计院、工厂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从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建筑电气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及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三、业务基本要求:
本专业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控制与管理结合,强弱电并重,软硬件兼施的特点。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接受电工、电子、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统设计与调试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自动化、智能建筑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研制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具备解决自动化领域中控制方法、系统集成、工程设计、系统调试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主干课程:
电路(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嵌入式系统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
五、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占课内教学
总学分
百分比
|
课
堂
教
学
|
必修课程
|
公共基础课
|
64.5
|
46.1%
|
学科基础课
|
40
|
28.6%
|
选修课程
|
专业限定选修课
|
16.5
|
11.8%
|
专业选修课
|
13
|
9.3%
|
全校性选修课
|
6
|
4.3%
|
小计
|
140
|
100%
|
集中性实践环节
|
23
|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
17
|
合计
|
180
|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
、必修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其中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第4学年
|
实验
|
上机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马院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2
|
|
|
2
|
|
|
|
|
|
|
|
马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5
|
24
|
|
|
2
|
|
|
|
|
|
|
|
马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上)
|
2
|
32
|
|
|
|
|
2
|
|
|
|
|
|
马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下)
|
2
|
32
|
|
|
|
|
|
2
|
|
|
|
|
马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
32
|
|
|
|
|
|
2
|
|
|
|
|
学生处
|
形势与政策A
|
1
|
16
|
|
|
|
|
2
|
|
|
|
|
|
学生处
|
形势与政策B
|
1
|
16
|
|
|
|
|
|
2
|
|
|
|
|
外语
|
大学英语(一)
|
3
|
48
|
|
|
4
|
|
|
|
|
|
|
|
外语
|
大学英语(二)
|
3
|
48
|
|
|
|
3
|
|
|
|
|
|
|
外语
|
大学英语(三)
|
3
|
48
|
|
|
|
|
4
|
|
|
|
|
|
外语
|
大学英语(四)
|
3
|
48
|
|
|
|
|
|
4
|
|
|
|
|
体育
|
体育A
|
1
|
24
|
|
|
2
|
|
|
|
|
|
|
|
体育
|
体育B
|
1
|
24
|
|
|
|
2
|
|
|
|
|
|
|
体育
|
体育C
|
1
|
24
|
|
|
|
|
2
|
|
|
|
|
|
体育
|
体育D
|
1
|
24
|
|
|
|
|
|
2
|
|
|
|
|
人武部
|
军事理论
|
1.5
|
36
|
|
|
2
|
|
|
|
|
|
|
|
数计
|
高等数学A(上)
|
5
|
80
|
|
|
5
|
|
|
|
|
|
|
|
数计
|
高等数学A(中)
|
5.5
|
88
|
|
|
|
5
|
|
|
|
|
|
|
数计
|
高等数学A(下)
|
3
|
48
|
|
|
|
|
4
|
|
|
|
|
|
数计
|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
3
|
48
|
|
|
4
|
|
|
|
|
|
|
|
数计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48
|
|
|
|
|
|
4
|
|
|
|
|
物信
|
大学物理(上)
|
3
|
48
|
|
|
|
2
|
|
|
|
|
|
|
物信
|
大学物理(下)
|
3.5
|
56
|
|
|
|
|
3
|
|
|
|
|
|
物信
|
大学物理实验(下)
|
1
|
24
|
24
|
|
|
|
2
|
|
|
|
|
|
物信
|
大学物理实验(上)
|
1.5
|
36
|
36
|
|
|
2
|
|
|
|
|
|
|
数计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2
|
40
|
|
|
3
|
|
|
|
|
|
|
|
数计
|
C语言
|
4
|
64
|
|
40
|
|
5
|
|
|
|
|
|
|
学生处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0
|
16
|
|
|
|
|
|
|
|
|
|
|
学生处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0
|
16
|
|
|
|
|
|
|
|
|
|
|
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
|
32
|
|
|
|
|
|
|
|
|
|
|
小计
|
63.5
|
1152
|
60
|
40
|
24
|
19
|
19
|
16
|
0
|
0
|
0
|
0
|
(2)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其中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第4学年
|
实验
|
上机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电气
|
电力电子技术
|
4
|
64
|
10
|
|
|
|
|
|
4
|
|
|
|
电气
|
电力工程基础
|
3
|
48
|
8
|
|
|
|
|
|
|
4
|
|
|
电气
|
模拟电子技术
|
4
|
64
|
|
|
|
|
4
|
|
|
|
|
|
电气
|
数字电子技术
|
4
|
64
|
|
|
|
|
|
4
|
|
|
|
|
电气
|
电气控制与PLC
|
2
|
32
|
8
|
|
|
|
|
|
4
|
|
|
|
电气
|
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
|
2
|
32
|
6
|
|
|
|
|
|
|
|
|
|
电气
|
自动控制原理
|
4
|
64
|
10
|
|
|
|
|
|
|
|
|
|
电气
|
嵌入式系统原理
|
4
|
64
|
8
|
|
|
|
|
4
|
|
|
|
|
电气
|
电机与拖动
|
3
|
48
|
6
|
|
|
|
|
|
|
|
|
|
电气
|
电路(一)
|
6
|
96
|
|
|
|
5
|
|
|
|
|
|
|
电气
|
自动化技术导论
|
1
|
16
|
|
|
2
|
|
|
|
|
|
|
|
机械
|
工程制图F
|
3
|
48
|
|
|
|
4
|
|
|
|
|
|
|
小计
|
40
|
640
|
56
|
0
|
2
|
9
|
4
|
8
|
8
|
4
|
0
|
0
|
2.
选修课程
(1)专业限定选修课
(须修够16.5学分)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其中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第4学年
|
实验
|
上机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电气
|
发电厂电气部分
|
3
|
48
|
|
6
|
|
|
|
|
|
|
|
|
电气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
2
|
32
|
10
|
|
|
|
|
|
|
4
|
|
|
电气
|
电气照明技术
|
2.5
|
40
|
6
|
|
|
|
|
|
|
4
|
|
|
电气
|
中央空调控制技术
|
2
|
32
|
4
|
|
|
|
|
|
|
|
4
|
|
电气
|
电梯技术应用
|
2
|
32
|
4
|
|
|
|
|
|
|
|
|
|
电气
|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
|
2
|
32
|
|
|
|
|
|
|
|
|
4
|
|
电气
|
专家系列讲座
|
1
|
16
|
|
|
|
|
|
|
|
|
|
|
电气
|
智能建筑通信与网络
|
2
|
32
|
|
|
|
|
|
|
|
|
|
|
(2)专业选修课
(须修够13学分)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拟开课学期
|
总
学
时
|
其中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第4学年
|
实验
|
上机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电气
|
数据库原理
|
2
|
32
|
|
|
|
|
|
|
|
|
|
|
电气
|
组态软件应用
|
2
|
32
|
|
18
|
|
|
|
|
|
|
4
|
|
电气
|
建筑影音应用系统
|
2
|
32
|
6
|
|
|
|
|
|
|
4
|
|
|
电气
|
综合布线
|
1
|
16
|
4
|
|
|
|
|
|
2
|
|
|
|
电气
|
DSP原理及应用
|
2
|
32
|
4
|
|
|
|
|
|
|
4
|
|
|
电气
|
可编程控制系统
|
2
|
32
|
8
|
|
|
|
|
|
|
|
4
|
|
电气
|
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
|
1.5
|
24
|
|
|
|
|
|
|
|
|
4
|
|
电气
|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
|
2
|
32
|
|
|
|
|
|
|
|
4
|
|
|
电气
|
电气工程CAD
|
2
|
32
|
|
10
|
|
|
|
|
4
|
|
|
|
电气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
2
|
32
|
|
|
|
|
|
|
|
4
|
|
|
电气
|
FPGA技术基础
|
2
|
32
|
8
|
|
|
|
|
|
|
|
|
|
电气
|
智能控制技术
|
2
|
32
|
|
|
|
|
|
|
|
|
|
|
电气
|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
2
|
32
|
|
|
|
|
|
|
|
|
|
|
电气
|
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
|
2
|
32
|
|
|
|
|
|
|
|
|
|
|
电气
|
电路(二)
|
2
|
32
|
|
|
|
|
|
|
|
|
|
|
电气
|
ARM原理与应用
|
2
|
32
|
8
|
|
|
|
|
|
|
|
4
|
|
电气
|
Matlab及机电系统仿真
|
2
|
32
|
|
|
|
|
|
4
|
|
|
|
|
电气
|
物联网基础
|
2
|
32
|
|
|
|
|
|
|
|
4
|
|
|
电气
|
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
|
2
|
32
|
|
|
|
|
|
|
|
|
|
|
(3)全校性选修课
(须修够6学分)
须修够人文社科课程组6学分。
3
、集中性实践环节
(1)实践必修
(须修够18学分)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第4学年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电气
|
电气工程实践A
|
2
|
|
√
|
|
|
|
|
|
|
电气
|
模拟电子设计性实验
|
1
|
|
|
√
|
|
|
|
|
|
电气
|
认识实习
|
1
|
|
|
|
√
|
|
|
|
|
电气
|
电路实验(上)
|
1
|
|
√
|
|
|
|
|
|
|
电气
|
电路实验(下)
|
1
|
|
|
√
|
|
|
|
|
|
电气
|
数字电子设计性实验
|
1
|
|
|
|
√
|
|
|
|
|
电气
|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
1
|
|
|
|
√
|
|
|
|
|
电气
|
嵌入式系统实践
|
2
|
|
|
|
√
|
|
|
|
|
马院
|
思政原著导读
|
2.5
|
|
√
|
|
|
|
|
|
|
马院
|
“思政课”实践
|
2
|
|
√
|
|
|
|
|
|
|
人武部
|
军事训练
|
1.5
|
√
|
|
|
|
|
|
|
|
机电
|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A
|
2
|
|
|
√
|
|
|
|
|
|
小计
|
18
|
3
|
4.5
|
3
|
3
|
0
|
0
|
0
|
0
|
(2)实践选修
(须修够5学分)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第4学年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01
|
02
|
电气
|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设
|
2
|
|
|
|
|
|
|
√
|
|
电气
|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电气照明技术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运动控制技术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过程控制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电力电子应用系统实践
|
1
|
|
|
|
|
|
√
|
|
|
电气
|
智能建筑通信与网络课设
|
1
|
|
|
|
|
|
|
√
|
|
电气
|
自动化综合实践
|
2
|
|
|
|
|
|
|
√
|
|
电气
|
建筑电气综合实训
|
2
|
|
|
|
|
|
|
√
|
|
4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安排
(共计17学分)
(1)毕业实习,3学分
(2)毕业设计,14学分
七、备注
选修专业选修课或实践选修课时,本学院其它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专业选修课选修。
上一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专业培养计划(适用2014级、2015级、2016级)
下一篇: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适用201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