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古玉孔道鉴定(打孔方式与真伪鉴定)
中华文明五千年,但是古玉历史涵盖将近八千年,这八千年中,古玉的纹饰,工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每一个朝代便有一种新的纹饰但是或演变,但是古玉文化长河中,唯一没有变的便是孔道,余经严谨的对着馆藏玉器对照发现,馆藏古玉或市场所见古玉,古老的打孔方式大致共分为五种,分别为,第一种单面斜向对钻孔,第二种单面直钻孔,第三种斜面对钻孔,第四种对钻拉丝孔,第五种对钻留台孔,我们运用科技的技术,借助3D成像技术,深度的为诸位同学以及玉友解答其中的奥秘。
第一种,单面斜向对钻孔
第一种,单面斜向对穿孔,这种孔道也称为牛鼻孔,此类孔的特征为,要注意聆听,关键词很重要,两孔从同一水平面打孔,所以称为单面,那么第二关键词,斜向,这个的的意思便是从同一平面斜向打孔,关键词,对穿孔,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简单来说对钻而成,综合起来便是,从同一个水平面斜向打孔,并保持两个孔道可以对穿,像牛的鼻子一样,绳子可以从孔道穿过去,而又因斜打横梁较厚不会造成孔道断裂,这样的孔道便是可以称为单面斜向对穿孔,典型的如红山玉枭的背孔、红山勾云佩背面的穿戴孔等,常称象鼻孔,牛鼻孔。可以看到钻孔的开口有较大的斜度,孔的下半部呈圆柱形。
其中,一个钻孔的底部较为平缓,推测为钻孔后,将钻芯剔除时留下的断裂面。因此,该穿孔工艺应为先用实心钻粗钻、继而用管钻续钻,最后,再将钻芯剔除。
经过实物对照与物理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穿孔靠中心的内壁与表面的夹角较为锐利,合理的工序应为先钻孔、再打磨,孔道形成温润的孔道接触点与内壁,方便后期绳索佩戴。
第二种,单面直钻孔
单面直钻孔
第二种,单面直钻孔,如果认真阅读第一孔解释的同学,第二种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叫单面直钻孔,此类孔从单面直接钻成,最后采用背面敲打方式使孔通开,因跑钻,常在钻孔旁边留有未钻通的孔,上图孔道可见。
这种外扩内小的孔道模式,属于典型的桯钻模式,观图未钻穿的孔仍留有钻芯,这是桯钻留下的痕迹,孔径切面呈“U”形,孔形状呈圆柱形,开口处略大于底部。
第三种,斜面对钻孔
斜面对钻孔
第三种,斜面对钻孔,斜面对钻孔区别于单面对空的区别点在于,两者之间面的不同,斜面,简单来说便是两个孔道不属于一个水平面,古代玉匠通过斜角的位置优势,对打孔道形成牛鼻孔,这类孔呈一定角度的两平面斜向对钻而成,典型的如上图,斜角穿背,打出背背孔。
细心的玉友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种孔道依然是外扩大而内小,这便是典型的桯钻特征,穿透的孔为双面对钻而成,钻孔的形状呈圆锥形,两者孔道衔接处多见错位或空间较为狭小。
开口向内部逐渐收敛
工艺为旋转研磨,因此钻孔的横切面呈圆形。
第四种,对钻拉丝孔
对钻拉丝孔
第四种,对钻拉丝孔,此类孔一般较大,典型的如红山马蹄形器的中心孔等,一般用于去除玉料的大面积内芯料,采用先从周围打孔对穿,再者从孔道中进行拉丝切玉,以达到解玉的目的。
内壁是直上直下,具有管钻的特征
以上两图3D成形的研究意义在于,这类孔道必然是套管所制,如果是桯钻,必然是一头大一头小,外扩大而内小,那么为什么是双打,因为内壁的中间部位有极其轻微的夹角,虽然此物经过了线穿的高度拉丝,但是对穿夹角依然可见,另一侧的穿孔内壁与表面的夹角较大,但截面非圆形,且有平行于内壁走向的加工痕迹;因此,该穿孔的制作工艺应为直径不同的管钻对钻在先,然后用绳子或毛发之类的线状材料带动解玉砂扩大开口,类似镂空的制作手法。
第五种,对钻留台孔
对钻留台孔
第五种,对钻留台孔,也可以称为套管对打孔,此类孔为平行两平面对钻而成,一般有较大厚度,典型的如珠、管等装饰串的孔。孔内壁廓线上有一个凸起,俗称“留台”,也称为基台,或套管作业面残留。
双手搓动的钻孔方式,而不是弓钻
从两端开口处到留台处,穿孔直径从两端开口至对钻汇合处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但直径变化不大,从暴露出来的内壁看,开口到对钻汇合处,这一段的穿孔内壁上遗留有密集的加工痕迹一左旋和右旋的螺旋纹交替分布,这说明,在钻孔过程中钻头的旋转方向交替变化,暗示着直线运动被转化为旋转运动:同时也可认识到,其旋转轴不够稳定,这便是通过痕迹研究出来其工艺特征,为什么是套管双手搓动来回旋转,而不是弓钻。
对于古玉的研究,我很喜欢胡适先生的那句话,依据事实,大胆想象,小心求证,两者结合,方为真理,古玉学习的难度在这里,古玉收藏的乐趣也在这里,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喜欢古玉收藏,我建议你去干点你爱好的事情,因为你很难体会到古玉之美,或者说你所认知的古玉美是肤浅的,我的文章是希望能帮助到真正在古玉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而非只想捞钱的人。
方叶之
古玉学者敬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