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好买财富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完美收官,峰会现场大咖云集,为在场的投资人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投资盛宴。本次峰会还有大咖圆桌论坛《医疗投资的坚守与创新》,本草资本合伙人刘千叶、辰德资本合伙人谈庆、元生创投合伙人
陈杰
、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针对此论坛议题展开论道。
本草资本合伙人
刘千叶博士拥有哈佛大学免疫学博士,哈佛医学院医学科学硕士,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理学学士,以及长江商学院EMBA学位。从2005年开始活跃于中国医疗领域投资,2015年创立本草资本——一家专注于中美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基金。此前刘博士曾任开物投资合伙人、崇德投资董事总经理。代表案例有华大基因(300676)、珅奥基、欧博方、盟科医药等。
辰德资本创始合伙人
谈庆先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并获得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学位。谈先生曾任尚高资本(Siguler Guff)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首席代表,尚高资本BRIC金砖四国基金的投资委员会成员,GE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副总裁兼核心影像总经理。投资出金域检验(603882)、贝瑞和康(000710)、奕瑞影像等明星项目。
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
陈杰先生拥有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MBA,在跨国医疗企业和医药投资领域有20年的工作经历。曾在美国科尔尼咨询、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跨国公司任职;先后担任开投基金董事总经理,德福资本高级副总裁,美国泰山投资中国区主管。代表项目:开拓药业、派格生物、康立明、鑫康合、华大基因(300676)、景峰药业(000908)等。
远毅资本合伙人
杨瑞荣先生拥有哈佛商学院MBA,有超过20年丰富的直接投资及运营经验,并拥有广泛的政府背景。从2004年开始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先后在兰馨亚洲任职投资总监,北极光任职董事总经理,在消费,医疗健康以及金融技术等行业投资了众多成功的创业公司。代表项目:华大基因(300676)、中科创达(300496)、安诺优达、奕瑞医疗,基准医疗,燃石生物等。
一:医疗行业一直是个抗周期的行业,同时也被认为是个稳健的行业,但最近这个行业出现了很多独角兽,表现也非常好。请大家分享一个细分行业或者是案例,为什么这个行业可以出独角兽?
本草资本刘千叶:医疗里面我认为最容易出独角兽的是创新药。
过去二十年在美国,约80%以上医疗资本都进入到创新药的投资,以
解决那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以丙肝药为例,2012年Pharmasset公司以110亿美金的价格被并购,其丙肝药2013年获得审批,2014年当年实现102亿美金的销售额。医疗领域还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但是随着医疗科技领域的技术催化,比如基因编辑、基因测序、干细胞、基因克隆等,给新药研发带来了具体的工具,也驱动了一波积极的投资。过去这一波积极投资所带来的其中一个结果是,目前每年新药审批速度大大提高,10年前可能是20个左右,现在每年可能会批40到50个新药,且一些新药可以治愈疾病而不光是缓解症状。我们可以期待未来15年、20年后,大多数肿瘤会成为慢性病,这些都带动了医药投资的热情,也带动了市场上一些独角兽的产生。
辰德资本谈庆:
刚才提到为什么会是现在医疗行业涌现出很多的独角兽?我觉得这个问题更有意义。在中国做医疗投资,我们看到三个不同的东西:
1、生死攸关的大刚需市场
,随着技术的突破,比如基因检测,这两年成本大大下降,爆发出很多新的应用。国产替代方面,比如原来的支架球囊都要进口,现在中国全面国产化,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
2、国家有钱了,基层医疗或者说是医疗覆盖的市场,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
,哪怕是体外诊断,验血、验尿,一个基本的检查方面都可能出现很多巨型的公司。这是基层医疗或者是医疗覆盖的事情。
3、老百姓有钱了,希望生活过得更美好,这是一个亿万级的市场。
我们和元生创投一起投资的做牙齿正畸的,其产品是隐形牙套。美国,80%以上的孩子都戴过牙套;中国,做牙齿矫正的还比较少,对标美国市场,未来这个领域会有很大的空间。
元生创投陈杰:
个人觉得,
药、器械、诊断、服务,现在已经有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独角兽企业。
药和器械我不讲了,讲讲诊断领域。我们基金关注的方向是
癌症早期诊断、筛查
,认为是会出现独角兽的企业,且现在技术已达到。
元生投过一个通过粪便做结肠癌早期筛查的企业。
中国人不太做肠镜,理论上40岁以上每隔两年要做肠镜,但是麻烦且痛苦,做的人少,等有症状检查出来就是肠癌三、四期,五年存活率也只有20、30%。但是肠癌如果一期发现,五年存活率可以达到80%、90%,二期发现,也能有60%到70%的生存率,所以早期发现的意义很大。美国一家公司,
可以用粪便来做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灵敏度和特异性达到和做肠镜的效果一样
;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技术引进到中国,我们投的这个公司马上就要拿审批证,在中国做适合中国人基因的肠癌早期筛查。另外,包括肺癌早期结节的良性、恶性分辨,包括宫颈等很多癌症的早期筛查,都会出现一些独角兽企业。
远毅杨瑞荣:
医疗行业里面,因为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也是消费升级很大的一部分。
远毅对基因测序情有独钟
,成本从原来100万美金下降到100美金甚至还会降到更低的价格,包括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原来在中国5000元人民币以上,现在成本降到100元以下,这个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从而导致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可以产生独角兽的行业。
二、最近国务院机构改革,变化最大的就是医疗,卫计委变成了卫健委,并成立医保管理局,将原来审批部门合并到市场监督局,对医药、器械的审批产生较大影响,请大家谈谈这些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本草刘千叶:我说说监管政策,过去两三年,监管大门在快速打开。2016年国外批的进口药进到中国,当年只批了3、4个,到2017年这个数字是44个。
2016年下半年,我们被投企业药渡曾经给药监局做过数据统计,2000年到2016年,全世界批了433个新药,其中只有133个进入中国。现在政策放开,进口注册变得越来越容易,且可以认
定
海
外临床数据。医疗相比互联网,这个世界更平,差距更小,在中国、韩国或者是美国,比如降血脂的药,各国都是一样的,同一个剂型、同一个药,不同的包装、不同的语言,但实质都是一样的。监管大门打开,新药的竞争跟全球其他公司的竞争,而不仅是跟中国公司的竞争。我们的
投资也必须要在全球视野下来看
,本草资本不太光盯着中国看,一般来说,走不出去,不能在全球前三名的公司,我们不是说绝对不投,但是优先级会放低。
辰德资本谈庆:
政策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对政策其实并不敏感,但对方向非常明确,我们的
投资最根本方向是技术驱动,
我们做投资,看三个不同的市场,生死攸关的、人民美好生活的,这两个当中最理想的投资,就是政府政策不支持老百姓依然愿意掏钱。其实我们当初投资贝瑞和康的时候不知道政策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是认准了老百姓愿意为这件事买单,而且是自费买单,从5000多块钱降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维持在2000元的水准,我知道很多孕妇不仅是做一个,她怕做错,华大、贝瑞各测一个,保证没错才愿意接受。这是刚需,
只要抓住技术突破,带来对老百姓有直接帮助的事情,这样就有机会。
元生创投陈杰:
过去10年,我们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国家的政策不断向好,会不断的带来好处。刚才也提到了药物的审批监管政策不断向好,医保的政策也是越来越好;今年年底,我国医保总支出和收入,可能会出现显性的亏损,所以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国家要把原来没有治疗效果的比如神药退出去;这对我们投资非常利好,因为我们只会投
有明确临床价值的企业,
另外国家医保控费势必要把外资替代出去,把价格降下来,这就会给国产带来机会,
未来3到5年国产替代进口都会产生很大的投资机会。
远毅资本杨瑞荣:
做投资不能死盯着政策,但政策对医疗行业的影响还是存在的,有些东西是长期的影响,有些是短期的。比如发个证是短期的影响,但整个医保政策的改变,可能是对整个医药产业、对新药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在细微之处,比如基层医疗起来,市场的需求在那里,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光有市场需求起不来,而只有政策,没有市场方向也起不来。
市场方向、政府导向一致的领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
从投资的风险来看,中国政策有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依靠政策活着,但是政策带来的风险还是要把握。
三:专注于医疗的投资机构,相比较综合基金在医疗领域的投资是否更有优势?
元生创投陈杰:
首先从基金的性质来讲,好买刚才也放了一些国外数据的统计,2000年到2010年,医疗医药基金做得最好的前25%,和TMT做得最好的前25%,十年创造的IRR差不多。我认为,专注做医疗医药的基金,比起综合的大基金,更加专注,决策效率会更高。综合基金,内部沟通的成本较高,好的医疗医药项目有时可能会错过。
辰德资本谈庆:综合基金对大周期可能更敏感,品牌效应可能辐射会更广;
医疗领域,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并不多,品牌效应不强。所以综合基金市场沟通效率可能会很高,有强大的PR部门,是专门做宣传、政府关系,这些方面可能他们有优势。但是我觉得做具体的事情,在医疗领域里面,投资还是专业的医疗基金在做。
本草资本刘千叶:
早年我和周鸿祎一起做来一家互联网的创业公司,3721,四年里面我们做了两轮融资,一次并购,卖给雅虎。这段经历对于我后续做投资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本身我是医疗专业背景,我也看好中国医疗的长期发展趋势,所以2005年我回到医疗领域,专注做医疗的投资。
我认为做专业性的医疗投资,团队之间沟通效率和资源聚焦非常重要。当我们投了一定的医疗项目之后,我们还可以在项目之间也创造出很多的协同效应。
比如我们投了流式细胞仪的机器,也投了它的试剂,它们本身就有天然的合作。也有很多做新药的公司,它们之间又可以有很多的资源共享。本草资本才三年多,但我感觉我们机构的效率与以前相比提高了很多。
远毅资本杨瑞荣:
补充一点,医疗和TMT行业还有所不同,TMT行业很多时候是被逼站队,因为大的公司格局已经产生,而医疗公司的产业格局还没有形成。所以医疗基金在当中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力量,资本能够做的事情更多一些,被投企业之间的协同性也会更多。
四:请大家举几个例子,看未来5到10年,新的技术能够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草资本刘千叶:
我们还是很关注颠覆式创新的技术。现在,连续的医疗数据监测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手段。我们在硅谷投了一家新一代医疗传感器公司,其产品是个两根头发丝粗,4毫米长的
高分子聚合物,预置在针头里面,打入皮下,两天后它会和你的组织长在一起,外面戴一个手表,可以连续监测你的血液生化指标等。
这可能会对医疗行业产生一些颠覆,创始人在体内植了4年多依然还在工作。我们很关注这类能从底层技术上解决问题的公司。
辰德资本谈庆:
最近我们看好一个方向,
在医院花十到二十分钟测个唾液、血液,马上就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冒,是细菌?病毒?还是流感?是不是非常严重的流感?
是否值得马上治疗?如果这些应用到医院里面,市场空间可想而知,当我们看到这个技术,并且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做出来时,当时我的感觉就是置身在风口下面。
元生创投陈杰:
我们特别
关注癌症早期的筛查技术,最近是在看做肺结节的,
现在你照个CT出来,但不知道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还要做活检、穿刺等,对于病人来说很痛苦。如果有一个好的技术,可以通过血液进行判断这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医生可以采取进一步的动作,这对医生、对病人来说都是很好的产品和技术。在这些领域,帮医生做决策,帮病人早期采取治疗手段的领域,我们觉得可以帮助中国的医疗环境不断改善,避免发生之前讲到的流感悲剧的发生。
远毅资本杨瑞荣:
我分享一个有趣的可能听起来比较荒诞的案例,杨璐菡的eGenesis最新技术,是可以
用剪刀手方式编辑基因,从而治病,但这个技术要用在人的身上,还需要很长时间
。我在哈佛碰到这个女孩,她是CRISPR专利的拥有人之一。她说,全世界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有尿毒症、肾病的人要换肾,但肾源很难获得。以前有人尝试过,把猪的肾去毒之后,变成人源化,但是基因的问题无法解决。这个女孩子发明了一个技术,把猪肾最早的基因,经过CRISPR的剪辑后,再种回猪的身上。在猪身上的肾,基因和活性上,和人比较一致,等长到一定的大小,再从猪的身上取下来,去毒化处理,就可以比较安全的运用到人的身上。这个公司已经在美国做实验,在中国建立厂房,这个技术还没有完全进入临床。如果进入临床,养1000头猪和找1000个人的肾,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地步,但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五:现在香港市场出台了新兴医药企业上市的新政,谈谈对医疗投资的影响以及医疗健康领域退出通路如何?
元生创投陈杰:
以往,美国生物医药技术发达的很大原因,是纳斯达克允许早期医药企业上市,可以资本化,拿到更多的资金,继续发展。香港这个政策,对中国医疗医药技术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另外还带来一个好处,会
倒逼中国A股进行改革。
因为这些企业到香港上市,相当于把A股优质的独角兽企业、优质资源截胡了。中国的证监会已经在研究政策了,中国政府非常擅长的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对我们来说是利好。
辰德资本谈庆:
我们对政策趋势一直是这样理解的:
好公司有好出路,
这是一个必然的事情。香港这件事如果不发生,相信别的市场也会发生。此外,香港相对是一个规则更科学、更市场化的市场。所以去香港上市的企业二级市场的市值,会对一级市场的市值调整做一个比较合理的影响,我们慢慢会感受到估值的合理化。
本草资本刘千叶:
香港方面,我觉得拭目以待,弄不好会像台湾,上去又下来,肯定会有阶段性的调整;当然长久的趋势肯定是往上走。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所谓的PreIPO项目,我们就可以容忍更高的估值,我认为估值的纪律很重要。中国也有很多人在谈头部效应,这更多是对于市场型的公司,但对技术创新或者是新药资产型的公司,还是要实实在在看技术本身、资产本身,我不建议简单用所谓的头部效应来假设高估值可以产生更高的估值,我们并不是这样看的。
远毅资本杨瑞荣:
我补充两点,一是香港这个市场有一定创新性,允许没有收入的医药研发企业,包括新药研发或者是器械的公司能够上市。原因是药一旦获批,整个收入规模和利润规模的增长,比其它的行业要更快。如果说等到它真正有收入、有利润再上市,其实已经是非常晚期了。而现在,我们就可以加大前期的投入,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对我们这些偏早期阶段投资的机构也是一个利好。
我们是
好买财富旗下
针对
高净值投资者
创设的微信服务平台
一秒快速查私募净值
全产品线高端理财定制
独家内参全面披露
立即绑定微信,更多VIP权益等着你!
公众号:好买臻财VIP
微信号:howbuyvip
10-09
任桥资产:下一次系统性机会正在临近
10-09
【人物】和聚投资李泽刚:最大的系统性风险,远不止关税本身
10-09
海通策略荀玉根:阶段性折返跑未完成,岁末年初是窗口期
10-09
央视暂停NBA转播,各路合作暂停!近300亿中国生意要搞黄?
10-09
中美又开谈了!房贷利率换锚后“月供”怎么变?|好买私募日报
10-08
汉和资本:君子之心,长存敬畏
10-08
VIPKID获腾讯领投E轮融资
10-08
深度解密IRR:看透数字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