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追风的大熊猫  ·  吴承恩 - 狮城阅读网·  4 月前    · 
没读研的油条  ·  Difference between ...·  7 月前    · 

原标题:“南洋”在哪里?福建广东人为什么要“下南洋”?他们作出了哪些贡献 ?

文/柳桢啸

“南洋”,即今天的东南亚一带。南洋一词,最早大概出现在明朝。明清时期,中国以自己为中心,将东南亚这一带称之为南洋。中国人去南洋区域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汉朝与南洋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

唐朝与南洋

唐朝时,中国南方是一个八方通行的贸易区域。在贸易途中,华人通常在中国南海地区停留,有些甚至在该地区定居。于是,移民南洋的人数开始增多。

宋朝与南洋

宋朝,南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充分发展。福建泉州也由此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现存最早的清真寺就在泉州,建于宋朝)。

元朝与南洋

泉州在元朝也依旧为重要通商港口,延续着往日的繁荣。

明朝与南洋

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清时期越走越宽。

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东南沿海的老百姓,就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下南洋之旅。那时候中国国力强盛,影响远及海外,让中国人在南洋一带颇受尊重。

华人下南洋的原因:

中国人下南洋的原因多种多样,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躲避战乱

一般来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动乱和王朝更替,为了躲避战乱,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以免遭到屠杀。在明朝到民国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2.福建、广东人占据大多数

在下南洋的移民浪潮中,全国大部省份都有,但福建、广东人占据大多数(95%以上)。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难以维持,为了躲避战乱,谋生计,福建、广东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谋生。这还与其地理、人文因素及有关系:福建、广东两省海岸曲折,老百姓与海相习;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路近费省。

3.为了生计

明朝中后期,人口增长快,山多地少,口粮已无法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加之政府禁海、闭关锁国,导致国际贸易受阻,渔民生活艰难。这种情况下,东南沿海许多福建广东人只能出海往南寻求新的生路。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4 . 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

有的中国人下南洋,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移民规模的增长,促进了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展;良好的船只又能带走更多移民,在知道群岛地区肥沃、气候稳定、人类生活需要的动植物充足之后;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下定决心单独或成群地背井离乡,来到群岛谋生。同村、同族相互打听介绍带拉,南下讨生活的福建广东人便越来越多。

5.民间贸易

贸易方面,早期去南洋的华人,他们发现,有许多商品只有南洋所在的群岛地区有,于是他们就做起了这些商品的买卖,其中包括黄金白银、檀香或沉香、金颜香或金银香、香料和食品防腐剂、珍珠、(制作帽子、服装)的羽毛以及作为药材的某些动植物。(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后,优良的港口条件,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又迅速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6.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加之指南针在航海中的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东南亚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明朝时期,尤其是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海上贸易虽然时断时续,但一直都有进行,为了贸易,也有人下南洋。

7.南洋诸国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

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州——沙劳越州,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劳越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8.被意外遗留下来

元朝时期,蒙古军队曾在1293年进行一次远征,约3万名士兵中的一万名军人都被意外的遗留在了梭罗河沿岸。

在1405年至1433年之间,郑和七次下南洋,带领共2万7千名随员和军人到了群岛地区,但最终返回家乡的估计不到 1万2千名,其中大约有1万名都留在他们所到访的地方,定居并与当地人通婚,然后成为了当地人。

明末清初,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今泰国),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9.契约华工

16世纪,荷兰殖民者引进了不少契约华工。邦加勿里洞的锡矿、加里曼丹的金矿以及苏北的烟草种植园,都有聪明勤奋的华人工作,最多时达几十万人。待契约完成后,这些华工大多数都定居下来,并与当地人结婚、成家。

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这些人也多为当地政府所倚重,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

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烤面包师、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几乎无所不包。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持之以恒的勤勉

挖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17、18世纪,华人却成了挖矿的主力军。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锡矿资源,曾经是世界上的产锡大国,锡产量一度占据了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这些锡矿,几乎都是华人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

南洋华人依靠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拼搏精神,在东南亚的莽莽丛林开辟出土地,靠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勤勉与精明,最终成为东南亚富人的代名词。在获得了稳定富裕的生活以后,他们还在家乡有需要的时候反哺家乡,成就自己的同时带动家乡的发展。

对于华人的贡献,连殖民者都充满感激。英属海峡殖民地总督、英国驻马来联邦高级专员弗兰克·阿特尔斯坦·瑞天咸说:“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如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

还建立了几个国家

令人称奇的是,华人还在南洋地区建立了几个国家。

如罗芳伯建立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张杰绪建立的纳土纳群岛王国、郑信建立的吞武里王朝、吴元盛建立的戴燕王国、莫玖建立的港口国,这些国家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修家谱、修祠堂、同乡会

人丁兴旺,手头又有余粮的华侨,在与当地势力的交往中,取得了相对有利的地位。于是他们便沿着这条发展路径,承袭传统文化:通过修家谱、修祠堂、祭祖等方式来强调、明确每一个人在所属宗族中的身份地位,以巩固其宗族的向心力。在宗族基础上围绕籍贯形成的同乡会则是势力更广泛,影响力更大的存在。

下南洋的后代

历史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下南洋”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但原因和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五百万人,华人约占75%,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参考资料:《下南洋》《中国殖民史》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