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关中平原城市群三省8市按照规划要求,既有机统一,又分工协作,加快全面协同发展

日前,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陕西西安市举行,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境外嘉宾、60万余人次国内客商和企业参展参会,展销特色商品达2.5万多种。西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抓住国家出台《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战略机遇,加快开放开发,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强化交通枢纽

今年3月25日,300多位来自“一带一路”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沿线地市、央企、国内外物流公司等领域的嘉宾齐聚西安,就共同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达成共识,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促进各方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支持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通过共建共享和资源集约使用,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国际联运综合物流成本,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和贸易环境,实现各方利益共享、降低风险,从而使中欧班列获得长期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以西安为核心,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不仅是国际国内交通物流企业的共同愿望,也是陕西突出地域优势、做强交通枢纽、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

西安是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国际枢纽机场和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先行一步。目前,陕西已建成吴起至定边、陕甘界至陇县、山阳至柞水、宝鸡过境凉泉至苟家岭段、西宝改扩建潘家湾至凉泉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通车里程196公里,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突破1600公里,22个续建项目全面展开。全省干线公路建设规模超过2500公里,建成通车或主体完工32个项目1000公里。西安至银川高铁建设进展顺利,西安至延安高铁开工建设,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三条高速铁路控制性工程有序推进;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北客站至空港新城段建成,空港新城至机场西段正在加快建设。

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确定了“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枢纽联通、洲际覆盖、特色鲜明、量质并举”的国际枢纽城市建设,仅去年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6个,全年完成城建投资773.6亿元。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西延路快速路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30条,新增公交线路20条,全市新增7条国际客运航线、总数达64条,航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七位,货邮吞吐量突破31万吨、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一,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第一。

优化产业布局

“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产业化是重要支撑。我们投资2.3亿元在关中平原城市群节点城市汉中建设高能食品生产基地,对农产品深度开发,迅速占领国际国内市场。”位于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神龙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德宏表示。

汉中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汉中为了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节点城市,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和调整。汉中依托资源禀赋,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发展、新型能源利用、生态旅游开发等领域,精心策划大项目,加快支柱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迈进。今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03个,年度投资811.4亿元,目前累计开工重点建设项目8批次185个,总投资487.7亿元。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对产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陕西、山西、甘肃三省8市正按照规划要求,既有机统一,又分工协作地建设产业体系。

为了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西安市确立了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即打造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建设“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市紧紧围绕这一战略定位,一方面建设中心城市各大板块,另一方面全力发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科技、新兴材料等新兴产业。仅2018年就完成研发投入410亿元、占GDP比重4.91%,全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7.12万件,技术成果交易额达到1028.3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5万户、总数达148万户。通过城市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全市去年完成生产总值8349.86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4.7亿元、完成进出口总值3303.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2%、10.8%和29.6%。

守护绿水青山

去年8月份,陕西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打响“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决心把生态环境改善作为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一项核心要务,全方位推进。

为把关中平原城市群打造成为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陕西省在2018年初步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5.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43%。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先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400余件,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7000余件。在绿水保卫战中,针对汉丹江督导各地加快重点治污项目建设。2018年,全省50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Ⅰ—Ⅲ类比例78%,优于国家考核指标。

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北一翼的甘肃天水市,确定了以黄河及渭河、汾河、泾河、丹江等水系为重点,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滩涂等为补充,构建渭河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好城市群生态节点的整体思路。以秦巴山地及渭北、天水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重点,科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以秦岭、桥山、六盘山为重点的山体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搞好植被恢复。加强渭河、汾河、泾河等水系治理,加快引汉济渭等重大水源补给工程建设,营造科学合理、自然优美的水生态。实施渭河干流滩面整治、河道疏浚、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湿地建设、水生物保护、河湖自然联通恢复等工程项目,实施渭河沿岸工业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渭河流域泾河、灞河等主要支流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与此同时,陕西、山西、甘肃三省共同召开联席会,共同签署了推进规划落实的《关中宣言》,签署《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优化城市规模结构、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