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起樂隊吧》節目圖。

這是屬於樂隊的一個夏天,至少從網上的綜藝節目看,是這樣的。緊隨著火爆暑期檔的《樂隊的夏天》開播的《一起樂隊吧》,開播三期,豆瓣評分在4.2分的低位徘徊,口碑似乎已經走上了不可逆轉之路。幾個月前《樂隊的夏天》剛剛開播的時候,唱衰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但即便如此,一開始的豆瓣評分也有7.1分,到收官階段更是飆升到8.7分。豆瓣上有一條非常犀利的評論:《樂隊的夏天》給中國玩兒樂隊的開了一扇門,《一起樂隊吧》回手就給關得死死的。

事實上,把《一起樂隊吧》和《樂隊的夏天》簡單進行橫向比較,是不公允的。因為不同於《樂隊的夏天》是成熟樂隊之間的比拼,《一起樂隊吧》節目形式是從選手裡優中選優,然后“一起組樂隊”。首期節目採取了“單樂器考核”的競演模式,樂手們被分成主唱、吉他、貝斯、鼓、電音、古典樂器等不同組別,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現自我技術——現場solo。

在《一起樂隊吧》開播前,節目總導演林一迅在接受媒體群訪時透露了一組數據:在樂手方面,節目海選了大概上千名選手,最后參加這個節目的共有75位核心選手。很多人認為,《一起樂隊吧》的模式和今年上半年火爆韓國的綜藝節目《超級樂隊》很像,由於《超級樂隊》裡面各種天才選手,每次PK都堪稱是“神仙打架”。加上導師都是韓國的重量級嘉賓,專業性極高,因此這檔節目收獲了不少粉絲和好口碑。

關鍵問題是,玩兒樂隊可是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和積累的,這種經驗絕對不是短時間單打獨斗可以練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一起樂隊吧》第一輪競演十分難看的原因。相比之下,《樂隊的夏天》漸入佳境,和成熟樂手之間的默契配合密切相關。正如獨立音樂人楊子虛所說,假如《一起樂隊吧》裡面的樂手確實全部都是久經考驗的成熟樂手的話,速成一支樂隊尚有可能,但實際上大家看到的是,節目裡的很多都是磕磕巴巴的半成品。

不少觀眾看完《一起樂隊吧》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既沒有震撼的音效和舞台效果,也沒有讓人驚詫的戲劇沖突,甚至連像樣的笑點都沒幾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同為《中國好聲音》制作團隊燦星制作出品,《一起樂隊吧》依然在用“好聲音”的聲音選秀邏輯來制作樂隊綜藝,隻不過選拔“好聲音”變成了選拔明星樂手。

也有人認為,《一起樂隊吧》的剪輯完全偏離了重點,不是按照一個專業的音樂節目來做的,而是靠聊天、靠話題、靠沖突博眼球。節目評論人曾於裡指出,首期節目110分鐘,一出場四個導師的表演就佔據了25分鐘,從第31分鐘開始考核。因此,后面有些選手的表演幾乎是“一剪沒”,幾秒鐘就完事兒了,相反導師們絮絮叨叨的搶人佔據了主體篇幅。

其實《一起樂隊吧》並非沒有好牌,在第二期節目裡,至少有兩個現場值得一看,比如女團成員陳樂一那一組的《夢裡花》,盡管編曲顯得凌亂,但僅僅三天時間排練,呈現的效果已經殊為不易﹔而當期節目《作曲家》這首歌改編,也堪稱神來之筆。讓觀眾安安靜靜欣賞樂手的表演,呈現樂隊的成長,至少不會讓《一起樂隊吧》的口碑再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專訪季為民: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者按:近期,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成為輿論熱點。相比尚不熟悉互聯網的老人,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互聯網應用操作的老年網民同樣面臨網絡謠言、網絡詐騙、虛假廣告等陷阱,他們抵御風險的能力遠低於年輕網民。…
勿讓老年網民才過“鴻溝”又掉“陷阱” 關注互聯網“內容適老化”
在現代社會數字化與智能化飛速發展的當下,老年人與互聯網之間的“數字鴻溝”已成為必須逾越的課題。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發《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
客戶端下載
  • 手機人民網
  • 領導留言板
  • 服務郵箱: [email protected]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証書(京)-非經營性-2016-0098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0]5494-1075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