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戏剧类:3个
1. 浦江乱弹:浦江县
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以及江西等地,影响遍及浙中、浙南、浙西和江西、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为它发源于浦江,故称浦江乱弹。
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菜篮曲又名踏歌,曲调自由,歌词不一,顺口溜唱,一歌一和,各适其适,亦称“天下和”,主要用于婚丧礼仪和祭神等活动,宋代已盛行于浦江民间,成为脍炙人口的乐曲。如今在浦江农村,农民们挑担行路、上山下山时随口哼出来的浦江乱弹,依稀还有当年踏歌的痕迹。
2. 金华婺剧:市本级
婺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俗称“金华戏”,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瑰宝,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婺剧有传统剧目五百多种,其唱腔音乐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中包括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和时调等多种声腔。婺剧在行头与化装体制上也有自身特点,脸谱、服装和道具都相当独特。文戏武做、武戏文做是婺剧表演的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3. 醒感戏:永康市
醒感戏,又名“省感戏”,是道教超度幽灵、导人归正的仪式剧,明代已有演出活动。醒感戏发源于浙江永康,流布于浙江省东阳、义乌、磐安、武义、金华、缙云等地。醒感戏在民歌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侯阳高腔与松阳高腔而发展起来,属于曲牌体高腔腔系剧种。醒感戏在民间祭祀习俗与仪式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具有独特的演出特点。其戏曲表演与祭祀仪式相结合,演员与道士二人兼一职,剧本与科书内容相呼应。醒感戏音乐以高腔音乐为主,民歌与道士腔等曲调同时并用,念白采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表演过程中不时穿插“翻九楼”等杂技。
二、传统技艺:10个
4. 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市本级
酿造酒俗称“黄酒”,系以稻米、黍米、玉米等为原料,淘洗、蒸熟、淋净后以白曲和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加入江曲、优质水,发酵后酿成熟醪(浊酒),再经压榨、泼清、沉滤等工序而最终制成。酿造酒色黄,清亮透明,香气浓郁,入味醇和。酿造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种,营养成分丰富,具有通血脉、暖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滋补强身等功效,尤为江南人民所喜爱。中国是酿造酒的发源地。金华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也出现了以糯米、白蓼曲酿制的白醪酒。酿造酒主要产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其中以浙江省绍兴市、金华市和江苏省金坛市最为著名。
金华酒产于浙江金华,是中国历史名酒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技艺、清洌甘醇的色味和养生益体的功效在我国众多黄酒中自成一格。
5. 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市本级
婺州举岩产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双龙洞顶一带,因金华在隋唐时期称为“婺州”而得名。婺州举岩茶的制作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唐五代时期它是十大茗品之一,明清时期成为进献皇家的贡品。
婺州举岩茶大多生长在岩石缝隙或山冈斜坡上,一般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茶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时采摘,炒制1000克干茶需采摘6万片左右的芽叶。举岩茶叶细紧略扁,微带茸毫;色泽银翠交辉,香味持久;冲泡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入口则鲜醇甘美,清新宜人。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主要由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组成。炒制时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
婺州举岩茶味浓,性甘,且营养丰富,含有茶单宁、蛋白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含量极高。这种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唐代的《本草拾遗》、宋代的《茶赋》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此都有记载。
6. 金华火腿腌制技艺:市本级
浙江省金华火腿以鲜艳的色泽、独特的芳香、诱人的风味、美观的外形,即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天下,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品。金华地区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火腿腌制技艺。早在唐代,金华即已有了火腿的腌制工艺。及至明代,金华火腿被列为贡品,其生产遍布金华地区的东阳、永康等地。
制作金华火腿所选用的猪有“中华熊猫猪”之誉,头颈部和臀尾部呈黑色,其余部位则为白色,俗称“两头乌”,其体型大小适中,骨细,皮薄,肥瘦适度,肉质细嫩,腿心饱满。腌制火腿时,即以它的后腿为专用原料。猪必须在立冬和次年立春之间屠宰,选用制作火腿的猪后腿要求爪白,脚直,腿形完好无损,重量在6至7.5公斤之间。金华火腿一般在每年立冬到次年立春之间以低温进行腌制,而后经过中温脱水、高温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入伏后才最终出香成熟,整个腌制工艺精细而复杂。制作过程中以削、割、修、压、绞、敲、捧、拍等多种手法统一火腿形状,使成品形如竹叶或琵琶。腌制成的金华火腿瘦肉呈玫瑰红色,肥肉晶莹透亮,肥而不腻,口味鲜美,在自然温度下贮存三四年仍能保持原有品质。
千年的历史传承造就了金华火腿独特的腌制工艺和与之相关的饮食及地方民俗文化。1905年,金华火腿在德国莱比锡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此后金华火腿在国际餐饮业中声誉日高,成为海外华人餐饮中的高级佐料。
7. 诸葛古村落营造技艺:兰溪市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现有明清民居两百多座,当地最早的建筑约建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武义县俞源村最早的建筑建于南宋,现存明清民居130座。
元代末期,约公元1350年前后,诸葛亮第二十七代孙诸葛大狮择居高隆,建立村落。其后该村日益兴旺,声名远扬,渐以诸葛姓氏冠于村名之上。诸葛村地处浙江省兰溪市,位于浙中盆地北部,冈阜起伏,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环境十分优美。村人按先祖诸葛亮所传九宫八卦模式设计村落整体布局,村内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内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村外八座小山四围环抱,构成天然的外八卦。至今诸葛村内尚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建筑两百多座,这些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檐牖呼应,巷道纵横,层次井然,景观多样,构成一个变化丰富、形貌奇特的建筑群落,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被专家学者誉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在中国建筑史、民俗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96年,诸葛村古民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东阳卢宅建筑技艺:东阳市
东阳的卢宅属明清大型民居建筑群,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中著名的肃雍堂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卢宅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城东,是一个大型的明清住宅建筑群,占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肃雍堂轴线是卢宅的主体建筑,前后九进,纵深320米。东侧与肃雍堂轴线平行的前有世德堂轴线前后四进、树德堂轴线前后三进、大夫第东吟堂轴线,中有大雅堂轴线(善庆堂、惇叙堂),后有爱日堂三进。西侧与肃雍堂轴线平行的有存义堂前后二进及忠孝堂、铁门里、慎修堂。南面临街的有东西荷亭书院、茂槐堂、方伯第冰玉堂。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卢宅都堪称是东阳厅堂建筑的博物馆。其中的古建筑风格多样,别具特色,如肃雍堂宏敞肃穆,树德堂高大巍峨,东吟堂小巧精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思想。其建筑形式也异常丰富,仅屋顶就有多种悬山和硬山式,既代表了不同的等级,也增加了建筑形式的变化。卢宅的府第厅堂院落重重,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艺术于一体,其中尤以木雕艺术最为突出,各处的梁枋、斗拱、雀替、门窗格扇等均雕刻精美,显示了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
9. 永康锡雕:永康市
锡雕也称“锡艺”、“锡器”,是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锡作艺术。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制锡工艺已相当成熟。锡有无毒、不锈、防潮、耐酸碱等优点,质地软,熔点低,易于加工,故锡艺向来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宋代以来,锡器的使用十分普遍,锡茶叶罐、锡“汤婆子”等一批日用器具在民间广为流行,锡作也因此而成为一个热门行当。传统锡作以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亦生产部分供奉用品。
永康锡艺俗称“打镴”,是流传于浙江省永康市的传统锡作艺术。永康锡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直到民国时期,锡器制作仍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手工艺行当,从业者逾千,产品种类过百。永康锡艺制品多为酒壶、汤罐、粉子盒、果盒等生活用品和婚嫁时使用的成套妆奁,也有拟形香炉、烛台、八仙、仪仗兵器、道具等祭祀供器或佛事法器及各种祥瑞题材的锡制盆景。永康锡艺产品制作时一般需经过成形、锉平、打磨、打孔、焊接、刨光等工序,精致的产品还需事先雕模、铸模。制出的成品做工精细,质地光亮,古色古香,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10. 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浦江县
郑义门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古镇。北宋初年,河南新郑的郑氏先人辗转来到浦江白麟溪畔定居,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浦江的郑氏家族长期聚居,在发展过程中恪守儒家行为规范,至元末明初达于鼎盛,多次被朝廷旌表为“郑义门”、“孝义家”、“九世同居”等,成为当时以儒治家的典范。
郑义门古建筑群中的郑氏宗祠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共有两弄64间,分设门廊、师俭厅、中庭、有序堂、拜厅、听训堂、会膳厅、寝室、粮仓、制膳房、总理室和厢房等,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师俭厅前后庭院中有元代古柏9棵,粗可合抱,枝若苍虬,传为明代浦江著名文学家宋濂手植。师俭厅内挂有朝廷颁发和历代名公巨卿题写的匾额楹联,其中包括明代洪武年间颁赐的“孝义”、“江南第一家”匾等。四壁有碑记多方,元代大臣脱脱书写的“白麟溪”碑即在其内。
郑氏宗祠不仅是郑氏家族举行典礼、祭祀先人、训诫子孙、议事集会的场所,还是族人听训和进餐的地方,在浦江郑氏家族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郑义门古建筑群在建造思想上融古代建筑理念、传统民俗和儒学文化为一体,其中留存的文物古迹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同时还反映着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礼仪治家的历史状况,在中国伦理史、社会史、宗族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1. 武义俞源古建筑群营造技艺:武义县
俞源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武义县城西南20公里,该村落始建于南宋,经过历代规划建设,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村中现存元代桥梁两座,明清民居一百三十余座,建筑类型包括宗祠、庙宇、店铺、私塾、书馆、花厅、民居、戏台、桥梁及古墓等多种。全村古建筑分上宅、下宅和前宅三大片,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
俞源村古建筑以公共建筑最具特色,其中俞氏宗祠为全村总祠,规模宏大,构造讲究,保存完整。其他古建筑如幼儿启蒙的家训阁、供青少年读书的遗安堂、赡养老人的养老轩、村民娱乐的藏花厅、举办喜事的堂楼厅、祈梦圆梦的洞主庙及客栈、药店、作坊等也都各有特色。俞源村俞氏家族世代书香,耕读传家,明清时期共出进士、举人68人。家族内部十分注重对族人的教育,多数民居内设有书房、书馆,村中另建有专设私塾两处。此外,俞源村古建筑内还保留着大量的壁画,题材广泛,笔致流畅,体现了村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俞源村古建筑群被誉为“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辞典”,它是武义俞氏历代祖先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俞氏家族精神的物化表现,具有建筑学、民俗学及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12.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市本级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以在唐代婺州地区烧制而得名。技艺主要传承于浙江中部金华地区,流布于衢州一带。婺州窑制瓷技艺源于东汉,盛于晚唐,宋代式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恢复该技艺。
制作所用原料就地取材,以本地的粉砂岩红色粘土为主。坯料和釉料分别配制,制瓷配方均以口授方式传承,其原料配比精细,瓷土可塑性强。烧制技艺包括原料配制、拉坯修坯、装饰刻画和施釉烧制等工艺。流程有原料配制、拉坯、修坯、装饰、施釉、装窑、烧成等工序。婺州窑采用坯体素烧,多次施釉的工艺。注重烧成技艺的实践,其温度一般控制在1280度左右,并按要求逐步生温或降温,而每一阶段的温度变化依靠个人的技艺经验进行把控。在不断发展中传承传统制瓷技艺,将烧制工艺推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烧制技艺,并自成体系。婺州窑以青瓷为主体,其釉色青中偏黄,另还发展了釉下点染酱褐色斑纹、堆塑工艺、乳浊釉窑变、化妆土仿白瓷等装饰手法和工艺。由于其工艺和胎釉的特质,形成了古朴典雅,造型敦厚的艺术特色。其多为师徒传承,代代承袭技艺。
历代烧制产品为民间用瓷,与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造就了该窑系在种类、造型和釉色上都呈现出风格鲜明的民间窑系特征。烧制生活用品已经植根于当地民众生活当中,其产品体现了浓郁民俗文化特征,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文化标志。
13.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义乌市
义乌红糖又名“义乌青”,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是义乌著名的大宗土产品。在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义乌红糖被授予“特别奖”。义乌红糖现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义乌红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受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现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义乌红糖有据可考的历史已有700余年,元代大医学家朱丹溪在他的医学著作《格致余论》之五《治病必求其本论》中已有使用红糖治病的记载。清顺治时.贾惟承引进并推广了木糖车榨糖技术,使义乌糖蔗生产进入商业化轨道.作为大宗商品出售。据《洋川贾氏宗谱》记载,义乌木糖车榨糖始于清顺治年间。大量种植并实现量产是在民国时期。1946年义乌种蔗面积6.67万亩,产红糖约1万吨。1950年种植2.16万亩,1954年5.79万亩,1966年1.71万亩。20世纪70年代种植面积2万亩上下,80年代稳定在3万亩左右。随着现代化糖厂的发展,糖蔗多用于机制白糖,红糖产量相应减少。除供应当地市场外.主要销往杭州、宁波、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
三、曲艺:4个
14. 兰溪摊簧:兰溪市
兰溪摊簧是形成并流行于浙江中西部兰溪地区及金华和衢州等地的一种曲艺唱曲形式。相传清乾隆末年,一位县衙中的官差公务之暇在兰溪集商贾子弟传授由江苏传来的“摊簧”曲调,采用当地方言演唱,借以消闲自娱,久而久之,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体系的兰溪摊簧。至光绪二十六年,兰溪城区出现了专门演唱兰溪摊簧的“余庆社”,后易名为“群乐会”、“咏春会”。兰溪摊簧一时趋于兴盛。抗日战争时期,城区艺人避难乡下,兰溪摊簧随之而传入兰溪乡村的永昌、诸葛、游埠等地。
兰溪摊簧文辞典雅,演唱讲究字清腔纯和字正腔圆,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流风所及,其他的坐唱班亦以自命风雅者为多,唱奏者多穿长衫,举止文雅,素有“摊簧先生”之称。坐唱班除应成员间亲朋好友之邀为喜庆助兴或敬神献唱外,一律不搞经营性唱奏。由于活动方式仅限于爱好者之间,传布不广,加上战乱影响,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兰溪摊簧几近绝响。后来,兰溪摊簧许多优美的唱腔曲调被婺剧吸收。20世纪80年代,在编纂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过程中,对兰溪摊簧的艺术传统进行了相应的挖掘和整理,并因此恢复创作了一批新节目,民间的摊簧演唱活动也得以开展。
15. 金华道情:市本级
金华道情流行于浙江省金华市及周边地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金华道情表演时用金华方言单口坐唱,有连白带唱、唱中插白和间插平板几种方式。其音调多采用徵调式,结构完整,有头有尾,节奏多样,可紧可慢,也可适中。唱腔分为“平调”、“悲调”、“哭调”等,其中平调音域平缓,节奏稳健,多用于叙述故事情节的大段唱腔;悲调低沉凄凉,如泣如诉,多用于描述人物痛苦的遭遇;哭调模仿女性哭泣,主要用以强化人物的悲伤心情,渲染悲剧气氛。金华道情以金竹所制的情筒(又称“渔鼓”)和两块竹片组成的简板伴奏,演出时以打击乐为前奏,引出唱段。此外,伴奏还能表示句逗停顿、进行过门连接、呈现回环往复的旋律。
16. 义乌道情:义乌市
义乌道情原为在道观内演唱的诗赞体“经韵”,后吸收其他词调和曲牌音乐,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南宋开始在“新经韵”演唱时用渔鼓道情筒和指拍作伴奏乐器,这一形式明清以来得到广泛流传。民国时期,义乌道情已十分成熟,出现了骆樟林等名家。
17. 永康鼓词:永康市
永康鼓词是流行于浙江金华的永康及周边的武义、缙云、磐安等地的曲艺形式。因旧时的艺人多为盲人,又被称为瞽词或盲词;又因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兼有说白,又俗称之为“唱词”或“唱公事”。
永康鼓词采用永康方音表演,通常为一人自击鼓板自行伴奏说唱。传统节目的题材内容大多为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男女情爱和乐善好施。唱腔曲调丰富,依不同的功能分为悲调、怒调、喜调和适宜叙事、对话和抒情的水平调4种。说唱表演讲求抑扬顿挫、张弛有致;伴奏鼓点讲究深浅沉浮、快慢徐疾;节目注重寓教于乐,为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
近几十年来,艺人数量急剧减少,整体发展呈萎缩状态。20世纪50年代,艺人尚有百余人,80年代仅剩六十余人,进入21世纪以来,已不足20人,濒临失传,急需保护和扶持。
四、民间文学:1个
18.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市本级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流传于浙江省金华市一带,由有关黄初平修炼得道和惩恶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传奇性故事构成。黄初平(黄大仙)传说与金华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受民众喜爱,千百年来传承不衰,并流传至港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成为联系和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纽带。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历史悠久,从目前可考材料看,它大约出现于东西晋之交。黄初平(黄大仙)传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奇特的想象,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表现出民间传说与文人吟诵互动、宗教信仰与民俗生活互相包容、传奇情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重要特点;具有文化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五、民俗:4个
19. 浦江迎会:浦江县
浦江迎会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节庆巡游民俗活动,相传它起源于纪念胡公大帝的祭祀仪式,长期流行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黄宅、前吴、通化(今属兰溪)等地。浦江迎会始于宋代,至清代达于鼎盛。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月,通化乡青山岩举行迎会活动,盛况空前。
抬阁巡游是浦江迎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浦江迎会又称“抬阁”并以奇、险取胜。抬阁由会桌、抬扛、会栅、抬会人、站会小演员五部分组成,每张会桌挑选数名三至五岁活泼秀丽的童男童女扮演传统戏曲故事人物,在会桌上或悬空而立,或凌空飞舞,其造型采用传统戏曲人物形象为主体并进一步加以艺术化设计。会桌由四至十六名青壮年抬着行走,在行走中扮演者还要变换造型。迎会时以铜铳、铁铳开路,龙虎旗、长旗、华盖等为先导,大锣鸣道,会桌和什锦班紧接其后,队伍庞大,气势壮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迎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节日及各种民间盛典中的庆贺活动。浦江迎会集中体现了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民众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民间文化,保留着戏曲、杂技等民间艺术的演出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研究价值。
20. 赶茶场:磐安县
赶茶场是浙江省磐安县玉山一带的传统民俗,玉山古茶场位于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它始建于宋代,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代茶叶交易场所遗存。
晋代许逊在游历玉山时为当地发展茶叶生产、打开茶叶销路作出过巨大贡献,玉山百姓感其恩德,尊之为“茶神”,建庙立像,四时朝拜。至宋代,又为茶神重建庙宇,同时在边上开设茶场,庙宇因此被称为“茶场庙”,并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春社”、“秋社”两季庙会。
“春社”时间定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届时当地茶农穿着盛装来到茶场,举行社戏表演、挂灯笼、迎龙灯(亭阁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秋社”在农历十月十五举行,茶农和百姓拎着茶叶和货物从四面八方到茶场赶集,形成热闹非凡的盛大庙会,除货品交易外,“秋社”期间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三十六行、叠罗汉、抬八仙,等等。
赶茶场庙会中,茶叶、药材贸易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赶茶场有一整套隆重的茶神祭奠仪式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群众参与面广,流传时间长,由古至今从无间断。保护和传承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古茶场的维护和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永康方岩庙会:永康市
方岩庙会是在浙江省永康市胡公祠举办的民俗活动文化空间。
方岩位于永康东部,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山顶上有始建于唐大中四年(850)的广慈寺和后世为纪念宋代胡则而修建的胡公祠。
胡则(963—1039),是北宋名宦,宋宣和至宝佑间,历代皇帝不断加封,胡则便由臣到侯、由侯到公。由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间百姓奉之为“胡公大帝”,立“胡公庙”祠祭。
庙会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历时五十余天,八月十三前后和九月重阳前后为两个高潮。
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迎案”,即“迎罗汉、拜胡公”仪式活动:胡公神座(俗称“胡公案”)巡游,卤簿仪仗扈从。由数十或上百名青壮年组成的罗汉班(俗称“迎罗汉”)随其后,表演武术杂耍。亦有歌舞队,或跟随罗汉班之后,或单独活动,民间舞“十八蝴蝶”和舞狮“九狮图”是闻名遐迩的传统节目。参加庙会的罗汉队多达四五百支,分属民间72个“胡公会”,会期在方岩山顶和沿途村庄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22. 诸葛后裔祭祖:兰溪市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诸葛村是全国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现居住有4000多名诸葛亮后裔。他们的祖先在后唐时来浙,元代中期建村,明代成规模。该村从明代起形成祭祖定制,村中丞相祠堂在明万历崇祯年间扩建后,祭祀仪礼更趋完备。其间一度中断,20世纪80年代恢复至今。该村的祭祖习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祭祀程序规范完整,并影响到全国其他一些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教育后代以增强自豪感。该村祭祖的时间,一在农历四月十四日,一在八月二十八日。地点,一在大公堂,一在丞相祠堂。祭礼上所用祖像不同,一是躬耕像,一是丞相像。整个祭祖习俗极具伦理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俗类扩展项目。
诸葛亮后裔祭祖习俗在祭堂布置、祭品陈列、祭祀仪程、祭文撰写与诵读,祭礼服饰、音乐伴奏及祭后迎会活动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全猪羊、双香案、九祭客。主要流程有:起鼓鸣金,内外执事就位,引祭者分列两旁,参与祭祀者按次序三叩首、三上香、三献爵,伴乐歌诵祭文,示训诫,礼成后鼓乐齐鸣,伴鸾驾,祭后举行盛大的迎会活动,声势浩大,别具风采。诸葛亮为高尚人格之楷模,民族精神之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入人心,世代相传,对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培养高尚人格作用巨大。该村村民以参与祭祖为荣,形成“三年一大祭,每年一小祭”的制度,已写入村规民约,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为。
六、传统舞蹈:4个
23. 浦江板凳龙:浦江县
浦江板凳龙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地。综观浦江板凳龙的传承发展,唐代为其孕育期,宋、元为其成熟期,明、清为其鼎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为其弘扬传承期。
浦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单个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它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广场民间舞蹈气势恢宏、刚强柔美的特征,在锣声、号角、铳声震天,喝彩声此起彼伏的氛围中接受和领悟娱己娱人的生活习俗和敬天顺人的民众信仰。一条浦江板凳龙几乎就是一个艺术综合体,它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游动起来的龙舞兼有粗犷、细腻、奔放、严整的风格,通过这种激情与哲理、娱乐教化合一的舞蹈,人们得到了感官和心灵的双重满足。浦江板凳龙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广场性、广泛性、惊险性为其主要特征,其参加人数之多、活动场地之大,在同类形式中实属罕见。
24. 兰溪断头龙:兰溪市
断头龙是流传于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一种民间龙舞,其起源与一则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密切相关。据说唐代贞观年间连年大旱,龙王为拯救凡间百姓,违背玉帝旨意连降大雨,获罪被斩,身首分离。兰溪百姓感于龙王救命之恩,特制成断头龙,春节期间沿街而舞以示纪念。
断头龙的最大特点是头身分离,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和7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出多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和龙身中可燃点红烛,夜间起舞时光影闪烁、色彩斑斓。近百年来,断头龙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二十多个套路,后来又出现了“单龙”变“双龙”的尝试。
承载了百姓对龙王恩德的浓厚深情的“断头龙”,舞出了百姓的哀思,舞出了丰收吉祥的祝福,是民族历史积淀的产物。整个舞龙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敏捷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血脉。目前,由于生存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传承日益艰难,兰溪断头龙后继乏人,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25. 永康十八蝴蝶:永康市
民间舞蹈十八蝴蝶又名“彩蝶迎春”,流传于浙江省永康市境内。它源于宋代方岩胡公庙会的娱神活动。1946年秋,村民王春山等人从蚌壳舞演员背挂蚌壳道具的张合动作中得到启发,制作出蝴蝶道具并将之用于精心编排的舞蹈队形,由此形成绚丽多姿而又别具一格的十八蝴蝶。
十八蝴蝶可以在舞台、广场、风景区甚至街头巷尾表演,演出时由18名少女身披竹篾丝绸制作的蝴蝶造型扮演彩蝶,与花仙结伴翩翩起舞,舞蹈过程中队形不断变化,排列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十八蝴蝶表演围绕“唤春、恋春、闹春”三个情节展开,“唤春”重点表现彩蝶迎春的意境,“恋春”通过蝶恋花、花盼蝶的深情舞蹈真诚歌颂美好的生活,“闹春”以热烈的舞蹈场面、优美的舞姿、鲜艳的色彩和欢快的节奏将整个舞蹈推向高潮,体现出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十八蝴蝶以色彩斑斓的服装道具配合曼妙的舞姿和悠扬的乐曲,传达出灵秀典雅的江南韵味,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十八蝴蝶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价值观,它倡导真善美,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艺术方式充分体现出江南文化的阴柔之美,被誉为“江南文化奇葩”。目前,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乏人,亟待保护。
26. 永康九狮图:永康市
九狮图又名“九狮挪球”,源于明代,是提线木偶和地面舞狮相结合而产生的民间表演艺术,又称“拉线狮子”、“颠狮子”。它由狮笼(狮子架)、9只狮子和1个彩球组成。狮子和彩球连有38根纤绳,由狮笼后的11名演员操纵表演。表演时狮子在空中腾挪跳跃,激昂奔放,其耳、眼、口、爪皆能灵活地张合转动,栩栩如生,“狮子衔球”的绝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九狮图是浙江省永康市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独有的艺术性、参与性、娱乐性和欢乐喜庆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永康许多地方都要举行这种别具一格的舞狮表演。近几年,永康“九狮图”曾应邀赴法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演出,参加国内重大文化交流活动二十余次,并获西湖博览会狂欢节最佳表演奖、文化和旅游部“华夏一绝”全国民间艺术大赛银奖,被评为“八婺十大民间艺术精品项目”之一。
七、传统美术:4个
27. 东阳木雕:东阳市
东阳木雕系因地缘关系而得名。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山多地少,旧时南北两江旱涝迭起,百姓为之所苦,被迫以手艺谋生。东阳木雕即是众多手艺中较为突出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东阳木雕流派众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现在的主要传承者有陆光正等人。
28. 东阳竹编:东阳市
浙江的竹编工艺品生产集中在东阳、嵊州一带,尤其是东阳,素有“百工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东阳竹编以立体编织为主,与平面编织技艺相结合,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充分体现出东阳竹文化的风貌。东阳竹编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器具,以实用功能为主;一类是立体陈设与建筑装饰,以艺术欣赏功能为主。1958年到1978年期间,东阳竹编厂并入东阳木雕厂,竹编与木雕共同生产,互相交流,彼此促进,在题材、造型、设色、趣味、风格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东阳竹编擅长编织立体人物、动物及传统竹篮等器皿类的工艺品,手工剖篾细如发线,柔如蚕丝,精编细作,逼真传神。东阳竹编产品以篮、筐、箱、箩、箕、篓、笠等生活用品最为常见,它们与烫金、印花、刻镂等装饰技艺相结合,完美地展示出竹的韵致和文化品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民间工艺研究价值。
29. 浦江剪纸:浦江县
浦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流行剪纸的地区之一,进入清代以后,地方戏曲在浦江空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受其影响,出现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浦江戏曲人物剪纸,经长期发展,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类型——浦江剪纸。民国以来,浦江剪纸行业产生了十几位代表人物,先后传承,技艺相沿至今。浦江剪纸情调高雅,图案优美,风靡江南一带,逐渐成为南方剪纸的重要风格流派和典型代表。
浦江剪纸造型独特,手法多样,阴剪阳镂兼施,既折叠又衬色,匠心独运,其艺术风格可用“清新秀丽,精巧柔美,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构图别致”二十个字加以概括。浦江传统剪纸题材广泛,以戏曲人物最为突出,作品多取材于婺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历史故事。
浦江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它不仅是中国剪纸和中国戏曲研究的标本,而且还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发展与流变状况的活化石。在浦江当地,剪纸领域人才辈出,作品遗存丰富,为世人所瞩目。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县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30. 浦江麦秆剪贴:浦江县
麦秆剪贴是以麦秆为原料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主要流行于浙江省浦江地区。浦江麦秆剪贴旧时曾替代刺绣被用作团扇、草帽等麦秆编结品的装饰,后逐步发展成挂屏、台屏等陈设品的装饰。清代以来,麦秆剪贴已成为一种观赏性的装饰艺术品,多用作婚嫁、生日、祝寿、开业、乔迁等喜庆活动中的馈赠礼物。浦江麦秆剪贴有浸、熏、蒸、漂、破、刮、染等二十余道工序,制作时选料讲究,做工精细,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发展至今,浦江麦秆剪贴技艺已十分成熟,能在保持麦秆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手法,不断增强自身的表现力,其产品既显露出乡土艺术的质朴风格,又不乏高雅艺术的精美特点。
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个
31. 东阳翻九楼:东阳市
九楼又称“洪楼”,多在浙江省东阳市流传。据传最早与秦朝孟姜女长城祭夫相关,是民间道教施仪形式的一部分。举行这一活动的目的:一为祈求太平,二为超度亡魂,三为祛凶辟邪。“九楼台”一般提前一天进场布置,在施仪场地上竖起两根13米高(9层)的粗杉木,称为“九龙柱”,然后用高1米、长1.5米、宽0.7米的“九楼桌”11或13张(分9层、11层等)紧靠九龙柱叠上,形成九楼台。场内设神坛、仙桥,用水竹拱建“九重门”,用大毛竹竖立“星竹”,上悬“照妖镜”。九楼台最高可由23张九龙桌叠成。活动时先由“山人”(道士)举行一系列施仪形式,接着正式开始翻九楼。两名“九楼先师”自下而上腾翻到顶上的九楼台,焚烧超度文书,复又自上而下翻下九楼。待“山人”布道后,“九楼先师”第二次腾翻九楼,上到九楼台,表演过“开扇”、“抛赠”以后,开始做一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如竖蜻蜓(倒立)、滚叉、舞流星锤、溜五张(溜索)等,然后自上翻下。而后召巫官灭灾收耗(灾难),最后“山人”吹响龙角,免煞送神。翻九楼技巧性、观赏性较强,它的演出套路对现代杂技有一定影响,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宗教学研究价值。
九、传统医药:1个
32. 武义寿仙谷中药文化:武义县
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包含仿野生盆栽法、枫斗加工法、首乌蒸制法、盐水杜仲炮制法、铁皮石斛浸膏炼制法等上百种中药炮制技法,形成了中药材采集,栽培,炮制,组方,煎制等生产流程,是传统中药技艺的精华荟萃。
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定居武义的唐代大道士叶法善,他的诸多中药秘方在武义地区流传,寿仙谷一带又是天然药材宝库,为炮制技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909年,李金祖继承其父李志尚的技艺,创立寿仙谷药号,刻骨钻研,初步形成了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并传承至今。第四代传人李明焱则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想结合,独创中药育种、仿野生栽培与灵芝孢子粉破壁等精深加工技术,让传统炮制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如今,“寿仙谷”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热销江浙沪等地,为非遗项目产业化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