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没参加过辩论赛的人该怎么准备?
12 个回答
对于那些直接把辩题放上来问怎么破题的,由衷的在此说一句
懒死你们算了!
既然连题都懒得破,参加辩论赛干嘛啊摔!!浏览一下“辩论”话题里,要求破题的那么多,真想让你们痛快去shi!!
怒 正
火 经
平 答
息 题
==========================新手准备区=========================
而对于初次参加辩论赛的新手来说,你们需要做的工作在下面:
首先,先观看一些水平较高的辩论赛视频——对辩论赛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
具体视频下面这个问题里许多回答都很全面,我就不赘述了。
有哪些经典的辩论赛视频可以推荐?而看视频要看什么才是关键。对于新手,最主要的就是看人家的一二三四辩的具体职能。
当然,我们学校对于新生辩论赛开始之初会有个“宣讲会”,告诉新生一二三四辩的职能,赛制之类的。不管理论上你清不清楚(不清楚的最好理论上的也看看),实战中也一定要看。
大体如下:
1.一辩稿是什么样子的,里面大概都写什么,一辩应该怎么读
2.二三辩的问题都是多长,跟一辩稿中的论点有没有契合,(这个可以把二三辩的质询环节抄下来细细琢磨)
3.自由辩论的赛制到底是什么样的(许多人不懂什么叫交替计时,也不懂什么叫对方落座己方才可发言,新生赛中相当常见!)
4.四辩稿大概都写什么。能学的话尽量学学人家怎么读四辩稿的。
能把上面的那些看懂,对于你们的第一次比赛来说已经算是够用了。若是感觉自己天资聪颖还有余力,可以再看看人家的场上配合,论证逻辑,反驳技巧,俏皮话……等
其次,讨论辩题之前搜索一下网上相关辩题,打印出来用作参考——不是让你抄!
对于新生头两场比赛,主办方会有意出一些网上能找到视频,或者完整比赛的辩题。为的就是怕新生无从下手,可以用作参考。
不过抄就别想了。
你的学姐学长们都已经把辩词背的溜溜的了,你抄的那几句话出自哪个比赛,谁写的,第几段估计都能清楚知晓更何况你整篇照搬。
所以还是看看人家的稿子结构,反驳理由,论点论据,感悟情怀什么的以完备你方准备吧。
反正所有的新生都不傻,都会上网找。所以你找到多少不是最重要,人家评委看的是你究竟能不能把这些哪怕不是你原创的东西表达清楚表达对,为你方所用,这才是重要的。
然后,讨论过程中,需要查阅,打印资料——推荐【中国知网】、新闻报道中查阅
中国知网是我队对队员推荐的资料库,里面大大小小的论文,新闻资料等等一应俱全。并且数据相对真实可靠。
而你们在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辩题打上去,打一些关键词就好(比如“网络 大学生”)。这样你们搜出来的就会是相关事件,新闻报道等等。可以挑选里面的事例,数据。作为你方辩题的事例佐证。
至于论文中更是有许多高大上的资料等着你去探索。
最后,一定要是四个人一起讨论。
这是最重要的。其实对于新生辩论赛来说,前几天我们这里才做完“宣讲会”,作为老辩手,我当时对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别丢脸。
这个话不是那么耐听,但是我这是由衷建议。新生赛,你们都是新手,谁都不会对你们要求太高。不指望着你们能破出高端论点,熟练运用辩论技巧什么的。但是若是你们犯一些低级错误,那就没什么理由了。‘
低级错误所包含的其中一点,就是四个人说的话互相拆台。
第一个人才说了XX是万恶不赦的。
第二个人张口就说XX也是有好处的。
第三个人接着说我方根本没说XX有错。
……你们当观众是聋的吗?
所以,讨论千万要四个人一起,做到思想统一,口径一致。别到时候四个人在台上各说各的,那你们资料再全面,用的时间再多,那也是没有意义的努力。因为你们连己方辩友都没有说服,又怎么能用这个来说服对方辩友呢。
综上,再次强调一点。对于辩论赛,不要有太多心理压力,只要你们能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流利说出来,说清楚,就算是这场比赛的成功。原本新生辩论赛也是让新生接触辩论,学习辩论的过程,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是~
只要你们用心,成绩定不会错。
加油↖(^ω^)↗
谢邀。
@李佳琳的回答已经相当详细了,题主参考一下,就可以对辩论赛的准备方法了解个大概了。我就补充一下在 分析辩题的思路 上该如何准备吧。
题主应该是打新生杯吧?新生杯的辩题一般比较浅,涉及专业领域的也比较少,而且往往是被前人使用过很多次的辩题,“网络对大学生的利与弊”就是典型的新生杯辩题。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类辩题对于查找资料和研究新领域的要求不大,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推敲论点、整理思路上,所以是培养基本辩论思维的很好的台阶。
在拿到辩题并搜集了资料后,题主可以先思考若干个与辩题相关的问题,能发散多远就发散多远。比如,就拿这个辩题来说,什么是网络?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大学生与其他人的区别是什么?网络的哪些功能有替代品?哪些功能没有替代品?诸如此类,不再罗列了。这些问题可以让辩手的思维更活跃,尤其是新人,在较少参加辩论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辩手的思维。不过最需要思考的是:这个辩题的 比较标准 是什么?
在比较事物的利弊的时候,我们是不能靠举出更多的“利”或“弊”就证明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我们需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如果事物的弊端满足了这个标准,则哪怕某物有一万个好处和一个坏处我们也认为该物是弊大于利的。打个比方,知乎近期出现的大量美女爆照现象对知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设置个比较标准:因为知乎以优质问答为主打卖点,所以如果爆照会损害知乎优质问答的氛围,则爆照对知乎弊大于利,哪怕爆照会带来很多好处(打个比方而已,其实我欢迎爆照哦)。题主可以理解一下。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把利弊比较简单地当做罗列利与弊的数量,这是个常见的问题,而且经常在赛场上不自觉地出现。
利弊比较是如此,其他类型的比如哪个更重要、应不应该之类的,本质上也是如此,都需要有一个比较标准。辩论新人一定要早早培养自己寻找比较标准的思维习惯。
确立了比较标准之后,寻找论点就变得有的放矢了。这一块可以参考
@李佳琳的回答。
之后,辩手一般要再思考一下对手会怎么解读并准备这个辩题。这个环节很重要,尤其是在有攻辩环节的情况下。
大致如此,想到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