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首发于 地下铁
大编组时代的开端——北京地铁16号线南段运转记录

大编组时代的开端——北京地铁16号线南段运转记录

本文引子:

与预期一致,2022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16号线南段14.4km开通运营。16号线是北京地铁线网中第一条基本建成的8A大编组线路,它标志着大编组时代的开端。在一个月前的12月初,16号线南段开通前,笔者曾经写过一个对新开线路的预热系列,以《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指称这条线路最初定位的“过设计”与始终未达预期的矛盾。线路通车后,我便抽出一点点时间对这条线路南段的各重要车站进行了一番小运转,记录于此;就让我们一同回顾下这一个短小的旅程吧。

题图: 红莲南路站站厅

前文指路: 北京地铁新开线路的预热系列

(1)16号线部分

(2)昌平线部分·上篇

一、初见——特殊时代的特殊使命;二、扩张——通勤地狱的诞生】

(3)昌平线部分·下篇

三、缓解——超常超强的升级;四、南延——终极的的解脱之路;五、见证未来】

16号线线路图:红色部分为本次开通路段

向南进发

这次旅程开始于2022年12月31日,也就是线路开通的首日。照例,我们在既有的16号线已开通路段的万寿寺站进站,搭乘列车向南进发。旅程自万寿寺站开始,电子屏上显示终点站为“榆树庄”;8分钟的午间间隔并不友好,这也是8A大编组带来问题。

电子屏上显示终点站为“榆树庄”;8分钟的午间间隔并不友好

站台上的线路图在开通一周前就已完成更换。可以看到16号线的换乘站大幅增加,且主要集中于南段。二里沟站标示为“暂缓开通”,尽管该站一度普遍认为与南段一同开通,但截至笔者写完本文时,该站仍未开通。木樨地站标示为“暂缓换乘”,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这站的换乘模式为虚拟换乘,我们很快就将完成本次虚拟换乘的体验。

站台上的线路图
车内线路图,玉渊潭东门以南的车站都已亮起;榆树庄以远的两站仍使用贴纸遮挡

列车很快就通过了国家图书馆站,在“国家图书馆-甘家口”区间车内的乘客数量约150人,与之前相比变化十分明显。在南段开通前,甘家口、玉渊潭东门两站是市区端的盲肠性线路,且进出站客流不大,列车在国家图书馆以南几乎为空车。

国家图书馆-甘家口区间车内情况,与此前的“专车”状态相比已大为改观

虚拟换乘——木樨地

在快速通过北京地铁第二短的“玉渊潭东门-木樨地”区间后,列车到达木樨地站,这一站开创了一个先河:北京地铁线网中,这是第一次同名车站不同线路间需要出站进行换乘。

木樨地站名牌
木樨地站台

任何一个不够方便的换乘站,都有一段历史公案,木樨地站也不例外。在16号线2010年前后完成规划的时候,便已确定了与1号线木樨地站同站换乘。在最初的计划当中,16号线木樨地站将在位于西护城河东侧的三里河路下方建设,采用短通道连接既有1号线车站;远期建设18号线,并利用同一条换乘通道,实现18号线与16号线的换乘。

在站内的地图上,简要地绘制了一下未来木樨地站的预计模样;利用18号线站厅作为换乘通道,然而不知何年会实现

然而,到了16号线正式进入工程阶段后(此时是2015年前后),由于三里河路下方的地下状况过于复杂,按原计划建设16号线车站不具可行性。于是,最终这站被建设在西护城河西侧,与1号线既有木樨地站的距离被拉长了。这引起了另一个连锁反应——如果直接建设16/1的换乘通道,将挤占规划中的18号线车站位置,于是利用18号线站厅用于换乘的方案自然占据了上风。在当时的预计中(2015年前后),18号线进入下一轮规划的可能性非常高,到时再来建设换乘通道也并非不可接受。

变化总是来得非常迅速,随着多年以来内城人口的疏解,1号线的客流已经较巅峰期下降了30%以上,作为1号线复线的18号线已经变得不那么急迫了。于是,18号线不但错过了二期规划的调整,甚至都未能进入三期规划,能在2035年前建设完成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木樨地站的换乘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下来,最终形成了“虚拟换乘”的局面。

从16号线站台上到站厅,即可看到去往1号线的指示牌:从F口出站
出站后回望F出入口,该出入口与大路有一小短距离,不易发现。如果从1号线过来,F口的位置确实不好寻找
转上复兴路向东,可远远望见1号线车站的A口
西护城河
需要跨过三里河路路口;在此换乘,有一定概率需要等待红绿灯
嗯,赶上了红灯
过路口后,从A1后即可进入1号线车站;尽管在此换乘不便,但换乘人数并不少,图中的人群均是从16号线过来的
1号线木樨地站站台,在开通首日,站台上没有任何指示去往16号线的相关信息
开通首日,屏蔽门上也没有显示换乘信息,甚至没有指示“虚拟换乘”
木樨地站的水平换乘距离

综合起来看,从16号线F口~1号线A1口的距离约320米,与北京一些“跋山涉水”的换乘站相比,这个距离不算太远。木樨地站的出站换乘,在计费原则上与现有的另外两组虚拟换乘站保持一致:在一方的车站出站30min内自另一车站进站,完成第二段行程完成后系统会将两段行程合并计算票价,并补扣应收票价与第一段行程已扣票款的差额。

PS:另外两组虚拟换乘站分别为“19号线牛街-7号线广安门内”“19号线太平桥-1/2号线复兴门”;两组虚拟换乘站的出入口最短距离分别为270m和450米,木樨地站恰处在两者之间。

牛街-广安门内
太平桥-复兴门

换乘量较大的车站——达官营

体验了木樨地的虚拟换乘后,我们在地铁线网中继续南下,很快便到达了16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站——达官营站。

达官营站站名牌

7号线作为在2012年之后通车的线路,车站的装饰相对明亮,已逐步向今天的“豪华型”过渡,但传统日光灯的使用仍然较多。

7号线达官营站站厅
16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通道,两线为通道换乘,距离不算很长
来到16号线站厅,可见从换乘量不小

与7号线的日光灯风格相比,16号线新建车站的装饰设计感更强,冷暖光线的对比,显得更有艺术性。

16号线达官营站站厅
16号线达官营站站台

在笔者的观察中,达官营站的换乘量应居于南段新开的几个换乘站之首。由于木樨地采用虚拟换乘、丰台站又处于线网角点,达官营便成为整个南城唯一能相对顺直地换乘横向线路的节点。

自达官营南下,到达红莲南路站,该站站厅风格与达官营相似,冷暖色相结合,顶棚有莲花意象。

红莲南路站站厅
本图摄于开通一周之后的晚高峰时段,达官营-红莲南路区间,乘客几乎将座位坐满

四、密集换乘——东管头南~丰台南路

16号线越过尚未开通的丽泽商务区站后,会经历连续三座换乘站——东管头南(房山线)、丰台站(10号线)、丰台南路(9号线)。

东管头南站站名牌
东管头南站16号线站厅,站厅侧面便是换乘通道
非常短小的电梯后,便是房山线的站厅,房山线的车站也刚刚开通两年,建筑风格也颇为华丽

继续南下就是丰台站,这里也是国铁丰台站所在地,这里是京广高速线的始发站与,也是京广-京九方向普速线上的重要枢纽。

丰台站站名牌
16号线丰台站的站台非常宽阔,在这里也可以具象化地感受到8A编组站台的恐怖长度
地铁与国铁的换乘大厅,可见其空间很大

由站台层向上,就是地铁与国铁的换乘大厅,可见其空间很大,为铁路到发密集时段的瞬时大客流做好了预留。

丰台站之后,就是“换乘三连”的最后一个,丰台南路站。

丰台南路站站名牌

丰台南路站16号线与9号线平行布置,站厅间仅相隔一道墙,换乘距离非常短,是新建线路中的典范。

16号线丰台南路站站厅
站厅一侧就是换乘通道——与其说是换乘通道,不如说就是一个“换乘门”,一道门,隔开了两个时代
16号线站厅往站台的电梯,由于16号线站台在9号线下方,电梯的长度很长

回程与思考

到达丰台南路站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旅程也到了将要结束的时刻。

16号线的列车驶来
丰台南路—丰台站区间的车内客流情况。笔者观察多次,也许由于时间的原因,南段的客流总的来说并不算很高

尽管我们的旅途告一段落,但是16号线仍然在这里辛勤工作着。它作为北京第一条大致完成的8A大运量线路,是否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呢?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开通前后的日客运量情况。

南段开通前后16号线客运量统计

上表中给出了16号线延长以来每日客运量;我们在2022年的数据当中找到总客运量基本相当的一些日期,将相应那一天16号线的客运量与今年1月了对比。为了让对比更有意义,在绝对值的加减前做了归一化处理;由于工作日与休息日的客流结构有很大区别,上表中也对此予以区分,休息日数据以黄色高亮显示。

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16号线的客运量量级没有显著的变化仍维持在工作日15~20W量级;但其增长率仍然十分可观,南段开通后其首周工作日的客运量平均提高20.5%,到了第二周进一步提高到26.0%。最高客运量17.38万人次/日,逼近18.13万人次/日(2021年12月31日)的本线客运量纪录。春节之后,线网客运量势必将恢复并准备上攻千万,16号线破纪录是显而易见的。在年度预期当中,我给16号线定下了年内达到30万人次/日至少一次的目标,不知能否实现。

很显然,这样的客运量水平与其近50KM的8A编组的工程量极不匹配。作为大编组时代的开端,16号线也留给了我们一些教训:随着主要客流走廊被占据,新建大编组线路的客流往往无法达到预期,于是我们就看到部分土建8A的线路(例如3号线、12号线)近期将采用4A+4A的重连灵活编组运行,兼顾车隔与运量。

在这篇运转记录的尾声,我希望再一次将《环线归途(十三)——旅途回望》中给出的总结分享给大家—— 人们对轨道交通的认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起起落落的认知循环与政策循环中,总有诸多遗憾 。16号线也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既是大编组时代的开始,又是量力而行的开端;得失之间的平衡,也是不断向前的动力。

对轨道交通认知的螺旋上升过程

源图指路:

小结

对于一座城市,一条地铁线路的故事并不漫长,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短暂”间发生的故事却是永恒;年复一年的悲喜离合便是时代大潮下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体验。 又是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祝所有的读者们在新的一年中都能够勇敢地做一个生活的体验者,也能与我一同在轨道交通的世界中旅行,谢谢大家,我们下一篇再见!


————————————————

2023.02.26更新:昌平线南延的运转记录:

编辑于 2023-02-26 16:15 ・IP 属地北京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地下铁

    轨道交通资讯社丨轨道交通在校生与从业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