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为进一步营造博士后学术研究氛围,切实提升博士后的学术创造力和学术交流能力,4月8日下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期学术沙龙在线上顺利举行。主讲人为外文学院宋武全、蔺静两位在站博士后。出席本次学术沙龙的评议人有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杨伟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的孙立春教授。学术沙龙由外文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升远教授主持,参加者除了来自复旦大学的师生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3所高校近100人参加。

图片


宋武全博士首先发言。他以《日媒与芥川龙之介的长江叙事》为题,从文体论视角,考察了芥川的长江书写经由不同媒体介入后,其体裁经历了从“游记”到“小说”再到“游记”的越境变奏。孙立春教授对原计划连载于《大阪每日新闻》的《长江游记》这一文本的最初完成度,以及芥川的长江书写在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围绕芥川的长江书写如何回馈《女性》与改造社的创作姿态进行了点评。此外,四川外国语大学杨伟教授指出,可对“游记”与“小说”两者“合而不同”的文学生产性做系统考察。基于此,可对“文学艺术无用论”与《女性》的“文学救赎”主题的兼容性做出进一步解答。

图片


蔺静博士以《融入与接纳之间——战后初期日本返迁叙事中的精神建构问题》为题,考察了战后初期日本文学界、思想界、言论界中的返迁主题叙事及其相关讨论,探讨了战后初期殖民地日本人回到日本本土后与本土日本人的复杂对视心态、对其自身身份认同的质疑与重构等问题。杨伟教授指出,以返迁叙事作为切入口,进入战后思想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少。打破文学框架,从个体作家到作家群体,再向作家群体之外的思想界、言论界延伸,由此形成一个叙事场域,并以此为起点再次进入思想史场域讨论战争责任、战后知识人的精神建构等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值得肯定。同时杨伟教授指出,在进行学术发表时,可将先行研究做精炼必要的交代,让听众在学术史的坐标系中理解本次汇报的价值和意义。

图片


王升远教授在总结环节肯定了两位博士后发表内容的丰富性。他特别提到,两位博士后对日本文学史进行研究,而“日本文学史”这五个字是日本、文学和历史这三个要素的排列组合,可以排列出不同形态的日本文学史,因此要对这三个要素不断地再审视和回望,要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研究者之间的发酵。最后,王升远教授还向所有参加本次学术沙龙的人表示感谢,欢迎更多青年学者今后加入进来,在学术观点之间的交流、交汇和交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