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新手基本照上面的格式就能拍大片了
下面进入格式高阶篇
对于想学习后期的飞友
机长给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设置的原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面机长再详细从拍摄到制作再到输出,再到上传,整个流程,视频格式的选择和运用做系统讲解。在讲解前,需要明白两个概念。
1、封装格式和编码格式
我们通常所说的视频格式,多数指的视频的封装格式,就是我们常见是视频后缀名,如mp4、avi、mov、flv、mkv等等,它不影响视频的质量。而真正左右视频质量的是编码格式,即视频压缩方式,主要通过码率大小影响,码率(也叫比特率)越大,包含的信息越多,画面质量就越高,当然,上限是不超过原视频码率,超过了,再增加码率,视频更大了,但品质不再增加。编码格式通常有H.264、Prores、GoPro Cineform等。封装格式是存储类别,编码格式存储方式,类似于瓶子和酒的关系,酒存储在瓶子里,酒的好坏不取决于酒瓶,而是里面装的酒。
2、视频分辨率和帧速
分辨率通俗来就就是画面的长度和宽度,如常见的1080p,就是长1920px,宽1080px,那么一帧画面所包含的像素点是1080*1920个,对于同样大小的显示器,1080p比720P(1280x720)所包含的像素点多,所以看起来会更清晰一些。
常见的分辨率有sd 720px*576px、720P(1280px*720px)、1080p(1080px*1920 px)、2k(2048*1024)、4k(3840px*2160px)。
帧速就是一秒播放多少张照片,我们知道视频实际上是由一帧帧静止画面连续播放而成的,那么常用的25帧、30帧,就是每秒播放的图片张速,我们一般采用25帧,这是国内电视制式,也是我们习惯的帧速,电影一般采用24帧,也有升格拍摄120帧,用于后期实现慢动作。
概念明白后,接下来入正题。
一、拍摄格式
不同的设备,拍摄存储格式会有不同,如索尼、松下设备,存储格式有AVCHD,但大多设备都支持MP4(h.264)和MOV(prores )这两种格式,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格式,如大疆设备,视频格式有MOV(封装格式Prores)和MP4(封装格式H.264)两种。
这两种格式,编码有很大不同,一个是帧内压缩(MOV),一个是帧间压缩(MP4)。prores采用帧内压缩,单独对每一帧进行压缩,保留每一帧画面。这种格式经过多次译码、解码生成,画质仍能保持良好。
h.264采用帧间压缩,是对比参考上下多帧之间的差别,只存储关键帧,中间的画面在视频解码时,通过后期计算得。参考帧用于帧间编码,大大改善了视频质量的主观感受并提高了编码效率。从原理上可以得出,MOV的存储格式能更精细记录原始画面,所以在拍摄时,推荐使用MOV格式。
拍摄时还要选择合适的分辨率,不是越大越好,适合要求的就行。4k目前只是噱头,支持它的设备目前并不多,而且拍摄产生的文件流量很大,对存储卡读写速度很有要求。如果上传到网上,拍1080P 25帧大小的就可以了。
二、中期制作格式
视频导入非编软件中,需要先设定项目格式,这个格式主要为编辑视频服务,合适的格式让你在编辑视频更流畅,不会出现卡顿,方便实时浏览。机长用的是MAC的Final cut pro x剪辑,设置格式为苹果的apple prores 422,为渲染视频而设置,方便实时查看,并非输出编码制式。这里的分辨率设置关系到后期输出大小,可以根据视频要求设定,通常是1080p全高清格式,25帧。
五、关于上传
上传部分,上面各网站标准写的比较详细,这里机长就不多说。如果我们短视频发朋友,发朋友圈,微信查看,对视频大小有限制,手机查看,没必要1080p全高清,一般360p就可以,即640x360,码率合适就好,800到1500之间,视频都很清晰,发微信和朋友圈都不占太多流量。
最后唠叨几句
当选择存储方式时,要进行压缩权衡,主要因素包括应用的视频质量要求、传输通道或存储介质所处的环境以及源内容的格式。同样重要的还有分辨率、比特率、色彩深度、每秒帧数。权衡利弊,就能得出最合适的格式。也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格式,只有最适合我们的存储格式。
总之一句话
你以为拍起来很爽,其实后期更爽!
【过来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