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民系。 因戰亂等原因,兩晉以後,中原漢人歷經多次南遷,其中一部分進入贛閩粵邊境與當地原住民、少數民族融合,形成了客家民系。 由於人數上和文化上的絕對優勢,客家人形成了以中原傳統漢族文化為主體的文化。

為了圖生存謀發展,在不斷遷徙(逃難)中的客家人打破“父母在,不遠遊” “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束縛,思想變得更加解放開拓,鼓勵兒孫外遷,以擴大生存空間,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 客家人在一個地方落業后,經過幾代的繁衍生息,人口往往很快發展起來,會出現人多地少的境況。 為了家族的繁衍發展,父輩往往會以祖詩、家訓、遺訓等形式鼓勵子孫到異地拓展,使這種開拓精神成為家族基因得以傳承,使子孫發展不僅枝繁葉茂、還廣播世界各地。 因此,客家祖訓家規除了跟其他漢族民系一樣重視“忠孝廉節” “仁義禮智信” 傳統儒家思想外,也有一定的區別,內容更加廣泛豐富、更加務實,它就像是客家民系發展的衝鋒號,成為客家民系形成、發展、壯大的家族箴言。 最具代表性的「祖訓」可能是中國南方黃氏的遣子詩(認宗詩):

張氏的祖訓內涵很豐富,很明確告訴子孫,他們來自遙遠的中原“清河”(今河北清河),如今卜居上杭。 言外之意子孫後代今後也是可以仿效的。 要繼承祖宗的「百忍家風」和「千秋金鑒錄」的優良文化和道德傳統。 承先首推「孝友」,裕後必靠「詩書」,這樣「能稟訓」的十八房裔孫「支分富盛姓名香」。

客家祖訓家規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客家人歷經一千多年發展的生存智慧。 正是因為有這樣遠見卓識的祖先和「祖訓」,客家人一代又一代,或一次或多次,從中原到贛北、贛中、贛南,從閩北、閩中到閩西,到粵東、粵東北,形成客家民系。 此後,客家人再不斷播遷到全國各地、世界各地。 客家祖訓就像是祖宗吹響的號角,激勵客家兒女在祖國河山、在世界各地奮勇前行,最終形成“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的宏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