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前 身
- 铁道兵第八师
- 组建时间
- 1958年10月
- 现有职工
- 1.8万余人
- 公司类型
- 有限公司
- 简 称
- 中铁十八局
- 地 址
- 天津市河西区柳林东中铁十八局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12000010306009X2
- 组织机构代码:
- 10306009X
- 注册号:
- 120000000002322
- 经营状态:
- 开业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成立日期:
- 1985年03月06日
- 法定代表人:
- 闫广天
- 营业期限:
- 1985年03月06日2051年04月17日
- 注册资本:
- 352,340.3503万(元)
- 审核/年检日期:
- 2023年12月04日
- 登记机关:
-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 企业地址:
-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乡
经营范围:
铁路、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市政公用、港口与航道各类别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桥梁、隧道、公路路面、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咨询;智慧城市建设及相关城市信息模型(CIM)、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发、服务和城市运营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住宅工业化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销售;建筑新材料的研发;竹缠绕管道生产;城乡规划、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测绘、工程咨询、工程试验检测;园林绿化施工、各类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承包与其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劳务人员;进出口业务(法律及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爆破作业许可证范围内的设计施工、安全评估、安全监理(以上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预应力铁路桥梁预制;混凝土枕预制;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及物业管理;设备的采购与安装;机械设备及器材的制造、修理和销售;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的销售;房屋租赁;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会务服务;工程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服务;限分支机构经营:住宿;餐饮;食品销售;烟销售;百货零售;物业服务(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行业许可的凭许可证件,在有效期内经营,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企业简介
中铁十八局部分建造工程
(57张)
集团现有职工1.8万余人,其中有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人,中、高级
工程技术人员
3300余人,有资质项目经理(
建造师
)600余人。全集团
注册资本金
23.2亿元,年
营业收入
超过200亿元,多年被评为
AAA级信用企业
和
诚信纳税
企业,在国内
建筑施工企业
中具备较大的
经济规模
,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集团公司拥有
TBM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
盾构机
10台(套),以及900吨
架桥机
等生产
机械设备
共6000多台(套),总功率约70万千瓦,综合
机械化程度
达到90%以上,年施工能力达到300亿元以上。
在五十多年的历程中,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了
京津城际
、京沪、武广、
石武高铁
,成昆、襄渝、京九、青藏等100多项国家大型重点铁路工程;京沈、京福、京沪、太旧、铜黄等200多项
高速公路工程
;引滦入津、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太平驿电站、四川
锦屏电站
等4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
、天津滨海新区
中央大道海河隧道
、天津
彩虹大桥
、南京
双桥门
大桥、
南宁市
仙葫大桥、呼和浩特鼓楼立交桥、
南京市
污水处理厂
、天津开发区净水厂等500多项市政、
环保工程
;大连、北京、天津轻轨,北京、天津、
沈阳
、深圳、重庆、南京、
昆明地铁
等40多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北京京通新城、京洲花园小区、
通典铭居
小区,天津华林小区、开发区御景园、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
,汕头华能电厂、云南曲靖电厂、
通辽
宝龙山
风电
场等500多项工业
民用建筑
及火电、风电工程;沙特麦加轻轨、泰国曼谷轻轨,阿曼、伊拉克、尼日利亚公路,沙特南北铁路、尼日利亚铁路改造,迪拜喜瑞福大厦、迪拜
国际城
,巴基斯坦上斯瓦特引水工程等100多项海外工程。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施工中先后创造了数十项全国第一:当时中国第一特长铁路隧道——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全长18.45公里);当时亚洲第一铁路
长隧
——
兰武二线
乌鞘岭隧道
(2x20.05公里);亚洲最大直径电站调压井——四川太平驿电站调压井(直径28.6米、深80.5米);小断面独头掘进最长的隧道——甘肃金昌冷龙岭隧道(独头掘进6800米);世界最高的V型支撑铁路桥梁——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特大桥(高115.6米);整体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亚洲第一桥”——内昆铁路李子沟特大桥;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互通式立交桥——天津滨海立交桥(总面积87322平方米);中国最长的公路隧道——陕西西柞高速公路终南山隧道(18436米);我国第一条
海底隧道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我国第二条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工程——青藏铁路最高段(海拔5072米)均由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公司已全部通过
ISO9001:2000
版
质量管理体系
、OHSMSI1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ISO14001
-199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实现了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与
国际标准
接轨。集团公司先后荣获“
天津市
诚信企业
”、“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创
鲁班奖
特别荣誉企业”、“中国对外承包
企业社会责任
金奖”、“全国
设备管理
优秀单位”、“2008年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国
工人先锋号
”等诸多
荣誉称号
。
集团公司相继获得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0项、鲁班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银奖32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7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级工法12项,被评为全国管理创新二等奖、国家施工企业管理优秀奖、
技术进步
先进企业,2010年集团公司获批
高新技术企业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坚持“面向全国,开拓国际,突出主业,发挥优势,多元经营”的思路,继续发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
企业精神
,贯彻实施五项战略:大市场战略,名牌精品战略,科技兴企战略,人才开发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强化经营管理,科技开发,向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向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目标迈进。
[1]
其中,中十八局集团
轨道
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是由原华南公司和原福建公司整合重组优化成立的
[2]
,2011年6月15日,在广西
南宁市
经济开发区
工商局
注册成立,并领取了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
。
[3]
集团组成
该集团辖有10个
控股子公司
(经营范围涉及27类
施工总承包
和
专业承包
施工领域),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公司和若干个工程指挥部。集团现有职工近2万人,其中有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00人,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900余人,有资质项目经理500人。集团
注册资本
总额113000万元,其中集团公司53000万元,拥有生产机械设备4600多台(套),总功率约45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5%,年施工能力200亿元以上。 2009年任务承揽突破400亿(不算沙特麦加地铁项目),完成
施工产值
250多亿,
财务状况
已实现基本好转。
2010全集团共承揽工程205项,
总投资
35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7%,完成
企业总产值
占年度计划的128.9%,各项
经济指标
与2009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长。沙特麦加轻轨、
厦门海底隧道
通车,
青岛胶州湾隧道
贯通,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
TBM施工创造了月掘进608米的
历史纪录
,
石武客专
主体工程
全线率先完工。渝利、石武、湘桂、厦深、
京津城际延伸线
、津秦等铁路项目
质量信誉
评价名列前茅。荣获
詹天佑奖
3项,鲁班奖1项,国优金奖1项,国优银奖4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1项。集团公司被授予2010年度"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并获得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集团成就
在1994年全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和最佳经济效益建筑
企业综合评价
中分别名列23位和30位,1999年初
建设部
信息中心在《
中国建设报
》和《经济时报》发布的“国家
建筑市场
招投标首选企业巡礼”和“全国建设系统
经营业绩
前100位企业介绍”中,集团公司均位居第一名。
在建工程
一、在建项目基本情况截止2010年12月31日,集团公司在建合同数量316个,合同总额1099亿元,2010年底结转剩余在建合同额为553亿元。集团公司不仅承担了国内京沪、石武、渝利、
向莆
、贵广、津秦、武咸、武黄等21条铁路
大线
的建设任务,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已进入北京、天津、沈阳、西安、深圳、南京、重庆、南昌、昆明、青岛、无锡11座大中城市的建筑市场,公路、市政、水利水电等工程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国外担负的
施工项目
有34项。
二、在建项目重难点工程情况
在建工程项目中,超过10公里以上的隧道(含引水洞)有16座;超过10公里以上的特大桥9座。
在建项目中:
隧道
有中天山
特长隧道
和西
秦岭
特长隧道;
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
含有高浓度瓦斯;
云桂铁路
(云南段)新哨隧道为Ⅰ级风险隧道,东风隧道为Ⅱ级风险隧道,极易出现
涌水
、突泥和溶洞等不良地质灾害;
大西客专
韩信岭隧道和乔家山隧道是全线三座
高风险
隧道之二,被列为铁道部高度关注的重点工程。
桥梁
有云桂铁路
丘北
南盘江
特大桥,以416米
钢筋混凝土
拱跨越南盘江,最大墩高102m;高铁、客专和
城际铁路
中含有多座特大桥,桥梁结构包括整体
箱梁
预制和架设、悬臂灌注连续梁和
移动模架
施工等多种类型。
市政工程
有
海河隧道
沉管和深
基坑开挖
施工;天津、西安、北京等地铁区间盾构机掘进施工;
重庆地铁
TBM
掘进机
施工等。
三、2011年集团公司重点
工程项目
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
开局之年,是实现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为全面加强在建项目工程管理,做优做强施工主业,集团公司确定了2011年在建项目重点工程为“十八线、十轨、四桥、四隧”,具体为:
1、铁路工程(十八线):
向莆、津秦、吐库二线、兰渝(甘肃段、广重段)、贵广、渝利、京津延伸线、武咸、武黄、湘桂、兰新(2-1标、2-2标、5标)、大西、中南部通道、云桂(云南段)、莞惠城际、京九改造、沙特南北铁路和麦麦高铁,共十八条线路。
2、城市轨道交通(十二轨):
北京地铁
(6号线、7号线、8号线)、
天津地铁3号线
、
西安地铁1号线
、3号线、
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
、
青岛地铁
一期3号线、
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
、重庆地铁
铜锣山
隧道、
无锡地铁
、
南京地铁
、沙特麦加轻轨,
长春地铁1号线
、2号线、
合肥轨道交通
共十二项。
3、桥梁工程(四桥)
中铁十八局集团国际公司海外在建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9个国家:尼日利亚、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沙特阿拉伯
王国、
苏丹
共和国、
科威特
、越南、
阿曼苏丹
王国、
马达加斯加
、印度。在建工程31项,经营范围主要涵盖水利水电、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石油管道、
普通铁路
、
城市轻轨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多项领域。
发展历史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中铁第十八工程局
整体改制
组建,其前身是
铁道兵
第八师,始建于1958年10月,1981年3月铁道兵十四师合编到铁八师,1984年1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称为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1999年9月归属
中央企业
工委,改称中铁第十八工程局,2003年3月,归属国资委管理,改称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3月随
中国铁建
整体上市
。
在四十多年的施工历程中,曾承担
成昆
、襄渝、大秦、南昆、京九、西康、内昆、秦沈、西南、渝怀、青藏、
武广客运专线
等30多项国家大型铁路
工程建设
;
成渝
、京沈、太旧、京福、铜黄等56项
高速公路工程
建设;
引滦入津
、
清江
隔河岩
水利枢纽
、太平驿电站、洪江电站、曲靖电厂等水利水电工程和火电工程;石家庄北二环路、
呼和浩特
鼓楼立交桥
、天津
滨海立交桥
、
重庆市
石黄隧道等100多项市政工程建设;大连轻轨、北京轻轨、天津轻轨等4
项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建设;北京京通新城小区等300多项
房屋建筑工程
以及香港西部地铁、尼日利亚铁路改造、
巴基斯坦
上斯瓦特引水工程、
沙特
朱拜尔公路等海外工程建设。
特别是在桥隧施工中先后创造了10项全国第一:中国第一特长
铁路隧道
—
西康铁路
秦岭隧道
(全长18.45公里);
亚太地区
最
大断面
导流洞
—湖北清江隔河岩电站导流洞(22米×20.5米);
亚洲
最大直径电站
调压井
—四川太平驿电站调压井(直径28.6米、深80.5米);小断面
独头掘进
最长的隧道—甘肃
金昌
冷龙岭
隧道(独头掘进6800米);世界上最高的V型支撑
铁路桥梁
—
南昆铁路
八渡南盘江
特大桥
(115.6米);整体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亚洲第一桥
”—内昆铁路李子沟特大桥;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
互通式立交桥
—天津滨海立交桥(总面积87322平方米);世界海拔最高的
铁路工程
—青藏铁路(海拔5072米);中国最长的
公路隧道
—陕西
西柞高速公路
终南山隧道(18436米);世界第一T构宜万铁路马水河大桥;中国最大断面地下洞室工程均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
发展规划
建筑为本—
工程建筑
是
支柱产业
和立足之本,也是
产业结构调整
、业务扩张的前提和基础。未来
战略重点
必须坚持以“创规模、增效益、树品牌”为发展重任,将传统建筑
产业发展
为现代建筑产业,稳步提高
工程承包
的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
[6]
相关多元—充分利用
主营业务
优势和
企业品牌
信誉,以工程建筑产业为纽带,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根据产业发展的周期特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
产业集聚
、特点鲜明、分工协作、差异发展、
低碳环保
的
相关多元化
发展体系。
一体运营—通过产业链纵向、横向的业务拓展,构建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资本运作
与
相关产业
运作一体化、国际与国内一体化的
运营模式
,全面提升
企业管理
水平,深入推进和落实
科学管理
、
精细管理
和
精益管理
,加强业务协同机制和管控手段,扩大
品牌影响力
,推进
系统集成
和优势互补,提升
整体运营
效率。
转型升级—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
产业结构
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相关产业协同带动、
资本运营
协调拉动转变,构筑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的高新产业体系。具体说,要循序渐进推进八大转变:从依靠铁路施工建设为主向路内外建设并举转变,从依靠工程建筑产业带动增长向依靠相关多元化产业协同带动发展转变,从规模增长目标向以结构
质量效益
为根本的发展目标转变,从以
国内市场
为主向海内外两个市场均衡发展转变,从
劳动密集型
向管理
技术资本
一体化转变,从依靠生产
要素驱动
向依靠科技进步、
职工队伍素质
提高、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化、经验化发展向内涵化、精细化、
集约化发展
转变,从
同质化
、综合化、分散化发展向专业化、差异化、产业集中集聚化发展转变。
围绕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做强做优“工程施工总承包、房地产与小型资本运作、
勘察设计
试验”三大板块,兼顾工业、
教育培训
和服务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规范内控,提升工程公司专业化施工能力,构建以工程队施工为主的总体格局,力争两到三年跨入股份公司先进行列,三到五年打造具有强劲发展力的优秀建筑企业集团。
一、业务
发展战略
国内
工程施工
承包业务——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稳步提高收益,提升专业化水平,形成铁路、公路、
城市轨道交通
、市政基建、房屋建筑五大
核心市场
和水工、电力、环保三大拓展领域的
市场结构
。全面提升
施工管理
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从施工总承包逐步向
工程总承包
的转变。
海外工程施工承包业务——转变思路,调整结构,加速推进“大海外”战略。进一步整合海外资源,按照区域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
发展原则
,全面提升海外项目工程总承包能力,海外
项目资本
运营能力
,实现海外设计咨询与施工环节、运营环节的无缝衔接。大力开拓房屋建筑、给排水、水工、电力工程等
相关市场
,形成巩固
非洲
、中东市场,逐步渗透
发达国家
市场的
海外经营
布局。
房地产业务---通过增强房地产开发能力,完善区域布局,形成有竞争力的
系列产品
,积极推进与工程承包、特许经营等其他业务的协同,建立以住宅为主,
商业地产
开发和有型物业并重,适度参与
保障房
建设的综合房地产开发模式。
1、组织定位
围绕集团公司、工程公司两级
管理体制
,构建
决策科学
、功能明确、责权清晰、协作支持、有效衔接的主体功能
定位体系
。集团公司定位为
市场开发
管理中心、资源配置中心、
利润中心
、人才队伍建设中心、自主创新中心、风险
控制中心
;工程公司定位为
生产经营
实施中心、
生产要素
及资源
组织中心
、成本控制中心、实用人才建设中心。
2、
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管控模式逐步实施由
职能管理
为主向
事业部制
管理为主转变。对不同业务根据其
成熟度
、重要性、风险大小和管控习惯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管控模式,对工程建筑、房地产、资本运营等业务采取
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
,并实施指导和监管。
遵循“发挥和调动集团公司、工程公司管理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
系统配置
资源、统筹
协调发展
”的基本思路,按照“发挥
资源利用
效率、
投入产出
效益最大化”的
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有效促进各单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同质化企业的
差异化发展
。
1、生产资源优化
2、房地产资源优化
四、 职能发展战略
1、科技战略
根据产业
经济布局
和行业
发展趋势
,构建前瞻性和应用型相结合的统一的科技战略,形成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主,充分发挥利用工程公司科研资源及外部相关资源,采取研发联盟方式,积极开展共性研究及重点项目的关键性应用研究,构造科技
竞争优势
。
2、
人力资源战略
以“控制总量、调配资源、优化结构、提升
人力资本价值
”为
战略导向
,从传统的
人事管理
向现代的
人力资源管理
和
人力资本管理
转变。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开展
职业生涯规划
,建立健全符合集团公司发展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
薪酬激励
机制。探索切实可行、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发展战略,留住、培养、吸引一些
建筑企业
需要的高端人才。
3、
财务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强基固本和提升能力作为
财务管理
的主线,把夯实基础和
集中管控
作为主攻方向,把
财务监督
防范风险和
财务评价
绩效考核
作为着力点,把推进
信息化建设
作为重要支撑,把
全面预算管理
和
责任成本管理
作为手段,把提高
经济效益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
财会队伍
建设和财务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全面提升
全系统
财务管理水平。
4、信息化战略
遵循“建设与应用并举、管理与效果并进、当前与长远并融”的信息化建设方针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原则,按照“速赢”与“长效”兼顾的策略实施信息化,推进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有力支撑业务运营。
5、
企业文化战略
继承发扬以铁道兵光荣传统为主体的
企业文化
,融入业绩为先、效益第一实现卓越的强劲文化因素,构建新时期具有自身特色的、支撑发展的企业先进
文化体系
。进一步实施
文化落地
工作,使企业文化与
生产过程
紧密结合,切实把企业文化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集团公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承揽、在建尤其是
盈利能力
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股份公司前列;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成为重要支撑;海外经营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海外产业成为重要经济支柱;职工受益同步提高,企业更加和谐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企业集团效应明显增强。
2、企业管理目标
资质就位目标:2011年12月31日前,集团公司在铁路特
一级资质
重新就位。各子公司按照新一级资质标准在国家要求的时间期限内重新就位,力争在保持原有资质类别和等级基础上,个别业绩比较充足的公司在等级范围上有所突破。
工程公司建设目标:2011年争取一家实力较强的子公司进入股份公司20强, 2015年争取两家迈入股份公司20强的先进行列。根据注册地位于县级城市的子公司在相关省市发展的基础和态势,适时合理调整其
战略布局
,为工程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管理成果
创新目标:争创股份公司以上级别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10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2项以上。
3、安全
质量目标
创优目标: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含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
国家优质工程奖
、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18项、省部市级优质工程30项,股份公司优质工程40项。创国家级优秀QC成果10项、省部市级优秀QC成果30项、股份公司优秀QC成果25项。
技术研究
:研究和开发
客运专线
和
高速铁路
专项和成套技术;加强水下、海底
隧道施工技术
的积累;拓展复杂
地质环境
下城市地铁综合施工技术,在浅埋暗挖领域巩固自身特色;对TBM和盾构机的使用、维护和改造及施工技术各个分项不断补充完善,并在部分领域达到技术前沿;对桥梁深水基础和特型、大型新结构桥梁的尖端施工技术,开展
原始创新
和
集成创新
;在勘察设计技术实际积累的基础上总结提升;进一步做实做强技术中心,确保
高新企业
通过后的持续达标。
开发新技术100项以上,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以上,股份公司级成果15项;总结编写工法6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工法3项以上,省部级工法12项以上;推广“四新”
技术成果
200项;申请各类施工
技术专利
80项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
达到65%。
5、设备能力目标
全面执行国家、地方
建筑节能
标准。到2015年末,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企业
万元产值能耗
比2010年降低20%,按照“
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要求,
资源综合利用
和循环利用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7、人力资源目标
高级专业人才目标:职工总数控制在17800人以内,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职工总数85%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000人以上。到2015年末,高级专业
技术人才
达到1800人,高级技师不少于400人;股份公司级省部级专家不少于20名,集团公司技术带头人达到150人,青年技术人才350人。
项目管理
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项目管理需要,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提升项目的盈利能力,以及为工程公司、集团公司培养后备人才,到2015年末,职业项目经理达到500名,项目总工达到500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人员达到2500人。
各类注册人员培养目标:培养和造就一批勇于实践,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精通业务,敢于探索,富有
职业精神
的注册师人才。到2015年,
注册建造师
达到 600 人,并争取培养或引进一定数量与资质相匹配的
注册建筑师
、注册结构师、注册工程师、
注册造价师
等执业人员。到2015年,新培养注册建造师100人,注册工程师50人,注册造价师 100人,
注册安全工程师
200人,注册会计师50人以及企业发展需要的其它注册师人才。
9、资本经营目标
10、员工权益保障目标
分配
制度改革
取得实效,
分配关系
进一步理顺,各层级和一线员工的工资
收入分配
体系进一步完善,员工收入与
企业效益
挂钩的收入增长机制、分配激励与
约束机制
、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基本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按照在岗职工年均10%幅度增加员工收入(工资、奖金),员工
职业病
年度
发生率
小于0.15‰,按时足额缴纳“
五险二金
”,
社会保险
覆盖率
达到100%。利用自有土地,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改善员工住房条件。
11、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完善各子(分)公司
硬件设施
和提高信息化各模块应用的基础上,全面建立起覆盖全集团公司综合
信息管理系统
和
视频会议系统
,逐步深化
OA
、档案、财务、人力等信息化
系统应用
,加强信息化对企业管控的支撑能力,满足特级资质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12、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
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企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强
政治理论
学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党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党内
创先争优活动
为抓手,服务企业中心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维护队伍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充分发挥
企业党组织
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负责人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
组织结构
健全、班子作用突出、
党员素质
提高、
工作机制
完善、服务大局有力的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抓好模范职工之家达标。应建“职工之家”合格率达到100%,“先进职工之家”达到建家总数的60%,“模范职工之家”达到建家总数的40%。基层三线建设达标率100%,形成表彰
激励机制
,促进工会工作整体上台阶。
坚持以服务企业、服务青年为主线,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强化
团员意识
、突出作用发挥,扎实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争创活动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
选树
20个股份公司及以上团组织授予的“
青年文明号
”和“
青年突击队
”集体,推动共青团工作取得新突破。
企业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铁十八局集团坚持以“永恒追求更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
优质产品
”的
质量方针
,以“经济强企,质量建企,科技兴企,
依法治企
”为
企业方针
,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敢为人先,争创一流”为
经营宗旨
,长期保持了生产经营持续、快速、强健发展的态势,企业整体素质和社会信誉日益提高,相继获得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进步先进企业
单项奖
及工法6项、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建造了一大批精品工程,共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项,银奖6项,鲁班奖6项,詹天佑奖1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奖8项,省部优质工程奖近50项。集团公司和九个控股子公司已全部通过ISO9001:2000版
质量体系认证
,实现了质量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发展趋势
面对国家加入WTO,
世界经济一体化
的新形势,中铁十八局集团坚持“面向全国,开拓国际,突出主业,发挥优势,
多元经营
”的思路,贯彻实施五项战略:
大市场
战略,名牌精品战略,科技兴企战略,
人才开发战略
,管理创新战略,强化
经营管理
,科技开发,向智力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和管理密集型
企业发展
,走科研
设计施工一体化
、多种产业一体化,国内
国际一体化
的路子,推动企业向跨地区、跨行业、跨
所有制
和
跨国经营
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目标迈进。愿与国内外同仁竭诚合作,携手共创21世纪的新辉煌。
企业荣誉
集团公司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项、鲁班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
银质奖
32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7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级工法12项、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国家施工企业管理优秀奖、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等奖励,近3年成果转化项目达到21项,获得
专利授权
20项,在国内同行业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2024年1月,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所参建的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入选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7]
截止2010年度,集团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
优质工程
奖83项,省(市)部级优质工程奖16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32项,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15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9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奖7项,
新中国成立
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6项截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