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韓東懷揣新聞理想。
2003年,一篇年輕記者的真實報道,改變了一億中國人的一生。20年後,一部由青年導演拍攝的影片《不止不休》在新冠疫情後的春天上映,以凌厲的現實主義風格和赤誠的情感表達,讓人眼前一亮,引發廣泛探討和口碑傳播。\林 楓
電影《不止不休》是由王晶執導,賈樟柯監製,白客、苗苗、張頌文領銜主演的影片,早在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2020年)已大放異彩,獲提名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為該屆電影節競賽單元中唯一的華語片;其後又入圍多倫多電影節,深受媒體和影評人關注。該片於3月下旬在內地上映,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
呈現寬闊時代背景
影片受真實故事啟發,講述2003年的北京,一名高中學歷的「北漂」青年韓東追尋記者夢,在尋求個人價值實現的過程中,改變一億中國人命運的故事。影片用記者的視角展開,串聯起「非典」、礦難、立法破除乙肝歧視等國人記憶深處的大事件,同時又有「西祠胡同」中文社區、網吧這樣的千禧年流行風潮,呈現出厚重寬闊的時代背景。
這部片是八十後導演王晶的長片處女作,他曾在賈樟柯電影團隊中參與《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兒女》等多部影片的製作,鍾愛現實主義的故事和表現手法,此次執導《不止不休》也得到了賈家班的傾力協助,由賈樟柯監製,幾乎是其原班人馬打造。值得一提的彩蛋是,賈樟柯在片中客串的角色很適合他,頗接地氣。
有人將該片與《我不是藥神》對比,嫌煽情力度不夠,明明有更靈巧的表達方式,明明有更多可渲染發揮的痛點,為何不拍,彷彿隔靴搔癢,無法打到觀眾淚點,顯得笨拙。但這恰是該片難能可貴之處,沒有把韓東塑造成平民英雄,而是讓他作為普通人,去做他認為內心自洽的事。每當故事的情緒高潮來臨,導演便把觀眾拉回理性,這種克制守拙的表達,讓影片與片中韓東的選擇產生了互文,沉靜而不屈服,令觀眾產生樸素的動容。兩處超現實場景設計,也令人眼前一亮。
調查記者與紙媒時代
談及銀幕上的記者形象,美國有《焦點追擊》(Spotlight,又譯《聚焦》),韓國有《揭密風暴》,日本有《新聞記者》。中國記者是怎樣的一群人?中國記者的新聞理想是什麼?
《不止不休》作為國產電影中少見的新聞題材片,沒有去拍電視台裏光鮮亮麗端坐對談的記者,而是回到紙媒的黃金時代,去報社堆積如山的故紙堆裏,拍調查記者的工作和生活。導演王晶曾透露,除了韓東有原型,片中90%的人物也都能找到原型,甚至該片不少群眾演員就是記者,文學顧問也是資深新聞人,因此難得地還原了中國記者的方方面面:比如新聞如何生產,頭版選題之爭,報紙一旦定版難以撤稿;又比如記者普遍的高學歷和低工資,熬夜吃速食等「不良生活習慣」,資深記者與實習記者之間的師徒關係……
記者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功於演員出色的演技。在電視劇《三體》中飾演白沐霖的白客,在片中飾演實習記者韓東,演出了年輕記者追夢的執著和漂泊在大城市的心酸,很能引起年輕觀眾的共鳴,這部片必定成為其代表作之一。而在年初爆火劇《狂飆》中飾演「大哥」高啟強的張頌文,在《不止不休》中飾演資深記者黃江,是韓東的師傅和伯樂。張頌文的演技爐火純青,出場戲風塵僕僕回到報社,匆忙間舉手和同事示意,已讓同是身為記者的筆者鼻酸流淚,憶起當初帶自己入行的那位前輩。香煙黏嘴,因構思選題太入神;隨時叼一塊速食餅乾,因採訪途中來不及進食;報完題背包就走,因獨家報道分秒必爭……張頌文用豐滿的細節,塑造出鮮活真實的記者形象。
記者又常面臨兩難選擇,在理性和感性之間要維持平衡,不讓情感氾濫,但很多報道往往正是從同理心出發得來。觀影時想起有句古語:「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或許是這一批中國調查記者的最佳註腳。
彌補疫後人心裂痕
新聞能做的事,電影也能。該片故事背景設定在2003年,「非典」疫情剛剛結束,劇本則早在2017年開始創作,但那時沒有人知道,加劇逆全球化、人類社會撕裂的新冠疫情即將到來。大疫三年後,《不止不休》恰好在2023年春暖花開之時上映,萬物復甦,人們重又從疫情中走出,迷惘需要被理想喚醒,創傷需要用情感治癒,裂痕需要經溝通彌補。影片向觀眾發問:「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呢?」
導演王晶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情感其實能推動很多事情,很多時候問題的產生是因為缺乏溝通,缺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恐懼是人的本能,對疾病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會讓人躲開很多東西,但人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也有共情的能力。正如影片英文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明天會更好)」,2023年有這樣一部片,是一件好事。